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读书笔记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读】《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读书笔记之三【书籍信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作者:M·H·艾布拉姆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笔记说明】本书为著名的现代文学理论著作,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同时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
全书共分为十一章,此份笔记就每一章节的内容做“主要观点”和“总结与分析”两大版块的陈述。
“主要观点”即对书中所涉及主要观点的提炼与罗列;“总结与分析”是对前一部分所列观点的概括与理解。
也许在少数章节中存在某一版块的缺失,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三章浪漫主义关于艺术和心灵的类比一关于“表现”的各种隐喻主要观点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或一般艺术的论断,常常涉及使内在的东西得以外化的隐喻,“表现”是使用最多的术语之一。
19世纪早期的批评仍然把诗歌比喻为表现或意象,隐含着艺术就是镜子的比方,但其反映物所映现的是某种心境而非外界自然。
以画喻诗(十八世纪)→音乐取代绘画的位置(浪漫主义时期)。
诗歌是内在与外在、心灵与物体、激情与各种感知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是它们合作的结果。
镜子无论是朝向诗人还是朝向外部世界,都只能从单一的方向来反映事物,因此哈兹里特在镜子之外加上了灯,从而表明诗人所反映的世界沐浴在自己的情感光芒之中。
柯尔律治的演讲《论诗或艺术》生发的隐喻:艺术是客观事物与主观世界结合而成的产品。
一些隐喻:A 拜伦:诗歌就是激情;诗“是想象的岩浆,喷射出来可以避免地震”;作诗比作生孩子B 雪莱在阐述其对诗的初始定义时提到了“风奏琴”。
总结与分析浪漫主义者通常需要借助某种隐喻来揭示诗歌的特性,而这种隐喻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主流思想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在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这代人中。
这种变化为后人了解诗歌理论乃至一切艺术理论的总体变革提供了方便的索引。
二情绪和诗歌对象主要观点诗歌背离事实的原因:A 传统看法:诗歌所反映的自然经过了人为的重组、过滤或修饰。
大学生手写读书笔记模板(精品8篇)大学生手写读书笔记模板篇1大学生读书笔记的格式一般包括以下要素:1.____标题____:明确、简洁地表述你正在阅读的书名。
2.____作者____:书名下面,简要介绍作者的姓名和身份(如:作者姓名、职业、所属机构等)。
3.____阅读日期____:记录下你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日期,以及你结束阅读的日期。
4.____读书目标____:在开始阅读之前,明确你的阅读目标。
例如,你可能想要理解书中的某个特定概念,或者理解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背景。
5.____摘要____:在书评的开头,提供一个简短的摘要。
这个摘要应该涵盖书中的主要情节和关键点。
6.____书评____:这是读书笔记的核心部分。
这部分应该详细描述你对这本书的感受和评价。
你可以讨论书中的主题、论点、证据、语言风格等。
同时,你应该表达出你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7.____问题和讨论____:根据你的读书笔记,提出一些问题或进行讨论。
这些问题可以是关于书的主题、作者的观点,或者你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8.____结论____:在书的结尾,给出你的结论。
这个结论应该基于你对书的深入理解,以及你对于书中重要主题和个人观点的思考。
9.____注释____:如果有的话,记录下你在阅读过程中做的笔记或者在书中看到的引用。
10.____参考书目____:列出你在写读书笔记时引用的所有****。
这包括书籍、期刊*、在线资源等。
以上是大学生读书笔记的一般格式,但并不是绝对的。
你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和目的进行调整和修改。
重要的是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住你读过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帮助你发展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大学生手写读书笔记模板篇2大学生读书笔记:生命之源——水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名为《生命之源——水》的书,这本书让我对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生命之源——水》是由一位知名的环保专家所著,主要探讨了水资源的珍贵和人类对水的依赖。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美学原理》读书笔记(精品5篇)你是不是也在找《美学原理》读书笔记的资料,那就对了,作者精心整理这篇《美学原理》读书笔记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美学原理》读书笔记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1在漫漫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在寻找、在探索,试图解开生活中那些美学的奥秘。
在这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一盏明灯,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这本书《美学原理》正是这样一盏明灯,它为我们揭示了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让我们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的作者是张法教授,他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书中,张法教授从多个角度对美学进行了阐述,包括美学的基本概念、审美心理、艺术创作等。
他以清晰、简洁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这些概念,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美学的魅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意识到,美学并非遥不可及的学科,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比如,在我们的言谈举止中,语言的美学、节奏的美学、情感的美学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感知。
这使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艺术家,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创造美。
同时,书中的一些实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作者提到了唐代诗歌的鼎盛,那是中国美学的高峰。
