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txt电子书-人生-哲学励志-宗教-佛-禅意——春有百花秋有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春有百花秋有月全诗欣赏【原创版】目录1.诗歌背景介绍2.诗歌全文及意境赏析3.诗歌中的象征意义4.诗歌的艺术特点5.诗歌的作者与影响正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禅诗,出自宋代高僧无门慧开禅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
无门慧开禅师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高僧,他以禅宗思想为基础,倡导内心世界的清净和超脱。
这首诗正是传达了这种禅宗思想,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地赏析这首诗的意境。
诗中列举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典型景象:春天的百花争艳,秋天的明月朗照,夏天的凉风习习,冬天的白雪皑皑。
这些景象代表着四季的美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同时,诗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则告诉我们,只要内心没有烦恼和忧虑,那么每一个季节都是美好的。
此外,这首诗中还蕴含着一些象征意义。
四季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而“闲事挂心头”则象征着人们内心的困扰和烦恼。
慧开禅师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个观念:只有放下内心的困扰和烦恼,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在艺术特点方面,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以四季景象作为背景,寓意着人生的哲理。
同时,诗句的押韵和节奏感也让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作者及其影响。
无门慧开禅师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师,他的禅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传达了禅宗思想的核心理念,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文学作品和诗人。
总之,无门慧开禅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禅诗。
禅意禅语禅诗感悟人生的文章古往今来,禅门涌现了无数高僧大德,无数修行人通过禅宗的修行方法证得佛果。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禅意禅语禅诗感悟人生的文章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幸福是自己心中的禅意幸福是什么?当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时,我在想老师说的幸福。
“子欲养,而亲不在。
”这会是一份无法明言的痛苦,幸福可以是简单的全家人可以开开心心吃顿饭。
那就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并不需要华丽的修饰,却要让我们用心去呵护。
这就是幸福。
有的人说,幸福的感觉如履薄冰,太担心得到后会失去;有的人说,幸福的生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凡是随缘。
幸福究竟是什么?我们都没有准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于幸福的体会都不会相同。
在慵懒的午后泡上一杯香茗,捧上一本书,半躺在一张舒适的沙发上,确是在静静的发呆,此时岁月静好,那就是幸福;一位母亲不辞辛劳地做出宵夜,看着晚归的儿子在自己身边狼吞虎咽吃个饱,给自己所爱的人准备好一日三餐,享受着晚餐时刻欢聚天伦的时光,那就是幸福,。
除夕夜的团圆饭一直是我们认为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所以无论如何的奔波劳累,也要赶在那晚回家,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一个不少的吃顿饭,那就是幸福。
当阳光下熠熠生辉时,千锤百练之后提升出来的力量,那就是幸福的力量;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那就是幸福!在黄昏的那一刻,在天地交汇中画出美丽的宁静之弧,又在宁静中蕴含无数智慧的精灵。
那就是幸福!幸福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幸福是有深度的,是由内而外的一种欢愉,是付出了耕耘的一种收获!我们可以静静感受它,就像欣赏宇宙星空一样,在沉默中享受它的博大精深。
幸福要小心呵护,幸福就像世界上最清纯的泉水,唯有远离污染才能永远保持清澈。
快乐,是一种开心的感觉,比起幸福的深厚,快乐就像鲜花上的露珠,阳光普照的时候,露珠就会消失……而幸福,是那颗在泥土中不断舞蹈的种子,暗藏在一份冷静的喜悦中,最终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春有百花秋有月南宋慧开诗作《春有百花秋有月》是南宋僧人慧开创作的一首偈诗。
在诗中作者认为人若是能够抛开内心的烦恼和凡尘琐事,那么心胸自然会开朗起来,随时都能欣赏美好风景,就会发现人间一年四季都是好时节。
此诗全是白描,易于理解,但其深刻在于简洁而不简单,清新而隽永,对如何做人、处世、安身立命做了个很好的开示。
作品名称春有百花秋有月作者慧开创作年代南宋作品出处《无门关》作品体裁七言绝句作品别名春有百花、平常心是道、颂、颂平常心是道、颂古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心无挂碍,人间美好!作品原文春有百花秋有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⑴,便是人间好时节。
白话译文春天有盛开的花朵,秋天有皎洁的明月,夏天有习习凉风,冬天有皑皑白雪。
