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应急操作手册汇编
- 格式:docx
- 大小:169.68 KB
- 文档页数:4
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操作手册
一、适用范围
本操作手册适用于校区内发生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
同一班级有1名以上、同一年级有2名以上或全校有5名以上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时,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班主任或校医等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副组长报告,副组长应迅速组织人员核实首发病例、典型症状等相关信息并立即向组长汇报。
对初步核实的疑似食品安全事故,要同时报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及餐饮服务监管部门。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一)责任报告人
分管副校长
(二)报告时限要求
发现疑似食品安全事故时,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班主任或校医等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副组长报告。
副组长应迅速组织人员核实首发病例、典型症状等相关信息并立即向组长汇报。
对初步核实的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应在第一时间报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应急处置流程
见附件1
(四)联系电话
见附件2
附件1: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
及时反
馈
附件2
遵义市第四初级中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通讯录。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汇编6篇)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第1篇为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及时应对学校食堂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突发事件的`范围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二、应急小组成员学校成立应急小组,由校分管领导任组长,后勤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食堂从业人员、门卫、寄宿管理教师组成。
三、前期工作1、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
学校饮食服务中心采供组要严格把关,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
学校食堂采供组仓库、各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仓库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堂仓库。
定期对仓库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严把餐具消毒关。
学校各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四、突发性事件的处置1、发现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向领导报告,并积极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工作和妥善安置中毒病人,同时,保护中毒现场,及时向市分管领导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现场调查处理。
2、根据与学校卫生所签订的卫生监督制度,对发现食物中毒症状的师生,做好登记工作,共同分析判断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可疑中毒食品进行消毒处理,根据中毒原因,作出现场消毒预防措施。
3、根据查明的事故原因,向县教育局递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对发生的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对所有饮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引以为戒,并对造成中毒的班、组及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领`导责任。
根据调查结果,如故意破坏造成中毒事故,将当事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如因工作疏忽造成中毒事故,对当事人进行处分的处理。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第2篇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操作手册
一、适用范围
本操作手册适用于校区内发生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
同一班级有1名以上、同一年级有2名以上或全校有5名以上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时,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班主任或校医等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副组长报告,副组长应迅速组织人员核实首发病例、典型症状等相关信息并立即向组长汇报。
对初步核实的疑似食品安全事故,要同时报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及餐饮服务监管部门。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一)责任报告人
分管副校长
(二)报告时限要求
发现疑似食品安全事故时,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班主任或校医等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副组长报告。
副组长应迅速组织人员核实首发病例、典型症状等相关信息并立即向组长汇报。
对初步核实的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应在第一时间报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应急处置流程
见附件1
(四)联系电话
见附件2
附件1: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
及时反馈
遵义市第四初级中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通讯录。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操作手册一、前言学校食堂是为师生提供饮食服务的重要场所,食品安全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特制定本操作手册。
二、食品采购1、选择合法的供应商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食品供应商,查验其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2、索证索票采购食品时,必须向供应商索取食品的检验检疫证明、发票等相关票据,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
3、食品验收对采购的食品进行严格验收,检查食品的外观、包装、标签、保质期等,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坚决拒收。
三、食品储存1、分类存放将食品按照不同的类别,如主食、副食、调味品、生鲜食品等,分别存放于不同的区域。
2、温度控制冷藏食品应存放于 0 4℃的冰箱内,冷冻食品应存放于-18℃以下的冰柜中。
3、湿度控制保持储存环境的适当湿度,防止食品受潮变质。
4、先进先出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先采购的食品先使用,避免食品过期。
四、食品加工1、加工前准备加工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
加工场所应清洁卫生,消毒设施齐全。
2、原料清洗食品原料在加工前应进行充分清洗,去除泥沙、杂质和农药残留。
3、生熟分开加工过程中,严格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加工工具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4、烹饪要求食品应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到 70℃以上,确保杀灭病菌和寄生虫。
5、食品添加剂使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
五、食品售卖1、食品保温售卖的食品应保持适当的温度,防止食品变质。
2、餐具卫生使用的餐具应经过严格消毒,干净整洁,无污渍、异味。
3、人员卫生售卖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直接用手接触食品。
六、食品留样1、留样品种每餐供应的所有食品均应留样。
2、留样数量每种食品留样不少于 100 克。
3、留样时间留样食品应在冷藏条件下保存 48 小时以上。
4、留样记录做好留样食品的记录,包括食品名称、留样时间、留样数量、留样人员等。
七、清洁消毒1、环境清洁每天对食堂加工场所、就餐场所进行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一、总则为确保学校师生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手册。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包括食堂、宿舍、教室等场所。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总体指挥和协调工作。
- 指挥长:由学校校长担任。
- 副指挥长:由分管副校长和后勤部门负责人担任。
- 成员: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
- 医疗救治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 现场处理组:负责现场封锁、调查和样品采集。
- 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收集、报告和发布。
- 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设施设备维护等。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 应急指挥部启动:接到报告后,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应急小组进入应急状态。
3. 现场处理:- 封锁现场:立即封锁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 调查取证:对疑似中毒食品进行采样,并封存相关物品。
- 隔离伤员:将疑似中毒人员隔离观察,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4. 医疗救治:- 紧急救治:对疑似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 信息报告:将救治情况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
5. 信息发布:- 内部通报:向全校师生通报事件情况,提醒注意食品安全。
- 外部报告: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6. 善后处理:- 原因调查: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 整改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预防措施1.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2.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采购、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定期检查食品安全:对食堂、宿舍、教室等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学校食堂安全操作手册学校食堂是为师生提供饮食服务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安全操作手册。
一、人员管理1、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要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3、从业人员应定期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掌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和操作规范,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食品采购1、采购食品及原料应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向供应商索取有效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并留存复印件。
2、采购食品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食品安全责任。
3、采购的食品及原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
严禁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严禁采购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严禁采购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采购食品应遵循“按需采购、先进先出”的原则,合理控制库存,避免食品积压过期。
