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适合智障儿童玩的游戏-范文word版 (3页)
- 格式:docx
- 大小:17.56 KB
- 文档页数:3
1.戴帽子这是一个配对游戏,家长把家里的各种空塑料瓶的瓶身与瓶盖放成两堆,让宝宝来配对,给瓶子“戴上合适的帽子”。
瓶盖的大小要区分明显,让宝宝在动手操作中加强观察的注意度,同时还能锻炼小手的肌肉。
当然如果孩子拧盖子太困难时,我们可以先要求孩子把盖子扣上。
2.合作画家长可以与宝宝合作进行“美术创作”。
家长用深色粗笔画单线条图画,其中留些简单直线用浅色粗笔画,让宝宝用深色粗笔在浅色线条上描摹,合作完成一幅图画。
等宝宝掌握后,可以将描摹改为临摹,由横线条、竖线条等简单的线条图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3.传悄悄话2岁大的孩子对悄悄话特别着迷,当他们自己能说悄悄话时,他们会很自豪。
说悄悄话能有效的帮助宝宝集中注意力,同时还有助于宝宝学着调节声调。
具体方法灵活多样,比如我们先小声地告诉孩子一句话:冰箱里有西瓜与苹果,没有饮料。
然后让孩子用悄悄话的形式告诉另外的家人,事后再检查正确率,根据结果来改变悄悄话的内容与长短,从易到难逐渐提高游戏的难度。
4 接数游戏准备:数字卡片。
游戏时,家长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孩子看后逐一读出数字。
首先了解数字的排列,并加深其印象。
接着提出要求,家长说出几个数,孩子接着往下数与家长一样多的数,例如:家长数1、2、3,孩子数4、5、6;家长数6、7,孩子接下去数8、9。
孩子会玩后可让孩子先数,家长接数。
如拼图、找不同、比长短等都很不错.如拼图、找不同、比长短等都很不错可以让孩子排球,或串珠子、或数秒针等等。
丢手绢小时候总玩呵呵最佳答案小游戏训练注意力★玩扑克。
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与快速反应能力。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
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
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与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表演买水果的游戏,学生按老师事先安排好的内容,既拿了水果,有拿了蔬菜。
表演结束后,提问其他同学,他的篮子里有什么?这些都是水果吗?有哪几个不是水果,它们又是什么呢?让学生一一讲清,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其次要把买水果的直观过程用抽象的语言表述出来,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水果、蔬菜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把表演中出现的错误找出来。
在这一游戏中,直观和语言紧密结合,共同完成了思维过程,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训练题目(1)图形的个数家长让孩子看下图,并让孩子数出图中“□”的个数,看他用的时间和正确率。
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调整图形的数量,以适合孩子的发展需要。
(2 )颜色辨别题型一:积木分类家长首先准备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把这些积木摆在孩子面前,让他们把相同颜色的积木放在一起。
题型二:图片观察让孩子观察各种图片,他们注意图片各部分颜色的变化,也可以让孩子比较图片的差异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应讲述颜色变化所代表的意义。
6岁以下儿童观察力及想象力训练(2011-03-18 15:58:36)转载分类:育儿标签:育儿准备:橙子、水果刀、白纸、彩笔。
一定要让孩子以玩的感觉来完成这个训练。
1. 让小孩闭上眼睛,全身放松,什么都不想;2. 腹式呼吸3次,呼气的时候收起小腹,吸气的时候鼓起小腹;小狐狸就是这样呼吸的;3. 恢复正常呼吸,想象自己越变越小,像豆粒、像沙粒,最后变成了非常小的小人(或者很小的小猫、小狗之类的);4. 然后钻入橙子中,看看橙子里面是什么样子。
如果看到了,让孩子把看到的画在白纸上。
最后切开橙子,进行比较。
5. 还可以让孩子告诉我们,小人呆在橙子的哪个地方,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进行鼓励。
如:你说的太棒了,真有意思。
用以上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想像进入各种地方,如:进入父母的身体里,从哪里进入,看到了什么,然后画下来等。
训练宝宝观察力举报回复引用漩儿妈妈于 2011-04-09 17:58:18发表楼主10粒糖果放在宝宝面前,宝宝一颗一颗地数,成功地数到10。
提高智障儿童注意力的几个小游戏发表时间:2020-01-07T15:26:14.7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29期作者:朱宇婷[导读] “注意是心灵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
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陕西宝鸡721000 摘要:智力落后儿童(通常被称为智障),由于大脑受到损害、先天发育不全等原因,造成儿童在认知、语言、行为、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存在障碍或发展迟缓。
