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
- 格式:ppt
- 大小:5.98 MB
- 文档页数:78
关于党的发展历史的思想汇报范文关于党的发展历史的思想汇报一、引言党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从创建至今经历的曲折历程,是党的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体现,也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宝贵财富。
党的发展历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
回顾党的发展历史,我深刻领悟到了中共党史对于我们党团结、凝聚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我们党在发展历史中的成就和经验教训。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初期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而创立的政党。
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党的初期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党的先进性和正确的理论指导使得党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壮大。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动了广大农民,坚决肃清贪官污吏和地主阶级势力,最终取得了长征胜利。
这一阶段的发展体现了党的坚定理想信念、政治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
三、党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进程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面临着残酷的民族危机和国内外敌人的强大压力。
然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不仅能够在战争中解决内部矛盾,有效抵御日本侵略,还能够在战争胜利后迎接解放事业的到来。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思想和理论是党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精神武器,他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思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进行了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并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
四、中国共产党的巩固与自我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然而,在这个时期中,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敌对和经济建设的困难。
党的领导人认识到,只有在全党广大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才能够取得胜利。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党的领导人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党也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革命,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和腐败现象。
党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至今已走过80多年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
1921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
尔后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战胜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组织本身也发展为具有66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
党的历史分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年五四运动~1949 年10 月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 年10 月~1976 年10 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 年10 月~ 至今)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年五四运动~1949 年10 月新中国成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间经过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年9月~1923年5月)、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五个历史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期间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十讲-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成就与经验D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
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6次全国代表大会、47次中央全会,国家召开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2次代表会议以及全国政协会议。
这些会议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定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确定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及计划规划,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条道路的核心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实际上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这条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为中国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经验,指明了方向。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家整体进入“小康社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1、全面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各方面的体制。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发展史范文(精选18篇)范文一:学好党史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党史是我们党的文化瑰宝,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宝贵财富。
党史的学习对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领导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正确领导下的重大决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学习改革开放史,我们要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由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发展史是我们党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和基础。
学习社会发展史,我们要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之,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对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通过学习党史,坚定我们信仰的力量,牢记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范文二:党史使我们忆苦思甜,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好党史,首先要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回顾党的曲折发展历程。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那段昂扬向上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党是如何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新中国的。
党的历史证明,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历程,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改革精神的伟大胜利。
学习改革开放史,可以使我们深入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要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发展是党的事业的重要方面。
学习社会发展史,我们要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和特点,增强对党的事业的自信和归属感。
党史使我们忆苦思甜,从中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到我们党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牺牲奉献的精神。
同时,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坚守正确的历史观,不能片面夸大或贬低党的历史,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党的历史,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发展史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发展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都追求着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也深知当前所处的优势条件,思考着怎样发掘资源,再辅以科技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发挥我们的优势,打造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
然而,这一切的成果和优势,都烙印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抗战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因此,我们应该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实现中国梦的目标。
一、党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先进、最有组织和最高效的力量。
为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作用,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阶段的党史:1.党的创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在近代中国各种饱受民族矛盾、阶级分化等各种危机冲击的时候,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逐步发展,中国革命之路像流浪者一样蜿蜒曲折。
而这一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革命人民发生了伟大的历史变革。
2.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在全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马日事变,一路可谓英勇无畏、代价惨重。
建立长征军政府,创建红军,开展土地革命等反汉奸民族、民主民生斗争,促进了战争的胜利以及国共和平和解。
在新的旗帜下,顺利的建立了新中国,中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创世纪力量。
3.建国以后党的发展历程中共的发展不仅出现在自己生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而且有了新中国的建立以后也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中,中共的领导聚集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人,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再次崛起种下了越来越浓重的根儿。
二、新中国史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生,我们自主完全的实现独立自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稳定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如此漫长的历程,也值得我们去弄懂、去学习。
