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安保人员管理和现场信息采集系统V1
- 格式:ppt
- 大小:7.22 MB
- 文档页数:53
公安办案区人员基础信息一体化采集系统等设备采购需求方案3、装备名称:4G执法记录仪数量:1技术参数:1. 芯片:Ambarella A12(S2Lm);2.操作系统:Linux3.10.73;3.图像传感器:1 / 3“彩色CMOS传感器,4mp ;4.图像的角度:HOV ≥130°;5.数字变焦:8倍数字变焦;6.最大像素:≥4100万,照片分辨率8640x4752,照片格式:JPEG;7.白光辅助功能:2颗大功率白光灯,夜间可以当手电筒照明使用,也可辅助夜间拍摄;8.夜视功能:4颗大功率红外夜视灯,15米可见人体轮廓;9.目标指示(激光定位)功能:可通过相应按键开启目标指示功能,通过内置可见光源指示目标所在位置;10.录像分辨率:1920×1080p30,视频格式:AVI ;11.低比特率:为节省体积ambabrella智能AVC技术;12.畸变矫正:可选畸变矫正或者鱼眼广角模式;13.液晶显示器:320x240,2英寸TFT-LCD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14.参数设置:执法仪主要参数都通过本机直接设置,而不需要上位机的,如可以对录像分辨率、拍照格式、录像时间等直接进行设置;15.液晶显示器的亮度:>200cd/㎡;16.数字水印:用户ID,时间和日期戳,GPS坐标嵌入到视频;17.数据端口:迷你USB和14pin辅助端口;18.存储容量:标配32GB,支持64GB/128GB扩展;19.GPS定位功能:GPS定位/北斗定位;20.电池容量:可更换电池,单块电池容量不低于2700mah(标配2块);21.充电时间:<6小时(使用标准的电源适配器);22.标配充电底座:用于电池充电和数据传输,底座能同时为执法仪和备用电池充电;23.具有预录、预录功能;24.功耗:<1.2W (不开启 GPS, WIFI, 4G_LTE );25.4G待机功耗:2毫安待命电流数据远程唤醒;26.连续工作时间:> 12小时1080p30的记录;27.构建模块:可选择 GPS, WIFI, 3G/4G_LTE;28.尺寸:≤88.3*58.5*34.4;29.重量:180g;30.工作温度:-40℃ ~ 60℃;31.防水:IP68;32.无线传输:WiFi 和3G/4G_LTE ;33.外接摄像头(可选):可外接1080P高清摄像头。
公安信息管理系统——打造“智慧警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在警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可以说是公安工作中的“神器”,它不仅方便了警务工作的进行,还能为各级公安机关提供更快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使警务工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的主要作用是一种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管理和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技术系统。
它可以为公安机关提供与犯罪打击相关的信息管理和智能分析服务,包括警务管理、犯罪侦查、交通管理、刑事执行、信息公开等方面。
可以帮助警务人员更好地掌握案件信息,提高案件侦办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协助警务人员进行情报分析和风险评估。
现代通常集成了很多功能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视频监控、车辆识别、网格化管理、警情报警、数据查询等,这些功能模块使警务工作更加的智能化、科学化。
的优势和展望的优势显而易见。
首先,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警务信息,可以为各级公安机关提供实时的数据和指令,使得警务人员能够分析犯罪活动的规律并制定有效的打击方案。
其次,可以极大地提高警务合作和信息共享,为警务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程度,它将更加完善和便捷,能够对犯罪分子实行更加精确的定位、缉捕和追踪,有力地保障社会的稳定。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带来了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花费比较高且维护成本略高,很多地方的尚不完善,导致警务人员无法充分利用该系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其次,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如果未来攻击漏洞得不到及时修复,可能会造成重要信息泄露,甚至对国家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结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使警务工作更加机动、智能化、精细化。
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逐渐完善和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公安工作的需求。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的稳健发展。
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第一章:引言警务信息化系统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应用信息技术等综合应用而形成的,是改善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围绕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展开探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二章:警务信息化系统的概述警务信息化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警务管理信息化的系统。
它包括了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如案件查处系统、警情处理系统、警员管理系统等,以及各种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如视频监控、物联网、GPS等。
