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白鹅》
- 格式:docx
- 大小:19.17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鹅》《白鹅》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3课《白鹅》。
一、说教材分析《白鹅》,这是人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
这篇课文先总写白鹅的高傲,继而从叫声、步态和吃相3方面细致刻画了这一特点。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上幽默、诙谐,极富情趣,如,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怪人们供养不周等,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很适合进行情感朗读和语言的积累。
写作方法上,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
文中用鹅与狗的叫声对比,鹅与鸭的步调对比,及鹅与狗的吃相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作者还善于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来表达,像“我们的鹅老爷、架子十足”等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感受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识字和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本节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自悟、品读、体验等方式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2、理解作者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1、直观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体验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了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
2、情境教学法: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13《白鹅》教学设计同心县第一小学陈金兰教学内容《白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教材简析《白鹅》是著名漫画大师、文学家作丰子恺先生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
作者通过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只性格高傲的白鹅。
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姿态就给人留下这一印象,再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中生动具体地写出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仅不令人讨厌,而且觉得白鹅可爱有趣,让人发笑。
作者的语言幽默诙谐,极富情趣,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表现鹅的高傲,还善于用反语来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本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4篇描写动物的文章。
《白鹅》是本组课文中的第一篇。
一提及白鹅,学生随口会吟诵骆宾王写的古诗《鹅鹅鹅》白鹅在他们的眼中是一种漂亮的喜欢在水里拨清波的动物。
而丰老先生笔下的白鹅则是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比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品味风趣幽默的语言,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丰子凯先生的文章,在导课过程中简介作者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名家名篇的兴趣,也为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头颈、狂吠、净角、倘若,侍侯,脾气,窥伺、供养不周、大模大样、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3《白bái 鹅é》这白鹅zhèbáié,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shìy īwèijíji āngyu ǎnxíngdepéng。
我抱着这雪白的w ǒbàozhezhèxu ěbáide“大鸟dàni ǎo ”回家huíji ā,放在院子里fàngzàiyuànzil ǐ。
它伸长了头颈t āsh ēnchángletóuj ǐng(jǐng),左顾右盼zu ǒgùyòupàn ,我一看这姿态w ǒyíkànzhèz ītài (tài),想道xi ǎngdào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h ǎoyígèg āoàodedòngwù!”鹅的高傲édeg āoào ,更表现在它的叫声gèngbi ǎoxiànzàit ādejiàosh ēng 、步态和吃相中bùtàihéch īxiàngzh ōng 。
鹅的叫声édejiàosh ēng ,音调严肃郑重y īndiàoyánsùzhèngzhòng ,似厉s ìl ì(lì)声呵斥sh ēngh ēchì。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t ādejiùzh ǔréngàosùw ǒ:养鹅等于养狗y ǎngéd ěngyúy ǎngg ǒu ,它也能看守门户t āy ěnéngk ānsh ǒuménhù。
四年级上册《白鹅》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教案《白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3课课文,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2篇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教案,欢迎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篇一: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感情朗读课文。
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作者用对比、反语等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初步了解白鹅的特点。
学习叫声和步态体会白鹅的高傲。
运用总分结构学写一段话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件白鹅,背诵路宾王的古诗《咏鹅》。
说说他所赞美的白鹅给你什么印象(美丽、优雅)2、今天我们来看看著名漫画家和作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
3、板书:白鹅二、初读课文1、独立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难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朗读字词,指导多音字角、模指导生字“餐”3、通读课文说说白鹅给你的感觉。
(高傲)理解“高傲”出示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分析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中心句、过渡句)三、学习第3自然段1、自读第3自然段,找找鹅的叫声怎么让你感到它高傲了。
2、讨论交流“音调严肃郑重,厉声呵斥”——让你想到了什么人“凡有生客进来……不亚于狗的狂吠。
