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
- 格式:pdf
- 大小:359.71 KB
- 文档页数:15
《影视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分析影视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视听语言等方面,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影视创作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影视作品的类型及代表作品3. 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 影视作品的主题分析5. 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及代表作品。
2. 鉴赏法: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影视作品,进行分析与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影视创作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4.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影视艺术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及代表作品的课件。
2. 影视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视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
3. 影视创作设备:摄像机、剪辑软件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
2. 影视作品鉴赏报告:评估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及分析能力。
3. 影视创作作品:评价学生在影视创作实践中的创新思维与创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影视鉴赏的相关题目,检验学生综合素质。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第3-4周:影视作品的类型及代表作品3. 第5-6周: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 第7-8周:影视作品的主题分析5. 第9-10周: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分析6. 第11-12周:影视作品的剧本创作与导演艺术7. 第13-14周:影视作品的摄影与剪辑技巧8. 第15-16周: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与审美价值9. 第17-18周:影视创作实践与作品展示七、教学活动1. 观看经典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
2. 课堂讨论与分析:针对观看的影视作品,进行课堂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影视鉴赏方法。
影视鉴赏第1章引言1.1 影视概说1【单选题】()属于纪实感很强的电影。
A、《三峡好人》B、《英雄》C、《小时代》D、《杜拉拉升职记》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2【单选题】()类电影尤其具有“窗户”功能。
A、幻想风格B、现实风格C、惊悚风格D、喜剧风格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33.3分3【判断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社会活化石的作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33.4分1.2 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1【单选题】关于电影《摇尾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影片内容是总统如何利用影像的力量影响公众B、这是一部美国电影C、影片反思了影像与现实间的关系D、影片采用了纪实的表现方式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2【单选题】理论家波德里亚认为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不包括()。
A、影像以符号的形式包围着现实B、影像是现实的反映C、影像掩盖真实的不在场D、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3【判断题】电影就像镜子,因为我们会把电影里的人生和自己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33.4分1.3 “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1【单选题】根据麦克卢汉提出的“一切媒体都是人体延伸”的观点,电影是人类()的延伸。
A、想象B、触觉C、视觉D、听觉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2【判断题】电影所代表的形象思维,会与逻辑思维相互对立并互补。
所以一般形象思维比较好的人逻辑思维就比较差。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33.3分3【判断题】电影具有艺术特质,但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的产物,其还会受到技术、市场规律等影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33.4分1.4 影视文化的负面价值1【单选题】关于“摄影机如自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它是电影理论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B、这句话主要是强调摄影师对电影创作的重要性。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影视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传播文化、传递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影视作品对观众的影响深远。
本报告通过对本学期所观看的十部影视作品的鉴赏,总结其艺术特点、主题内涵及对社会的影响,以期为影视爱好者提供参考。
二、所观看影视作品及简介1.《巴山夜雨》《巴山夜雨》是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英勇斗争的影片。
影片以巴山地区为背景,讲述了一群爱国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故事。
2.《高考1977》《高考1977》是一部反映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广大青年为实现人生价值而拼搏的影片。
影片通过讲述主人公在高考路上的坎坷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
