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末制导迫弹的发展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816.03 KB
- 文档页数:4
国内外155mm榴弹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概述榴弹是现代战争中陆军火力的骨干,它能对付空中、地面、水上等各种目标,如空中的飞机、导弹;地面的各种建筑物、工事、火力点、铁丝网、雷场、坦克、装甲车辆、人员;水上的各种舰艇、船只等。
目前世界各国研制或装备的榴弹种类很多,为了科研、设计、生产、保管及使用的方便,榴弹可以象一般榴弹按口径、对付目标、装填方式、稳定方式和作用效能等方式来分类。
以下仅按作用效能分类,将榴弹分为三种榴弹:①杀伤榴弹——侧重杀伤作用的弹丸,弹壁较厚,弹体质量较大,炸药威力也较大。
②爆破榴弹——侧重爆破作用的弹丸,弹壁较薄,炸药威力大。
③杀伤爆破榴弹——兼顾杀伤、爆破两种作用的弹丸。
其中远程杀伤爆破弹在炮兵弹药中成为压制兵器的主要弹药,也是目前弹药发展中较为活跃的弹药。
19世纪中叶以来,硝化棉、苦味酸、梯恩梯和黑索今等现代火炸药相继在榴弹中应用,使榴弹的射程与威力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1945年,弹丸的长度由3倍口径加长到了4~5倍口径,弹尾部由圆柱形改进为船尾形,从而形成了现代榴弹的雏形。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弹丸设计、弹体材料、炸药、引信、增程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代榴弹已突破了“钢铁”+“炸药”的简单配置,在高新技术条件下正引领着现代弹药“远、准、狠”的主要发展方向,形成了一系列远程榴弹。
二、研究现状近些年弹药发展的特点是:将功能单一的榴弹改用多功能战斗部,使其能攻击多种多样的目标;采用底部排气技术、火箭增程、复合增程技术等来提高大口径榴弹射程;大力发展子母弹技术;研制攻击坚固目标和深埋地下目标的战斗部;将制导技术引入常规弹药提高榴弹、火箭弹的打击精度。
所以,就弹药产品结构来看,所表现出的特点是:弹种数量迅速增加;具有精确打击能力的弹种越来越多;远程、增程弹种不断涌现;功能各异的特种弹(炮射侦察弹、毁伤评估弹、巡飞弹)层出不穷。
大口径火榴弹药,无论从装备还是从研制看,均呈多弹种齐头并进的局面,各发挥各的功能,互为补充。
21世纪的炸药发展趋势21世纪的炸药发展趋势第⼆次世界⼤战后⾄今,作为混合炸药的主体炸药变化不⼤,除部分国家的部分弹种直接装填单体TNT炸药外,世界各⼤军事强国主要还是以TNT、RDX、HMX、PETN 及Tetryl 为主,加上少量的TATB、DATB、HNS及NQ等制成的混合炸药装备部队的武器弹药。
只是由于装药技术的发展,⾼能单体炸药在混合炸药中所占的⽐例⼤⼤增加了,如以TNT为载体混合炸药,其⾼能炸药的⽐例可达80%~85%;⾼聚物粘结炸药中,⾼能单体炸药所占⽐例可达98.5%,因此⼤⼤增加了弹药爆炸的威⼒。
当前,⼤部分军事强国装备了⾼能混合炸药,其装备现状⼤体如下。
1. 1以TNT为载体的混合炸药这类炸药使⽤最多的是TNT 与RDX 的混合炸药,世界各国⼏乎全部采⽤这种炸药装填炮弹、航弹、⽕箭弹及导弹战⽃部,只是各国所⽤配⽅略有差异,如美国⽤B 炸药装填榴弹、多⽤途破甲弹、坦克炮曳光破甲弹等⼏⼗种榴弹和破甲弹。
还⽤B 炸药装填反步兵地雷、路旁反坦克雷等各种地雷;⽤cyclotol装填空⼼装药航弹、杀伤航弹、跑道炸弹、迫击炮榴弹和⼦母弹、杀伤⼿榴弹等各种杀伤弹和深⽔炸弹。
有些国家也利⽤B 炸药装备部分弹药,如⽐利时⽤B 炸药装填88. 9mm 多⽤途⽕箭弹;意⼤利⽤B 炸药装填弗格⾥反坦克破甲弹;南⾮⽤B 炸药装填⼦母炸弹;瑞典⽤B 炸药装填威尔格减速炸弹;奥地利⽤B 炸药装填反坦克地雷及巨型“猎枪”定向破⽚地雷;⽇本⽤B 炸药装填反坦克地雷等。
法国利⽤RDX/TNT 装填4000kg 航弹及空⼼装药破甲弹、76mm 预制破⽚榴弹、反坦克导弹和某些空2空导弹战⽃部,以及坦克炮⽤空⼼装药破甲弹、迫击炮弹、辅助推进炮弹、空⼼装药破甲弹等。
前苏联采⽤RDX/TNT 混合炸药装填⼤部分榴弹、⽕箭弹、航弹、地雷和部分导弹战⽃部,如萨姆22、萨姆23 导弹战⽃部、战术⽕箭弹、反坦克导弹、坦克炮破甲弹、反坦克⼿雷及反坦克地雷等。