”——如果鹅会说话,你们猜猜它会厉声呵斥什么呢?生客进来,它厉声叫嚣。
篱笆外有人走路,它引吭大叫。
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
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感情。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重点)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主要作品: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画集《子恺漫画》《丰子恺儿童漫画选》等。
吭 吠 苟háng fèi gǒu侍候(shì sì)呵斥(hē hè)大模大样(mú mó)头颈(jǐng jìng)供养不周(gōng gòng)引吭大叫(háng kàng )一丝不苟(gǒu jù ) 饮马( yìn yǐn)••••••••√√√√√√√√吭háng(引吭高歌)kēng(一声不吭)调diào(调动、音调)tiáo(调控、空调)角jué(角色、净角)jiǎo(三角形、角度)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音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结构:左右组词:头颈 颈椎造句:长期伏案工作伤害颈椎。
音序:J 部首:页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第二笔是点,“页”的撇舒展。
颈jǐnɡ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关”捺变点,阝的竖为悬针竖。
结构:左右组词:郑重其事 郑重造句:老师郑重地给我们介绍这位老人。
音序:Z 部首:阝郑zhènɡ书写指导:撇画舒展,“万”横画较长。
结构:半包围组词:厉害 雷厉风行造句:奶奶的病越来越厉害了。
音序:L 部首:厂厉lì书写指导:左宽右窄,撇画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京剧剧烈造句:爸爸是个京剧迷。
音序:J部首:刂剧jù书写指导:整体笔画紧凑,“人”撇捺舒展。
结构:上下组词:午餐 风餐露宿造句:今天的午餐很丰盛。
小学四年级语文《白鹅》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语文《白鹅》教学设计一、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3课《白鹅》2.单元及课时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文学作品,有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有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因此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
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
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① 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② 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对生字词的书写及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熟读课文,在之前已经学过了“对比、拟人”的写作手法,更深的了解课文有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农村学生生活中对鹅的外表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本课有很大的`帮助,再者,之前学过的“对比、拟人” 的写作手法,对更深的了解课文也有更大的帮助。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作者运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学生会比较吃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3课《白鹅》教学设计人民教育版,四年级,第1册,第13课,“白鹅”教学设计复制本:1,教学内容:第一课:理清课文脉络,学习新单词2.教学目标:1,会8个新单词,能写12个单词;正确读写“高傲、庄重、京剧、品味、如果、侍候侯爵、脾气、责备、亲近”等词。
2、能感性地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3、教学难点:1、掌握这节课的词汇。
2、情感阅读课文4、教学准备:1、教学方法:阅读、思考、讨论和结合2.教具:新单词卡、录音和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入1,展示白鹅图老师:我们的古人是怎样用古诗赞美它的?(永鹅)2,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描述白鹅的文章,更好地了解白鹅。
一起阅读主题(二)检查预览1,出示新的字符卡片识别和阅读新字符:(训练识别和阅读,谈论你已经理解的单词,注重“细致”)2,记忆新字符的小组交流方法3.我将根据意思说出课文中的单词:(1)东张西望。
我一点也不僵硬()(2)描述僵硬、不自然和不稳定的外观(3)比喻言行分寸,条理分明受不了某种麻烦。
()1(5)大模大样地离开()(3)整体感知,理清上下文1,以你喜欢的方式阅读文章,并在阅读时找到它:围绕写的整篇文章是哪个句子?白鹅的特征是什么?你认为这是哪种白鹅?2.健康报告交换3,教师总结:作者描述了鹅的叫声、步态和进食,表现出它的傲慢。
(4)巩固练习1,用构词法把它们区分开来力量()日历()锯()颈()折()弹()施()进位()近()到()邻()成()2填入适当的单词,并选择其中一个单词写一个句子我从左向右看,期待着它,从右向左看,从左向右看,从右向左看,从右向左看,从左向右看,从右向左看,从右向左看,从右向左看,从右向左看,从右向左看,从左向右看,从右向左看,从右向左看199 13白鹅叫声,傲慢的步态,吃人民教育版,4年级,第1册,第13课,“白鹅”教学设计2主、后备人员:周世梅评审员:张伟元,刘惠芬后备人员:199第二,教学目标:1,了解白鹅的特点,实现作者对白鹅的热爱。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鹅》课文原文及赏析《白鹅》课文原文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赏析《白鹅》是著名漫画家和文学家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描绘鹅的生活习性的文章,文章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展现出了鹅的高傲和可爱。
在描绘鹅的叫声时,作者用“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形容,既突出了鹅的个性特点,也让人感受到了鹅的威严和力量。
而在描述鹅的步态时,作者用“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鹅的傲慢和自信,让人忍俊不禁。
最有趣的是描述鹅的吃饭过程,作者详细描绘了鹅吃饭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了鹅的可爱和憨态可掬。
同时,这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动物的热爱。
总的来说,《白鹅》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童趣的文章,通过作者的描绘,我们不仅能了解到鹅的生活习性,还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白鹅》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白鹅》导学案教学案13、白鹅课标表述1、熟悉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明白得、积存并学会运用部份词语;能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份。