人如果能心无挂碍,将琐碎的事情都抛之脑后,那么人间的四季都是好时节。
创作背景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正月,慧开为恭贺皇帝生日,特将年前所印《无门关》进献朝廷。
《无门关》由慧开弟子弥衍宗绍编,收录“拈提佛祖机缘四十八则”,每则包括四字的题目、举古(举前人语录公案事例,慧开在前未加“举”字)、拈古(也称拈提、拈则、拈语,对所举前人语录公案之后所作的评量、论议,慧开称“无门曰”)、颂古(以诗偈文体加以赞颂,或四言、五言、七言不等,慧开加“颂曰”)。
所谓“春有百花”的偈颂,在《无门关》中原题是“平常是道”,是对第十九则举古、拈语所作的“颂”,其原文为:南泉因赵州问: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
州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
州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
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若真达不拟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强是非也?州于言下顿悟。
无门曰:南泉被赵州发问,直得瓦解冰消,分疏不下。
赵州纵饶悟去,更参三十年始得。
颂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南泉,即普愿,嗣法于唐代禅宗慧能下二世马祖道一,因长期在池州南泉山传法,故以“南泉”为号。
春有百花秋有月书法作品欣赏全诗一、原文:《春有百花秋有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二、衍生注释:- “百花”:春天里盛开的各种各样的花朵,象征着生机与繁荣。
- “闲事”:这里可理解为那些扰乱人心的琐碎之事或者烦恼。
三、赏析:1. 主题这短短几句诗表达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感悟。
无论春夏秋冬四季如何变幻,各有其美。
2. 情感诗人传达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感。
不被日常的烦恼所束缚,只要内心安宁平静,每一个季节都是最美好的时光。
3. 表现手法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用最简单直白的词汇描绘四季的典型景象。
春天百花盛开,秋天月亮皎洁,夏天凉风宜人,冬天白雪皑皑。
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直击人心。
通过这种对四季景物的列举对比,更加突出内心的宁静才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慧开禅师。
慧开禅师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的名僧,他这类的诗作以浅白的文字表达深刻的禅理。
五、运用片段:1. 小林在办公室面对一堆工作文件烦躁不已时,突然想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他觉得自己现在是被这些所谓的“闲事”蒙住了发现美好的眼睛。
于是放下手头文件,起身去窗边看了看外面的绿树,调整状态后再工作感觉轻松多了。
2. 老张退休后开始学习书法,他写了一幅“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挂在客厅。
每当儿女回来唠叨生活压力大的时候,他就指着这幅书法说:“你看这诗,日子过得有没有滋味,就看心里有没有那些乱事,像我现在,每天看看花看看月,多自在。
”3. 小红在旅行途中,因为天气炎热有点抱怨。
这时同行的朋友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呢,夏天的凉风虽然现在还没感觉到,但是这大太阳下你看远处的山水,不也是一景吗。
而且咱们没有心事的出来玩,就是享受生活的好时节啊。
”小红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转换了心态,开始愉快地欣赏起周围的美景。
【春有百花秋有⽉】
⽆门慧开禅师〔宋代〕
春有百花秋有⽉,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闲事挂⼼头,便是⼈间好时节。
译⽂
春天有百花争艳,⽽秋天有圆⽉。
夏天有凉风习习,⽽冬天有⽩雪。
如果⼼中没有忧愁的闲事需要去烦恼,⼀年四季都是⼈间的好时节。
注释
这⾥的作者却有两个,都是佛门弟⼦,都⽣在宋朝。
⼀说是宋代的禅师绍昙,⽣年不详,卒于1297年,字希叟。
他⾄少活了40岁以上,在许多寺庙住过,留下了很多禅诗。
这是其中的⼀⾸。
另外⼀个就是现在⼴为流传的宋朝的⽆门慧开禅师,当然,这⾸诗改动了两个字,将“莫将闲事挂⼼头”,改
作“若⽆闲事挂⼼头”。
这⾸诗蕴含着很朴素的,⾃然界的⽣⽣循环的哲理。
春天有百花,秋天有⽉亮,夏天有凉风,冬天有⼤雪,这是⾃然界的景观,若是⼈能够超脱在凡俗之外,没有那些琐碎和烦恼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时节。
这个话说的也对也不对。
说的对是因为,每个⼈都有烦恼暂时离开的那⼀瞬间,享受着天地间的明⽉清风,那的确是⼀种澄明的境界。
说的不对,那是因为,⼈只要在这个世上,除了春花秋⽉的平和,四季冷暖的交替,更有着饮⾷的挣扎和⼈⽣的奋⽃。
所谓的闲事,对于看穿了红尘的僧⼈们,是⼀种⼈世间的泡影,但是,对于执着的⼈⽣来讲,⼈⽣并没有闲事,那都是外界在⼼灵的映照,那些都是在⽣命中的挣扎。
8。
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2、烦恼像婴儿,只有受到滋养才会成长。
3、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4、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敛;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得宠不必恃尽,留些后路;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
5、能在性格上不断修正的人,就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6、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8、觉人之伪,不形于色。