警务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还可以方便警员的工作,保障社会的安全。
第三章:建设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对警务工作实现一体化处理,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和信息孤立现象,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2.提高信息准确性通过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有效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保障社会安全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掌握社会治安状况,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全。
第四章:警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要点警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要点:1.软硬件平台的选择必须根据警务工作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软硬件平台,在设计阶段就要进行规划,这对于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发展非常重要。
2.设备的布局与联网不同场景下,对设备的布局和联网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设计者需根据实际情况,谨慎考虑设备的布局与联网需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和不便。
3.系统接口的规范和开发不同系统之间必须进行准确的通讯和数据交换,设计者需注意系统接口的规范和开发,确保系统跨平台的互通。
第五章: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警务信息化系统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的警务工作,如案件管理、警情处理、警员管理等。
在案件管理中,可以通过警务信息化系统快速构建案件处理的完整流程,便于警务人员快速地处理案件。
现场勘验信息系统采集处理系统用户手册目录第一章概述 (4)1 总体介绍 (4)2 客户端注册 (6)3 登录与退出 (6)第二章系统管理 (7)1 概述 (7)2 基础数据初始化 (7)3 启动自动更新 (8)4 系统设置 (10)5 切换皮肤 (13)第三章现场管理 (14)1 概述 (14)2 新增现场 (15)2.1勘验基本信息录入 (15)2.2现场图录入 (18)2.3提取物品录入 (25)2.4尸体信息录入 (26)2.5复勘现场 (29)2.6分析意见录入 (31)3 现场概览 (32)3.1已上报资料 (32)3.2本地已提交资料 (33)3.3暂存资料 (33)3.4待校正资料 (34)4 现场查询 (34)5 数码笔导入 (38)第四章资料制作 (43)1 概述 (43)2 现场图绘制 (43)3 现场宗卷制作 (49)4 现场笔录制作 (52)第五章文件处理 (54)1 概述 (54)2 图片处理 (54)第六章文件管理 (57)1 概述 (57)2 远程现场原始资料管理 (57)3 远程个人文件管理 (59)4 本地个人文件管理 (62)第一章概述1 总体介绍本文档描述系统基本的设置,适于系统普通用户阅读。
现场勘验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是全国公安机关现场勘验信息系统的辅助版本。
现场勘验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为公安刑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单机独立的日常工作平台,利用此平台,公安刑事技术人员可方便快捷的完成现场勘查的后续各方面工作,包括信息录入、笔录制作、现场图制作、卷宗制作、原始资料保管等,以有效缓解公安基层刑事技术部门因人力短缺而导致的的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大幅提高其工作效率,为其更快更好的工作服务。
2 客户端注册为了使系统安全运行,用户在使用系统之前须对客户端进行注册。
输入正确的注册码,点击“注册”按钮即可进入登录界面。
注:注册码请向管理员索取,注册完毕后进行第一次使用程序初始化。
警务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一、《三台合一接报警系统》与《警务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对接通知现《警务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学习平台已与《三台合一接报警系统》完成对接,目前正在进行对接测试工作。
两系统对接后,科所队民警通过《警务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供的接警台可以直接处理指挥中心下发的警情信息。
详细操作手册及各科所队接警台帐号请至http://www.gsjz.gs/页面的“帮助文档”里下载。
请大家及时下载文档,在《警务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学习平台熟悉警情处理操作流程。
(备注:目前只提供大家学习测试使用,未正式启用。
联系电话:9441—6845,9441—6709)目前可以测试的地市:庆阳西峰所属业务单位二、平台维护通知在案件(行政、刑事)办理平台中增加“数据异常维护”功能。
此功能用于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因为一些误操作或是其他原因导致案件信息无法往下进行办理,而开发的一个数据纠错功能。
数据维护的情况如下:针对措施类呈请(如个人行政处罚、刑事拘留呈请、拘留释放呈请、逮捕呈请、逮捕释放等措施),领导已经审批同意并签章保存,但还是无法开具相关决定书和通知书。
操作步骤如下:1.进入窗体后选择有问题呈请措施。
2.点击【执行无对象问题修改】按钮,进行数据维护。
三.问题反馈须知民警在使用平台时如果遇到问题,请在平台的“应用反馈”里留言(需描述清楚问题),平台管理人员将会及时处理。
四、扫描笔录的操作方法民警在保存扫描笔录时,如果提示“内在不足”,请下载图像处理软件“acdsee_zhcn”对图片进行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及软件下载请登录http://www.gsjz.gs下载“帮助文档”,查看“图片处理方式.doc”文件。