末制导炮弹综述
张洪岩;刘宝刚;宋海涛
【期刊名称】《四川兵工学报》
【年(卷),期】2008(29)6
【摘要】介绍末制导炮弹技术,分析外军几种典型的末制导炮弹性能特点,阐述末制导炮弹发展现状,说明末制导炮弹在未来局部战争中的作用.
【总页数】2页(P134-135)
【作者】张洪岩;刘宝刚;宋海涛
【作者单位】重庆军代局驻991厂军代室,昆明,650237;重庆军代局驻991厂军代室,昆明,650237;重庆军代局驻991厂军代室,昆明,6502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413.+3
【相关文献】
1.末制导炮弹末制导段外流场气动仿真
2.多误差影响下的末制导炮弹捕捉概率建模方法
3.激光末制导炮弹高原弹道特性研究
4.图像末制导炮弹射击效率分析
5.图像传输可靠性对末制导炮弹的影响分析及使用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军精确制导炮弹现状及发展趋势精确制导炮弹自诞生起,就以其惊人的作战效能、最小的附带损伤和弹药消耗,深受军事指挥员们的青睐,成为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亮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精确制导炮弹的发展突飞猛进,其打击精度和毁伤效能又产生了质的飞跃。
精确制导炮弹概述精确制导炮弹的产生一般而言,火炮射程越远,弹着散布越大,命中精度也就越差。
同时,弹着散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像火药燃烧的速度、药温变化、药包的湿度,大气密度以及风向等等,甚至连炮弹顶入炮膛时所用的力量不同也会造成弹着散布的不同。
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有效克服传统火炮弹药的不足,真正提高炮弹的命中率,美军提出研制命中概率不低于50%,或精度在10米以内的精确制导弹药,精确制导炮弹的概念亦由此而来。
近年来,美国还发明了一种精确制导组件,加装到普通炮弹上,能使射击精度小于50米,这类炮弹被称为准精确制导炮弹。
1975年,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获得美陆军发展炮射制导炮弹的合同,于80年代初研制出“铜斑蛇”155毫米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使火炮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精确打击能力。
对二战时期的炮兵而言,普通炮弹直接命中目标几乎是一个奇迹,但“铜斑蛇”却创造了奇迹。
前苏联获取了美国陆军研制“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的情报后,为抗衡美国,决定由图拉仪器仪表设计局(KBP)负责研制相应的激光制导炮弹。
到了80年代中期,“红土地”152亳米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研制成功,并投入到当时还在进行中的阿富汗战争。
早期生产型的“红土地”炮弹性能并不稳定,几年之后,性能开始稳定成熟。
90年代之后,“红土地”成功出口到印度、伊朗、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和斯里兰卡等国。
精确制导炮弹的分类从制导模式上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类是采用末端制导系统,如采用半主动激光寻的头的“铜斑蛇”和“红土地”。
激光半主动制导精度较高,缺点是目标指示器观察员易受攻击。
第二类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在飞行中修正弹道。
灵巧弹药灵巧弹药是介于⽆控弹药和导弹之间的弹药,它包括敏感器引爆弹药(末端敏感弹药)和末制导弹药。
在当前发展阶段更⼴泛⼀些,它还可把弹道修正弹药和简易控制弹药包含在内。