9、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0、让别人快乐是慈悲,让自己快乐是智慧。
1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2、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13、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14、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
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15、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事;冷落时存一份向上的心,才能享受到许多真乐趣。
16、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17、能控制自己怒意的人,已经打倒了最大的敌人。
18、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19、善事多做,长存善念,问心无愧,理得心安。
20、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
21、胸怀坦荡,处事坦然,心宽体健,益寿延年。
22、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
2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
24、将恩惠刻在岩石上,将仇视写在沙滩上。
佛祖会保佑心地善良的你!25、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26、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笑对人间。
27、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28、笑着面对,不去埋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详解: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春天有百花盛开,秋天能看到月亮,夏天吹着清爽的凉风,冬天听雪落下的声音。
如果心中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说明在不同时刻都能够把握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景物,便能够得到内心向往的自由,也是一种顿悟的状态。
白话释义: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能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出处:宋·无门和尚《颂平常心是道》,收录于《无门慧开禅师语录》。
原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梵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青白在人间。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扩展资料:《无门慧开禅师语录》简介:凡二卷。
宋代僧无门慧开(1183~1260)撰,普敬、普通等编,理宗淳祐九年(1249)刊行。
又作佛眼禅师语录、无门开和尚语录、无门和尚语录。
收于《万续藏》第一二○册。
卷上辑录慧开于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自湖州报因禅寺开法以降,历天宁寺、黄龙崇恩寺、显亲崇报寺、广化寺等十会之上堂语;卷下辑录告香普说、小参、赞佛祖、偈颂、真赞等。
卷末之“后记”一文,或系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重刊时所增录。
四季皆安然全诗内容一、原文:《四季皆安然》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二、衍生注释:1. “闲事”:这里的“闲事”可以理解为那些让人烦恼、忧虑、纠结的琐碎事情。
在这首诗里强调如果心里没有这些烦心事。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超脱豁达的生活态度。
它告诉人们无论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美好之处。
情感上,传达出一种淡然、宁静、平和的情绪。
从表现手法来看,前两句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四季的典型事物,春天的百花、秋天的月、夏天的凉风和冬天的雪,为读者勾勒出鲜明的四季画面。
后两句则从自然景观引发到人的心境,相辅相成。
通过陈述没有烦恼之事时,每个季节都是美好的人间时节,体现出一种心境影响对外部世界感知的哲学思想。
这就像一扇窗户,如果窗玻璃是脏的模糊的,外面的景色看起来就不那么美,而当内心如同干净的窗玻璃时,四季的美就会完整地映入心间。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禅宗无门慧开禅师。
他是一位佛教高僧,以禅语诗著称。
他通过这种富有哲理而又通俗易懂的诗句,向众人传达禅宗的思想精髓,帮助人们以更智慧、更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
五、运用片段:1. 在公司忙碌了一天,各种任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下班后坐在公园长椅上,看着眼前盛开的花朵,突然就想起那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想想自己一天其实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如果能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担心和焦虑,说不定每天都可以像现在看到花朵这样,发现生活的美。
2. 冬日的午后,和朋友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朋友抱怨说冬天太压抑,没什么可消遣的。