作为特殊的儿童,他们更需要得到科学而有效的教育,帮他们掌握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
本文围绕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就如何利用游戏交往改善智力障碍学生注意力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智力障碍注意力小游戏“注意是心灵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
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其目标、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智障儿童有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稳定性差、转移不灵活、注意力分配难等问题,这些注意力的缺陷造成智障儿童学习上的困难,是影响智障儿童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教学中,注意力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帮助其掌握知识的金钥匙,尤其对低龄智障学生来说显然更为突出。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在身心的发展中起很大的作用。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知识。
“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且收效显著的教学方法。
结合本学期的教研课题和中重度低龄智障儿童的实际教学,我总结出了如下几个适合他们的小游戏,并且在课堂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游戏一:“灯光追踪”大多数的智障儿童对于灯光和丰富的色彩有着较高的兴趣。
当我们带领孩子们进入多感官室上课时,孩子们特别喜欢那些五颜六色的灯光,他们的视线很容易随着灯光的转移而转移。
和智障儿童互动的游戏【篇一:和智障儿童互动的游戏】【篇二:和智障儿童互动的游戏】沉睡的守门人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1.主持人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2.要求小孩子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
如果弄出声响,给守门人逮着就算输了。
3.为了给小孩子以成就感,游戏开始时,守门人可以装着没听见动静的样子,待小孩子抢救出几种动物以后,再稍稍显示出已经听到一点动静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小孩子轻举轻放的好习惯。
我是谁?游戏目的:小孩子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同情心。
动物是最能引起小孩子关注和最便于交流的自然环境要素。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孩子加深对身边常见动物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环境意识。
同时还能发展小孩子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
游戏准备:1.在带小孩子参观动物园或通过看电视录像,初步掌握一些珍惜动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持人制作好分别绘(贴)有大熊猫、长臂猿、恐龙、华南虎、丹顶鹤等珍惜动物的卡片。
3.和小孩子一起学一学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
游戏过程:将卡片打乱,让小朋友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贴在主持人背后(不要让主持人看到卡片上的动物),主持人就变成了这种动物。
主持人向小朋友提出一些与动物的基本特征相关的问题,如我在地上跑吗?我爱吃竹子吗?等,通过小朋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判断我是什么动物。
告诉小朋友,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只能用是和不是,不能有其他任何提示,直到主持人猜对了为止。
然后主持人与小朋友再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变化:如果小朋友太小,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减少动物卡片的数量,介绍动物时可以只抓住最主要的一、二个特征即可。
还可以将游戏改造成亲子双方模仿某一动物的动作,学一学它的叫声,然后让对方猜一猜我是谁。