敏感器引爆弹药由载体抛撒后落向⽬标区,在有效作⽤范围内敏感到⽬标后,起爆战⽃部形成爆炸成型弹丸毁伤⽬标,是⼀种射击—毁伤的攻击⽅式,其搜索⾯积较⼩,主要⽤于攻击集群装甲⽬标;末制导弹药能跟踪⽬标,并最终击中⽬标,主要⽤于攻击战场上纵深的装甲队列,其毁伤机理是战⽃部碰撞后起爆毁伤⽬标,是⼀种击中—毁伤的攻击⽅式。
导弹:有制导系统,⽆级修正弹道跟踪⽬标,做到“百发百中”末敏弹:⽆制导系统,⼏次弹道修正,弹道末端敏感,⽤于顶攻时,命中概率⾼但威⼒有限末制导弹:修正弹道弹:在已存在的弹上装弹道修正模块,由GPS或地⾯雷达探知飞⾏中的弹丸在某⼏个时刻的空间位置,将此位置与地⾯⽕控计算机中预先装订的理想弹道相⽐较,根据偏差⼤⼩,指令修正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弹药领域发⽣了⽇新⽉异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型弹药,灵巧弹药就是其中⼀类。
此类弹药是在外弹道某段上能⾃⾝搜索、识别⽬标,或者⾃⾝搜索、识别⽬标后还能跟踪⽬标,直⾄命中和毁伤⽬标的弹药。
11.1 末敏弹11.1.1 概述末敏弹是国外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种⽤于对付坦克、⾃⾏⽕炮和步兵战车等装甲⽬标的新型灵巧弹药,它是⼀种敏感器引爆弹药,是把先进的敏感器技术和爆炸成型弹丸技术应⽤到⼦母弹领域中的⼀种新型弹药。
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这⾥末端是指弹道的末端,⽽“敏感”是指弹药可以探测到⽬标的存在并被⽬标激活。
所以,末敏弹就是弹道末端能够探测出装甲⽬标⽅位并使战⽃部朝着⽬标⽅向爆炸的炮弹,末敏弹多采⽤⼦母弹结构,母弹内装多个⼦弹,母弹仅仅是载体,只有⼦弹才具有末端敏感的功能。
11.1.1 概述⼦弹事实上可以⽤多种载体运载,如炮弹、远程⽕箭、航空⽕箭、撒布器等,⼀次发射(或投射)可攻击多个不同的⽬标,末敏弹专门⽤于攻击集群坦克装甲车辆等的顶部装甲,是⼀种以多对多的反集群装甲⽬标的有效武器。
综 述国外弹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王树魁(北京2413信箱10008) 〔摘要〕 本文概述了近10年来国外弹药的发展特点,并着重指出常规弹药灵巧化是未来制导弹药发展的重要趋向。
〔关键词〕 灵巧弹药 制导炸弹 末制导弹药 反坦克导弹 智能雷 近年来弹药的发展极为活跃,在众多的领域已取得可喜的进展。
常规弹药灵巧化已成为弹药发展的重要趋向;末敏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着反坦克弹药领域的发展;末制导炮弹正在向发射后不管方向发展;底排技术和火箭发动机等增程技术极大的提高常规弹药的射程;可撒布地雷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的采用正在使地雷的作用发生根本的变革;近程反坦克武器将出现质的飞跃,炮射导弹的引入提高了坦克的远战能力,而新一代灵巧坦克炮射弹药的开发将使坦克炮弹药发生根本的转变;防空弹药的发展正在引入新的手段;新概念弹药及软杀伤弹药也在不断涌现。
总而言之,高技术的发展为弹药注入了新的活力,弹药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弹药的发展不仅使整个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出现质的飞跃,而且将对未来战争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
1 国外弹药发展特点1.1 防空弹药1.1.1 采用弹道修正技术提高高炮弹药性能在高炮弹药中采用弹道修正技术(或称简易制导技术)是提高高炮弹药命中精度和毁伤效能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近年来高炮弹药发展的一个重点。
意大利奥托梅拉拉公司率先将弹道修正技术引入到76mm舰炮之中,从而为高炮弹药的改进提供了一条成功之路。
这种76mm弹道修正弹的特点是利用数据接收机接收来自火控系统和弹道计算机提供的弹道修正数据,利用位于弹体周围的10个小型火箭发动机进行弹道修正,以确保弹丸准确地命中目标。
