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之劳动号子
- 格式:ppt
- 大小:153.56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设计:劳动号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内容:1、欣赏几首劳动号子。
2、音乐知识:中国民歌劳动号子教材分析:1、民歌民歌即是民间歌曲。
它和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民歌来诉说哀愁,祈求幸福,抒发感情,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历史。
它在人们一代代的口头相传中不断地得到加工完善。
民歌的形式简明朴素,短小精悍,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独特性。
具有极强的地域特征,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大致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2、劳动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
如《拼命号子》《下滩号子》劳动特点不同,配合劳动的节奏也不同。
在劳动中,号子起着统一劳动节奏和步调的组织作用,同时也起着调剂劳动者的精神,鼓舞劳动热情,激发劳动干劲的作用。
多为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音调铿锵有力。
节奏有律动性。
音乐性格粗犷、豪迈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
2、初步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1、通过创编劳动号子,理解掌握劳动号子的特点、作用。
2、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中国民歌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重点: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难点:《川江船夫号子》的劳动背景。
课型:欣赏课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劳动号子1、学生活动:四个学生抬一重物。
问:刚才他们喊的口令是什么?[板书]“口令”回答:123问:把重物抬着走,怎样才能使大家很协调的抬着走?回答:重复喊12122、抬重物时重复喊口令与军训时喊的1212,其作用有什么不同?回答:军训时喊的1212,起到统一步伐的作用;抬重物时重复喊口令,是为了统一发力,劲往一处使。
[显示板书]:统一发力,统一步伐。
(因为它是一种集体劳动)这种就是劳动号子。
一个简单的劳动号子。
3、引入情景:如果把123口令变一下,如:“前面有只老鼠,咳左,后面有只猫啊,咳左,同学们哪,咳左,加油干哪,咳左,”.或甚至再加上旋律,(5363︱5363)。
民歌体裁的分类民歌按体裁分为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小曲)。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劳动人民传统歌曲,现在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的方式歌唱。
一、号子1、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
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
它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2、号子对于生产劳动有着实用性的艺术表现性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并指挥集体劳动,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学学发出吆喝或呼号。
另一方面,号子也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体现出了蒋宏伟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号子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大体可以分为手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家事号子和船渔号子。
因各地区生产特点不同,号子又楞分为开山号子,爬坡号子,榔头号子,入囤号子,夯号,打桩歌,辘轳等多种形式。
4、号子的特点(1)单调粗犷有力,常用一领众和、领和交替的演唱形式,从而加强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情感交流,保证动作的一致,提高劳动效率。
(2)有着直接、简朴的表现方式和坚定、有力、粗犷、豪迈的音乐风格。
曲式结构简单,音乐句较规整。
(3)节奏较为固定,音乐节奏来源于劳动节奏,律动感强。
(4)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众合者的唱词多为力量型的衬词。
二、山歌1、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
是人们上岗砍柴,田间劳动,山野放牧或行脚,小憩,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面即兴编唱成的。
2、山歌具有在个体劳动中咏唱,可歌腔自由舒展,自娱自乐等基本特征,一般来说,这种广义的山歌概念更有助于我们对山歌体裁艺术特点的理解。
3、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一般山歌在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叫.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
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
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
