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粉尘粒径分布图
- 格式:docx
- 大小:18.59 KB
- 文档页数:3
AIR POLLUTION CONTROL天津大学第八章8-1粉尘颗粒的粒径粉尘的粒径是指粒子的直径或粒子的大小,是粉尘的基本特征之一。
粉尘颗粒大小不同,不仅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同时对除尘器的除尘机制和性能也有很大影响。
若颗粒为球形,则可以用其直径作为表示其大小的代表性尺寸。
粉尘颗粒的性状多是不规则的,一般用当量直径或粒子的某一特征长度表征。
a 面积等分径d M (Martin)指将颗粒的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直线长度,与所取的方向有关,通常用于等分线与底边平行的情况。
b 定向径d F (Feret)尘粒投影面上两平行切线之间的距离,可取任意方向,通常取向与底边平行。
c 投影面积直径dA (Heywood)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d 长径d L 短径d l长径d L ,不考虑方向的颗粒最长的长度;短径d l ,不考虑方向的最短长度。
a b c dA 1=A 2A 1A 2d x d F d 1d L d A 1与颗粒体积相同的某一圆球体直径。
与尘粒的外表面积相同的某一圆球的直径。
与颗粒的外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同的圆球的直径。
等体积径d v 等表面积径d S体面积径与颗粒投影面L 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相同的圆直径。
周长径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 s与被测颗粒的密度相同,并且在同一种流体中与颗粒终末沉降速度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径。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 a在空气中与颗粒沉降速度相同的单位密度( ρp=1g/cm3)圆球的直径。
粉尘粒径分布频率分布g (%) 当质量累积频率R =G =50%时,对应的粒径称为质量中位直径(MMD),记作d 50。
频率密度分布 f (%· μm -1)筛上累计分布R (%) 筛下累计分布G (%)粉尘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示法函数法粒径分布测定和计算结果分组号粒径范围d p/μm间隔宽度Δ d p/μm 粉尘质量Δ m/g频率分布g/%频率分度f/(%· μm-1)筛上累计分布R/%筛下累计分布G/%16~1040.0120.30.07100210~1440.0982.30.5799.80.2314~1840.368.42.1097.52.5418~2240.6415.03.7589.110.9522~2640.8620.15.0374.125.9626~3040.8920.85.2054.046.0730~3440.818.74.6833.266.8834~3840.4610.72.6714.585.5938~4240.163.70.923.896.2粒径的频率分布(a)g20.015.010.05.0频率 g /%粒径 d p /μm06101418222630343842粒径的频度分布(b)f4.03.02.01.00频度 f /(%· μm -1)5.0123456789组粒径 d p /μm6101418222630343842粒径的累计频率分布( c )G80604020筛上累计R /%筛 下累计G /%100Δ d p粒径 d p /μm06101418222630343842d minRd 50d minΔ R 4Δ G 4频率密度f ( d p )/(%· μm -1)020406080筛上累计R /%粒径 d p /μm8162432404856600.020.2151020406080909899.599.98R =15.9%R =G =50%R =84.1%d 50= d 0 = d paba 分布b 分布拐点σaσb正态分布曲线及特征数的估计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及特征数的估计频率密度f ( d p )/(%· μm -1)4080120160筛下累计G /%粒径 d p /μm12462410399.9599.590G =15.9%G =R =50%G =84.1%d 50abab21g σg21g σg200筛上累计R /%0.050.521040809899.999.989880602020.10.028101681022468频率密度f ( d p )/(%· μm -1)10203050100150200230abd 50d dd 1d p /μm。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一节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一、颗粒的粒径大气污染中涉及到的颗粒物,一般指粒径介于0.01~100μm的粒子。
颗粒的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影响甚大,因此颗粒的大小是颗粒物的基本特性之一。
实际颗粒的形状多是不规则的,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显微镜法定向直径dF(Feret 直径):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Martin直径):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投影面积直径dA(Heywood直径):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Heywood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F>dA>dM)显微镜法观测粒径直径的三种方法a-定向直径 b-定向面积等分直径 c-投影面积直径2.筛分法筛分直径: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筛孔的宽度(筛孔的大小用目表示-每英寸长度上筛孔的个数)3.光散射法等体积直径dV: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的直径4.沉降法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s:同一流体中与颗粒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等的球体直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在空气中与颗粒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1g/cm3)的球体的直径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与颗粒的空气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粒径的测定结果与颗粒的形状有关,通常用圆球度表示颗粒形状与球形不一致的程度圆球度: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的表面积和颗粒的表面积之比Φs(Φs<1)正立方体Φs=0.806,圆柱体Φs=2.62(l/d)2/3/(1+2l/d)某些颗粒的圆球度二、粒径分布粒径分布是指某一粒子群中不同粒径的粒子所占的比例,也称粒子的分散度。
有个数分布、表面积分布、质量分布等,除尘技术中多采用质量分布。
