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辅助决策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281.87 KB
- 文档页数:8
应急行业辅助决策方案
在应急行业中,辅助决策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没有标题的应急行业辅助决策方案的例子:
1. 前期情况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各种前期情况,包括天气条件、地理条件、人口密度、基础设施情况等,以便为紧急情况做好准备。
2. 风险评估和管理: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3. 危机响应计划:制定详细的危机响应计划,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工、危机通信、资源调配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做出迅速反应。
4. 指挥中心设立和运作:建立指挥中心,协调各个应急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确保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
5.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技能水平,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
6. 信息收集和共享平台:建立信息收集和共享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信息沟通和合作,及时掌握紧急情况的动态。
7. 应急物资储备和供应保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物资供应,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用品、
救援装备等。
这些辅助决策方案可以帮助应急行业的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并迅速采取行动,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辅助决策系统简介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登记、处理突发的紧急事件。
该系统集成知识管理和紧急通讯系统,为领导辅助决策、专家定位和紧急通讯提供全方面的支持。
该系统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和紧急通讯系统的特点于一身,为相关的各级政府机构提供过程监控和辅助决策的支持。
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具有简单、直观的用户界面,丰富的输入、输出手段,强大的知识管理能力,高效率的流程流转能力。
通过实时、集成的信息展现方式,政府领导可以用应急辅助决策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知识检索、专家定位、专家在线咨询,专家视频会议、紧急通知等,从而及时、迅速、准确地了解紧急事件的实时运行状况,找到解决紧急事件的方法、专家和负责部门。
同时,可以保证领导的决策、批示高效率的传达到相关部门。
并且,在应急辅助决策系统所提供的流程监控、流转信息反馈等功能的帮助下,可以使领导及时了解决策、紧急事件执行状况,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各部门的反馈意见,是领导解决紧急事件强大的辅助决策工具。
应急辅助决策系统提供灵活的系统设置。
应急辅助决策系统中的角色主要应用部门人员:负责紧急事件的核心部门。
他们是紧急事件的发起者,是信息处理的枢纽,主要包括:政府值班室、市长电话热线、信访办等部门。
负责紧急事件信息的采集、汇总、汇报给相关的领导、记录领导的决策意见、根据领导的指示协调相关的政府部门、监督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
辅助应用部门人员:辅助应用对象是整个系统的信息源和主要的办事机构。
主要包括:公安局,交通指挥中心,消防队等。
服务对象:是整个系统的决策核心。
政府的主要领导(书记,市长等)。
服务对象接收到主要应用对象紧急事件的报送后,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紧急事件的情况,同时可以了解到历史上类此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相关专家的信息。
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结构: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是:在第一时间将紧急事件的信息以短信、电话等方式传递到合适的用户;完成紧急事件发生、处理意见、处理结果等情况的登记;让有关人员检索到可以支持决策的知识(例如以前处理类似事件的方案);让有关人员检索到相关的专家;为各相关人员(领导、专家、工作人员)提供交流的环境,如视频会议等。
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接口规范修改历史*状态:C –创建 A –增加M –修改 D –删除审批信息前言本文定义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与其他第三方系统:视频监控、三维模型、短信群发、网格化系统的交互接口规范,为了保证青岛市安监局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顺利建设,特制定此接口规范文档,本文所涉及有关各方都应遵守此规范文档。
目录第一章三维模型 (2)1.1 技术要求 (2)1.2 具体规格 (2)第二章视频监控 (2)2.1 技术要求 (2)2.2 具体规格 (2)第三章GIS功能 (3)3.1 技术要求 (3)3.2 具体规格 (3)3.2.1 基本地图功能 (3)3.2.2 重大危险源地图功能 (3)第四章短信群发 (4)第一章三维模型1.1技术要求须用Java技术提供SOA接口,供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使用。
1.2具体规格①返回该企业或者危险源三维模型URL,带有三维模型画面;②返回URL画面中集成全部三维模型控制功能:全景图、三维漫游等;③在三维模型中需标识出应急视频标志,点击应急视频标志,可直接切换到应急视频画面中;第二章视频监控2.1技术要求须用Java技术提供SOA接口,供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使用。
2.2具体规格第三章GIS功能3.1技术要求须用Java技术提供SOA接口,供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使用。
3.2具体规格3.2.1基本地图功能基本的地图功能主要是实现基本的地图操作功能,使其具备一般的GIS系统的功能。
3.2.2重大危险源地图功能建立全市的安全监管电子地图,完成企业、重大危险源、救援机构、公安、消防及医疗等信息点的定位及查询。
第四章短信群发。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于鸿飞秦勇王子洋刘瑜梁平163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于鸿飞1秦勇1王子洋1刘瑜2梁平2(1.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2.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100010)摘要为了满足应急管理的需求,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借鉴了C B R技术的思想,将以案例推理为基础,集成专家知识的方法运用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决策辅助系统当中,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探讨了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应急预案和案例的表示形式和案例的检索技术。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决策;C B R;案例检索中图分类号:U239.5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3/j.i ss n1674—4861.2013.05.033O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从地下、地面到高架的多层次立体交通体系,具有涉及专业多、运营组织复杂、空间封闭程度高、人员密集程度高等特点。