这些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既有豪放派的磅礴大气,又有婉约派的柔美细腻。
这些例子使我认识到,美学并不只存在于遥远的古代,它就在我们身边,存在于我们的时代。
然而,《美学原理》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书中的一些理论阐述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于复杂。
对此,作者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尽量简化语言,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此外,书中还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操作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将美学原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总的来说,《美学原理》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美学的基础知识,让我们对美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明白了美学的实践价值。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文化史》是一本由张传燧教授编写的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该教材共分为五个部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
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礼乐制度为主导,强调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诗经》、《尚书》等经典文献。
此外,先秦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如孔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大一统为主导,强调中央集权的统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史记》等文学巨著,以及造纸术等科技发明。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玄学为主导,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世说新语》等文学巨著,以及山水画等艺术形式。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盛世为主导,强调文化繁荣和对外交流。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金刚经》等文学巨著,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理学为主导,强调道德规范和思想统一。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本草纲目》等科技巨著,以及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
此外,儒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文化史》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它全面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深入剖析了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发展成就。
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篇2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一、背景介绍中国文化史是指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历程。
它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包括了哲学、宗教、艺术、科技、文学、社会等方面。
大学生的读书笔记格式(精选10篇)大学生的读书笔记格式篇1大学生读书笔记1.《围城》钱钟书著读书笔记:《围城》的英文译名“FortressBesieged”以城堡被围困喻示人的精神危机。
“围城”取自《易经·蒙》“乘马班如,城复于隍”,其上下文是:“九曰,乘其阴之长言,交相无易,长在命。
”以本卦上卦为乾为马,下卦为坎为水,“马涉成水”,或“马陷于水”,坎陷之象。
但坎陷也可以借为溪涧,即城河,所以围城之意就与《易经》中本意不同了。
但钱钟书在这里又别有创意,借用了围城之意。
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个典型的书呆子,读了一点书,又留过洋,但回国后连工作也找不到。
不得已买了个假博士文凭,在大学里充任教授,后来又被解聘。
从此,他“踏遍”了三闾大学、上海、重庆、上海、南京、上海、三闾大学、重庆、上海、南京、上海、三闾大学、上海等大小城市。
每到一地都是寄人篱下,不得安生。
这是因为他性格孤傲,不善交际,对人对事只知按本本办事,不知变通。
尤其在婚姻问题上,他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与各种类型的女人周旋,结果总是鸡飞蛋打,徒劳无益。
但他却不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在生活上他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他的岳父家是当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岳母精明强干,女儿妖冶妩媚。
方鸿渐既不敢违抗岳父家人的意愿,又不能得到岳父家人的欢心,只能在大家庭中扮演受气挨骂的角色。
最后只能狼狈地逃离自己的家。
《围城》是一部极具讽刺的小说,作者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放到三闾大学,是为了使小说更有现实性,因为三闾大学既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又是有色中国教育的典型代表,它既是一座“围城”,又是一个大舞台。
舞台上的主角方鸿渐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知识分子。
2.《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读书笔记:《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5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全书共3卷5册,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活经历为线索贯穿始终。
读书笔记大全模板(精品8篇)读书笔记大全模板篇1一直都以为自己从小接触的都是孔老夫子的儒学,步入大学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我所想的那样。
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和传播是无法光用这八个字来形容的。
我们都知道:入、法、道、墨是那时最有成就的四大学派。
仲尼的儒学是我们看到人性最温暖的理想;老聃的道学是我们感受到源自思想的质朴力量;庄周的逍遥游是我们聆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吟唱;至于韩非的法家则带我们领略了秩序下的一片片繁荣。