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和函数法。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一节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一、颗粒的粒径大气污染中涉及到的颗粒物,一般指粒径介于0.01~100μm的粒子。
颗粒的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影响甚大,因此颗粒的大小是颗粒物的基本特性之一。
实际颗粒的形状多是不规则的,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显微镜法定向直径dF(Feret 直径):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Martin直径):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投影面积直径dA(Heywood直径):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Heywood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F>dA>dM)显微镜法观测粒径直径的三种方法a-定向直径 b-定向面积等分直径 c-投影面积直径2.筛分法筛分直径: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筛孔的宽度(筛孔的大小用目表示-每英寸长度上筛孔的个数)3.光散射法等体积直径dV: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的直径4.沉降法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s:同一流体中与颗粒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等的球体直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在空气中与颗粒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1g/cm3)的球体的直径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与颗粒的空气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粒径的测定结果与颗粒的形状有关,通常用圆球度表示颗粒形状与球形不一致的程度圆球度: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的表面积和颗粒的表面积之比Φs(Φs<1)正立方体Φs=0.806,圆柱体Φs=2.62(l/d)2/3/(1+2l/d)某些颗粒的圆球度二、粒径分布粒径分布是指某一粒子群中不同粒径的粒子所占的比例,也称粒子的分散度。
有个数分布、表面积分布、质量分布等,除尘技术中多采用质量分布。
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和函数法。
粉尘粒径及粒径分布粉尘颗粒的大小不同,它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不但表现出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不同,而且对除尘器的除尘性能影响很大,因此粉尘的大小是除尘技术中的基本特性。
对粉尘大小的意义及表示方法要有明确的定义。
一、粉尘的结构与形状粉尘由于产生的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与结构。
1、单颗粒的结构形态粉尘颗粒只有少数情况下呈圆球形(植物花粉、苞子等)或其它规则形状。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尘粒则可分为:(1)各向线性尺度相同的粒子—如正多边形、正立方体等。
(2)平板状粒子―两个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三个方向上的要长得多,如薄片状、叶片状、鳞片状。
(3)针状粒子―一个方向上的长度比另两个方向上的要长得多。
2、聚合体的形状聚合体一般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乃至几百万个颗粒聚合而成。
原生粉尘颗粒愈小,聚合体在气体中出现愈明显。
随着原生颗粒粒径的减小,颗粒随机波朗运动而凝聚的可能性愈大,凝聚后聚合体强度也增高,抗紊流扩散的作用也很强,一般来说,高分散度的原生颗粒系统都聚成聚合体,作为单一颗粒继续存在的很少,聚合体的形状一般为两类。
(1)各向同长(2)线状链3、球形系数在确定颗粒群的平均粒径和研究颗粒的空气动力学行为时,一般皆将颗粒假定为球形进行分析的。
对于非球形的不规则的颗粒,通常采用“球形系数”的概念来表示它们与球形颗粒不一致的程度,或用来对按球形颗粒得到的理论公式进行必要的修正。
球形系数:系指同样体积球形粒子的表面积与实际表面积之比。
对于球形粒子=1,而对于非球形粒子永远小于1。
例如,正八面体=0.846,正立方体=0.806,正四面体=0.670,正圆柱体=2.62(l/d)2/3(1+2l/d),其中d表示圆柱体直径,l表示圆柱体长度。
由实验测得的某些物料的值给在表3-1中。
表3-1 颗粒的球形度二、粉尘的粒径粉尘颗粒的形状,一般是很不规则的,只有少数呈规则的结晶体形状或呈球形。
对于球形颗粒,可以用球的直径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并称为粒径。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粉尘的物理性质净化装置的性能颗粒捕集理论基础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颗粒的粒径粒径:颗粒的直径用以表征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定向直径dF也称Feret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也称Martin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按同一方向将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投影面积直径dA也称Heywood直径为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dA=(Aπ)上述直径是用显微镜法观测得到一般dMdAdF)筛分直径用筛分法测得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筛孔的宽度)等体积直径dV用光散射法测得为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的直径一般dV=(Vπ))Stokes直径ds用沉降法测定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圆球的直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用沉降法测定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p=gcm)的圆球的直径。
圆球度:用以表示颗粒形状与圆球形颗粒不一致的程度等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的表面积和颗粒的表面积之比以фs表示。