一旦出现设备故障、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重大突发事件,极易造成运输效率低下、全面瘫痪、人员拥堵、甚至群死群伤事件。
近年来,随着网络化运营的快速发展,地铁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也会在路网范围内进行扩散和传播。
如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特点,高效、准确、快速的进行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对于提高轨道交通行业的应急管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有效的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与处置,提高应对能力,运营指挥部门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制定了大量的应急预案,并在与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开展了一定的研究。
J.C ar et s[1]采用超媒体技术辅助管理,分析了地铁事故应急处理机制;N i kos A r bout i s[2]分析了地铁事故救援的关键要素;崔艳萍等[3]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体技术,构建了基于m ul t i—a—gent地铁事故应急系统框架,对常见的事故进行预防、仿真、处理和事后评价,并依靠智能体的学习能力对事故防治进行指导;秦勇等n1概述了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体系框架,并介绍其组织结构、工作模式及工作流程。
「电网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技术规范」电网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是基于电网应急管理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电网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应急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综合分析,为电网应急指挥决策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支撑的一种系统工具。
为了确保该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具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功能和性能能够满足需要,国内相关部门制定了《电网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技术规范》。
该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引言:介绍技术规范的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以及规范的制定依据和意义。
2.系统架构:详细描述系统的总体架构、模块划分、数据流程和交互关系等。
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功能模块、数据库配置等方面。
3.功能需求:根据电网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明确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数据监测、故障分析、应急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等。
4.性能要求: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规定,包括响应时间、系统稳定性、数据准确性等。
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应急决策的需求。
5.数据规范:定义系统所需要的各类数据的格式、采集方式、存储要求等。
例如,对实时监测数据的采集频率、故障信息的更新频率等进行规定。
6.接口设计:明确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或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确保数据的传输和共享能够顺畅进行。
7.安全要求:提出系统安全防护机制的要求,保护系统的数据和功能不受非法侵入和恶意破坏。
8.测试与验证:制定系统的测试方案和验证方法,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规范要求。
9.运维与维护:规定系统的运维和维护要求,包括日常巡检、备份和恢复、故障处理等。
10.技术支持:规定系统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包括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11.规范解释:对规范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进行说明和解释,以便统一理解和使用。
该技术规范的出台,对于统一电网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该规范,能够确保系统的质量和性能,并减少因系统设计不合理或实施不规范而引起的问题。
基于D5000平台的智能调度应急辅助决策系统设计应用夏友斌黄进韩亚平张向阳肖雅(国网芜湖供电公司,安徽芜湖 241000)摘要如何提高电网突发故障应急处置效率是调度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
本文针对D5000系统实际运行中存在可视化应用效果不佳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的缺点,借助智能搜索和可视化技术,开发了基于D5000平台的智能调度应急辅助决策系统,介绍了智能调度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架构和主要功能,包括调度台账自动查询、设备负载率可视化显示、事故预案自动生成和设备缺陷智能管控等4大功能。
通过在芜湖调控中心上线使用,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推广性,提升了调度员事故处理的决策效率,提高了调度安全生产服务保障能力。
