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顶力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4.68 KB
- 文档页数:3
工程概况:F=F 1+F 2p17:(7.4.1-1)F 1=πD*L′*fp17:(7.4.1-2)上式中:F —总顶力(KN)D —管外径(m)1.62(m)L′—管道顶进长度(m)600(m)F 1—管外壁与土层摩阻力(KN)F 2—顶管机迎面阻力(KN)f—管外壁与土层平均摩阻力(Kpa)4.00KN/m2F1=πD*L′*f =12208.32(KN)F 2=π/4*D ′2*R 1658.93(KN)式中D′—顶管机外径(m) 1.64(m)R 1—顶管机下部1/3处被动土压力(KN/m2)R 1=γ(H+2/3*D)tg 2(45oH-管顶土层厚度(F=F 1+F 22、钢管允许顶F ds =K ds f s A pF ds -钢管允许顶力(N)k ds -钢管综合系数,一般可取=0.277;顶管长度小于300m,且土层均匀时可取0.3460.346f s -钢管轴向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2)215(M pa)A p -管道的有效传力面积(mm 2)130134.16(mm2)顶管壁厚(mm)26(mm)F ds =K ds f s A p =9680680.16(N)顶管顶力计算顶管为钢管,直径1620,以工作井壁为后背,泥水平衡方式顶管。
1、管道总顶力按下式估算:(顶管施工规程DG∕TJ 08-2049-2016 )3、中继间设置第一道中继间的间距计算(按60%中继间顶力计算)S′=k(F 3-F 2)/(πDf)p 19:(7.5.3式)式中:S′-中继间的间隔距离(m)k—顶力系数,宜取0.5~0.6F 2—顶管机迎面阻力(KN)F 3-控制顶力(KN)D-管道外径(m)f-管外壁与土层平均摩阻力(Kpa)S′=k(F 3-F 2)/(πDf)取第一道中继间布置位置L1后续中继间间距按80%中继间顶力计算,后续中继间顶推时,取F2=0。
⊿S=k(F 3-F 2)/(πDf)式中:⊿S-中继间的间隔距离(m)k—顶力系数,据经验取0.80.8F 2—顶管机迎面阻力(KN)0(KN)F 3-控制顶力(KN)3000(KN)D-管道外径(m)1.62(m)f-管外壁与土层平均摩阻力(Kpa)4.00(Kpa)⊿S=k(F 3-F 2)/(πDf)=117.95(m)中继间的数量n计算:(取整数)n =(L ′-L1)/⊿S 钢管允许顶力9680KN ,工作井允许顶力3000KN 。
南水北调济南市市区续建配套工程东湖水库输水工程(三标段)济广高速顶管技术指标计算批准:王海滨审核:左兆杰编制:姚中瑞青岛瑞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东湖水库输水工程输水管线施工Ⅲ标项目部2016年10月10日目录一、工程简介........................................................................................................... - 1 -二、施工方案........................................................................................................... - 3 -三、顶力计算........................................................................................................... - 4 -四、结论................................................................................................................... - 8 -一、工程简介1、位置现状济广高速为双向4车道高速路,现在正在实施拓宽工程,加宽至双向8车道,路面高程约为28.40m。
工程位置处道路两侧现状为农田,路基高度约为3.3m。
济广高速顶管段管道桩号范围为16+558-16+708,顶管长度为150m。
管线与济广高速中心线交角为81.4°。
顶管段管道中心线高程为18.20m。
2、水文根据地勘资料,工程位置处勘查期间地下水位为19.86—20.07m,设计管顶高程为18.71m,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工程位置处现状有现状雨水管道等市政管线,但因该处为顶管施工,埋深较大,其他管线不影响顶管施工。