你听到什么啦?游戏目的:让小朋友感知声音环境,学会欣赏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交响乐),体验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学会安静地行动,进而培养小朋友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能力、行为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适合智障儿童的游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适合智障儿童的游戏时间:2011-05-30 09:40来源:网络作者:闫淑华点击:359次沉睡的守门人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 * 主持人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 要求小孩子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沉睡的守门人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 主持人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 要求小孩子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
如果弄出声响,给“守门人”逮着就算输了。
* 为了给小孩子以成就感,游戏开始时,“守门人”可以装着没听见动静的样子,待小孩子“抢救”出几种动物以后,再稍稍显示出已经听到一点动静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小孩子轻举轻放的好习惯。
我是谁游戏目的:小孩子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同情心。
动物是最能引起小孩子关注和最便于交流的自然环境要素。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孩子加深对身边常见动物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环境意识。
同时还能发展小孩子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
游戏准备:* 在带小孩子参观动物园或通过看电视录像,初步掌握一些珍惜动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持人制作好分别绘(贴)有大熊猫、长臂猿、恐龙、华南虎、丹顶鹤等珍惜动物的卡片。
* 与小孩子一起在卡片上认识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运动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帮助小孩子了解这些动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告诉小孩子,这些可爱的动物有的已经灭绝了(如恐龙),有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 和小孩子一起学一学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
游戏过程:将卡片打乱,让小朋友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贴在主持人背后(不要让主持人看到卡片上的动物),主持人就“变”成了这种动物。
适合儿童智力的开发的小游戏儿童智力开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智力小游戏也适合孩子的智力开发,下面是一些开发儿童智力的小游戏,一起来看看吧。
1、小宝宝历险记一款好玩的益智类小游戏:小宝宝小太郎出生没多久就开始他的“历险记”,他历险过程中碰见各种动物为他指路。
他是否最终能完成他的历险记,并最终挑战狮子,让我们来帮帮他吧。
小宝宝历险记攻略:1、点桶、点象、点孩子,点地鼠,点左右石洞,点孩子上网,2、点象两次,点气管(三个合成乌云,第三个在树边),3、劈狮子,劈方石,4、点熊,上二层,得脚,5、点螃蟹两次剪开,点右边的苹果,6、点熊,点孩子,点猴子,7、上三层,点地鼠,8、点孩子,到地鼠头上速点孩子,得手,9、点孩子,到象头上,点象出彩虹,10、点孩子,点手、口、脚,龙蛋孵化得龙,11、点龙,点孩子,出观音,12、点仙丹,战狮子。
2、小男孩变身之谜一款解谜小游戏。
游戏中,小男孩在探险途中误食了一种诡异的干果,把自己变成了小人,悲剧的他现在只能探寻线索,寻找破解之法,大家快来帮助他吧,找到各种线索,帮助小男孩恢复到正常人大小,很有意思的解谜小游戏。
小男孩变身之谜攻略:1、进入游戏点狗,狗要3个橡子,狗后面的树桩后捡橡子1。
2、左转点地上的树叶得橡子2。
3、下转地上捡贝壳,回到初始画面右转用贝壳挖橡子得橡子3。
4、回初始画面把橡子给狗,进入新的画面,点狗,狗鸟蛋。
再点狗旁边的干柴,得木柴。
5。
出门右转记住石头上的图案。
点虫子,虫子要伞菌。
6、左转再左转点树上的门输入石头上的图案得钉子。
进屋点狗,狗要水浇花。
点狗后面炉子的右边得铁棍。
7、出门下转点树桩里的伞菌。
把伞菌拿给虫子,得靴子。
8、左转,左转,下转,下转再右转用铁棍撬开瓶盖的锯。
9、左转,上转进入树桩再右转用锯锯白桶得泡沫。
10、右转,下转再右转把泡沫放到河上,右转点花园里得萝卜。
11、左转,左转,下转再左转把萝卜给蜗牛得水桶。
12、回到拿萝卜的画面再右转把桶放水里打水。
幼儿智力开发小游戏8篇游戏一:五彩豆篇一主要材料:干的大豆(绿)、芸豆(白)、赤豆(红)各1000克,塑料容器若干。
辅助材料:大小不同的瓶子、铲子、碗、调羹等。
玩法一:炒豆子。
用铲子搅拌五彩豆,也可以用铲子把豆子从一个容器铲到另一个容器,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促进手臂肌肉群动作的发展。
玩法二:分豆豆。
将五彩豆按颜色或大小分别放人不同的瓶子或碗里,以锻炼手指精细动作和色彩辨别力。