关键词:智能调度;可视化技术;辅助决策;应急预案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emergency assistant decision-making system based on D5000 platformXia Youbin Huang Jin Han Yaping Zhang Xiangyang Xiao Ya(State Grid Wuhu Power Supply Compan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Improving the emergency response efficiency of power grids is a key issue for dispatching to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s. For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D5000 system,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of poor visual application and low intelligence. With intelligent search and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the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system based on D5000 platform is developed. The design structure and main functions of the intelligent dispatch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four functions: automatic dispatching of account dispatch, visual display of equipment load rate,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accident plan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of equipment defects. Through the use in the Wuhu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the effectiveness and scalability of the system are verified, the decision-making efficiency of the dispatcher's accident handling is improved, and the dispatching safety production service guarantee capability is improved.Keywords:smart dispatch;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auxiliary decision; emergency plan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这也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公司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概述现代社会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如各种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这些事件通常会带来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地做出处理决策,减少事件带来的危害。
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处理过程涉及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既有属性数据又有空间数据。
GIS可以支持大数据量以及影像数据,处理速度快,可靠性、稳定性高,支持复杂的图形符号等,因此,在应急事件的处置中,离不开GIS技术的有效支持。
空间地理信息是GIS的“血液”,是GIS系统发挥作用的基本保障,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是基于3S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空间信息,建设的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实质是为信息资源基于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整合、实现共享提供准确、实时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在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发挥信息集成的综合效益,为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和应急指挥等政府职能提供基础保障。
城市应急辅助决策系统主要是借助于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GIS、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应急预案、应急处置知识库、案例库、以及事件信息、周边环境信息,自动生成应急工作方案,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方案的调整,通过系统生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并检验预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并为预案的完善提供支持。
2. 研究现状2.1 空间信息共享服务空间信息是指与地球上空间位置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的对象或现象的信息,也称为地理信息,它所表达的是真实世界的特性。
空间信息具有分布性、异构性、复杂性等特点。
空间信息共享技术和GIS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息息相关,GIS技术的发展能明显改善空间信息共享技术的方法与模式,GIS应用的推广和深入则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空间信息共享技术的需求和规模。
从早期的数据转换到目前的基于空间WEB服务互操作,空间信息共享技术经历了数据转换、开放文件格式、标准交换格式、应用程序接口、空间数据库和空间WEB服务集成几个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演化和发展,基于这些空间互操作技术的空间信心共享能力和性能逐渐提高,从发展趋势来看,基于WEB服务的空间共享技术是目前解决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
森林防火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技术规范目录目录 (I)1前言 (1)2适用范围 (1)3引用标准 (1)4术语和定义 (2)4.1小班 (2)4.2GPS (2)4.3GIS (2)4.4资源 (2)4.5视频基站 (2)4.6扑火会商 (3)4.7预案 (3)4.8监控范围 (3)4.9林火定位 (3)5系统设计原则 (3)5.1互通性 (3)5.2实用性 (3)5.3扩展性 (3)5.4规范性 (3)5.5易操作性 (4)5.6安全性 (4)5.7可靠性 (4)5.8可维护性 (4)6系统结构 (4)6.1系统支撑平台 (5)6.1.1.................................................................................................................... 数据库选择 56.1.2G IS平台选择 (6)6.2系统软件结构 (6)7系统功能 (7)7.1森林防火指挥辅助决策模块 (7)7.1.1.................................................................................................................... 灾情展示管理 (7)7.1.2二维电子地图 (7)7.1.3三维电子地图 (7)7.1.4火情报警 (7)7.1.5信息查询 (7)7.1.6系统管理 (7)7.1.7林火定位 (8)7.1.8火灾热点 (8)7.1.9辅助决策与指挥调度 (8)7.1.10灾后损失评估 (8)7.1.11.................................................................................................................. 短信群发87.1.12报表管理 (8)7.2林火智能识别报警模块 (8)7.2.1.................................................................................................................... 