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口岸主要数据统计汇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2
上海港介绍【港口名称(中)】:上海港【港口名称(英)】:SHANGHAI【港口类别】海港【国家地区】中国China,P.R.【位置】东经121.29度北纬31.15度【港口自然情况】1.【气象】【风况】全年以东南风最多,西风及东北风居次,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最大风力达10级,持续时间最长为3天,最大风速43.9米/秒。【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143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128.8天。【雾况】年平均雾日25.5天,一般在上午10时消散,经日不散的大雾天极少出现。【气温】年平均气温15.3℃,最高为40.2℃,最低为-12.1℃。【冰况】属全年不封冻港。2.【水文】【潮汐】长江口和黄浦江均属半日潮型,最高潮位5.74,最低潮位为1.12米,平均潮差2.31米。【潮流】黄浦江为往复流,最大涨潮流速1.81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51 米/秒。【港口基础设施】上海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亿吨大港之一,1987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4位。上海港是全国性的多功能枢纽港,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水上客运枢纽和主要外贸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完成集装箱装卸量最多的港口,是全国最大的卸煤港。上海港港区总面积361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61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5平方公里,港区岸线长度280公里,其中黄埔江内120公里,长江南岸线至杭州湾160公里。具体范围如下:自牛皮礁浮标、航路灯浮与南支1号灯浮的联线,至长江浏河口下游的浏黑屋与崇明岛施翘河口下游的施信杆两点联线间和长江口南水道水域及其相关陆域。自吴淞河塘灯桩至闵行发电厂上游边界渠漕港止的黄埔江水域及其相关陆域。绿华山南侧海域的绿华山减载设施。上海港目前有14个装卸公司和1个客运公司和1个减载站,即东昌装卸公司,民生装卸公司,汇山装卸公司,木材装卸公司,高阳装卸公司,开发装卸公司,煤炭装卸公司,新华装卸公司,张华浜集装箱装卸公司,军工路集装箱装卸公司,共青装卸公司,复兴装卸公司,宝山集装箱装卸公司,吴泾装卸仓储公司,客运服务公司绿华山减载站。1990年,上海港务局拥有码头泊位12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4个,码头岸线总长17.67公里。此外,归属工厂、财贸、外贸等行业的专用码头泊位86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最大靠泊能力为10万吨级。全港共有浮筒泊位131个,其中属港务局所有的浮筒泊位107个(含万吨级浮筒泊位38个)。上海港主要锚地共有8处,总面积1.29万平方米。8处锚地分别是:长江口候潮锚地,绿华山避风、过驳锚地,鸭窝沙候潮锚地,大型船舶临时候潮锚地,检疫联检锚地,宝山联检、候潮锚地,宝山临时大型铁驳编、解锚地,宝钢大型铁驳锚地目前上海港的进港主航道,在长江口是南港北槽,进吴淞口后就是黄浦江航道。长江口航道维护水深7米,吃水在10米以上的船舶可乘潮进出。黄浦江内航道,自吴淞口至闵行全长67.2公里,水深10米以上的占80%,8米以上占90%。上海港务局现有生产用仓库面积47.2万平方米,堆场面积150多万平方米筒仓5.1万立方米。其中集装箱堆存能力达2.9万多标准箱。全港机械总台数3751台,其中装卸搬运机械2519台,起重机械为943台。最大单机起重能力500吨(浮式)。有可装卸40英尺集装箱的6台装卸桥。上海港的港区铁路长10.744公里,其中装卸线长2.474公里,由港自行管理。港口的港作船舶共456艘,8.85万吨位,功率为8.74万千瓦。其中拖轮92艘,总功率5.73万千瓦;驳船456艘,总功率为1124千瓦。
上海建设现代国际贸易中心之路还远吗【摘要】寻找与国际贸易中心的差距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从而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提供方向和指引。
本文主要从国际贸易中心的相关指标数据出发,比较上海与其他国际贸易中心的差距,从而找到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外贸依存度【前言】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上海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方面已经走到了关键时期,全球贸易格局调整也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上海与世界国际贸易中心相比,差距在哪里?1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衡量指标国际贸易中心是以国际大都市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转口贸易、离岸服务为核心,以高度自由化的贸易体制为基础,实行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发展能级较高,对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能力强,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起到中枢功能的中心城市。
一个城市是否建设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主要衡量指标包括:(1)经济总量一个城市欲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不仅要求其经济总量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要求其人均GDP应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上。
(2)贸易规模处于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城市,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应达到150%以上,而且口岸贸易十分发达,转口贸易在口岸贸易中占有比较高的比重。
(3)港口货物吞吐量处于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城市,其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应在世界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世界的排名应分别位居前10位。
(4)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该城市第三产业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应达到50%以上,而且其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在GDP中应占有较高的比重。