某些颗粒的圆球度粒径分布粒径分布是指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个数(质量或表面积)所占的比例个数分布:以颗粒的个数表示所占的比例质量分布:以颗粒的质量表示所占的比例表面积分布:以颗粒的表面积表示所占的比例个数分布)个数频率:第i间隔中的颗粒个数ni与颗粒总个数∑ni之比(或百分比)即)个数筛下累积频率:小于第i间隔上限粒径的所有颗粒个数与颗粒总个数之比(或百分比)即)个数筛上累积频率:大于第i间隔上限粒径的所有颗粒个数与颗粒总个数之比(或百分比)。
)个数频率密度:单位粒径间隔(μm)的频率分布。
众径dd指频度最大时所对应的粒径中位粒径d(NMD)指累积频率等于%时对应的粒径。
质量分布)质量频率)质量筛下累积频率)质量频率密度平均粒径)算术平均粒径)表面积平均直径)体积平均直径)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对于对称的频度分布对于非对称分布则对于单分散气溶胶粒径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最简单的分布函数频率密度筛下累积频率标准差正态分布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对数正态分布以lndp代替dp得到的正态分布的频度曲线对数正态分布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罗辛拉姆勒公式(Rosin-Rammler)若设得到一般多选用质量中位径或判断是否符合R-R分布应为一条直线R-R的适用范围较广特别对破碎、研磨、筛分过程产生的较细粉尘更为适用分布指数n时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n时更适合于正态分布粉尘的物理性质粉尘的密度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的密度单位kgm或gm真密度ρp:根据粉尘自身真实体积(净体积)计算的密度堆积密度ρb:根据粉尘堆积体积计算的密度空隙率ε:粉体颗粒间和内部空隙的体积与堆积粉体的总体积之比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安息角:粉尘从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为安息角也称移动安息角、休止角或堆积角一般为°~°滑动角:自然堆放在光滑平板上的粉尘随平板做倾斜运动时粉尘开始发生滑动时的平板倾斜角一般为°~°影响粉尘安息角和滑动角的因素主要有:粉尘粒径、含水率、颗粒形状、颗粒表面光滑程度。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报告(一)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了解粉尘的粒径分布规律,掌握测量粉尘粒径分布的方法。
实验原理
粉尘的粒径分布可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出。
在此实验中,选择激光粒度分析仪,该仪器通过可见光激光器照射样品,利用样品中散射的光信号,推算出样品的粒径分布。
实验步骤
1.将样品放入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样品槽中;
2.打开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预热,直到稳定;
3.点击“开始测量”按钮,等待数分钟,直到测量结果出现;
4.查看测量结果,了解样品的粒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
样品的粒径分布如下:
粒径(μm)数量(个)
0.1 120
0.2 180
0.3 200
0.4 150
0.5 100
0.6 80
0.7 50
结论
从上表可知,样品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2~0.4μm之间,且粒径分布越往两侧越稀疏。
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仪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损坏仪器和伤害人身安全;
2.样品放入槽中时要均匀分布;
3.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样品的品质和仪器的准确性。
实验感想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如何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粉尘的粒径分布,并深刻认识到粉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同时,实验过程中注意了操作仪器的安全问题,加强了对粉尘测量的认知。
本次实验还帮助我加深了对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理解,以及有效地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在今后的科研实践中,我将深入学习粉尘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在实验中不断探索与尝试,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粉尘的主要性质下几个方面:1.粉尘的密度粉尘密度──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密度, 单位为kg/m3或g/cm3。
根据是否把尘粒间括在粉尘体积之内而分为真密度和容积密度(表观密度)两种。
粉尘表观密度──自然状态下堆积起来的粉尘在颗粒之间及颗粒内部充满空隙,我们把松散状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的容积密度。
它是包括粉尘间空隙体积和粉尘纯体积计量的密度粉尘真密度──如果设法排除颗粒之间及颗粒内部的空气,所测出的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粉我们把它称为真密度(或尘粒密度)。
它是排除了粉尘间空隙以纯粉尘的体积计量的密度两种密度的应用场合不同,例如研究单个尘粒在空气中的运动时应用真密度,计算灰斗体积时密度。
粉尘的比重是指粉尘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系无因次量,采用标准大气压,4℃的水为1 g/cm3),所以,比重在数值上与其密度(g/cm3)值相等。
2.粘附性粉尘相互间的凝聚与粉尘在器壁上的附着都与粉尘的粘附性有关。
粉尘的粘附性是粉尘与粉尘与器壁之间的力的表现。
这种力包括分子力、毛细粘附力及静电力等。
粘附性与粉尘的形状、大小以及吸湿等状况有关。
粒径细、吸湿性大的粉尘,其粘附性尘粒间的粘附使尘粒增大,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而粉尘与器壁间的粘附则会使除尘器和管道故障。
3.爆炸性能发生爆炸的粉尘称为可爆粉尘,如煤尘、亚麻粉尘、镁、铝粉尘等。
粉尘爆炸能产生高温、生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安全生产有极大的危害,应注意采取防爆、隔爆措施。
固体物料破碎后,总表面积大大增加,例如每边长1cm的立方体粉碎成每边长1μ m的小粒子积由6cm2增加到6m2,由于表面积增加,粉尘的化学活泼性大为加强。
某些在堆积状态下不易燃烧糖、面粉、煤粉等,当它以粉末状悬浮于空气中时,与空气中的氧有了充分的接触机会,在一定的下,可能发生爆炸。
设计除尘系统时,必须高度注意。
爆炸性粉尘在空气中,只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才能发生爆炸。
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度叫爆炸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