此外,博福斯公司研制中的40mm GJC4P弹(气体喷射控制可编程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也采用相同的弹道修正原理,从而使高炮弹药命中精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1.1.2 利用新型战斗部技术和可编程引信提高小口径高炮弹药的反导和防空作战效能为提高小口径弹药防空和反导作战效·1·第1期 弹 箭 技 术本文于1996年6月收到能,瑞士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研制了一种全新概念的可编程引信预制破片弹,即35mm AH EAD(先进的命中效能和摧毁)弹药。
浅述迫击炮的现状和未来现状敷趋努浅述迫击炮的现状和未来王学帧●_●一一,概述迫击炮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发明以来,作为步兵伴随火力支援的武器,在历次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追击炮具有弹道弯曲,重量轻,机动灵活,反应快,操作维修简便,射速高和造价低等一系列优点.围此,在城市巷战,森林地区及山地作战中,迫击炮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人fiqx{迫击炮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同时研制了多种追击炮用榴弹,使迫击炮的射程,威力,精度及反应能力大为提高目前追击炮不仅用于步兵部队,还用于机械化部队,空中机动部队,空降兵及海军陆战队.由于迫击炮的上述优点.世界许多国家对迫击炮的研制和生产都非常重视.本文旨在纵观国内外迫击炮研制和生产现状,探索和研究迫击炮发展方向,以利于我国对追击炮系统的研究,生产和装备工作. 二,国外追击炮的装备情况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国家装备追击炮.装备迫击炮种类最多的是法国,从6gram到120mm,共20种,而且型号丰富.同一口径有长身管,短身管,远程,近程,轻型及加农一迫击炮,有牵引,自行之分;从结构上有线膛与滑膛,前装与后装之分.其次是俄罗斯,共lO种.从追击炮性能来看,法国,英国,奥地利,以色列,西班牙等国较先进.国外装备的迫击炮口径(mm)有5l,52,6O.81.髓,105.107,120,160,240等系列大部分国家迫击炮主要以6o,81,120这3种口径为主.60mm追击炮目前.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家装备有60mm追击炮,其中,法国9种.射程最远的是法国60mm远程迫击炮,发射远程弹时, 最大射程达5000m.8lmm追击炮目前.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奥地利等国装备有81mm迫击炮,其中,法国5种. 射程最远的是法国81mm远程追击炮及法国CLS]加农一迫击炮,发射远程弹时,最大射程均超过7000m.120mm追击炮世界上装备120mm追击炮的国家有俄罗斯,法国,以色列,南斯拉夫等国,其中,法国5种,以色列,南斯拉夫分别为4种和3 种.射程最远的是法国RT61式120mm线膛迫击炮,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为l70O0m.自行追击炮①俄罗斯2C9式120mm自行追击炮该炮具有迫击炮和榴弹炮的弹道性能,既能进行闯瞄射击,又能进行直瞄射击,在停车数秒后即可开火.该炮有装甲防护,战场生存力—?13—第4期兵工标准化较强.②英RO2003式120mm自行迫击炮.该炮有一个可手动或自动的后膛装填系统,配有计算机火控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该炮能在夜间战斗,有三防设备,能空运.③法VPX4OM120mm自行迫击炮该炮有装甲防护,可以防护从正前方100m处平射来的7.62mm穿甲子弹和从侧方或后方300m处射来的7.62mm穿甲子弹.@法81mm自行迫击炮.带驻退机的81mm迫击炮总重24okg,可安装在轻型运载车上,机动性好,适合装备快速部署部队.⑤德国”美洲师”120mm自行迫击炮.