附件:力学计算1、力学计算公式 1.1、顶管顶力F N F F p +=式中 N F —顶管机头正面挤压力F —管壁摩阻力顶管机头正面挤压力:s s g F H D N ⨯⨯⨯=γ24π 式中 Dg —顶管机外径(m)γs —土的重度(kN/m 3) H s —盖层厚度(m)管壁摩擦阻力:k f L D F ⨯⨯⨯=0π式中 D 0—顶管外径(m)L —设计顶进长度(m)f k —管道外壁与土的单位面积平均摩擦阻力(kN/ m 2),通过试验确定;对于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技术的按表1确定,取11.0kN/㎡。
表1、采用触变泥浆的管外壁单位面积平均摩擦阻力f k (kN/㎡)1.2、管道允许顶力p c Qd de A f F ⨯⨯⨯⨯⨯⨯=53215.0φγφφφ式中 F de —混凝土管道允许顶力设计值(N );Φ1—混凝土材料受压强度折减系数,取0.9; Φ2—偏心受压强度提高系数,取1.05; Φ3—材料脆性系数,取0.85;Φ5—混凝土强度标准调整系数,取0.79;fc—混凝土受压强度设计值(N/mm2),Ⅲ级C50管抗压强度取32.4N/mm2;Ap—管道的最小有效传力面积(mm2),保守计算按截面的1/4计算,D3000mm管为3108600mm2,D1650mm管为940351.5mm2;γQd—顶力分享系数,取1.3。
1.3、后背允许受力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块作为后靠背。
管节能否顺利顶进与后靠背的承载力能否满足顶力要求有很大关系,因此后靠背的承受力必须满足传递最大顶的需要。
表2、土的主动和被动土压系数值本工程后靠背承受力的设计计算如下:后靠背采用高5m,宽5m素混凝土,厚50cm,配筋按照工作井第三节设计配筋执行。
⎪⎪⎭⎫⎝⎛⨯⨯⨯+⨯⨯⨯+⨯⨯⨯⨯=ppp KHhKhCKHbARγγ222式中: R—总推力的反力(一般大于顶管总推力的1.2-1.6);A—系数(1.5-2.5),此处取2;b—后座墙的宽度,5m;γ-土的重度kN/m³;H-后座墙的高度,5m;Kp-被动土压力系数,3;C-土的内聚力,10kPa;h-地面到后座墙顶部土体的高度,7m 。
顶管计算书一、顶管顶力计算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中采用公式Fp=πD0Lfk+NF式中Fp---计算的总顶进阻力(KN)D0管道外径(m)L顶进长度(m)fk管道外壁与土的单位面积平均阻力(KN/m2)NF 顶管机的迎面阻力NF=лDg2HS/4:土的容重(KN/m3)取19.5 KN/m3HS 覆盖土层厚度(m)Dg顶管机外径(m)将顶进222m,管道外径2.2m,顶管机外径2.2m,fk 取5KN/m2,带入上述公式计算Fp=3.1415*2.2*222*5+3.1415*2.2*19.5*14.1/4=8146.6KN 因此总推力大于9000KN,即大于900t可满足顶管施工。
二、顶管后背墙稳定性计算1、后背墙要求:4.5m×4.5m×0.6m(采用钢筋混凝土);2、后背铁要求:4.5m×3.5m×0.2m(采用箱式结构)。
工作井后背的受力分析分析见图工作井后背受力分析图反力R应为总推力P的1.2~1.6倍,确保安全R=B(γH2KP/2+2cH KP1/2+γhH KP)式中:R:总推力之反力(KN)α:系数(取1.5~2.5之间)取1.5B:后座墙的宽度取4.5米γ:土的容重(KN/m3)取20.5 KN/m3H:后座墙的高度(米)取5米KP:被动土压系数为 tg2(45︒+φ/2) φ取26︒c:土的内聚力(KPa)取24 KPah:地面到后座墙顶部土体的高度(m)取4.5米代入得:R =αB(γH2KP/2+2cH KP1/2+γhH KP)=1.5⨯5⨯[20.5⨯4.52tg2(45︒+26︒/2)/2+2⨯24⨯4.5⨯tg(45︒+26︒/2)+20.5⨯4.5⨯5⨯tg2 (45︒+26︒/2) ]=7.5⨯(532+345+1063)=14550KN4口250T油缸总顶力10000 KNR/P=14550/10000=1.455可确保安全工作井后背以钢筋混凝土浇筑墙体为后背墙,底板施工中应预留钢筋,后背墙钢筋与预留钢筋连接,与底板形成整体。
人工顶管顶力的计算:(一)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好的,管前挖土能形成拱,可采用先挖后顶的方法施工。
根据经验公式:P=n P0其中:P——总顶力n——土质系数。
土质系数取值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选取:(1)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大的亚砂土,管前挖土能成拱者,取1."5~2."0。
(2)土质为砂质粘性土及含水量较大的粉细砂,管前挖土不易成拱者,取3~4。
"取n为2."0。
P0——为顶进管子全部自重。