2、学会抓住重点文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照、拟人、明贬实褒等方式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踊跃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述的风趣中取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课标解读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育学生爱惜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和说明的。
教学策略教学方式:讲解为主学法指导:引导、讨论、交流思维误区:对“堂倌”的明白得教学预备: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同窗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类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现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形,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管、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假设、供养不周”等词语,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明白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é”,而不是“jiǎo”。
3、自由高声读课文,碰着难读的字文句多读几遍。
试探:这是一只如何的白鹅?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交流: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归纳。
2、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
(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3、你从哪里明白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姿态:左顾右盼叫声:引吭大叫步态:从容不迫吃相:架子十足四、初识“高傲”1、朗诵第一自然段,试探: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语文《白鹅》教学案例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白鹅》教学案例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2、课时:1课时二、教学课题《白鹅》三、教材分析:《白鹅》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13课,选自丰子恺先生散文集《静观人生》中的“万物皆灵”,是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
文章中,作者对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向我们生动的描绘出一只性格高傲的白鹅。
在文章中作者运用反语,显得这只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拘。
丰子恺先生语言幽默、诙谐,极富童趣,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他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白鹅》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例文,对于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地位十分重要。
四、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紧扣教学重点,重视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体会情感。
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肢体语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通过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语文素养知识面。
(二)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并能够初步模仿进行练笔,科学全面的开展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到作者运用拟人、对比、反语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在想象、表演中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情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整合教法教具,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基本信息名称《白鹅》
执教者周毅飞课时共三课时第二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3课《白鹅》
教材分析《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
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文本结构非常清晰,从鹅的叫声、鹅的步态、鹅的吃相三方面,非常细腻而传神地描摹了这位动物朋友。
我们要学习这种人和动物产生惜惜相怜的情感,把动物当成朋友去写,赋予动物高贵的品质的写作手法。
学情分析学生都有养动物的经历,也都十分喜爱小动物,学习本组课文容易产生共鸣。
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去体会人和动物是怎样产生情感的,我们又如何去写自己喜爱的动物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初步了解白鹅的高傲。
2.能初步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的课文思路。
3.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找重点词语感悟、激发想象、讨论交流、表演等形式,感受白鹅高傲的特点,读懂课文。
1.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丰子恺先生是怎样写出鹅“高傲”的特点。
难点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读的策略,让孩子能有情趣地读通课文,在反复阅读中既收获文本传递的信息,又感悟文本流淌的情感,还积累文本呈现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一、以“朋友”的身份切入课题
(2分钟)1.课件背景出示丰子恺的画《鹅》及相关资料。
提问: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朋友”二字的。
2.简介丰子恺创作《白鹅》的背景,引入主题:作家丰子恺先生于1946年为躲避战乱在乡下种菜、养鹅,是这只鹅陪伴他度过了苦闷的岁月,于是作家便提笔写下这位——“鹅”朋友。
学生谈动物与人的朋友关系。
(从朋友入手,是我设计这堂课的主线,谈丰子恺先生当年所处的环境,以便学生理解这位鹅朋友的意义。
)
二、初见朋友
(5分钟)1.品读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读,师生共读,带着动作读。
提问:初见朋友这只白鹅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来写的?师生一起分享阅读的感悟。
(板书:初见朋友。
)
a.“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听听同学们是怎样来理解这一句话的。
b.亲昵的称作“雪白的大鸟”的表达效果。
c.作者写“高傲的白鹅”表达出自己怎样的情感呢?
(第一自然统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值得细细品味。
初见可谓一见如故。
有缘!)