3.《蝴蝶》《蝴蝶》是一部关于爱情、命运和选择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在爱情和事业之间挣扎,最终勇敢追求自己内心的故事。
4.《鸡同鸭讲》《鸡同鸭讲》是一部反映都市生活的喜剧片。
影片以主人公在职场和生活中的种种遭遇为主线,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喜怒哀乐。
5.《告白》《告白》是一部关于校园暴力和人性的影片。
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女孩因遭受校园暴力而走上复仇之路的故事,揭示了校园暴力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6.《罗拉快跑》《罗拉快跑》是一部德国动作片,讲述了主人公为拯救自己即将去世的男友,在短短20分钟内完成一系列任务的故事。
7.《当尼采哭泣》《当尼采哭泣》是一部关于哲学和人生的影片。
影片通过讲述尼采与一个女孩的相遇,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8.《滚滚红尘》《滚滚红尘》是一部反映民国时期女性命运的影片。
影片以主人公的爱情和生活为主线,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坚韧与独立。
9.《少数派报告》《少数派报告》是一部科幻片,讲述了未来世界中,通过高科技手段预测犯罪的故事。
10.《美丽人生》《美丽人生》是一部关于亲情、爱情和战争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一个父亲在纳粹集中营中,为了保护儿子,编织出一个美丽人生的感人故事。
三、影视作品鉴赏1.《巴山夜雨》《巴山夜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
影视鉴赏课教案(用于中小学)第一章:影视鉴赏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和热爱1.2 教学内容影视的定义与分类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影视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对影视的兴趣讲解:讲解影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影视作品,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影视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影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章:剧情片的鉴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剧情片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剧情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剧情片的兴趣和热爱2.2 教学内容剧情片的定义与特点剧情片的故事结构与情节安排剧情片的角色塑造与演员表演2.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剧情片片段,引起学生对剧情片的兴趣讲解:讲解剧情片的基本特点和故事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剧情片的角色塑造和演员表演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剧情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剧情片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剧情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documentaries的鉴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documentaries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documentaries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documentaries的兴趣和热爱3.2 教学内容documentaries的定义与特点documentaries的主题选择与叙事手法documentaries的视听语言与表达方式3.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documentaries片段,引起学生对documentaries的兴趣讲解:讲解documentaries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documentaries的主题选择和叙事手法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documentaries,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documentaries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documentaries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四章:动画片的鉴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动画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和热爱4.2 教学内容动画片的定义与特点动画片的故事创意与画面表现动画片的音乐与声效运用4.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画片片段,引起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讲解:讲解动画片的基本特点和故事创意,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片的画面表现和音乐声效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动画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动画片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视评论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5.2 教学内容影视评论的定义与目的影视评论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素5.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分享一篇优秀的影视评论文章,引起学生对影视评论的兴趣讲解:讲解影视评论的定义和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影视评论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影视评论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第六章:科幻片的鉴赏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幻片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科幻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科幻片的兴趣和热爱6.2 教学内容科幻片的定义与特点科幻片的故事创意与科技元素科幻片的视觉效果与音效运用6.