(完整版)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功能
- 格式:doc
- 大小:16.29 KB
- 文档页数:1
1)什么是动物生物学?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动物生物学(Animal Biology)——是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有机地阐述动物的分类进化、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动物生态以及动物行为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是在动物学(Zoology)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技术来研究动物生命规律进化和适应2)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描述法——描述动物外形特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等。
2.比较法——不同动物系统比较,例如,对不同动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带型的比较核酸序列的测定和比较。
3.实验法——人为控制条件,对动物生命活动或结构机能进行观察研究。
4 .综合研究法3)简述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描述性动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生物学多学科交叉阶段4)Whittaker的五界系统分类依据是什么?惠特克(R. H. Whittaker)以细胞结构基础来分类,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Plantae)动物界(Animalia)5)细胞分裂周期的概念?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cell cycle。
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有哪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有无细胞核。
7)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有哪些?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纤维素),没有有色体(叶绿体),没有大液泡,具有中心体。
8)细胞有哪几种分裂方式,个有什么特点?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遗传物质均等分配给两个子细胞,保证了生物性状的稳定,是体细胞的增殖方式.减数分裂(meiosis) -- 特殊的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配子的分裂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形成染色体数减半的四个子细胞。
无丝分裂:是处于间期的细胞核不经过任何有丝分裂时期,而分裂为大小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分裂方式。
思考题:第1章绪论1、生物的分界的根据是什么,如何理解生物分界的意义?为什么五界系统被广泛采用?2、什么是动物学,如何理解它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学习研究动物学有何意义?3、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对动物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4、动物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为什么说它基本上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5、何谓物种,为什么说它是客观性的?6、你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没有物种概念,整个科学便都没有了”?7、“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化的原因。
3、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其最基本的机能是什么?4、细胞质各重要成分(如内质网、高尔基器、线粒体、溶酶体和中心粒等)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5、细胞核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6、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内容?初步了解研究细胞周期的实践意义。
7、有丝分裂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8、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区别?9、4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10掌握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3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2、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4、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5、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通过疟原虫掌握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6、掌握各亚纲的简要特点,并通过各纲和亚纲中的一些重要种类初步了解各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动物学习题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名词解释1、组织2、器官3、系统(二)填空1、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2、细胞一般比较小,需要显微镜才能看见,体长以计算其大小。
3、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动物细胞中具有24种生命所必须机能的化学元素,其中对生命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有6种,分别是,,,,,;另外还有12种微量元素是生命不可缺少的。
5、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和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后者主要是,,,等。
6、根据其分子结构不同,核酸可分为,。
7、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8、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是、、。
9、动物的组织通常可分为,,,四大类。
10、上皮组织具有,,,等生理机能。
11、根据机能的不同,上皮组织可分为,,等。
12、根据细胞层数和形状的不同,被覆上皮又可分为,,,等多种类型。
13、结缔组织可分为,,,,,,等多种。
14、根据基细胞的形态结构可将肌肉组织分为,,。
15、神经组织由和组成。
16、一个典型的神经细胞由和组成。
17、结缔组织是由和组成。
(三)选择题1、动物细胞中含量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A水脂类蛋白质糖类无机盐B水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C水无机盐蛋白质脂类糖类D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水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DNAB rDNAC tDNAD mRNA3、符合动物细胞特征的一组结构是()。
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线粒体,内质网,质体,溶酶体C 高尔基体,中心粒,溶酶体,线粒体D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中央大液泡。
4、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是()。
A细胞数量少,排列紧密 B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C细胞数量少,排列疏松 D 细胞数量多,细胞间质发达。
5、血清相当于结缔组织中的()。
A细胞B间质C纤维D基质6.基质和细胞较少,主要由大量胶原纤维或弹力纤维组成的结缔组织是()A疏松结缔组织B软骨组织C致密结缔组织D血液组织。
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部分)一、填空题1、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等多种。
2、间日疟原虫一生中需经历人和按蚊两个宿主。
3、原生动物的呼吸与排泄主要通过体表进行。
4、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一般有分裂生殖、裂体生殖、出芽生殖。
当环境适宜时,草履虫行分裂生殖,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行接合生殖。
5、海胆卵属于均黄卵,卵裂的方式为等全卵裂,鸡卵属于端黄卵,卵裂的方式为盘状卵裂。
6、姜片虫的中间宿主是扁卷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锥实螺。
7、涡虫的消化道包括口、咽、肠三部分。
8、大多数线虫的咽外都有单细胞咽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进行细胞外消化。