1.胜利的建国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
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中华民族获得了自由独立、民主在全国范围迅速振兴发展、人民生活愈来愈好的政治环境。
特区实践与理论二〇一八年第二期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①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大会,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有38个代表团,2338位代表,代表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900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不懈地探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之路,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实现自身使命的历史进程及重大成就李建国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为此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牺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就是矢志不渝实现自身使命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道路,开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社会革命,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灿烂的前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 初心; 使命; 历史进程; 重大成就中国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5706(2018)02-0015-06①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页。
认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五史中的里程碑意义新时代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过去的十年见证了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伟大变革。
这些变革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标志着五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里程碑意义。
一、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政治稳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社会进步: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5.生态文明建设:坚定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6.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
二、五史中的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五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党史:体现了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为党的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国史: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历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3.改革开放史:彰显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4.社会主义发展史: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5.中华民族发展史:推动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变革对我国发展的深远影响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我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1.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实力的全面提升,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2.改善了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彰显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原则。
3.提升了国家治理效能: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保障。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现代化的成就与经验作者:梁发明,何爱国来源:《党史文苑·上半月(纪实版)》 2018年第5期改革开放40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中国现代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40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836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在8790美元左右,越来越接近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
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一、改革开放40 年中国现代化变革的成就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会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我们用了30多年时间,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
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
”从现代化视角看,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在现代化理论创新方面,通过长期摸索、自主探索,艰难曲折而又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应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取得的最根本的成就。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方向与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理论创新,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推出新的理论,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中国共产党论文:从星火燎原到走向辉煌摘要:中国共产党历史90年,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创先精神不断传承的演进史。
28年的中国革命,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成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与和平建国的先锋;90年中共党史,在探索创新中,党的理论旗帜不断与时俱进;30年改革开放,在民族崛起中,举世瞩目成就彰显建国60年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创先精神不断传承,中华民族在创先传承中不断走向辉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创先精神;实践创先;理论创先;历史传承中国共产党历史90年,历经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等不同发展阶段,90年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创先精神不断传承的演进史。
尽管90年中共党史风云交际,时代主题几经转换,探索道路历经波折,但勇于开创新道路、大胆求索新理论,走在时代前列,争做民族先锋,永葆党的先进性,则是贯穿其中的永恒的主旋律。
一、从“开天辟地”到“开国大典”:中国革命28年的实践创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49年开国大典,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建立。
从“开天辟地”到“开国大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
28年间,我党一直致力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始终处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不断为赢得中国革命光明前途即建立新中国而斗争。
1.开创革命新道路,坚持农村包围城市,勇为人民解放先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党从国情出发,将革命有生力量挺进农村,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此开创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亦即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劳苦大众摆脱锁链,获得解放,实现当家作主,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在探索中,我党以农村根据地为革命战略重心,将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视作革命主力军与同盟军,坚持开展土地革命,让贫苦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不断为中国革命积蓄力量。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为大家讲述一段关于大学生四史的故事。
这段故事,不仅是我们大学生应该铭记的历史,更是我们肩负起民族复兴使命的基石。
一、四史概述所谓“四史”,指的是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共党史和改革开放史。
这四部史书,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这段历史,感受其中的智慧和力量。
二、大学生与四史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学习四史,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 增强历史使命感通过学习四史,大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深刻认识到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这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提高综合素质四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学习四史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3. 培养正确价值观四史中的英雄人物和光辉事迹,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些事迹,大学生可以树立远大理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大学生四史故事1. 中国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英勇无畏、自强不息的伟大人物。
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大学生英勇投身抗战,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青春和生命。
这些英勇事迹,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2. 世界历史故事世界历史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从古希腊、古罗马到近代的工业革命,世界历史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近现代,许多大学生积极投身世界革命,为人类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3. 中共党史故事中共党史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
从党的成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在这段历史中,无数大学生为党的事业英勇奋斗,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党史简介(1919—1927)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
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
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1937)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1937-1945)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
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