我个人不太喜欢孔子。
也许只是因为他那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也或许是因为那女子的“三从四德”论。
读了墨子,我更偏爱墨子。
墨子,他总是站在人民的利益上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这一点上,墨子有着天生的优势:出身于社会低下的手工业者的他,对百姓所遭受的困苦有着深切地了解。
有人曾说:墨子是儒家的叛徒,是墨家的始祖。
但我并不赞同这一说法,因为墨子只是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儒家讲求的繁琐礼节等不利国民生计的主张不适合他,才选择了另一条更适合他的道路。
“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作为级任的墨子,在深切了解百姓疾苦后,提出“强本节用”的主张。
“强本”即加强农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节用”即反对统治阶级过度的浪费。
墨子认为:一切不利于人民的开支都应该消除。
在我看来,提出此观点的他,才是真正地站在人民根本利益上,为人民着想。
为人民谋福的思想家。
治理国家,墨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兼爱”与“非攻”。
视人如己,爱利万民,不亏人自利和人不关己则为“兼爱”。
他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只知爱己,利己,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人与人之间才相互敌对。
如今的我,对此也颇有感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可是人们的视野却在不断地缩小。
当社会把宣传好人好事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我们的社会风尚由此可窥知一二。
梦君为了有朝一日实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理想,我们就要向墨子学习,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呼吁天下所有人都相亲相爱。
读书笔记怎么写格式模板(通用8篇)读书笔记怎么写格式模板篇1《童年》、《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是苏联伟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和命运的描写,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我们上一代人的成长。
作者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__,沙俄__下的黑暗与罪恶是他成长的独特的社会背景,也铸造了他独特的成长方式。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宝贵财富。
小说以其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和热情勇敢的生活态度征服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
它问世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舞着无数渴望光明和知识的年轻人勇敢前进。
作品叙述了少年的“我”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梦想破灭之后,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
他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受方方面面的生活考验,受到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探索,这所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在那里学到了在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终于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
读书笔记怎么写格式模板篇2《木偶奇遇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老木匠把一块能说话的木头雕刻成一个有生命的木偶,并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
给他取名为皮诺乔。
老木匠很穷,宁可卖掉上衣,也要供皮诺乔上学。
可是他却一心贪玩,为了看戏不惜卖掉课本。
获得了好心老板的五枚金币,但在回家的路上受到狐狸和猫的欺骗,差点被吊死,幸好遇到仙女才得救。
回到家,一只蟋蟀劝他做一个好孩子,他非但不听劝阻,反而打死了蟋蟀。
事后,在老木匠的规劝下,他终于想通了,一心用功学习,想成为一个好孩子,谁知又经不住诱惑,在坏同学的带领下去了玩具国,变成了一头驴,后来经仙女搭救而活了过来。
读书笔记模板大学生(优秀8篇)读书笔记模板大学生篇1标题:《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寻找内心的勇气一、背景概述《追风筝的人》是由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一部描绘阿富汗历史变迁和人性挖掘的小说。
小说以阿富汗的历史变迁为背景,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故事,展示了阿富汗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
二、深入分析在小说中,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之间的关系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和爱护,以及阿米尔对哈桑的背叛和愧疚,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
阿米尔因为自己的阶级地位和种族身份,对哈桑产生了歧视和背叛。
这种背叛源于人性的自私和恐惧,但也暴露出社会的压迫和不公。
三、个人观点个人认为,《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揭示人性和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
作者通过哈桑这个角色,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勇气,同时也通过阿米尔这个角色,展示了人性的自私和愧疚。
在小说中,作者探讨了种族、阶级和社会身份对人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阿米尔身上,也体现在哈桑身上。
哈桑的忠诚和勇敢,以及阿米尔的背叛和愧疚,都是这种影响的体现。
四、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
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勇气。
个人给这部小说打9分,推荐大家阅读。
大学生800字读书笔记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读书笔记模板大学生篇2悠扬而婉转的歌谣,唱尽了西周至春秋的风华,最为纯洁而美丽的爱情,由此被颂扬,我们应当庆幸这一部《诗经》的流传,因为读诗,能让我们的心灵纯净,回到最初的起点,无关于任何的事物,从此心境安宁,与尘世的浮华分离,独享着心灵一隅的心安之处。