9、人体寄生线虫如蛔虫、钩虫、丝虫等感染人体的途径分别是口感染,皮肤感染、蚊吸血感染。
10、环节动物具有较为完善的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环行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组成。
各血管以微血管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构成了闭管式循环。
11、乌贼属于头足纲,它的足演化为腕和漏斗两部分,乌贼遇到敌害时可以放出墨汁,是因为其体内有墨囊。
12、河蚌的外套膜由内到外依次由外上皮细胞,结缔组织和内上皮细胞三层组成,它的功能是保护内脏,分泌贝壳和呼吸。
13、节肢动物不仅分节,而且身体分部,多足纲的身体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虾、蟹则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蛛形纲的蜱螨目的头胸部和腹部相互愈合,昆虫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14、节肢动物能从将要排除的食物残渣中回收水分,并将其输送到血体腔内的结构称为直肠垫。
15、棘皮动物有内骨骼,它起源于中胚层。
二、判断题1、若用高温、抗菌素、紫外光等处理绿眼虫,使其丧失绿色,只要再放回阳光下,绿眼虫可重新变绿。
(F)2、海绵动物由于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结构,故对漂浮生活能很好的适应。
(F)3、水螅的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在两层细胞之间的是中胶层。
(T)4、海葵的无性生殖方式为纵分裂或是出芽生殖。
(T)5、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中不具有雷蚴和尾蚴。
复习题能掌握常见无脊椎动物门的拉丁学名?绪论1、我国5大寄生虫:间日疟原虫、黑热病原虫、日本血吸虫、十二指肠钩虫、斑氏丝虫其中间寄主为什么,各寄生在动物的那个部位,能引起何种疾病?2、名词解释物种双名法第一章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包含哪四类基本组织?各类组织有哪些类型?其主要特征及其主要的机能是什么?2、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定义及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章原生动物1、名词解释伪器官---滋养体---原生动物摄取营养的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接合生殖--两草履虫个体暂时以口沟粘连在一起,并交换部分细胞质,大核退化,小核分裂,其中一个进行交换并结合成异形合子,然后虫体分开,各自进行个体分裂的过程。
刺丝泡---表膜下的一些小杆状结构,与表膜垂直排列,具防御的功能。
中间寄主终末宿主注意刺丝泡、杆状体、刺细胞各是哪类动物的防御器官2、列举几种主要的经济原生动物及其致病性、中间寄主各是什么?3、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及防治策略(重点)4、原生动物门各纲的代表特征如生殖方式、营养方式等?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高等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要经历那些共同阶段?卵裂有哪些方式,其代表动物是什么?2、名词解释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发育为口,原口相对一端内陷裂开形成肛门,这种方式发育而成的动物。
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
棘皮动物以后的动物属于后口动物端细胞法----在胚孔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细胞分裂成很多细胞,形成索状,伸人内、外胚层之间,是为中胚层细胞。
在中胚层之间形成的空腔即为体腔(真体腔)。
由于这种体腔是在中胚层细胞之间裂开形成的,因此又称为裂体腔,这样形成体腔的方式又称为裂体腔法。
体腔囊法----在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体腔囊。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五界系统、六界系统、动物学、物种、亚种、品种、双名法三名法、组织、器官、系统、上皮组织、结缔组织、顶复合器、生活史、裂体生殖(裂殖体、裂殖子)、寄主(中间寄主、终末寄主)、世代交替、无性世代、有性世代、环状体、滋养体、包囊、两囊幼虫、辐射对称、浮浪幼虫、消化循环腔、皮肌囊、原肾管、同律分节、后肾管、闭管式循环、刚毛、疣足、担轮幼虫、外套膜、外套腔、齿舌、开管式循环、外骨骼、异律分节、节肢、触角腺、马氏管、书鳃、书肺、气管、变态、多胚生殖、幼体生殖、卵生、卵胎生、逆行变态、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狭心动物、头索动物、尾索动物二、简答:1.古今中外对动物学的发展有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人?其主要科学贡献是什么?2.动物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3.原生动物有何主要特征?为什么说它们是最原始、最低等、最简单的动物?4.原生动物门中最重要的是哪四纲?它们有什么主要区别?各纲的代表动物是什么?5.绘图说明草履虫的结构。
6.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对人类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7.原生动物4个纲中危害鱼虾贝类养殖的常见种类有哪些(属)?其主要病症以及防治措施有哪些?8.海绵动物的特有结构,水沟系的类型9.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10.海绵动物的分类地位。
1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2.腔肠动物门分为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13.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4.扁形动物门分成哪几纲?简述各纲的异同点。
15.中胚层在哪类动物首次出现,及其生物学意义。
16.动物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17.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的生活史18.华枝睾吸虫的形态结构19.什么叫假体腔?和真体腔有什么不同(绘图表示),假体腔出现的意义。
20.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21.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种类,蛔虫的结构。
22.环节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其主要特征有哪些?23.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和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意义?24.环毛蚓的内部构造(横切)。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9.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①上皮组织:是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在细胞之间又有明显的连接复合体。
一般细胞密集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和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及内脏器官的表面。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等作用。
②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
细胞的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细胞间质有液体、胶状体、固体基质和纤维,形成多样化的组织。
其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③肌肉组织:主要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细胞排列呈柱状。
其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④)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具有高度发达的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
神经组织是组成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基本成分,它能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能发出冲动联系骨骼肌和机体内部脏器协调活动。
第3章原生动物门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答:(一)原生动物——单细胞(二)①运动—纤毛、鞭毛、伪足。
②取食:自养—光合营养;异养(食物泡):—胞口、吞噬、胞饮。
③水分排泄—伸缩泡。
④生殖:无性—二分裂(纵二、横二)、多分裂、孢子生殖;有性—接合生殖、配子生殖(有大小之分时叫异配、大小相同时叫同配)。
⑤生活史—寄主、寄生者(共栖、寄生、共生)。
2. 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答:(一)原生动物是真核单细胞动物,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生活机能,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彼此间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的动物。