该炮有三防设备,能够在核及生化条件下进行射击,有装甲防护,炮手可安全操作,能提高有效,及时的火力支援.国外迫击炮的主要参数见表1~表3.三,追击炮的发展方向现代战争条件下对迫击炮提出的新要求,使迫击炮向下几个方面发展:1,迫击炮口径逐渐系列化,世界各国为了共用制式弹药,今后迫击炮的口径(mm) 将趋向60.81,1203个系列.其它口径系列将逐渐被淘汰2.重点发展中,小型迫击炮.中,小型迫击炮具有重量轻,机动灵活,制造维修方便以及火力猛等特点.很适合于山地丛林作战及城市巷战.已为各国军事学家所肯定中,小型迫击炮将成为十分有效的营,连级火力支援武器3.重型迫击炮逐步走向自行化.重型迫击炮由于体积大.容易被雷达探测而遭对方袭击,因而将逐步趋向自行化自行追击炮不但机动性好,而且射手,火炮及弹药均有装甲防护,可伴随机械化部队作战.目前,国外装备的大多数自行迫击炮口径为120ram4.采用新材料减轻火炮重量.奥地利SMI81mm迫击炮采用飞机用轻合金制成, 14~垒重只有33kg,成为同口径武器中最轻的一种迫击炮.5.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射程.迫击炮射程的提高,主要通过增加身管长度,采用火箭增程弹及远程弹等来实现6.研制新型弹药,提高命中率及杀伤效果.如:在预制破片弹中,采用近炸引信(或近炸/着发两用引信)替代了原有的着发引信, 提高了弹丸的杀伤威力.这种引信可依据所攻击的目标来控制炮弹的炸高,使弹丸杀伤效果最佳其次,国外近年来还为迫击炮研制了子母弹这种弹内含几十个空心装药子弹,除了能穿透钢装甲外,还能杀伤近距离人员.大大提高了武器的杀伤威力和穿甲能力.再次,把末制导炮弹应用于迫击炮上,提高其首发命中率及反装甲能力,是目前发展的另一种趋势末制导炮弹除了精度高外,还具有操作简便,不受气象条件影响,抗电子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提高对付复合装甲或主动装甲的威力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不久以前,还将子母迫击炮弹与制导迫击炮弹结合在一起研制出制导子母迫击炮弹.另外,布雷迫击炮弹,干扰迫击炮弹,信标迫击炮弹等在某些特定场合都具有广阔的前景.7.为了提高迫击炮射速,增强对目标的杀伤威力,在轻型迫击炮上发展速射炮具有重要的意义.俄研制的2B9式82mm自动迫击炮,理论射速达120发/分,实际达60发/分,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单炮的覆盖面积和杀伤威力.四,我国追击炮的装备现状及发展水平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迫击炮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比相对较低,特别是在自行迫击炮方面还是空白.目前,我国主要有60mm,82mm,1OOmm口径的迫击炮,配备弹种有制式弹,钢珠弹和远程弹另外,还自行研制了81mm,120mm口径迫击炮及弹药,王学桢:栈述追击炮的理状和禾采并在射程,成力等方面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后的战场上承担更多作战任务的光辉前景考虑100mm迫击炮只在我国和少数一现代战争将和过去有很大不同,坦克和些国家装备弹药,共用范围小,有逐渐被淘汰各种装甲车辆已成为各国地面部队的基本装的可能因此,应对60mm,82ram,120mm迫备,因而构成了现代地面战场的主要目标同击炮进行国产化和优化设计,建立科学台理时,为战争提供后勤保障的各种坚固目标如的迫击炮系统,并且要加快多功能弹种自行机场跑道,桥梁,公路等在战时也将作为军事迫击炮,速射追击炮的研制,生产并装备部目标而受到攻击等等,这一切向迫击炮在现队,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代战场环境下提出了新的作战任务.我们必五,结束语须研制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现代战场条件在2O世纪结束之际.