《诗经》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风格朴实自然,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并率真的表达了思想感情,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由此可见《诗经》是一部可读的可深入体会的儒家经典。
孔子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读书笔记格式模板大学生(优秀10篇)读书笔记格式模板大学生篇1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感触很大: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诚信天下,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做一个融会贯通,创新实践,跨领域融合,三商兼高,沟通合作,热爱工作,积极乐观者。
融会贯通者: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得,做过的才能真正掌握。
创新实践者:重要的不是创新。
而是有用的创新。
跨领域融合者:重要的不是深度的解析。
而是跨领域的合成。
三商兼高者:你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什么。
而在于你贡献了什么。
沟通合作者:只会思考而不会表达的人与不会思考的人没什么两样。
热爱工作者: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
你就会在一生中享受每一天。
积极乐观者:半杯水是半满还是半空。
主要看你是在倒水入杯还是出杯。
作为一名学生,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让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
总结上个学期,确实还有很多的不如意,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学习。
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让自己在某一小方面松懈。
在学习上,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上,我应是个积极主动的人;在生活上,我必须乐观热情……做一个坚守诚信、正直的人,培养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坚信: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坚信: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年,很不容易地走到了今天,走进了大学,猛然间发现,一切才刚刚开始,脚下的路还有很远很远。
今天的社会竞争不言而喻,就这样停止,一切都会从你的身边消失,仅仅只能做个对社会无用,对家庭无用,对自己都无用的无用之人。
心里明白,也对自己说过一万遍:加油!要奋不顾身地向前走!一路向前也应有人的指点,李开复博士的话总能告诉我些东西,可能平时会一时忘记,我却提醒自己经常去看看,经常去想想,希望能让道路更加平坦。
李开复博士说:要从诚信谈起!要从优秀到卓越!要做到成功、自信、快乐!我读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诺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读书笔记模板大全简短(通用10篇)读书笔记模板大全简短篇1刚开始时,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感觉到了这本书的分量,当我通读全书之后我渐渐了解,方似乎比较刻板,或许就是指的是做人的正气和优秀的品质,而圆则更加有流动性,就是处世老练,圆通,善于使用技巧的方面。
我的某些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
作者的许多想法是我们曾经在生活中遇到,但又错过了的总结,因为阅历和思想高度的问题,我们往往刚刚涉及到生活的本质,变放弃了进一步挖下去,而作者则替我们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总结。
文中有这么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要想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来的。
”“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觉得自己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想改变现时的状况,其实你完全可以做得到,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只要你改变你的思想,用另一种眼光看问题,你就能改变这一切。
”“我们很难改变别人,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我们更不要抱怨别人,我们只有通过让自己变得更杰出来征服别人。
”的确,在生活当中,每每遇到事情时,我们都希望是别人改变来顺应我们自己,却从未想过这样只会伤害到彼此。
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会改变自己,以使得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感到快乐。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你就会变成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
自信会使你创造奇迹,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人在其生活和事业中,无不是以坚强的自信为其先导。
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
信心会为你带来活力,焕发光彩,使你的谈吐洒脱、大度,产生一种不知不觉中感染人的魅力;而丧失信心,会使你显得暗淡,不能充分发挥水平。
”的确,如果我们没有战胜困难的自信,我们终究会被打败;如果我们没有成功的自信,我们很难有勇气坚持前行。
怀着一颗自信的心,我们才能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书中的有些语句像指明灯一样照耀着我们的生活,往往在很多时候都被忽略,其实如果当我们在迷茫的时候想起作者的教导,我们的思维应该会变得明朗一些。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1百家之言,百种人生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满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1.1生命的平衡1.1.1阴阳五行的智慧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其中蕴涵了中国哲学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认为,阴和阳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作用,由此才会有此消彼长的现象,这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史记·天官书》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古人认为,阴阳是促使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本,而五行则是构成一切事物必不可少的要素。
五行,即木、火、水、金、土,这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
木代表生长的物质;火代表可以散发热能的物质;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动的物质,可以循环;金代表坚固的物质。