2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现状当前上海经过多年准备和建设,已经初步具备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条件,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上海的经济总量尚位居全国前列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根本指标。
港口经济2016.03货物吞吐量(万吨)外贸货物吞吐量(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宁波—舟山88896.0242156.552062.90上海港71739.6237797.143653.70湄洲湾港7792.004003.000.35中山港7319.02667.03135.54海口港6543.60144.30127.13汕头港4731.481102.85107.48茂名港2684.581477.9911.00北海港2469.781018.551.05天津港54051.3029852.381411.10广州港50053.0111868.501739.66青岛港49700.0032800.001743.56唐山港49285.0027484.0015.22大连港41481.8913022.60944.86营口港33849.007903.62592.25日照港33707.3621096.06281.14烟台港33027.369118.74245.22秦皇岛港25308.901568.9050.08湛江港22036.00—60.12深圳港21706.38—2420.46连云港港21074.959991.88500.92厦门港21019.55—918.28黄骅港16657.611699.6650.06丹东港15021.001766.00182.90福州港13967.235492.29242.82泉州港12241.213379.07201.51珠海港11208.782075.16133.77锦州港9192.031001.3381.89温州港8490.42413.2155.87钦州港6510.202868.4094.18嘉兴港6269.54937.26122.78台州港6236.82709.3515.55威海港4212.602205.0069.60惠州港5250.142023.5318.362015年全国主要沿海港口货运吞吐量统计Dynamic Information立足国家战略发挥天津港口优势当前,天津港正积极布局“一带一路”业务,推动中铁装备再制造基地、普洛斯东疆物流园、中远物流东疆基地、东疆澳洲国际食品园、招商局“津新欧”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上海出入境人数统计表摘要:1.上海出入境人数统计表概述2.统计表中的主要数据3.数据分析及趋势4.结论正文:一、上海出入境人数统计表概述本文将分析一份上海出入境人数的统计表。
统计表详细记录了上海口岸各个月份的出入境人数,包含了入境人数、出境人数以及总人数等重要数据。
通过这份统计表,我们可以了解到上海口岸的出入境人流情况,以及相关的趋势变化。
二、统计表中的主要数据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在各个月份中,上海口岸的出入境人数波动较大。
在1 月至2 月期间,受春节影响,出入境人数相对较少。
3 月至5 月,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出入境人数逐渐增多。
而在6 月至8 月,由于学生暑假和旅游高峰期的叠加,出入境人数达到全年的最高峰。
9 月至10 月,出入境人数有所回落,但在11 月和12 月,受购物、旅游等需求驱动,出入境人数再次出现一个小高峰。
具体来看,2021 年上海口岸的入境人数为567.3 万人次,出境人数为583.7 万人次,总人数达到1151 万人次。
三、数据分析及趋势通过对上海出入境人数统计表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趋势:1.上海口岸的出入境人数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旅游旺季和学生暑假期间出入境人数较多,而春节和冬季出入境人数相对较少。
2.入境人数和出境人数的比例接近1:1,说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购物、商务等活动。
3.与2020 年相比,2021 年上海口岸的出入境人数有所恢复,反映出疫情得到控制后,国际交流逐步恢复正常。
四、结论综上所述,上海出入境人数统计表显示,上海口岸的出入境人数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旅游旺季和学生暑假期间出入境人数较多。
同时,入境人数和出境人数的比例接近1:1,显示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吸引力。
EDI应用模式一、上海海关通关业务计算机及EDI应用介绍上海是全国最大通关口岸之一。
上海海关现在日处理进出口报关单1.2万份,征收关税占全国海关1/4强,进出口货物年递增约30%。
上海海关全部通关业务均使用计算机作业。
上海海关在通关业务方面应用计算机管理,始于1985年,从刚开始时的单独业务环节处理程序发展成现在的能全面、系统地处理海关业务和采用EDI技术的现代化的大型数据处理系统。
其发展过程大致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89年该阶段是计算机应用的起步阶段,海关开始在单独的业务环节上(如征税、统计、查询等方面)使用计算机作辅助处理,减轻了海关关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阶段:1990年~1994年该阶段上海海关全面使用了海关总署开发的H883报关自动化计算机管理系统,标志着上海海关彻底摆脱了手工作业的局面。
计算机不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发展成一种规范化的作业流程。
计算机采集的海关业务数据通过全国海关的网络系统,汇总成国家的数据资源的一部分,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该阶段只能属于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电子数据处理),是一种系统内部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随着大量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录入,逐步形成了信息化处理的瓶颈。
期间国家不同的管理部门以及不同行业、企业等各自内部系统的EDP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又产生了不同的EDP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
因此,海关总署开始组织研究和开发EDI系统。
第三阶段:1995年~1999年海关总署将原来的H883系统升级为H883/EDI系统,并为上海海关装备了EDI平台使用的AMTrix EDI系统,使上海海关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从EDP发展成了EDI系统。
围绕海关业务,EDI也在上海的外贸企业、进出口公司以及报关企业中得到应用。
作为海关EDI通关系统的一部分,1994年底在上海海关开始应用至今的“海关空运快递EDI系统”,年均处理200万批国际快递物品,并全面实现无纸作业,世界海关组织(WCO)和国际快递协会(IECC)曾联合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海关开现场会,向全世界推荐该EDI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