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
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
近些年有音乐家和学者认为,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儿起源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岷县等山区,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
2006年5月20日,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调,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
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小调是晚近才通用的一种统称长调,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
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即四句歌词分两遍唱完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
而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
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
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3.21-1750.7.28),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汉族民歌之劳动号子课后反思:劳动号子是汉族民歌的一种基本类型,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直接伴随体力劳动而歌唱的民歌,它产生于劳动,直接服务于劳动,在劳动中起着组织、指挥、鼓舞劳动者情绪和协调劳动者精力的作用。
它除了演唱与劳动有关的内容外,还可说古道今。
我们汉族传统的劳动号子多种多样,一般按不同工种分为五类:搬运、工程、农事、船渔和作坊号子。
号子本身具有很鲜明的音乐特点:一、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通常以直截了当、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
二、有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体力劳动强度条件使得号子的演唱无须求细,其音乐表现是粗线条的。
三、其节奏与劳动节奏密切吻合,其节奏规整、重音突出,具有律动性,随劳动条件及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四、同一音乐素材反复使用,在歌词中多插入呼吸性的衬词。
五、在演唱形式上多采用一领众和。
六、结构单一,一般较短小,最常见的是平叙性和对应性的结构。
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简单而口语化。
在劳动号子中,船渔号子的音乐最为丰富,这主要是因为船渔劳动条件十分复杂,劳动强度的变化较大所致。
四川有名的《川江船夫曲》就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其实用性和表现性功能都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来。
四川西充是丘陵地区,当地人们的生活很多与石头有关联,于是便出现了《石工号子》。
在四川的很多地区都能听见劳动号子,可见劳动号子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劳动形式的变化,很多劳动号子将逐渐在生产劳动中消失,但这些劳动号子必将成为艺术精品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感受人们是怎样艰辛地同大自然搏斗,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同时也在对比中感受到社会的迅猛发展,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让学生喜欢劳动号子,爱唱劳动号子,使这种在生活中逐渐消失的民歌以艺术的形式继续流传。
谈中国民歌劳动号子\山歌及小调[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常见的音乐表现方法和音调性格特征,分别阐述了劳动号子、山歌、地域性小调的艺术特征和价值。
[关键词]中国民歌;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音乐欣赏中。
民歌部分是主要的,也是很丰富的。
民歌是优美旋律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民歌,这些民歌以其不同的体裁样式、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了该国家各民族独特的历史、民俗、性格、气质。
同时,民歌也是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歌,不仅是音乐素材的宝库,也是艺术欣赏的珍品。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托尔斯泰则从民歌中看到了民族的创造力量。
民歌是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的集体创作,是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反映。
简单地说,民歌是人民“我唱我心”的东西,所以,情感直挚,朴实无华。
人民喜爱自己的创作,使之得以口耳相传,边传边改,最后变成了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就成了佚名之作。
民歌种类很多,根据其常见的音乐表现方法和音调性格特征通常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三类。