五、数字证书登录注意事项(7.0版本)民警在用数字证书登录前,一定要确定数字证书里面的公民身份证号码要和警务综合平台系统里面警员的公民身份证号码保持一致,否则在登录时会出现非法用户的报错提示;如果出现“非法用户”提示,请及时联系各地市(州)平台管理员,修改警员信息。
保安监管信息系统用户手册(企业端-省级) 保安监管信息系统用户手册(企业端-省级)1.系统概述1.1 系统介绍保安监管信息系统是为了加强对保安行业的监管而设计开发的。
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适用于企业端-省级使用。
1.2 主要功能1.2.1 基本信息管理- 保安企业信息管理- 保安员信息管理- 保安岗位信息管理1.2.2 任务管理- 任务下发和接收- 任务执行进度查看- 任务评价1.2.3 报警管理- 报警信息接收和处理- 报警历史记录查询- 报警统计分析1.2.4 巡逻轨迹管理- 手动录入巡逻轨迹- 自动获取巡逻轨迹- 巡逻轨迹查询和分析1.2.5 统计与报表- 保安企业统计报表- 保安员绩效报表- 巡逻轨迹统计报表1.3 使用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7或更高版本- 浏览器:Chrome、Firefox、IE 11或更高版本- 内存.4GB或更多- 存储空间.50GB或更多2.安装与配置2.1 硬件要求2.2 软件依赖2.3 安装步骤2.4 配置步骤3.用户登录3.1 注册新账号3.2 登录系统4.系统界面介绍4.1 首页4.2 任务管理界面4.3 保安员管理界面4.4 统计报表界面5.基本信息管理5.1 保安企业信息管理5.1.1 添加保安企业5.1.2 修改保安企业5.1.3 删除保安企业5.2 保安员信息管理5.2.1 添加保安员5.2.2 修改保安员5.2.3 删除保安员5.3 保安岗位信息管理5.3.1 添加保安岗位5.3.2 修改保安岗位5.3.3 删除保安岗位6.任务管理6.1 任务下发和接收6.1.1 下发任务给保安员6.1.2 接收任务并开始执行6.2 任务执行进度查看6.2.1 查看任务执行情况6.2.2 修改任务执行进度6.3 任务评价6.3.1 对任务执行进行评价6.3.2 查看任务评价结果7.报警管理7.1 报警信息接收和处理7.1.1 接收报警信息7.1.2 处理报警信息7.2 报警历史记录查询7.2.1 按时间范围查询报警历史记录7.2.2 按关键字查询报警历史记录7.3 报警统计分析7.3.1 按时间统计报警数量7.3.2 分析报警类型和地点8.巡逻轨迹管理8.1 手动录入巡逻轨迹8.1.1 手动添加巡逻轨迹点8.1.2 修改和删除巡逻轨迹点8.2 自动获取巡逻轨迹8.2.1 配置自动获取巡逻轨迹参数8.2.2 查看自动获取的巡逻轨迹8.3 巡逻轨迹查询和分析8.3.1 按保安员查询巡逻轨迹8.3.2 分析巡逻轨迹的时间和地点分布9.统计与报表9.1 保安企业统计报表9.1.1 查看保安企业数量和分布情况9.1.2 按保安企业类型统计报表9.2 保安员绩效报表9.2.1 查看保安员执行任务的情况9.2.2 统计保安员的工作时长和任务完成率9.3 巡逻轨迹统计报表9.3.1 分析巡逻轨迹的时间和地点分布9.3.2 统计巡逻轨迹的覆盖范围和频率附件:1.使用手册附件1:保安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端-省级安装指南2.使用手册附件2:保安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格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保安企业:指聘用保安员,从事保安服务工作的企业或机构。
法警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智慧警务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警务工作效率和业务能力的一种创新型警务管理系统。
下面是一个法警智慧警务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设计:1. 系统整体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数据采集层、中间数据处理层和后端数据存储与应用层。
前端数据采集层包括监控摄像头、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等,用于采集实时数据。
中间数据处理层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提取有用信息。
后端数据存储与应用层负责存储处理后的数据、提供查询分析等功能。
2. 前端数据采集层:(1)监控摄像头:布设在重要区域和路段,用于实时监控和录像存储;(2)智能设备:如无线传输装置、指纹识别仪、人脸识别系统等,用于采集和识别相关信息;(3)传感器:如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用于监测环境情况。
3. 中间数据处理层:(1)数据采集:负责对前端各类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归类,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关键信息,如异常事件检测、人员识别、车辆追踪等;(3)数据挖掘: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规律。
4. 后端数据存储与应用层:(1)数据库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用于存储处理后的数据,提供高性能的查询和分析功能;(2)应用服务:搭建各类警务应用服务,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案件研判、基于人脸识别的嫌疑人追踪等;(3)数据共享与交互:通过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提高多部门协同作战的能力。
二、核心功能设计:1. 智能监控与预警功能:(1)实时监控: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控重点区域和对象;(2)异常监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现异常事件,如火灾、暴力斗殴等;(3)预警通知:在发现异常事件后,系统能够自动进行预警,并进行邮件、短信等方式的通知。
2. 信息化调度与辅助决策功能:(1)案件调度:根据案件类型、地理位置等信息,智能分配警力和资源,提高调度效率;(2)辅助决策:通过建立数据分析和挖掘模型,为警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决策水平。
