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33
综合性学习小专题身边的文化遗产(一)某校八年级(2)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对联”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品味精美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2.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到了右边这幅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抄写在田字格内。
3.八年级(4)班准备搜集对联出一本对联集,班主任将搜集对联的工作交给班委会。
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原创对联,对联内容要立足贵州地方特色,抒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美好祝福。
稿件截止日期10月20日。
请你代写一则征文启事。
征文启事八年级(4)班准备搜集对联出一本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原创对联,对联内容要立足贵州地方特色,抒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美好祝福。
稿件交到八年级(4)班班委会,截止日期10月20日。
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八年级(4)班班委会2018年10月10日4.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段精彩的结束语。
【示例】同学们,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她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着炎黄子孙的情操,深受炎黄子孙的青睐,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将对联文化发扬光大。
(二)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某校八年级(5)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妈妈担心她参加主题活动会影响学习。
作为小敏的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
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示例】阿姨,您好,小敏非常热爱古建筑,参加主题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她的学习,而且还能提高她学习的积极性,对她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2.班级采风小组准备到王岭村去探寻清代木塔建筑。
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50字以内)【示例一】从学校出发,一直往东到十里铺,再往东北到染坊村,然后往北不远就是王岭村。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1.八年级准备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同学小妍加入了“最美乡音组”,小组将要在串场河畔的盐城水街举行淮剧汇报演出活动。
(1)【志愿服务】你准备做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要先征求妈妈的意见。
妈妈说:“淮剧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志愿服务能给你中考加分吗?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多做几道题吧!”你争辩道:“妈妈,。
”听完你的话,妈妈点了点头。
(2)【文化布置】演出前,你和小妍先到水街“漂舟戏苑”进行文化布置。
在小妍带来的三副对联中,你发现有一副不合适,请指出来,并向小妍解释原因。
第1副:一腔淮剧神舟韵万里盐场国库银第2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第3副:七尺躯扮千般样五丈台走万里天第副不合适,原因是(3)【乡音探究】演出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对淮剧的唱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妍找来此次演出曲目的唱本片段,现在请你和她一起探究:淮剧的唱词有哪些特点?客堂间,先打扫,厨房内把热水烧,煤炉子扇得火直冒,我再淘米下锅把粥熬,萝卜干子切切好,抽空档上街排队买油条。
——《买油条》街上行人少,店堂多萧条。
石灰店里头白靠白,剪刀店里头刀铲刀,铁匠店里头硬打硬,馒头店里糕堆糕。
——《刘贵成私访》自从去到金山后,那法海绊我在山头,想不到上山不肯让我走,勒逼许仙把心修。
……小和尚他将我来看守,许汉文未犯王法被幽囚。
——《白蛇传》2.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推荐文化遗产】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
(2)【邀请文化名人】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
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
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参考答案1.(1)淮剧是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师告诉我们要全方面发展,而且去做志愿者的同时,我也可以欣赏优美的淮剧,陶冶我的情操,劳逸结合,让我收获更多(2)2这副对联适合用于赞美风景,和淮剧主题不切合,下联“一城山色半城湖”也不符合对盐城地理环境的描述,盐城没有山,是平原地貌,所以不适合放在此处。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一、活动背景:身边的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是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和见证。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使他们深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增强对文化遗产的珍惜和传承意识。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活动设计:1. 活动主题:身边的文化遗产2.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小组展示3. 活动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并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文化遗产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并珍惜它们。
第二步:文化遗产调研(20分钟)学生分组调研身边的文化遗产,可以选择家乡的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品、传统节日、民间习俗等。
每个小组至少选择一种文化遗产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其历史渊源、传承现状和文化价值。
第三步:文化遗产展示(30分钟)每个小组根据调研结果,制作文化遗产的展示板或展示物,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选择的文化遗产,包括相关的历史故事、特色技艺以及文化意义等。
第四步:文化遗产创作(4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身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感悟,进行文学创作或艺术创作。
例如写一篇关于家乡传统建筑的文章,或者绘制自己眼中的传统手工艺品等。
第五步:文化遗产分享(2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创作作品,交流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让大家共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并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珍惜。
第六步:活动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以及自己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去做。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还能够通过自己的调研和创作,更加深刻地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动力。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是我国《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通过该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对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1.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对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理解文化遗产对于民族的重要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3.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设计1.阅读理解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身边的文化遗产》,并就文中提到的传统剪纸、京剧、江南丝绸等文化遗产进行讨论,让学生对身边的文化遗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理解文章中所介绍的文化遗产。
2.互动体验活动(1)邀请文化遗产传承人或专业人士来到学校,进行身边文化遗产的展示和讲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现场亲身体验一些传统手工艺,例如剪纸、刺绣等。
(2)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博物馆,实地参观和学习文化遗产,了解更多有关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特点。
3.创意制作活动(1)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例如剪纸、折纸、刺绣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感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2)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些关于身边文化遗产的展板、手工制品等,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4.文化体验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或民间艺术表演,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文化遗产摄影比赛,让学生通过摄影的方式记录下身边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一、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又可称文化资产、文化财产或文化财,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存价值,并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指定或登录之物品,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二、你知道有哪些文化遗产?1.“有形文化遗产”?秦兵马俑(西安)万里长城(北京)布达拉宫(西藏)乐山大佛(四川省乐山市)平遥古城(山西)五台山(山西)泰山(山东)(甘肃)敦煌莫高窟2.“无形文化遗产”?皮影昆曲杂技川剧变脸剪纸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三、“文化遗产日”和标志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1)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和寓意。
介绍:寓意:五、活动(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
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
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
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练习一、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关于“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话题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文化遗产的概念、文化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身边的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身边的文化遗产,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
本文将结合《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相关的知识点,设计一系列多元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实践中体会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一、学习目标1. 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2. 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掌握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方法。
3. 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习活动设计1. 制作文化遗产展板要求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包括但不限于非遗技艺、传统节日、古建筑等,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一个文化遗产展板,介绍该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特点、保护现状等信息,并加入一些互动环节,如让观众试穿传统服饰、体验非遗技艺等。