技术和战术原刚的的迫击炮系统,使之成为未来现代战争中的变化正在为历史悠久的迫击炮开辟一个在今有效兵器表l外60ram远程退击炮主要性能…鼬岳詈段色刊蔓地j西班哥}LR加瘦运击泡索塔拇60诺里肯M6式I一L式C06式身管长(mm)1350】8001082咆奎重()1551822(6U远22LMark172(M一381.97(M5制武2O5(AE一841.84(M38式重(kg)程弹)61式远程榴弹)式槽弹)堵弹)或制武弹)远程嘈弹)最士程(m)400042O040004000表2蓍外81HllTl远程退击炮主要性能萎法国CI8】色襄垃制臭地利希腊斩加坡加矗一迫士也雩塔蜂81SM181M8/424E44武ODE81身营长(mm)23001j601330l48O12701319连皇重(kgj86388l4365.7(81mill40【M64式{15(SMI弹重(k远程槽雀)远理榴弹)远程摇弹)最土射程(m)7600800065005800550060006200(远程雀)(远桂弹J(远茬弹J(远程弹j(远程弹)(制式弹)(刮武弹)表3旨外120ram理击炮主要性能国别法国岳国色纠以色l奥地利西斑牙青斯拉夫眭能型号诸元MRT6i索喾坶索蟮姆A4M12L120M74身营长208019002154201514B0(mm)鼾程(制式群)(m)8157O064O0最大射建(发,丹)12泡身重fkg)】1494.56125.3收稿问:l99906—08;责任编辑:障{宁.。
SS-18洲际弹道导弹SS-18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撒旦”)是两级液体燃料惯性制导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从1979年开始装备苏联部队执行作战任务。
SS-18导弹由于其大当量、高精度和分导式多弹头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打击硬目标的能力,被认为是第一次打击武器。
研发历史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大的导弹是什么?答案无疑是俄罗斯的SS-18。
该型导弹无论外形尺寸还是威力,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难怪它在冷战时期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从中我们不难听出“畏而敬之”之意。
该导弹自服役以来几乎一直默默无闻,进入新世纪后,开始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
先是俄战略火箭兵司令索罗夫佐夫在2002年8月突然宣布将SS-18服役期延长到2014年,不久俄在2004年12月又恢复了中断16年的SS-18试射,此后俄在削减该导弹的同时又不断重新部署和试射SS-18。
这些举动使人们不禁疑惑,行将就木的“恶魔”为何总是僵而不死?“恶魔”出世“巨无霸”的血统——SS-18的发展背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冷战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时在“确保相互摧毁”战略思想指导下,美苏两国将拥有完全摧毁对方的能力作为遏制战争的前提,因而走上了全面的核武器军备竞赛。
因此,美苏部署了大量战略导弹,同时,两国又开始考虑自身核武器的安全性,开始发展射程更远、当量更大、分导式弹头更多的坚固地下发射井式的导弹核武器。
60年代,“民兵”导弹的部署和改进使美国在武器竞赛中占据了先机,这在冷战的严酷气氛中是决不允许的。
于是苏联在60年代末开始发展第四代陆基核导弹SS-18。
在SS-18诞生前,苏联战略核武器的主体是SS-9,一种专门用来打击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重型导弹,在当时也是“巨无霸”。
该弹运载能力巨大,装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10兆吨级当量核弹头,而且它还是世界上首型轨道型导弹,可将弹头送到地球轨道运转,随时对地面发动核打击。
这是苏联历史上第一种对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构成实际威胁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