我就笑着说:“你知道么,有首诗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冬天有雪呀,而且只要心上没有那些烦恼事儿,这冬天也是很美好的,我们现在这样坐着聊天喝茶,不也很惬意嘛。
”3. 有一次和家人旅行,途中遭遇了一些小意外,比如预订的酒店位置有些偏。
书法作品春有百花秋有月全诗一、原文:《颂平常心是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二、衍生注释:- “闲事”:这里主要是指那些烦恼的、琐碎的,扰乱自身心境和平常心的事情。
在诗里也就是泛指一切让人内心不平静的杂事。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 主题很明确,就是弘扬一种平常心的境界。
情感上充满了一种豁达、超脱之感。
四季的景色本是平常,但在有平常心的人眼中,就是美好的象征。
这种美好并不需要一些特殊的、外在的繁华事物来衬托,只要内心空灵,没有烦恼之事的纠缠,哪怕仅仅是四季自然的更替,都是美好的体验。
- 传达的是一种不为外界所扰,内心宁静自在的生活态度。
2. 表现手法- 这首诗用了白描的手法,十分简洁地描绘了四季的典型景色。
没有华丽的辞藻,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勾勒出一幅四季画卷。
同时运用对比,把心中挂着“闲事”和没有“闲事”时的不同心境进行对比,强化了在拥有平常心时的美好之感。
四、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为宋代无门慧开禅师。
他是一位禅宗大师,一生参禅悟道。
他的这首诗反映出禅宗的思想理念,即强调内心的觉醒和平静。
禅宗往往追求在日常生活中的顿悟,这首诗就像是一种指引,告诉人们只需一念间放下烦恼,那么平凡的生活处处都是美好的“好时节”。
五、运用片段:1. 在一个嘈杂的办公室里,小李被各种工作任务搞得焦头烂额。
同事小王看到他这个样子就对他说:“小李啊,你看你整天忙得像个陀螺一样,你知道有句诗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你现在心里全是这些工作杂事,把好好的生活都给搅乱了,咱们还是得心态放轻松些呢。
”2.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大家都在抱怨生活里的各种不如意,什么孩子学习不好啊,房价上涨之类的烦心事。
这时候,家庭里最有文化的爷爷笑着说道:“瞧瞧你们,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
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禅意——春有百花秋有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
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一无造作,了无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这首诗出自黄龙慧开禅师的名著“无门关”的第十九则,琅琅上口,最为佛弟子所爱颂。
黄龙慧开世称为无门和尚,传记散见於续传灯录卷三十五(大正藏五一册,七零八页)、增集续传灯录卷二(卍续藏一四二册,七七九页)、五灯会元续略卷三(卍续藏一三八册,九零六页)、五灯严统卷二十二(卍续藏一三九册,九六二页)。
无门慧开禅师,杭州钱塘人,俗姓梁,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卒於南宋理宗景定元年(西元一一八三至一二六零年),世寿七十八岁。
禅师最初礼天龙肱和尚为受业师,披剃出家,后来遍历天下名山道场,寻师访道,但是一直无法契机,於是到平江府(江苏省)万寿寺参礼黄龙派下的月林师观禅师,月林禅师教慧开参“无”字话头。
慧开每天对着“无”字苦苦参究,但是就像蚊子咬铁牛,如此六年寒暑,依然找不到契入的缝隙之处。
慧开於是励志克责,在佛前自誓道:“我如果参不透这无字话头,绝不寤寐休息,我要是懈怠睡眠,就烂却全身,无一完好之处!”
从此更加精进勇猛,不敢须臾放逸。
有时疲惫至极,就在大殿廊庑之下经行,甚至以头颅撞击露柱,以示克期取证的决心。
有一天,慧开在法堂内经行,参“无”字话头,寂寥中,从遥遥的斋堂那一头,传来一阵一阵绵绵密密,如排山倒海般的鼓击,慧开胸中久远以来的疑团,顿然消失,豁然省悟,高唱偈颂:
青天白日一声雷大地群生眼豁开
万家森罗齐稽首须弥勃跳舞三台
一派天淡云闲列长空,丽日高照大地春的气象。
第二天,慧开迫不急待的跑到方丈寮,想把自己开悟的心境呈现给师父,请师父印证。
月林看到慧开的偈子,不但没有赞叹,却高声大喝道:“你在何处见到鬼又见到神了?”慧开见到师父大喝,也当仁不让大喝一声,月林又做狮子吼,慧开面无惧色又大喝,师徒这时才相顾哈哈大笑,喝声笑声交织成一片天簌,回荡於堂宇檐下。
禅,有时需要不惧不退的大勇才能承担。
慧开在月林禅师座下开悟之后,从此大机大用,所言所行,无不与禅的机要脗合。
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慧开禅师振锡於安吉山报国寺,开始展开度众弘法的家务工作。
之后,又往来居住於隆兴府(江西省)天宁寺、黄龙寺、翠巌寺,镇江府(江苏省)的焦山普济寺,平江府开元寺,建康府保宁寺,名震一时,受到缁素四众弟子的尊敬。
南宋理宗淳佑六年(一二四六年)奉旨开创让国仁王寺,并驻锡说法於仁王寺,其间完成流传於禅林力作“无门关”,常奉召入选德殿,为理宗讲说法要。
有一年,京城大旱,理宗请师
登坛祈雨,慧开禅师持咒祝祷之后,默然返回寺中,理宗急忙遣派内侍前来询问,祈雨的状况如何?禅师淡然回答说:“寂然不动,感而后通。
”语音方毕,天空俄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注下,解除了已久的旱象。
理宗因此颁赐禅师金襕法衣,勅封为佛眼禅师,以示褒扬。
景定元年四月命工匠砌塔,八日塔龛砌成,禅师自撰龛语道:“地水火风,梦幻泡影,七十八年,一弹指顷。
”书偈毕,跏趺而逝。
慧开禅师因为苦参“无”字话头而开悟,因此特别着重“无”字法门,他将历代禅宗重要的公案斟选汇编,选择其中的四十八期,纂集成为“无门关”一书,并自作序文道:“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
”并且把赵州禅师“狗子无佛性”的公案列为第一则,深得六祖慧能大师“无念、无相、无性”的思想要旨。
在四十八则脍炙人口的有名公案之中,第十九则的这首诗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