普通动物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复习题1、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有哪些共同特征?答:在形态结构方面,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
在机能方面:①利用和转变能量。
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机械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
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
③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
如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正是由于细胞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又正是由于细胞具有分裂的能力,动物体才得以逐渐长大。
④具有协调机体整体生命活动的能力。
如神经细胞能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2、细胞膜有哪些重要作用?对动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答:在电镜下观察细胞膜是具有三层结构的单位膜,主要含有蛋白质和磷脂,而且是动态的结构。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环境的恒定。
细胞通过膜有选择地从周围环境吸收养分,并将代谢产物排出细胞外。
细胞膜上的各种蛋白质,特别是酶,对多种物质出入细胞膜起着关键性作用。
细胞膜还具有信息传递、代谢调控、细胞识别与免疫等作用。
正确认识膜的结构与机能,对深入了解有关人和动物的一些生理机能的作用机理、对控制有害动物以及和医学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3、细胞质各重要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答: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内、细胞核外,含有多种细胞器和内含物的胶体状物质。
尤以内质网、高尔基器、溶酶体、线粒体、中心粒等主要细胞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内质网:由膜形成的一些小管、小囊和膜层彼此联结成网状,根据其膜外是否附有核糖体颗粒而分成糙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主要功能是在其核蛋白体上合成蛋白质,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并与脂类物质的合成及糖类代谢有关。
更由于内质网为细胞提供了大量的膜表面而有利于酶的分布和细胞的生命活动。
高尔基器:由一些表面光滑的大扁囊和小囊构成的膜结构。
参与细胞分泌过程,对内质网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进行糖的生物合成,转运糖蛋白出细胞。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 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细胞的共同特征:在形态结构方面,一般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
少数单细胞有机体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一定区域),称为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在机能方面:①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例如细胞能将化学键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等,以维持细胞各种生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核酸等;③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如遗传物质的复制,通过细胞分裂将细胞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细胞。
此外,还具有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等。
2. 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答: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有24种。
其中:C、H、O、N、P、S对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Ca、K、Na、Cl、Mg、Fe常量元素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Mn、I、Mo、Co、Zn、Se、Cu、Cr、Sn、V、Si、F,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由上述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水、无机盐)及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水是无机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自然溶剂,同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
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其中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在细胞内常常彼此结合,组成更复杂的大分子,如核蛋白、糖蛋白等。
蛋白质与核酸在细胞内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已知有20多种。
氨基酸借肽键联成肽链。
总之,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按一定次序相连而成长链,又按一定的方式盘曲折叠形成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细胞质与细胞核都含有核糖核酸。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农业知识综合一》是植物生产类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植物学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本考试大纲是根据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测试考生对于植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
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测试考生综合运用所学植物学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较全面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应用植物学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植物细胞1、植物细胞的概念与特征;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与重要功能;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4、细胞器概念、种类与主要功能;5、细胞核的结构特征与功能;6、后含物种类与性质特点;7、细胞分裂主要方式、特点与作用;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8、植物细胞间的联系。
重点是明确以被子植物细胞为代表的结构,与原核及更简单的细胞结构有区别;要清楚细胞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清楚植物细胞主要分裂方式的特征。
难点是把述语与结构、功能等有机的联系起来。
(二)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2、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的特点;及在植物体中的分布;3、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4、基本薄壁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功能;5、保护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6、机械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7、输导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8、分泌结构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9、复合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
重点放在各类组织的形态结构显著特征,在植物体中的分布,主要执行功能等方面。
难点:植物组织类型较多,易于混淆,要注意比较。
(三)高等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高等植物的概念;其代表植物体分化形成的特点;二)种子与幼苗1、种子的组成、各组成部分来源、结构特点与功能;2、种子的主要类型与分类依据;3、种子萌发及幼苗类型,幼苗类型与胚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