设备信息查询 (8)7.2.2灾情预警 (9)7.2.3设备运维管理 (9)7.2.4系统管理 (9)7.2.5地图功能 (9)7.3林火智能定位模块 (9)7.3.1.................................................................................................................... 设备信息查询 (9)7.3.2地图展示 (9)7.3.3林火实时定位 (9)7.3.4设备运维管理 (9)7.3.5系统管理 (10)7.4防火指挥预案管理模块 (10)7.5GPS跟踪定位模块 (10)7.5.1.................................................................................................................... 设备车辆人员跟踪定位 (10)7.5.2历史轨迹管理 (10)7.5.3后台设备管理 (10)第II页1前百本标准以《全国森林防火“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和森林防火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以森林防火科学理论为技术支撑,以实现森林火灾“早预防、早发现、早扑救”和“打早、打小、打了”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合理布局、分级治理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火的原则、坚持科技优先、科学防火的原则,逐步建立现代化的森林防火决策指挥系统,加快队伍专业化,实现森林防火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装备规模化,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促进全区林业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为建设秀美山川做出贡献。
1.概述现代社会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如各种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这些事件通常会带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地做出处理决策,减少事件带来的危害。
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处理过程涉及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既有属性数据又有空间数据。
GIS可以支持大数据量以及影像数据处理速度快,可靠性、稳定性高,支持复杂的图形符号等,因此,在应急事件的处置中,离不开GIS技术的有效支持。
空间地理信息是GIS的“血液”,是GIS系统发挥作用的基本保障,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是基于3S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空间信息,建设的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实质是为信息资源基于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整合、实现共享提供准确、实时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在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发挥信息集成的综合效益,为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和应急指挥等政府职能提供基础保障。
城市应急辅助决策系统主要是借助于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GIS、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应急预案、应急处置知识库、案例库、以及事件信息、边环境信息,自动生成应急工作案,并通过人机交互的式进行案的调整,通过系统生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案,并检验预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并为预案的完善提供支持。
2.研究现状2.1空间信息共享服务空间信息是指与地球上空间位置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的对象或现象的信息,也称为地理信息,它所表达的是真实世界的特性。
空间信息具有分布性、异构性、复杂性等特点。
空间信息共享技术和GIS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息息相关,GIS技术的发展能明显改善空间信息共享技术的法与模式,GIS应用的推广和深入则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空间信息共享技术的需求和规模。
从早期的数据转换到目前的基于空间 WEB服务互操作,空间信息共享技术经历了数据转换、开放文件格式、标准交换格式、应用程序接口、空间数据库和空间WEB服务集成几个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演化和发展,基于这些空间互操作技术的空间信心共享能力和性能逐渐提高,从发展趋势来看,基于 WEB服务的空间共享技术是目前解决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
2.2应急辅助决策突发事件应急的核心流程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阶段。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是整个应急管理过程中关键的部分,因为应急决策的质量往往直接关系到应对行动的效果和突发事件所形成的最终损失或影响程度。
目前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面:(1)在应急决策模型研究面,一些学者借鉴其他领域的模型对突发事件决策进行了研究:如爱尔兰学者John Cosgrave 在描述了突发事件决策问题的特性的基础上,运用Vroom和Yetton的领导规模型构建了突发事件决策的理论模型,建议决策者依据决策问题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授权程度对事件进行决策。
Kelian将军事战斗的经验决策模型引入突发事件决策之中,允下属在充分理解任务和目标的情况下,根据先前经验对当前环境进行评估,依据经验找出类似应对做法,对决策行动案进行修订。
(2)在应急决策法研究面,一些学者在对突发事件进行研究时,利用应用数学和风险管理领域的效用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法,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进行了分析:如Noel Pauwels等人运用效用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法对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的撤退决策进行了分析。
Hiroyuki Tamura等人运用决策树分析法对灾害风险进行了分析。
此外,一些学者运用运筹学的法,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的疏散和撤退进行了分析。
从这些分析法来看,它们主要基于经典决策理论的基础上,借用应用数学或风险管理理论的法,从成本和风险的角度对已有的决策进行定性分析,解决某一具体突发事件爆发后的应急决策问题。
(3 )在应急决策模式研究面,主要有基于统计分析的理性决策模式,注重实际环境约束的满意决策模式,借助群体协商的渐进决策模式。