玩法三:喂豆豆。
鼓励孩子用调羹将豆豆舀起来喂给瓶娃娃吃,以锻炼手指精细动作和生活自理能力,激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幼儿智力游戏精选大全篇二游戏名称:鞠躬和立正适合年龄:5—6岁游戏目标:发展注意力和反应力。
游戏方法:全体幼儿自由站立在场地上,面向中心,幼儿遵照教师的口令做动作。
教师站在场地中心,发出口令“鞠躬”或“立正”,幼儿的动作与口令相符。
未根据口令做动作或动作做错的幼儿立即退出游戏。
坚持到最后者为胜,在下一轮游戏中代替教师喊口令。
指导建议:1、还可根据口令做相反动作。
2、口令可进行不同的变化,并有执行性。
游戏三:瓶宝宝篇三主要材料:洗净的不同大小、形状的空塑料瓶,如饮料瓶、雪花膏瓶、保健品瓶等。
玩法一:保龄球。
在500毫升的可乐瓶或雪碧瓶中灌上半瓶水,一字或品字形排列,引导孩子用皮球滚击,以锻炼大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玩法二:戴帽子。
将各种瓶盖卸下、打乱,引导孩子帮瓶宝宝戴上配对的帽子(盖子),以训练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玩法三:洗澡。
引导孩子给瓶宝宝洗澡、喝水,观察瓶子在水中的变化,想出不同的玩法,以激发探究欲望及创造力和想象力。
玩法四:摇摇听听。
准备少许豆子、黄沙、石子、米粒、水等不同材质的物品,和孩子一起将它们分别装人瓶子,盖好瓶盖。
用力摇动,瓶子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还可以按节奏摇动,和孩子一起唱歌,以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听力和节奏感。
幼儿智力开发游戏推荐篇四钓鱼游戏1、游戏玩耍方式:现阶段很多的商家们在幼儿玩具的开发上都下足了功夫,有很多的游戏都是针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的。
自闭症儿童康复练习经常应用到的游戏一.来往游戏(一)吹泡泡1.游戏弄法:小同伙拉成一个圆圈.跟着先生边说边做动作:“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小同伙手拉手转圈.“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泡泡变大,小同伙向外把圆圈变大;变小的时刻,小同伙聚在中央.“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高的时刻,小同伙将手举起来;低的时刻,小同伙蹲下.“砰!泡泡破了.”小同伙松开拉着的手,跳起来.2.留意问题:(1)尽量让小同伙本身手拉手,以给孩子供给互动的机遇.为了防止孩子跑开,家长可以在后面帮助.(2)教师在组织进程中借助才能好的孩子带动才能衰的孩子.(3)孩子不克不及做出准确反响的时刻,家长不要急于帮助,要引诱孩子模拟他人行动.(4)待孩子们熟习了今后,可以让说话好一些的孩子说,带领大家做游戏.(5)小同伙之间要有必定的距离,防止互相碰撞.(二)踩尾巴1.游戏弄法:预备纸条若干,将纸条的三分之一塞进裤腰里,其余部分拖在外面当尾巴.两人一组,一个儿童当踩尾巴的人,另一个在场地上跑着回避,不让对方踩到本身的尾巴.2.留意问题:(1)孤单症儿童往往会无目标地乱跑,是以家长或教师要留意引诱孩子存眷对方.(2)开端时,教师可以将孩子的脚色固定下来,待孩子控制今后再换过来.对于才能衰的孩子,教师可以安插家长和孩子一组,待熟习后,再安插小同伙之间的互动;在小同伙互动时,才能稍强的宜扮演“长尾巴的”,才能差别不要过于悬殊.(3)为成长互动可以恰当许可孩子之间的碰撞,家长不要太理会“谁吃亏.谁占便宜”的问题,等待孤单症儿童本身的反响.(三)两人二足1.游戏弄法:两个小同伙互相搭肩,将两人互靠的一条腿用绳索绑在一路,两人像是长着三条腿,然后再协统一致向前走.2.留意问题:(1)开端时,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和孩子构成一组.孩子熟习今后,再将两个小同伙构成一组.(2)教师在分组时,要斟酌一个才能强的和弱的搭配联合.(3)走的快慢不是目标,症结是调和一致,既要彼此互相存眷,是以慎用比赛的情势.二.孤单症儿童说话练习游戏说话游戏即全部游戏进程以练习说话才能为主线,强调说话的懂得或说话的表达.(一)我们邀请一小我1.游戏弄法:将小同伙分成甲.乙两组,面临面站好.每组的小同伙手拉手.甲组的说:“我们邀请一小我呀!”边说边向前走,乙组的小同伙向撤退退却.乙组的说:“你们邀请什么人呀?”边说边向前走,甲组的小同伙向撤退退却.甲组的说:“我们邀请某某呀!”(叫一小我小同伙的名字或说出小同伙的特点),被叫到名字的小同伙加人到甲组.甲组.乙组可以轮换着玩.2.留意问题:(1)家长帮助孩子卖力听.(2)在乙组问到"你们邀请什么人呀?”之后,家长要提示孩子留意听是哪个小同伙被叫到名字.(3)当教师说出某个孩子的特点时,家长要提示孩子留意听,在懂得的基本上根据特点查找.(二)大皮球l.游戏弄法: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教师带领孩子,边走边说儿歌:“逛逛走,跟着先生走.逛逛走,跟着同伙走.逛逛走,走成一个大皮球.”说完后,面向圆心站好.先生在中央做拍球人,边拍边说:“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的低.拍得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在说“跳一跳”.“跳得低”.“跳得高”.“跳跳跳”四句时,孩子双脚原地向上跳起.2.留意问题:(1)教师在游戏开端前先用皮球示范并讲授,让小同伙们看.拍皮球,皮球会怎么样;轻轻拍,皮球会如何;用力拍,皮球会如何,使小同伙们懂得皮球与“拍”的关系.(2)游戏开端时,教师要做示范.