三、相知朋友
(30分钟)师直接引入第二自然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句话同学们交流之后的感悟是什么?
是啊!全文都是围绕“高傲”这个词语来展开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印证鹅的高傲:叫声高傲、步态高傲和吃相高傲
可见作者经过仔细观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认真了解了鹅的脾气、秉性,这也见证了作者从初见朋友到相知朋友的一个过程。
(相机板书:叫声、步态、吃相,相知朋友)
1.品读第三自然段。
a.说说你找了哪些好词。
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找出两个能
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两个词,你能想象把白鹅比作了什么样的人。
看守
门户时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鹅的语言翻译给老师。
(相机板书:厉声呵斥、厉声叫嚣)
b.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c.学生再次交流:比较鹅、狗叫声的不同。
d.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
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
的保护主人凌厉之气,不亚于狗写出了对它的喜爱之情。
“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
的特点。
引导学生边读边解释勾画词语,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
言积累。
通过引读有关句子,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
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读。
2、白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之极,不信请你读读第4自然段。
品读第四自然段。
a.请学生读,师生齐读课文,课件展示比较鸭鹅步态的不同。
b.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要用课文里的词语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c.积累词语──板书: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改变学习方式,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富有创意:一是了解对词语
把握的情况;二是进一步感悟观察细致的态度和用词准确,运用对比、拟人来突
出特点的表达方法;三是在多种感官及师生合作参与的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
)
3、品读第五自然段。
a.先抓住鹅吃饭的顺序、方法、食料来引读。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鹅吃饭时的
笑态,想象主人为何发笑,想对鹅说点什么。
b.找出表现鹅吃饭特点的词语。
板书: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c.齐读体会。
(适时引导学生想象,使之入情入境,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
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
课堂小结
2分钟
1.小结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在作文时借鉴的地方?
2.找出文中拟人化的语句借鉴。
3.学习赋予动物植物人的优良品格的写法。
布置作业
1分钟
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1.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写:它的特点、外形、脾气、以及它是怎样进食的、怎样嬉戏、休息等等。
2.要把动物当成朋友来写,字里行间要有浓重的感情,要写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13 白鹅
初见朋友: 高傲雪白
叫声:厉声呵斥厉声叫嚣
相知朋友:{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应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正是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在设计《白鹅》一课教学时着重考虑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质的内容等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热爱语言的情感。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学应善于挖掘教材语言的魅力,点燃学生对语言的情感火花。
如:第1自然段作者为了表达喜爱之情把白鹅称作“雪白的大鸟”。
我抓住这个语言的训练点,先引导学生自悟,再激趣引读:丰子恺先生亲切地称呼它为“雪白的大鸟”,语言幽默,童心未泯,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啊!让我们脑中边想象边再读读。
2.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
“想象”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翅膀。
我多次设计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的环节。
如想象它“厉声呵斥”时会叫出些什么话来;以老爷的身份想象一下,鹅看到饭被偷吃,甚至吃光,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出些什么话来?
实践证明,学生对想象的环节是喜闻乐见的,这从他们乐此不疲的表情中就能看出。
3.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内化。
内化是形成语文素质的心理机制,外因都要通过学生主体这一内因来实现。
比如积累:设计中多次地诵读是一种积累;形象的比较是一种积累;师生的交流也是一种积累。
4、本课实际上过之后,感觉很满意,意犹未尽,总觉得是上得最成功的一堂课,对文本的把握力度较深,剖析到位,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前两个特征叫声、步态环节处理得过于细致使后面吃相时间不够;课堂气氛虽然较好,但有时目的性不强。
5、如果重新上这堂课,我会努力把时间多留给学生表达,总觉得老师方方面面想的比较周到,但学生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没有自主学习的潜意识。
今后一定要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多练口头表
达的能力,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的说出来。
多练学生的口才。
这也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6、从本班学生作文中可以看出,这堂课带给学生写作上的启发还真不少,不少学生成功的写出了身边的动物的特征、抓住了他们特有的灵性,以一种亲切、自然的口吻道出了这位动物朋友。
我想这就是入情入境的结果。
对动物的喜爱是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