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科幻片片段,引起学生对科幻片的兴趣讲解:讲解科幻片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幻片的故事创意和科技元素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科幻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科幻片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科幻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七章:动作片的鉴赏让学生了解动作片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动作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动作片的兴趣和热爱7.2 教学内容动作片的定义与特点动作片的故事情节与动作设计动作片的音效与视觉特效7.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作片片段,引起学生对动作片的兴趣讲解:讲解动作片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动作片的故事情节和动作设计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动作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动作片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动作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八章:喜剧片的鉴赏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喜剧片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喜剧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喜剧片的兴趣和热爱8.2 教学内容喜剧片的定义与特点喜剧片的故事情节与幽默元素喜剧片的表演与视听效果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喜剧片片段,引起学生对喜剧片的兴趣讲解:讲解喜剧片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喜剧片的故事情节和幽默元素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喜剧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喜剧片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喜剧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九章:影视作品的与文化背景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影视作品文化背景的解析方法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影视作品的兴趣和理解9.2 教学内容影视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影视作品中文化元素的识别与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对影视作品的影响9.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明显文化背景的影视作品片段,引起学生对影视作品文化背景的兴趣讲解:讲解影视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影视作品,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鉴赏和分析总结:总结影视作品文化背景解析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对影视作品的影响和意义第十章:影视鉴赏的拓展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视鉴赏的拓展资源与途径使学生掌握影视鉴赏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深入探索和创造力10.2 教学内容影视鉴赏的拓展资源与途径影视鉴赏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影视创作的基本概念与流程10.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介绍一些影视鉴赏的拓展资源,如电影节、影评网站等,引起学生对影视鉴赏拓展的兴趣讲解:讲解影视鉴赏的拓展资源与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影视鉴赏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实践:让学生参与一次影视鉴赏活动,如观看一部经典影片或参加一个影视展览,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总结:总结影视鉴赏拓展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影视鉴赏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激发他们对影视艺术的创造力。
影视鉴赏论文六篇影视鉴赏论文范文1(一)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点影视艺术视觉性的表现之一在于影视能够以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戏剧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但由于观众距离舞台较远,且视角比较固定,观众很简单忽视某些细小却重要的动作,观众的观看和体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因此,演员在表演时会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以便能让后排的观众看清晰。
例如,《卖花姑娘》这部影片中,得知母亲死讯的妹妹跌倒在地时双手做出了向前抓的动作,极致地表现出妹妹对母亲的爱及在失去母亲后的哀思,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及感染力。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情感影视艺术视觉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影视能够借助镜头把人物脸部的细节、表情和眼神等进行放大,进而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在影视作品中,由于可以借助特写或大特写的镜头表现形式,其人物普遍具有比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更为细致的细节、表情和眼神,因而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例如,在《归心似箭》这部国产影片中,玉贞赠送了一管小烟袋给魏得胜,用以表达感情。