一、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不是为了在舞台上演唱,仅仅是为了配合劳动而歌唱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
简而言之劳动号子就是劳动歌。
劳动号子历史悠久,是其他各类民歌音调的根源和基础,也是整个民族音乐的基础。
劳动号子节奏性强而规整,保持与劳动节奏统一。
劳动号子有独唱、齐唱、对唱和“一领众和”等形式。
其中以“一领众和”为最基本、最典型、使用最多。
号子中“领”与“和”常常是高低呼应。
领部曲调高昂有力,较灵活自由,带有号召性和鼓励性,唱词是号子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和部”音调沉着。
刚劲有力,音乐较固定规则,常是固定音型的重复,或是运用模拟手法重复领唱的音调,或是将领唱音调加以发展。
劳动号子有很多类型,如挑担号子、舂米号子、拉纤号子、行船号子等,都和它的劳动节奏紧密配合,真实反映了号子对生产劳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起的组织、指挥、鼓舞、调节精力的作用。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劳动号子一、教学内容《抬石号子》(湖州民歌)《哈腰挂》(东北民歌)《石工号子》(重庆民歌)《龙舟号子震天外》(重庆民歌)二、设计意图这是一节体现“开放的教材观”思想的课,围绕教学目标,对本堂课的教学材料进行了选择和组合,主要采用了原始的号子和歌曲的号子,通过各种音乐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对劳动号子有教全面的认识:最初的号子不是歌,纯粹是那样的劳动自发产生的呼唤,为劳动服务;歌曲的号子,是在原有号子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它更多的是为了表演和欣赏。
三、教材分析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
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
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为了完成劳动即兴演唱,当机械化时代到来时,越来越多的劳动号子正日益减少,艺术家们为了挽救这一题材的歌曲形式,取材原生态的劳动号子,并融入许多音乐元素,使之更富表现力,成为大众欣赏的优秀作品。
四、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音乐材料使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劳动号子。
2、通过对家乡民间音乐的学习和欣赏,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经过艺术家对它加工,使它更具美感,令大众都能欣赏。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看秧歌》(东北二人转)的音乐中进教室,让学生说说这音乐属哪个地方的。
2、师唱湖州小调《龙船调》。
3、教师:“咱们再来听一首湖州的“劳动号子”。
聆听湖州的《抬石号子》。
设计意图:从家乡的歌导入,吸引学生。
(二)欣赏原始的劳动号子1、初听《抬石号子》后,说说是什么劳动,然后老师告知是抬石劳动。
2、再听,请学生关注开头(嘿,站起来),说说,为什么抬石头要喊这个?(统一起来的时间,力用到一块)。
劳动号子的简介劳动号子的定义: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
它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号子具有两种功能。
人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必须调整呼吸、积蓄力量,这是喊(唱)号子时人体必然的生理反应,也就是劳动时的人体需要;集体劳动中需要统一步调、统一节奏,号子应需产生。
因此号子在劳动中具有发出号令、指挥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的实用性功能。
同时号子的音乐抒发了劳动者的感情,表现了人的喜怒哀乐,也给人以精神上愉悦的感受,这是号子的表现性功能。
号子的实用性功能和表现性功能有机地联系与一体,既矛盾有统一,成为劳动号子独具的特征。
号子在民歌中有重要地位,在人类生活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它也是民歌音调最早的根源和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笨重的劳动日渐减少,号子的实用范围也日益缩小,但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其生命力将经久不衰。
劳动号子的种类种类繁多的劳动工种,产生不同种类的号子,一般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和渔船号子。
1、搬运号子用人力运输物件时唱的号子。
根据不同的搬运方式,有装卸、杠抬、挑担、推车、拉车等号子,名目较多。
《挑担不怕扁担弯》是江苏北部的挑担号子,是人们挑担行进时唱的号子,音乐配合脚步行进的节奏,短促均匀,较为活泼。
《板车号子》是四川用人力拉板车时唱的号子。
拉板车时至少一人,有时为二至三人,居车杠中间拉车者称为“中杠”,拉两侧者为“飞蛾儿”或“边绊”。
唱号子时,由“中杠”领唱,“飞蛾儿”应和(若一人拉车则只能独唱)。
板车号子在漫长的路途中一再反复,车停歌止,车走歌又起,因而形成便于反复的、终止感不强的回返式结构。
2、工程号子从事建房、筑路、筑坝、采石等基建工程劳动时唱的号子。
包括打夯、打硪、伐木、运木、采石、撬石、抬石等号子。
《打夯歌》是四川用于修坝筑路紧泥土地基时唱的号子。
劳动号子的简介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
店铺现在为您简要介绍一下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的定义: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
它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号子具有两种功能。
人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必须调整呼吸、积蓄力量,这是喊(唱)号子时人体必然的生理反应,也就是劳动时的人体需要;集体劳动中需要统一步调、统一节奏,号子应需产生。