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属阳,水、金属阴,土是中性。
顺着循环来,五行便会互相生发,即“五行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若逆着循环走,五行便会互相克制,如:木克土、土克水……古人用阴阳与五行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即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同时,也是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等发展的基础。
1.1.2八卦的奥秘阴阳学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周易》的成书。
八卦,就是从《周易》中来的。
《周易》中说:“易有太极,始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其中,两仪,即阴阳;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史记》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记载,后世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周易》就是周文王所著。
周文王,姬昌,又称伯昌。
商纣王时期,只是西岐的诸侯,人称西伯侯。
《政治学基础》读书笔记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的政治学理论分析逻辑:“从利益的二重性即内在矛盾性进展到利益关系,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力量,形成政治权力。
社会利益关系种不同利益基础上的不同力量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形成政治权利。
”1按照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两条逻辑主线对政治关系的衍生物即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进行了分析。
这其中,在政治行为方面,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行为,政治参与是政治权利行为;在政治体系方面,国家是政治权力的典型的组织和制度体现,政治社团则是政治权利的组织和制度体现。
而政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执政党通常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非执政党则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
在政治文化方面,特定社会的政治心理通常以社会大众为多数载体,因此,政治心理是政治权利及其对于政治权力的转化形态的精神反映;而在特定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想通常是政治权利的思想,因此,特定社会中的政治思想的主要方面通常是政治权力的思想。
、在社会政治发展方面,社会政治发展是由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政治发展体现为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政治发展过程是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决定和体现为社会其他政治现象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不可忽略政治现象之间彼此联系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四:政治关系是政治行为的社会前提;政治体系是社会政治活动的产物;政治文化由政治生活决定;政治发展则是全部政治活动内容的历史变化过程。
”2从以上几段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一条本书对于政治科学的展开、延伸、论述的基本脉络。
这个脉络可以用以下三点概括:1、该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
从利益到利益特性,延伸出关键政治要素方面。
这点,也是该书的最大特色及理论依据。
2、该书坚持利益作为基础的观点。
从利益的二重性开始论述,由利益的二重性产生了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进而衍生出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政治关系。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读书笔记王海桐说,20xx年考进北京大学时,好多高考状元都被各出版社、书商约请写文章,但自己一直拒绝。
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过校方找到王海桐,她才答应写,而且是“仅此一次”。
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希望大家喜欢。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读书笔记(一):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是一种腐朽的封建思想。
但在思想开放的今天,已经是说不通了。
正确的说,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说不通!难道不是吗?在我国古代,是那男重女轻的可恶思想腐蚀了人们,总认为女性干不了什么大事。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古今中外,有多少杰出的女性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像中国女诗人李清照;德国发现镭元素的居里夫人等等。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能干的女性更是数不胜数。
就以课文《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作者——王海桐为例。
她是一个身怀不平凡历史的女孩,她的人生充满坎坷与不幸。
在她出生的那一天,她年轻的父亲整整躺了两个星期,她的奶奶去世了,而原因也许是作者本人不是女孩(又是封建思想的毒害)。
“我是个拙劣的小偷,没有辩护律师。
在我好不容易找到辩词后,才发现法官早死了,听众也走光了,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站在记忆的法庭上,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海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地挣扎与反抗”。
在作者心中是多么想成为一棵“梧桐”,一棵“海边的梧桐”。
也许这是她对自己所犯下的“过错”的一种补偿…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努力,王海桐毫无悬念地从石室中学初中部升入了高中部,她在高中的第一篇周记中写道:“世事尘嚣,尤须心灵恬静,置身与人才济济的理科实验班,面对着更加残酷的竞争,但求能宁静地面对上苍,相信生活终会为自己尽现衷情。
”即使作者微笑着在生活中感受每一点惊喜与快乐,但高考带来的压力,仍然像王家卫电影里的呓语,如影如形。
在王海桐很小的时候,北大、清华就是她脑海中对大学的全部定义,所以进北大——就像在做一个美丽羞涩的梦,可是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