三、食品储存1、食品储存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有良好的防潮、防虫、防鼠设施。
2、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标识明显。
各类食品应按照其储存条件要求分别存放,如常温、冷藏、冷冻等。
3、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并在容器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4、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四、食品加工1、食品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手册。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手册。
3.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以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供应商、服务商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食品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食品安全应急工作。
(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应急物资储备、人员调配等。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
2. 食品安全应急工作小组(1)组长: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2)成员:各部门应急工作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应急响应流程1. 信息报告(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第一时间向食品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产品、事故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
2. 应急处置(1)现场调查: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了解事故原因。
(2)控制措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应急处理:根据事故原因,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3. 信息公开(1)及时向相关部门、消费者通报事故情况。
(2)按照要求发布事故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及时。
4. 调查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依法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5. 总结与改进(1)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物资及设备1. 应急物资:包括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应急食品等。
2. 应急设备:包括通讯设备、监测设备、运输设备等。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告、现场处置、信息发布、调查处理等。
六、附则1. 本手册由食品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手册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一、引言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餐饮、食品生产、食品流通等环节中,因食品质量不合格、食品加工环境不洁或者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对于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原则1.根据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2.确保应急预案与实际情况相适应;3.充分考虑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应急处置方法;4.贯彻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强调预防为主;5.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响应流程;6.及时更新和完善应急预案。
三、应急预案内容1.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组建与任务分工(1)指定应急指挥部成员,明确责任与任务;(2)明确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3)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和警报发布流程。
2.应急响应流程(1)食品安全事故报告与初步判断;(2)应急响应等级确定;(3)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4)资源统筹调配和协调管理;(5)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3.应急处置措施(1)暂停相关食品生产、流通活动;(2)开展食品抽检和监测,以确保食品安全;(3)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检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5)对有关责任人采取相应的行政和法律措施。
四、应急预案执行流程1.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指挥部成员根据预案要求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并发布警报。
3.相关部门按照应急响应等级要求,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工作。
各部门负责人要积极指挥,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4.应急指挥部负责资源的统筹调配和协调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5.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由相关部门负责,要彻底查清事故原因,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前言为确保食品安全,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手册。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1)成立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2)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监测、预警和报告。
(3)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5)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
3.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负责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
(3)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运行和协调工作。
(4)负责应急演练的组织和实施。
三、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报告(1)发现食品安全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范围、涉及人员、事故原因、事故性质、事故影响等。
2.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
(3)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应急处置(1)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2)对受影响人员进行救治和疏散。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4)对事故涉及的产品进行封存、检验和处理。
4.信息发布(1)及时向公众发布食品安全事故信息。
(2)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信息发布内容。
5.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危害消除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宣布应急结束。
(2)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四、应急保障措施1.应急物资储备(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
(2)应急物资包括:医疗救护物资、消毒物资、防护用品、应急食品等。
2.应急队伍建设(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队伍的组建和培训。
学校食品安全应急响应指南1. 目的为确保我校师生员工的饮食安全,提高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制定本指南。
2.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我校范围内所有食堂、餐厅、食品经营单位及师生员工的食品安全应急响应。
3. 食品安全事故分级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四个等级。
4. 应急组织架构成立学校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校长、食堂负责人、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人等为成员。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救援组、调查组、宣传组和善后组五个小组。
5. 应急响应流程5.1 事故报告一旦发现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事故简要经过、已采取的措施等。
5.2 事故确认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确认,判断事故等级,并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预案。
5.3 救援救治救援组负责组织救治受害人员,联系医疗机构,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5.4 调查取证调查组负责对事故原因、事故经过、事故损失等方面进行调查,取证。
5.5 信息发布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发布工作,确保信息发布准确、及时、权威。
5.6 善后处理善后组负责组织事故后的善后处理工作,包括赔偿、整改等。
5.7 总结评估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对事故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6. 培训和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应急响应培训和演练,提高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7. 附则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指南不符的,以本指南为准。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8. 联系方式学校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联系电话:xxxxxxxx电子邮箱:xxxxxxxx联系人:xxxxxxxx---以上就是学校食品安全应急响应指南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操作手册
一、适用范围
本操作手册适用于校区内发生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
同一班级有1 名以上、同一年级有2 名以上或全校有5 名以上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时,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班主任或校医等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副组长报告,副组长应迅速组织人员核实首发病例、典型症状等相关信息并立即向组长汇报。
对初步核实的疑似食品安全事故,要同时报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及餐饮服务监管部门。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一)责任报告人
分管副校长
(二)报告时限要求发现疑似食品安全事故时,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班主任或校医等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副组长报告。
副组长应迅速组织人员核实首发病例、典型症状等相关信息并立即向组长汇报。
对初步核实的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应在第一时间报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应急处置流程
见附件1
(四)联系电话
见附件2
学习-----好资料
附件1: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
及时反
馈
遵义市第四初级中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