顶进的每节管自重约为2吨,最长段以123米计每节管长2米,共要顶进62节管,则P0=2*62=124吨。
则总的顶力为:P=n P0=2."0*124=248吨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1."3倍左右的储备能力,设备顶进应力为322."4吨,取总的顶力F=400吨,选用两个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每个千斤顶的顶力应为200吨。
(二)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较差的,即开挖时容易引起塌方的,可采用先顶后挖的方法施工。
根据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先顶后挖时,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所受的阻力,主要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管壁摩擦阻力。
1⑴工具管正压力:与土层密实度、土层含水量、工具管格栅形态及管内挖土状况有关。
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软土层一般为20-30t/m2,硬土层通常在30-60t/m2。
"大于40t/m2时表明土质较好。
F1=S1×K1其中F1--顶管正阻力(t)S1--顶管正面积(m2)K1--顶管正阻力系数(t/m2)F1=S1×K1=πr2×K1=3."14*1."2*1."2*35=158."26吨⑵管壁摩擦阻力:管壁与土间摩擦系数及土压力大小有关。
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管壁摩擦阻力一般在0."1-0."5t/m2之间。
顶管工程中顶力计算及应用摘要:市政给排水管道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当给排水管线遇到交通流量繁忙的道路,地面建筑物密集、地下构筑物和管线复杂的城区时,沿用传统的明挖敷设已难以实施,而采用顶管方案跨越相应障碍已成为市政基础工程中的最佳选择,其中管道顶力的确定又是顶管设计施工的重点。
关键词:顶进阻力;管道允许顶力; 土抗力顶管设计施工的核心是确定顶进力。
顶进力取顶进阻力、管材允许顶力中的小值,并不大于承压壁后的土抗力。
其中顶进阻力由顶管机迎面阻力与顶进管道摩阻力组成;管材允许顶力与管道材质、管壁厚度、管道接头受压形式息息相关;土抗力取决于顶管工作井的结构形式,顶管覆土厚度,后被墙面积,承压壁后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地下水位等因素。
故采用顶管法施工时,管道一次顶进距离有限,当顶进长度过大时,需采用中继间接力技术加以解决。
一、顶进阻力计算【1】《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颁布实施后,顶进阻力均按单位面积摩阻力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F=πf k D 1L+N F (1)fk:采用触变泥浆减阻后,管道外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KN/m 2),见表一 ; L:管道设计顶进长度(m );D 1:管道外径(m );N F :顶管机的迎面阻力(KN ),计算公式见表二;表一 触变泥浆减阻管壁与土的单位面积平均摩阻力f k (KN/m 2)注:玻璃纤维增强夹砂管可参照钢管乗以0.8系数。
表二 顶管机迎面阻力(N F )的计算式F2F2F2=)(aR+PnF2=Ƴs H sDg:顶管机外径(m);一般比顶进管道外径大10mm;R:挤压阻力(KN/m2),可取R=300-500KN/m2。
二、管道允许顶力计算【1】1、根据《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混凝土顶管传力面允许最大顶力经简化后计算公式如下: =0.391(2)混凝土受压强度设计值(N/mm2);管道的最小有效传力面积(mm2);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与钢管传力面最大顶力计算详见规程,不在此一一列出。
人工顶管顶力的计算:(一)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好的,管前挖土能形成拱,可采用先挖后顶的方法施工。
根据经验公式:P=n P0其中:P——总顶力n——土质系数。