因此号子在劳动中具有发出号令、指挥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的实用性功能。
同时号子的音乐抒发了劳动者的感情,表现了人的喜怒哀乐,也给人以精神上愉悦的感受,这是号子的表现性功能。
号子的实用性功能和表现性功能有机地联系与一体,既矛盾有统一,成为劳动号子独具的特征。
号子在民歌中有重要地位,在人类生活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它也是民歌音调最早的根源和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笨重的劳动日渐减少,号子的实用范围也日益缩小,但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其生命力将经久不衰。
劳动号子的种类种类繁多的劳动工种,产生不同种类的号子,一般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和渔船号子。
1、搬运号子用人力运输物件时唱的号子。
根据不同的搬运方式,有装卸、杠抬、挑担、推车、拉车等号子,名目较多。
《挑担不怕扁担弯》是江苏北部的挑担号子,是人们挑担行进时唱的号子,音乐配合脚步行进的节奏,短促均匀,较为活泼。
《板车号子》是四川用人力拉板车时唱的号子。
拉板车时至少一人,有时为二至三人,居车杠中间拉车者称为“中杠”,拉两侧者为“飞蛾儿”或“边绊”。
唱号子时,由“中杠”领唱,“飞蛾儿”应和(若一人拉车则只能独唱)。
板车号子在漫长的路途中一再反复,车停歌止,车走歌又起,因而形成便于反复的、终止感不强的回返式结构。
2、工程号子从事建房、筑路、筑坝、采石等基建工程劳动时唱的号子。
号子,山歌,和什么三类
民歌的体裁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1、号子:(也称之为劳动号子)号子具有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歌曲节奏与劳动节奏统一,旋律节奏固定,一般演唱时为领者即兴,和者衬词的形式。
号子从歌词题材上分为农事号子、工程号子、林业号子、船工号子、搬运号子与作坊号子。
2、山歌:
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停脚小歇时,为抒发内心情感,或向远处的人传递情意、对答传语的即兴编唱,多在户外演唱。
具有直畅性、单纯性、自由性,同时旋律起伏大,多采用上下句结构,句子多对偶。
可大致分为爬山调、山曲、信天游、花儿、客家山歌、闽粤赣山歌。
3、小调:
人们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会等场合中演唱的民间歌曲,也就是说,除了劳动号子、山歌以外的各种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都可以归入这一类之中。
小调常由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演唱,流传性广,节奏均匀,旋律丰富,歌词多采用长短句。
扩展资料:
古代中国民歌是一种富于生命力的口头创作,其优秀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相反,大部分近代中国民歌的艺术
价值都很低。
在中国文学史上,民歌是诗歌与文学的始祖,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之一。
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以及词、曲等文学体裁都起源于古代民歌而后为作家所采用的。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
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号子代表作品本文目录中国民歌山歌代表作品?民歌以劳动号子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主要有高邮的秧歌号子、三峡的纤夫号子、川渝地区的川江号子。
山歌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
代表作:《月儿弯弯照九州》。
民歌体裁分为号子山歌还有什么?民歌的体裁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1、号子:(也称之为劳动号子)号子具有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歌曲节奏与劳动节奏统一,旋律节奏固定,一般演唱时为领者即兴,和者衬词的形式。
号子从歌词题材上分为农事号子、工程号子、林业号子、船工号子、搬运号子与作坊号子。
2、山歌: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停脚小歇时,为抒发内心情感,或向远处的人传递情意、对答传语的即兴编唱,多在户外演唱。
具有直畅性、单纯性、自由性,同时旋律起伏大,多采用上下句结构,句子多对偶。
可大致分为爬山调、山曲、信天游、花儿、客家山歌、闽粤赣山歌。
3、小调:人们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会等场合中演唱的民间歌曲,也就是说,除了劳动号子、山歌以外的各种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都可以归入这一类之中。
小调常由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演唱,流传性广,节奏均匀,旋律丰富,歌词多采用长短句长江三峡的船工和纤夫发明的号子叫什么?船工号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歌,属于号子的一种。
在行船中为配合航运、船务等劳动过程而传唱。
由于船上劳动强度不一,航行环境不同,船工号子变化的幅度相当大。
纤夫号子是劳动号子的一种,属三峡船歌船谣范畴,为船工驾船闯滩常用的排号。
峡江纤夫号子多为劳动呼喊声,有领唱和齐唱,也有配有歌词的领唱和合唱。
号子的种类?1、搬运号子搬运号子是在以人力直接负担重物的运输劳动中使用的,例如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
特别是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就直接与劳动的安全和效率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