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铁路机车乘务员作业的安全评价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0.22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抓好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的现实意义及落实郑州铁路局机务处王晓摘要:本文客观分析了在普遍实施“长交路、轮乘制”后,就目前乘务员基本素质、运输组织都不尽人意,以及行车安全装备仍存在不可控缺陷的情况,落实机车乘务员“两标”(呼唤应答标准化、一次作业过程标准化)的重要现实意义,提出了加强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的管理与控制的一些手段,以求更大限度地保证行车安全。
关键词两标乘务员鉴定规范化机车乘务员的标准化作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呼唤应答的标准化,一是一次作业过程的标准化,涵盖了从待乘、出勤、机车出入库、途中作业、退勤等环节。
因此,加强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的管理,是保证行车安全最有效、最关键的控制手段。
一、目前机车乘务员基本素质决定了抓安全必须从最为基础的“两标”开始机车乘务员整体的基本素质和文化素养与岗位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全路机车乘务员队伍文化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虽然经历了大面积的培训,目前还有19273名机车乘务员学历达不到中专(技)以上的学历要求,占乘务员总数的14.7%;达到技师和一等司机等级标准的,分别只有1855人和7152人,只占乘务员人数的1.4%和5.5%;高级技师只有区区的144人,仅占乘务员总数的0.11%。
二、目前运输组织及现状决定了必须强化“两标”工作的落实目前,机车乘务员超劳情况普遍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呼和浩特、西安、乌鲁木齐铁路局每月都有80%以上的机车乘务员月超劳,济南局有60.2%的机车乘务员月超劳,柳州局月超劳的乘务员也达到了52.3%。
乌鲁木齐机务段乘务员月平均劳动工时达到218.7小时,比额定工时(按法定月劳动时间167.3小时计)超出51.4小时,相当于每人每月多工作6.4天。
青藏铁路公司在西格双线插入段开通使用后,超劳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严重的时候乘务员月劳时高达260小时,超劳人数占到乘务工作人数的60%。
超劳普遍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不仅使机车乘务员正常休息时间难以保证,对保持家庭和谐、乘务过程中情绪稳定也有较大影响;而且造成规范培训、考核和竞争上岗的等措施不易全面实施。
浅析机车乘务员在机务安全管理中的现状及建议作者:唐云山王耿来源:《时代汽车》2019年第18期摘要:随着中国铁路的持续地建设和发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7万公里,每天开行旅客列车8000多对,货物列车近20000列!可以说铁路正在承担着愈来愈重的交通运输任务。
铁路设备也正在日渐集成化、自动化,与之相对的是各种行车事故并没有明显的减少。
其中因人为差错导致的行车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70%。
本文通过解析2014-2018年454起机务事故案例,分析了机车乘务员在机务系统安全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有关机车乘务员管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事故分析;值乘现状;安全管理1 引言中国铁路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常速到高速、从低吨位到重载的不断跨越。
每天全路十余万机车乘务员驾驶着数万对列车奔行在全国12.7万公里的铁路上。
可以说机车乘务员们承担了整个铁路运输最重要的责任,也凸显机车乘务员作业事故的多发和较大的危害。
本文通过对机车乘务员值乘现状的分析,从一个方面提出了机务系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 机务系统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对2014 2018年间的454起机务系统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其中与乘务员作业相关的有421起,可以说机车乘务员就是行车安全最重要的一环。
因乘务员作业流程遗漏的有86起、操纵不当的有82起、运行中中断嘹望的有79起、错误操纵安保设备的有49起、处置不当的有45起、错误判断的有24起、作业标准低的有21起、控速不当的有12起、准备不足有9起、错误对标停车有4起、交接延误有4起、意外情况1起、饮酒1起、撒砂过多1起。
不难看出错误操纵、中断嘹望、非正常判断处置仍是机务系统事故的多发地段。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机车乘务员的业务素质、责任心、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和漏洞。
3 机车乘务员值乘安全现状3.1 安全心理麻痹机车乘务员担负着驾驶机车,维护列车安全正点的责任。
每个机车乘务员都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
铁路安全评估报告1. 引言铁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评估铁路的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收集为了全面评估铁路安全状况,我们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包括事故报告、运营数据、维护记录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铁路系统的问题所在。
3. 事故分析根据收集到的事故报告,我们对铁路系统的事故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大部分事故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人为失误:包括驾驶员疏忽、信号错误等。
•基础设施故障:例如道岔故障、信号系统故障等。
•天气原因:如大雾、暴雨等恶劣天气导致的能见度降低。
4. 风险评估基于事故分析的结果,我们进行了风险评估,以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
我们将风险分为高、中和低三个级别,并针对每个级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高风险:应采取紧急措施来减少高风险事件的发生,如加强驾驶员培训、改善信号系统等。
•中风险:应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