土质系数取值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选取:(1)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大的亚砂土,管前挖土能成拱者,取1.5~2.0。
(2)土质为砂质粘性土及含水量较大的粉细砂,管前挖土不易成拱者,取3~4。
取n 为2.0。
P0——为顶进管子全部自重。
顶进的每节管自重约为2 吨,最长段以123米计每节管长2 米,共要顶进62 节管,则P0=2*62=124吨。
则总的顶力为:P=n P0 =2.0*124=248 吨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1.3 倍左右的储备能力,设备顶进应力为322.4 吨, 取总的顶力F=400 吨,选用两个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每个千斤顶的顶力应为200 吨。
(二)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较差的,即开挖时容易引起塌方的,可采用先顶后挖的方法施工。
根据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先顶后挖时,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所受的阻力,主要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管壁摩擦阻力。
⑴工具管正压力:与土层密实度、土层含水量、工具管格栅形态及管内挖土状况有关。
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软土层一般为20-30t/m2,硬土层通常在30-60t/m2。
大于40t/m2 时表明土质较好。
F1=S1×K1其中F1--顶管正阻力(t)S1--顶管正面积(m2)K1--顶管正阻力系数(t/m2)F1=S1×K1=πr2×K1=3.14*1.2*1.2*35=158.26吨⑵管壁摩擦阻力:管壁与土间摩擦系数及土压力大小有关。
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管壁摩擦阻力一般在0.1-0.5t/m2 之间。
F2=S2×K2其中F2—顶管侧摩擦力(t)S2—顶管侧面积(m2)K2—顶管侧阻力系数(t/m2)F2=S2×K2=πDL×K2=3.14*1.2*123*0.5=231.74 吨顶管阻力为以上二种阻力之和,顶进长度按最长管段123 米计算,总顶力:F=F1+F2≈390 吨因此,取总的顶力F=500 吨,选用两个250吨的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
顶管顶力计算公式辨析摘要:在顶管工程实践中常常需要计算顶管顶进总推力,由于顶管推力计算公式很多,而且计算结果差别相当大,本文针对各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在工程计算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顶管,摩阻力,顶力在顶管工程之前,为了顺利推动管道在土中前进,千斤顶的顶力需要克服顶进中的各种阻力(摩阻力、工具管前端端面阻力等),同时在顶进过程中还不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纠偏、后背的位移等)。
目前在顶管推力计算中有两类算法,一是考虑土拱效应,此时土柱的高度一般按照普氏太沙基公式计算。
二是上覆土压力按照覆盖层的全部厚度计算。
计算公式的比较考虑土拱效应的理论公式顶管周边的均布荷载可以通过管顶上方土方的垂直荷载与地面的动荷载之和求出。
即:678.9: (,)式(,)中:8.为管顶上方的土的垂直荷载(;<=);: 为地面的动荷载(;<=),’,’, 手掘式顶管顶力计算公式>7>+9!?/6"@A9!?/B@A98"@A (!)式(!)中:> 为总推力(;));>+为初始推力(;)),在手掘式顶管中,其值为,2’!!?/) (?/为管外径(C),) 为标准贯入值);6 为管周边均布荷载(;<=);"@为管与土之间的摩擦系数("@7DE #!);B@为管与土之间的粘着力(;<=);8 为每米管子的重力(;)FC);A 为推进长度(C)。
,’,’! 采用降水措施的手掘式顶管顶力计算公式在采用降水措施以后,挖掘面的土体稳定而且能自立,这时的手掘式顶管施工的推力可以用下述方法计算:>7>+9$!?%6"@A9$!?B@A98"@A (2)式(2)中:>+为初始推力G;)H,此时其值为,2’!!?B)@ ()@为刃口贯入阻力系数;$ 为管与土的摩擦系数($7+’IJ+’KI);% 为管周边的荷载系数(%7,’+J,’I),其余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