民警智慧安保系统建设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治安事件的不断增加以及公共安全关注度的提高,对于现代化安全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设智慧安保系统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民警智慧安保系统建设方案。
一、理论框架智慧安保系统建设的理论框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技术层面智慧安保系统包括了人脸识别、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需要在技术层面上有一套完善的系统框架。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系统的硬件建设,如何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监控摄像头等等,并且需要针对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部署。
其次需要在软件层面进行建设,需要开发或购买适合的软件,包括安防监控软件、数据处理软件、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2.数据层面智慧安保系统需要依靠大量的数据分析来预测、发现异常行为,因此在数据层面上也需要进行完善的建设。
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分析、挖掘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回馈。
这个阶段首先需要构建良好的数据库,然后通过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较为完备的智慧安保模型。
3.人性化层面智慧安保系统的建设往往会遭受到一些技术与伦理上的抵触。
因此在人性化设计方面考虑也是建设的重要一步。
这个方面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法规及监管机制,保证系统运行的合法性。
同时,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增加系统的透明度以及可控性。
二、实践建设在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实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智慧安保系统的建设。
1. 建立任务首先,需要明确建立智慧安保系统的任务目标,明确建立智慧安保系统的意义,调查治安案件发生的各种类型和背后的原因,以此来确定建立智慧安保系统的具体任务。
2. 硬件建设硬件建设是智慧安保系统的基础,务必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部署。
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采购和配置,确保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其次,需要考虑部署的选址,要考虑数据采集的合理性以及系统完整性。
智慧警务系统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智慧警务系统也应运而生。
智慧警务系统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整合人、物、信息资源,实现警务业务智能化、集成化、协同化的一种信息化应用,可以提高警务的效率和水平,加强信息化支撑,提高社会治安,真正实现“智慧警务”。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套全面的智慧警务系统,构建一个信息化、高效、协同、精准的警务工作平台,为城市智慧建设和治安维稳提供保障。
三、构建方式智慧警务系统的构建分为六个层次:1.基础设施层:提供数据中心、网络设施、安全保障系统等基础设施,保障智慧警务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2.数据存储层:建立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应用、分析的数据平台,满足多种数据类型的需求。
3.应用服务层:通过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警务服务,包括信息采集、案件管理、信息分析、派警指挥、巡逻监控等。
4.交互层:提供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交互界面,实现“智能化交互、简单化操作、一体化运用”。
5.管理服务层:提供系统维护、数据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服务,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6.应用集成层:将应用服务、交互层和管理服务集成到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协同的智慧警务系统。
四、功能模块1.实时监控模块:通过网络摄像头和监控设备,实现对公共场所和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及时掌握情况,提高警务管理效率。
2.警情预警模块: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犯罪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预测可能出现的警情和犯罪趋势,提醒警务人员及时介入。
3.远程指挥模块:通过平板电脑、手机和智能终端,实现指挥中心对警务人员的巡逻和任务调度,提高警务响应速度和效率。
4.信息采集模块:通过信息平台,采集公民个人信息、住所门面信息、车辆信息等,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可能涉及犯罪的人员和物品进行筛查。
5.案件处理模块: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警务人员的案件管理、信息审批、警情派遣等。
并通过线上协同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案件处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