在示范前教师最好要先提问,让小同伙回想一下适才看到的皮球的感到,有须要时可以用皮球示范多次.(3)强调在游戏进行进程中孩子对说话的懂得,须要时先让孩子拍拍球.(三)接龙游戏1.游戏弄法:教师与幼儿拉成圆圈,坐在地板上.教师先做讲授“每人说出本身爱吃什么和不爱吃什么”,并与家长示范.先生开端“我爱吃苹果”,小同伙接着说“我爱吃葡萄”……先生说“我不爱吃辣椒”,小同伙接着说出一种本身不爱吃的器械,请求不克不及反复他人的答案,亦可变换其他内容的“接龙”.2.留意的问题:(1)本游戏合适说话才能较强的孩子.(2)在游戏进程中尽量引诱孩子本身想.假如其实想不出来,可以用图片提示.(3)待孩子熟习弄法后,先生可以变换说法,离开讲授与示范.如:“我爱好荡秋千”,在不示范的情形下,看孩子是否能接着说出本身爱好的一种运动.须要时再做示范.三.孤单症儿童的感知游戏孤单症儿童的感知游戏即全部游戏进程以练习感知才能为主线,强调应用感知觉介入的游戏运动.(一)听鼓声走1.游戏弄法:房中放一面小鼓,孩子围着鼓站成圆圈.当教师伐鼓时,孩子围着圆圈走.孩子行走的速度随鼓点的快慢变更.鼓声停,孩子就要停下来,也可以换成其他乐器玩这类游戏.重要领会声音的强弱.节拍变更,这对视觉型进修的孩子尤为重要.2.留意问题:(1)强调孩子感知鼓点的节拍,调节本身的速度.(2)开端游戏时,教师要一边击豉,一边用说话提示快慢.待孩子熟习游戏后,教师要裁撤说话提示.(二)摸口袋1.游戏弄法:教师事先在口袋里装上各类玩具或日经常应用品.让孩子根据请求,摸出响应的器械,如先生说“找出牙刷”,孩子就要从口袋里摸出牙刷.先生也可以说出物品的特点,如“找出圆形的器械”等.2.留意问题:(1)强调孩子经由过程触觉找出响应的器械,是以预备的材料要确保不克不及让孩子看到.(2)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水温和现实才能提出不合的请求.(三)藏猫猫1.游戏弄法:一名游戏者藏在一个地方,请求孩子找人.假如找不到,可以喊孩子的名字,请求孩子根据发出声音的偏向去查找,也可以采取露出一部分,如成人的腿等提示孩子.2.留意问题:(1)查找的规模开端不宜太大,要根据孩子的才能而安插.(2)强调孤单症儿童应用听和看,家长不要急于帮助.(3)待游戏熟习后,可以请求孩子查找其他熟习的人.(4)本游戏有多种功效,可用来练习来往中的配合存眷.以上只是就不合种类的游戏进行了简短的举例剖析,平日情形下,合适一般幼儿玩的游戏我们都可以让孤单症儿童测验测验,特殊是说话幽美.简洁,配乐轻松.高兴,构造单一,竞争性不强的游戏更合适.付与这些现成游戏什么样的练习功效,在什么时刻付与这种功效,什么时刻就是纯放松性地玩,这些是我们应当卖力斟酌和研讨的问题,不合情感状况的孤单症儿童应拔取不合的游戏.运动:伐鼓找物先生用小棒伐鼓,让孩子围着圆桌顺着一个偏向走动,鼓声一停,则让孩子停下,并按先生的指令去找物.如“把皮球拿过来”.“把球给我”等.因为孩子对敲鼓很感兴致,先生就应用这同心专心理特色,当孩子拿对了就抱抱他,或者向他微笑暗示表扬,最后让他敲一下鼓,然后再进行游戏.。
和智障儿童玩什么游戏【篇一:和智障儿童玩什么游戏】游戏是每个孩子都喜爱的,即使是智力障碍儿童,也同样喜欢游戏。
也就是说,游戏在智障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其身心发展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那么家长和【篇二:和智障儿童玩什么游戏】怎样识别弱智儿童呢?可根据大脑发育和生理功能去判断,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以行为动作,语言发音作为判断智能的主要指标,从儿童的动作推断大脑发育情况。
动作发音的规...【篇三:和智障儿童玩什么游戏】沉睡的守门人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1.主持人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2.要求小孩子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
如果弄出声响,给守门人逮着就算输了。
3.为了给小孩子以成就感,游戏开始时,守门人可以装着没听见动静的样子,待小孩子抢救出几种动物以后,再稍稍显示出已经听到一点动静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小孩子轻举轻放的好习惯。
我是谁?游戏目的:小孩子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同情心。
动物是最能引起小孩子关注和最便于交流的自然环境要素。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孩子加深对身边常见动物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环境意识。
同时还能发展小孩子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
游戏准备:1.在带小孩子参观动物园或通过看电视录像,初步掌握一些珍惜动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持人制作好分别绘(贴)有大熊猫、长臂猿、恐龙、华南虎、丹顶鹤等珍惜动物的卡片。
2.与小孩子一起在卡片上认识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运动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帮助小孩子了解这些动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告诉小孩子,这些可爱的动物有的已经灭绝了(如恐龙),有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3.和小孩子一起学一学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