现在常用的是 G.A.KIein提出的RPD决策模式(Recognition-primed Decision Model),他从自然灾害现场决策特点着手对应急决策进行研究,指出决策人在动态环境中常根据其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环境做出评估,依据经验找到类似的经验做法,并根据决策环境中的相似性等条件做出决策。
这种决策模式关注的是案的可行性,决策的及时性和实施效果,是一种以认知为主的决策模式,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近年来,针对某些具体领域的实际应用研究计算机应急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了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系统研究的3.应急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3.1平台构成应急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容:1)建立统一的空间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对遥感影像数据、矢量电子地图数据、DEM数据、图片数据、三维环视图片(全景图片)数据以及其他空间位置相关的基础空间数据的入库、更新和维护管理。
2)实现统一的可视化综合空间信息资源展示。
将遥感影像数据、矢量电子数据、DEM数据、地址数据、全景图片数据以及其他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多媒体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和充分展示,实现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基本应用展示。
3)建立统一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接口,主要是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接口,供各个委办局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接口集成,进行地理信息的共享应用。
3.2应急空间信息资源管理 (1)应急空间信息分类从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与分类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城市应急信息资源的主要研究对象有:城市危险源;城市自然灾 害;城市重要机构及场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城市应急救援力量;城市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根据应急管理的业务需要,对以上信息进行梳理,总结出如下应急空间信息资源组织管理逻辑分类:Ws|出|>・M >R vt应喝J 丄1 2Ih|| i<Hi ft w唤■IL —trwj/JJ tTfrA*MTn p■.IQ'',ft 4 Blx-fttin ■£怡nir議'ft 护帕女全ft鼻nj 给整映a) 空间基础信息数据空间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城市遥感影像地图、数字高程模型、地址数据、以及数字线划地图b) 应急专题空间数据应急专题空间数据分为监控目标数据和救援力量数据两大类。
(2) 基于Geodatabase 的应急空间信息组织管理ESRI 的Geodatabase 地理数据库模型是按照“地理数据库一数据集一类”来组织GIS 空间数据的,下图是地理数据库体系的数据组织模型图:应急空间信息组织管理案如下表所示:1湖昨系1 \I 耍素鬓•傑凰"hJ KM ijuI 旳隅刊也/13.3空间信息数据和共享服务(1)数据服务空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包括以下几种模式:a)静态的数据拷贝共享模式静态数据拷贝共享模式主要包括两种法:一种为将空间数据进行打印输出,另一种模式为指定围的空间数据转换为shp、dxf文件进行输出与共享。
b)动态的地图浏览共享模式动态的地图浏览共享模式一般基于 WMS协议的地图数据发布、基于WFS协议的矢量数据发布、以及基于图片服务的式进行发布。
c)在线的地理数据库复制共享模式基于从ArcGIS9.2开始提供Geodatabase Replication数据服务式,实现在两个或者多个 Geodatabase之间实现数据的复制与同步。
(2)应用服务本案中空间信息应用服务接口基于 OGC标准提供服务接口。
OGC服务接口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 WMS、WFS接口服务规,通过定义WMS、WFS规,可以让用户通过浏览器用统一的法访问满足规要求的地图服务,而不必再考虑底层GIS的差异性。
通过这些接口的组合应用,我们就可以整合远程异质数据源的地理信息,并生成一幅综合的地图,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GIS应用互操作,最终解决空间信息的数据和服务共享。
(3)技术路线ArcGIS Server是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这些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地理信息的服务。
ArcGIS Server是一套后台基于ArcObjects搭建的强大的B/S开发工具。
本案的空间数据和共享服务通过 ArcGIS Server开发实现。
通过集成开发实现数据的在线浏览、在线的Geodatabase replication,以及基于OGC标准的应用共享服务。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发布的效率和速度,利用TileCache2.0技术,建立服务器端的图片缓存。
4.城市应急辅助决策系统4.1系统结构城市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4.2主要系统功能(1)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接口基于GML语言、或空间数据库复制服务提供空间数据服务,或通过OGC应用服务接口提供应用服务,为集成推理模块提供空间数据支持。
(2)事件管理模块实现对有关突发事件的基本信息、进展信息、处置信息、边环境信息的采集汇总,同时系统对报送信息中的事发时间、事发地点、报送单位等重要要素进行检查。
事件管理模块中采集的各种现场信息,是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重要数据源。
(3)模型库管理维护该系统由模型库数据以及模型库管理系统构成,模型库用来存放模型,模型库管理系统主要有两面的功能,一是类似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静态管理功能,二是模型的动态管理。
(4)案例库管理维护案例库管理维护模块将历史的典型案例按照案例结构化的式进行存储管理,便案例的检索推理,案例的结构化表示结构如下: 案例:案洌編码、案例笛称、属性列表、解决方霧、结果评价、察例有戏性」案例名称:It•膻推理槎域SN#析.4uK CT I Sciil-idhL V.!■ iI!fl呷姬护J5舖沪案例发生区载、臬例大粪(四大类h集例小类护属性列表「时風地吊帳因、董型、裏件等甌彫响附围、人员怖口气彖情况、耳他情况门解诀方案,目标、决策信息、筑源支持惜况(蚩源粪型、调度范围半径人应急措施、任务分配、注意事项卩结果评价匕文字描述、敷果等级分5-1。
分)Q案例库管理维护包括案例的增加、结构化表达、删除、修改、检索等功能。
(5)知识库管理维护知识库管理维护模块将应急事件处置知识按照规则结构化表达的式进行存储管理,便知识的检索,知识的结构化表示结构如下:知识库「知识编码、知识名称、前宜条件、解决方案、知识评价屛知识名称;知识大类=知识4漢、关薩词期前置条件;时间、地点、状态、粥L影响EH.人员伤亡、气案情况、其他情况- 解決方蒜目标、处直措施、处直敢果、衣生危寻注意事项Q知识评价:文字描述、做果等级分(410分)e知识库管理维护包括知识的增加、结构化表达、删除、修改、检索等功能。
(6)预案库管理维护提供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预案的数字化管理,按照需要便地查看预案启动条件、应急组织结构、应急响应流程、信息报告流程、应急保障资源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