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艺术中通常以物件等细节展现人物的感情,而采纳以物寄情的手法能够最大限度激发观众的观影爱好。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一)影视艺术审美鉴赏的策略(1)做好心理预备。
观众看电影时总是会带入个人喜好,或是追求情感的平衡或释放,从目前的调查状况来看,大部分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欣赏主要强调的还是其消遣功能,目的在于消遣和调整。
假如从影视鉴赏的角度动身,观众的目标会更为鲜亮,心理也更为紧急,在视听信息的猎取上表现得更乐观,思维也更加活跃,有些会自己与作品进行同化和融合,有些则会消失游离状态,即突破原先的剧本模式,通过思索、分析、联想和推断,挖掘出影片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2](2)做好影视作品的信息预备。
影视作品的信息主要包含作品故事的梗概、作品人物的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创人员的风格和特点等,其来源主要是媒体,鉴赏观众通过这些作品信息能够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和把握,在进行艺术价值高的作品的鉴赏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一讲:电影与娱乐※观众从电影获得娱乐享受的四条途径:一、视听快感电影独创的视听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讲故事手段和接受故事的经验。
二、明星崇拜电影明星成为大众梦想的养料,供影迷们追随、迷恋、膜拜。
三、梦幻效果乔治·梅里爱最早把戏剧、魔术、特技引入电影,第一次发现了电影的幻想功能,第一次系统地把绝大部分舞台剧的要素——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分幕分场等运用到电影里四、故事消费(一)人对故事的渴望故事是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力量,不同民族的故事,构成这个民族国家的想象共同体。
影视艺术是承载传播这一想象共同体的主要媒介(二)故事的娱乐方式1、“娱乐即是沉湎于故事的仪式之中,一直到知识上和情感上都满足为止。
对电影观众来说,娱乐即是这样一种仪式:坐在黑暗的影院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银幕上,来体验故事的意义以及随着对故事的见解而来的强烈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情感刺激,并且,这种感情会随着意义的加深而得到极度的满足。
”2、影视故事以娱其心智为主要特征,不但不排斥其精神内涵,而且需要一定的智力支撑。
3、故事具有对情绪的疏导和宣泄作用。
(三)渴望丰富的人生体验和价值认同1、由于影像接受的直观性和临场感,观众通过移情对主人公产生认同心理,并卷入到故事之中。
2、故事给观众提供交流和模仿的对象。
电影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反映个人、集团、阶级、社会要求和理想价值观念体系。
拉斯韦尔的5W 传播模式一、直露型电影审查片面强调为政治服务,行政干预作为主要管理方式,政策缺乏稳定性,致使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被抬高到不适当的地步二、间接型影片主人公分别代表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人物的主张、态度、立场随着情节发展逐渐明朗,编导并不对这些价值观念作明确的交代,而是通过影像、声音等表达方式体现出一定的倾向性,间接暗示并引导观众产生解读兴趣。
三、中性型娱乐片(或称商业片)往往淡化社会环境或时代,刻意营造一个模糊的、中性的背景,即使逻辑上破绽百出,只要故事情节能够基本流畅地叙述下去,视听效果差强人意就行电影与科技1654年,德国人发明了幻灯术。
1824年,法国的尼埃普斯拍摄第一幅静物照片《餐桌》1825年,费东和派力司博士发明幻盘Thaumatrope1877年,法国人雷诺制成“活动视镜”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发明“摄影枪”1887年,爱迪生和助手迪克逊发明胶片凿孔方法1894年,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1894年底,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影放映机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在巴黎三普辛路14号咖啡馆地下室印度沙龙,公开售票举行第一次商业性电影放映卢米埃尔兄弟代表作品:《工厂大门》、《婴儿喝汤午餐》、《水浇园丁》、《火车进站》1927年,美国的华纳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首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开始引进数字技术第二讲:影视鉴赏对象与元素在20世纪,一个人不懂得电影语言等于不识字,也是文盲。
——拉兹洛.莫赫里-纳吉一、对电影艺术语言要素的欣赏(一)画面与画面构图1、景别景别是被拍摄的主体(可以是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远景表现广阔空间和场面的景别,如自然风光、大规模的群众场面等。
当远景镜头中只有少数人物时,人物会显得非常小,而环境的特征则格外鲜明,这时一般是要强调环境与人的特殊关系。
◆全景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景别。
有比较明确的表现中心,一般有两个结构元素:人物与背景。
全景关注的是人在环境中的情况,通过人物在环境中的位置、运动等交代事件和传达意念。
◆中景表现成年人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景别,中景可以使观众清楚地看到人物的造型、动作、运动或者一部分场景的设置,从而交代人物之间、人物和场景的关系。
又称“过渡镜头”◆近景表现成年人身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其面积占画幅一半以上的景别。
在这种景别里,环境只剩下相当简略的轮廓,变为背景;同时形成了一个相对狭小、封闭的空间,适于展现亲密对话、细微的表情、小幅度动作或重要的道具,特别是人物的表情和眼神。
◆特写表现人身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拍摄物体微小局部的景别。
当表现人物时,特写可以把人们难以观察到的细微表情和心理活动清晰地传达给观众,从而达到刻画人物、烘托情绪、推进情节等目的。
2、画面构图◆主体指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处于中心的地位◆陪体指与主体构成一定的关系,作为主体的陪衬而出现的人或物。
具有突出主体、说明主体、均衡画面、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环境是指影视画面里主要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