•低风险:应定期进行例行检查,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性,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强化培训:加强驾驶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加强维护:加大对铁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力度,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更新技术:引入先进的技术,如智能监测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和风险。
6. 结论通过对铁路系统的安全评估,我们发现存在一些安全风险,但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我们相信,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铁路运输将更加可靠,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铁路机车乘务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摘要:铁路在我国交通运输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够调配资源,服务人们的生活,推动现代社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铁路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国家越来越重视我国铁路的运营情况,在这个过程当中,针对目前的机车乘务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
下文,将针对目前铁路机车乘务员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铁路;机车乘务员;现状铁路机车乘务员本身就是一项特殊的职业,而且作为铁路交通运输过程当中的重要引导人,在整个铁路运输工作当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铁路机车乘务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会直接影响并决定铁路运输情况。
因此,在未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铁路机车乘务员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以及精神面貌状态。
同时还应该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问题,那么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机车乘务员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探讨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1 机车乘务员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之所以对机车乘务员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帮助管理者明确对乘务员团队的管理方向。
能够及时探讨机车乘务员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有效的解答措施。
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以及环境来看,铁路机车乘务员本身就处于复杂的工作环境当中,而且由于使用的机车类型并不是统一的,因此,他们可能会面临不固定的工作时长和出乘时间。
可能一年到头都奔波在一条重复的线路当中,甚至是一种永远看不到尽头的忙碌。
这种工作情况和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会对他们的精神面貌以及心理状态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那么作为铁路管理部门,就应该积极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管理铁路机车乘务员团队,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管理工作团队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互动和互助过程。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工作和忙碌带给铁路乘务员的压力。
而且能够进一步改善机车乘务员团队结构,进一步加强铁路乘务员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广西铁道2019年第3期机车乘务员不良作业行为和习惯的治理胡健晖(柳州机务段,助理工程师,广西柳州545007)摘要:机车乘务员值乘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作业行为和作业习惯,对行车和运输安全危害极大。
究其原因,从机车乘务员作业标准的制定、机车乘务员的身心健康、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安全管理的漏洞、干部作风等方面,都有值得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严格作业过程控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强专业管理、转变干部作风等,减少机车乘务员的不良作业行为和习惯。
关键词:机车乘务员;不良行为和习惯;治理对策在人防、物防、技防安全生产“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建设中,人的因素是安全管理的控制重点。
作为铁路运输牵引动力的直接操作者——机车乘务员,更与行车事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机车乘务员良好的作业行为和作业习惯,能有效防止因其他环节差错造成的行车事故。
反之,机车乘务员的不良作业行为和不良作业习惯,是造成铁路行车事故的重要诱因。
2018年,柳州机务段因机车乘务员不良作业行为和不良作业习惯引发列车操纵不当问题23件,行车安全装备错误操作问题130件,值乘中精神状态不佳、间断瞭望问题199件。
为了找准机车乘务员作业中存在的不良作业行为和不良作业习惯,剖析内在原因和外部因素,该段于2018年3月份,组织全段2400多名机车乘务员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并组织专题调研,研究整改对策。
结合全路历年事故,组织梳理机车乘务员的23项不良作业习惯和25项不良作业行为,组织攻关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1现状及存在问题1.1作业流程不完善造成的不良习惯由于关键作业环节的作业流程制定不细,顺序不清,导致机车乘务员在执行作业标准和确认呼唤(应答)标准时发生间断瞭望的现象。
如列车进站环节,瞭望信号、操纵列车、执行车机联控、接收调度命令、核对运行揭示等。
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流程和标准,往往会造成顾此失彼,忙中出错。
1.2日积月累形成的不良习惯部分乘务员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图省事、图方便,长期形成一些不良作业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