展板展示完毕后,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了解其他组的文化遗产,从而扩展自己的文化视野。
2. 古诗词朗诵比赛选择几首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演绎古诗词,可以是朗诵、配乐、舞蹈等形式,通过朗诵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走访身边的文化遗产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古迹、文化村等地方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让他们亲身去感悟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 制作文化遗产手工艺品通过手工制作文化遗产相关的工艺品,如剪纸、剪窗花、徽派瓦当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了解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热情。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在会先介绍背景信息,然后提出学习目的。
在将详细介绍三个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调查、文化遗产宣传广播和文化遗产展示。
在活动一中,学生将通过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来增加对文化的认识。
在活动二中,学生将制作宣传广播,传播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在活动三中,学生将展示他们调查到的文化遗产,增进同学对文化遗产的了解。
最后在学生将总结学习体会和效果,进一步提升自己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更加了解并珍惜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文化遗产、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身边的文化遗产、调查、宣传广播、展示、学习体会、学习效果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身边的文化遗产是指我们身边那些可能已经习以为常、却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事物或传统。
通过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样化,许多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或被边缘化的危险。
对身边的文化遗产进行学习和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将引导学生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渊源、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探索和传承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1.2 学习目的通过本次“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我们旨在让学生从身边的文化遗产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具体来说,我们的学习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发现和认知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和发掘身边的传统文化遗产。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含答案)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示例某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
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
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答案: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2.【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
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3.【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以为剪纸艺术已经后进了,没必要发扬光大。
请用简明的语言论述你的概念。
答案:例如1:我以为这种说法不成取。
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
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本日就申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
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4.在XXX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
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战国时期,思想家XXX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
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①1988年,XXX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
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
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综合性学习_身边的文化遗产》作业设计方案《综合性进修_身边的文化遗产》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本次作业设计是针对综合性进修课程中的“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展开的。
身边的文化遗产是指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历史遗迹、民间艺术等,通过这些文化遗产可以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民俗风情。
通过进修身边的文化遗产,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作业设计1.主题展示: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遗产,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展示。
可以是传统节日、民间习俗、历史遗迹等。
展示形式可以是PPT、海报、手工制作等。
2.实地考察:学生组成小组,到当地的文化遗产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故事。
每组要求提交考察报告,包括景点介绍、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内容。
3.文化体验:学生选择一个民间艺术或传统手工艺进行进修和体验,可以是剪纸、刺绣、陶艺等。
学生要亲自动手制作一个作品,并写下体会和心得。
4.文化交流:学生可以选择一种传统文化进行进修,比如书法、民歌、舞蹈等,然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学生可以邀请同砚观摩,也可以在班级或学校举办展示活动。
5.总结分享:学生在完成以上任务后,要撰写一篇总结分享文章,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分享进修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
四、评判方式1.作业评判: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评定成绩,包括主题展示、实地考察报告、文化体验作品、文化交流展示和总结分享。
2.参与评判:评判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参与度,包括组织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
3.综合评判:综合思量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和表现,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作业要求1.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按时提交作业。
一、教案名称:【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2. 身边的文化遗产案例介绍。
3. 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与意义。
4. 实践活动: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文化遗产并提高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引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保护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介绍身边的文化遗产案例,如古迹、传统手工艺等,让学生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现状和保护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的变化。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果展示。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保护意识。
3. 实施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文化遗产资料图片和视频。
2. 身边文化遗产案例资料。
3. 调查问卷和记录表格。
4. 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册。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2. 第3-4课时:分享身边文化遗产案例,开展实践活动。
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3. 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名称:【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分组搜集身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和同学分享并制作成资料卡片。
2.选定相关遗产,通过实地考察或其他途径加深了解,并撰写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3.结合前两步的研究成果,组织关于“文化遗产”这一话题的模拟答辩会,培养基本的答辩能力。
【教学重点】1.分组搜集身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和同学分享并制作成资料卡片。
2.选定相关遗产,通过实地考察或其他途径加深了解,并撰写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教学难点】结合前两步的研究成果,组织关于“文化遗产”这一话题的模拟答辩会,培养基本的答辩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中华五千年文化孕育了难以计数的文化遗产。
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找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项目,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它们,去感受各类文化遗产别样的魅力。
设计意图:列举体现人文价值的文化遗产,开门见山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活动展示(一)文化遗产我来寻1.文化遗产知多少(1)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的总称。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物质文化遗产: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等。
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与作用:(身边的文化遗产)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学生进行感情、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都有很大的援助。
(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综合性学习,就是在这一根底上,更好的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也有很大的援助。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遗产、爱护文化遗产。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举、评选、撰写申请汇报等各项活动,对身边地域特色鲜亮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了解,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③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爱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对身边地域特色鲜亮的外乡化文化遗产资源有较深的了解。
4.教学难点:认识爱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说学生。
(身边的文化遗产)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受经历与知识累积水平所限,虽然对文物有所听说,但对文化遗产的概念不理解。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带着学生明确区别,这对引导学生认识爱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有肯定的作用。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如何搜集资料,也有肯定的言语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材料进行整合,并进行交流合作。
三、说教法。
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猎取知识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鉴于此,我觉得应该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