包括前景、后景、背景三个部分。
从构图的风格化的角度,构图可以区分为:(二)声音人声(包括台词)、环境音响与音乐◆对白:传递、交流、沟通、表达的基本功能,同时用来表现个性、塑造形象、推动剧情。
◆旁白:代表作者或剧中人物对剧情进行简要介绍或评述的语言。
◆独白:人物独自表述或倾吐自己内心的活动的人声。
第三讲:电影美学思潮与流派一、什么是电影美学电影美学是关于电影的美及美的创造,研究的是电影中的审美意象与人的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问题。
二、四类电影美学思潮1.写实主义电影美学思潮2.现代主义电影美学思潮3.娱乐电影美学思潮4.政治电影美学思潮写实主义电影美学思潮一、基本观念1、电影本质:认为电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电影应该进入现实、了解现实。
2、反映现实的尺度:比较严格地遵守客观、真实、中立的原则3、电影本体:写实主义电影强调电影的纪实性,强调电影记录手段和技术。
4、电影功能:写实主义电影强调电影的认知性。
它认为电影的功能是认知性,而不是娱乐。
5、创作的人文倾向:写实主义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概言之:讲究电影的真实性二、发展过程1.朴素写实主义的美学萌芽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机”,他们发挥了电影的照相功能,客观记录外界的人与事物,拍出了《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进站》等影片。
电影成为“重现生活的机器”2.纪录片流派对于写实主义的继承§美国探险家弗拉哈迪开启了人类学纪录电影运动,真正继承了写实主义传统。
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电影眼睛派”(20世纪20年代):以维尔托夫为中心 ——认为电影的作用在于如实地记录现实,通过对镜头的选择、剪接、配加字幕等方式赋予生活素材特定的含义,用电影来认识世界。
3.德国新客观派电影(1925年)主张客观、详尽、真实地再现现实,又称“街道电影”代表作有卡尔·格吕纳的《街道》、乔治·派勃斯特的《没有欢乐的街》和布鲁诺·拉恩的《街头惨剧》等4.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20世纪30年代以后)多以法国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为题材,主张在表现日常生活真实图景的同时,通过各种电影手段表达出某种诗情画意。
先驱者是雷内·克莱尔和让·维果代表作《母狗》、《游戏规则》5.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反对战争、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为主题,并以朴实、真挚的风格展现战后意大利的现实情景诞生的标志:1945年由罗西里尼执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主要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艰辛的米》、《温别尔托·D》等标志性的口号:“还我普通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6.写实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心理式写实主义——通过事件对人的内心进行描述。
现代主义电影美学思潮一、基本观念1、电影本质:现代主义电影强调电影的表现性,认为电影是对世界、自我的认识的表现和感受,因此,它更注重象征性与心理化2、电影本体:现代主义电影往往采用陌生化的电影形式,通过对同一性的破坏,表达特定的精神含义3、电影功能:现代主义电影则强调电影是对人生经验、审美经验的一种超越4、创作的人文倾向:现代主义电影体现着对世界及人的本性的思考。
5、技巧上:用事件的无逻辑组合(生活流手法)或非理性的意识活动(意识流手法)来代替或打乱逻辑的情节结构用跳接、自我介入或其他主观随意手法来破坏传统的技法概言之:讲究电影的风格二、发展过程1.欧洲先锋电影运动(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20年代)以法国先锋电影运动为主,包括德国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电影运动*达达主义是1916-1921年间存在于欧洲(主要是法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流派。
宗旨是反对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反对一切传统和常规,反对文学艺术甚至达达主义本身。
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表现主义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
表现主义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
代表作品:《机械舞蹈》、《幕间休息》、《一条安达鲁狗》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亦惘然。
——李商隐《锦瑟》*主张非情节化和非戏剧化,盲目反对叙事,反对舞台化与文学性;*鼓吹纯粹的运动、节奏与情绪,反对真实与理性;*要求把现实变成梦幻,塑造充满潜意识活动的超现实世界;*把物放在比人更重要的地位,排斥逻辑思维。
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迄今为止奉行不渝的“三无主义”:无理性、无情节和无人物性格有助于电影摆脱平铺直叙的刻板手法和对生活的单纯复制,促进了蒙太奇理论、特别是表现性蒙太奇技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
“新浪潮”电影最大的特点:强烈的个人色彩——“作者电影”风格代表作品:《筋疲力尽》、《四百下》等“作者电影”理论具体地规定了“电影作家”应当具备的三个条件:*具有最低限度的电影技能;*影片能明显地体现出导演的个性;*影片必须有某种内在的含义,导演必须使其个性贯穿在其所有作品之中“左岸派”电影: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更为广泛和全面,它强调对人的理解、强调电影的文学性,所以更是被人们看作“作家电影”。
它热衷于“意识流”电影的创作,主题集中在“记忆与遗忘”的矛盾中,心理时空错综复杂,更为极端,带有更大的实验性。
3.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运动(20世纪60年代起)代表人物:米·安东尼奥尼、费德里科·费里尼在表现形式上,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叙事规则,展示创作者的哲理或主观想像的世界,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意识与潜意识安东尼奥尼的作品影更像是一种哲学,一种将心理外在化、将哲理形象化的电影修辞方式4、当代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瑞典的伯格曼以一种“作者电影”的方式开创了“主观电影”、“内省电影”、“哲理电影”的先河《第七封印》、《野草莓》、《呼喊与细语》娱乐电影美学思潮一、基本观念1、电影本质:娱乐电影认为“游戏性”是电影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