游戏过程:将卡片打乱,让小朋友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贴在主持人背后(不要让主持人看到卡片上的动物),主持人就变成了这种动物。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适合智障儿童玩的游戏
智障儿童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小编收集了适合智障儿童玩的游戏,欢迎阅读。
沉睡的守门人
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
好习惯。
游戏过程:
1.主持人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
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2.要求小孩子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
“野生动物”。
如果弄出声响,给“守门人”逮着就算输了。
3.为了给小孩子以成就感,游戏开始时,“守门人”可以装着没听见动静
的样子,待小孩子“抢救”出几种动物以后,再稍稍显示出已经听到一点动静
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小孩子轻举轻放的好习惯。
我是谁?
游戏目的:小孩子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同情心。
动物是最能引
起小孩子关注和最便于交流的自然环境要素。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孩子加深对
身边常见动物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野生动物
的环境意识。
同时还能发展小孩子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
游戏准备:
1.在带小孩子参观动物园或通过看电视录像,初步掌握一些珍惜动物的基
本知识的基础上,主持人制作好分别绘(贴)有大熊猫、长臂猿、恐龙、华南虎、丹顶鹤等珍惜动物的卡片。
2.与小孩子一起在卡片上认识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运动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帮助小孩子了解这些动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告诉小孩子,这些可爱的动物
有的已经灭绝了(如恐龙),有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3.和小孩子一起学一学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
游戏过程:
将卡片打乱,让小朋友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贴在主持人背后(不要让主持人看到卡片上的动物),主持人就“变”成了这种动物。
主持人向小朋友提出一些与动物的基本特征相关的问题,如“我在地上跑吗?”“我爱吃竹子吗?”等,
通过小朋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判断“我”是什么动物。
告诉小朋友,回答主
持人的问题只能用“是”和“不是”,不能有其他任何提示,直到主持人猜对
了为止。
然后主持人与小朋友再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变化:
如果小朋友太小,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减少动物卡片的数量,介绍动物
时可以只抓住最主要的一、二个特征即可。
还可以将游戏改造成亲子双方模仿
某一动物的动作,学一学它的叫声,然后让对方猜一猜“我是谁”。
你听到什么啦?
游戏目的:让小朋友感知声音环境,学会欣赏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交响乐),体验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学会安静地行动,进而培养小朋友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能力、行为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游戏准备:带领小朋友在环境中体验各种声音,主持人模拟、创设或录音
回放各种来自自然界的和人为的声音,让小朋友辨听、比较不同发音体所发出
的不同声音。
游戏过程:
1.给小朋友蒙上眼睛,用不同的发音体在不同的地方创设不同的声音,让
小朋友说出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并用手指出声音来自何处。
2.与小朋友探讨“你最喜欢哪种(些)声音?”“你最不喜欢哪种(些)声音?”“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避免噪声的产生?”
红绿灯:
游戏目的:训练小朋友地交通意识。
游戏准备:红色,黄色,蓝色纸。
游戏过程:划定一条可以巡回地交通道路,然小朋友扮车子,一个扮警察,一个扮过路人,主持人手持红黄蓝三色旗子扮红绿灯!
传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