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第十二课共2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27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第一课时实现理想离不开坚毅的意志讲课内容分析内容地位 :本课时是十二课的第一课时,论述了意志的涵义、意志的作用、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关系;教育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毅的意志。
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意志教育极为重要。
讲课要点 :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关系;培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毅的意志。
讲课难点 :培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毅的意志。
讲课目的 :认知方面:认识实现理想离不开坚毅的意志,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
感神情度见解方面:认识坚毅意志和坚定信念对实现理想的重要作用,增强坚定理想信念和坚毅意志的自觉性。
运用方面: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毅意志。
学情简要分析讲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方面对理想信念和意志有必然的认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
有些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大多数学生缺乏目1/13标,把理想信念看做是遥不可以及的东西。
在生活方面,因大多数是独生儿女,遇到家长喜爱等原由,做事缺乏坚持和意志力。
需要培育和锻炼坚毅的意志。
讲堂讲课过程创境激趣配乐故事《独臂英豪的故事》。
依据故事,讨论说明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坚毅的意志。
引思明理1.活动体验,体悟意志详细做法:教师播放 2 首曲子,学一世举胳膊,保持不动,坚持下来的为成功者。
活动后,学生谈感悟,师生总结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战胜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1即人的思想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
意志和行动亲密相连,称为意志行动。
2.事例分析,清楚意志作用播放视频《感人中国 ----钱伟长》片段,让学生依据视频讨论意志的作用。
师生总结:意志对人的身心发展起重视要的调理作用。
坚毅的意志是行动的兴盛动力,是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必需条件。
意志是人生发展的精神支柱。
实现理想离不开坚毅的意志。
3.表达故事,感悟理想信念与意志2/1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说一说:体育名将等名人成长成功的故事。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与课件第12课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中职哲学与人生中的第12课,主要内容涵盖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人生的真正意义,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并对未来的人生道路进行规划。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重要性;2.掌握人生的核心价值观;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教学重点1.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2.人生的核心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导入本课的内容,通过引入一个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或者一个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第二步:理论讲解(15分钟)在本环节,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概念,并向学生传达人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1 人生的意义教师通过讲解人生的意义的不同层面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哲学思想和名人名言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2 人生的价值观教师介绍人生的核心价值观,并解释每个价值观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这些价值观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运用他们学到的人生的核心价值观,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思考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权衡。
第四步: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1.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2.你认为人生的核心价值观有哪些?3.选择一个核心价值观,并解释你为什么选择它。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和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和交流。
第五步: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25分钟)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总结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激情和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第六步: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人生的意义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2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学习目标)1.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2.加强自身修养,磨炼坚强意志,坚定理想信念,承担社会责任。
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第21届冬奥会上,我国花样滑冰老将申雪、赵宏博夺得金牌,20多年的执著追求终于如愿以偿,这启示我们()。
A.只要执著追求,任何理想都能实现B.理想的实现是一个一一帆风顺的过程C. 理想的实现需要踏实肯干、坚忍不拔D.理想是一成不变的,要终身为之奋斗2.杭州司机吴斌驾车行驶途中被异物击中身负重伤。
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将公交大巴车靠边停稳,拉住手刹,亮起双闪,打开车门,甚至还叮嘱乘客“别乱跑”。
英雄的壮举主要源自他( ) 。
A.稳定的心理索质B.本能的习惯动作C.强烈的责任意识D.职业的条件反射3.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人生远大目标是美好的,但人生目标不能自动实现,必须做到(A.持之以恒,坚持不懈B.不断调整人生目标C.逐步确立坚定的信念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格言表明( )A.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因此难以实现B.理想一旦确定,就一定能够转化为现实C.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必须的主观条件D.只要艰苦奋斗,理想就定能够转化为现实5.中职生小康在校学习期间,多次与志愿者一起走进农村,在清理垃圾的同时,向村民宣传环保的理念。
作为中职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为了( )。
A.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B.得到别人的赞许C.获得更多的荣誉D.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6.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
这些事例说明了( )。
A.经历挫折后,肯定会成功B.挫折会让人失去信心C.挫折对人的意志是考验也是磨炼D.要想成为名人就要经受住挫折7.街子说:“德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周第学时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年月日实际授课时间:年月日专业:班级:
科目:课时:
授课地点:授课形式:
参考教材:
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教学策略本节课程使用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导入分析法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课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中
一、问题导入
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二):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1.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随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课后
1.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2.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3.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说教材《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的第三个课题。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四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这节课侧重点是“运用理想信念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着重阐述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发到实现理想信念必须有意志和责任作为保证,要具有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和责任。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为本课程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预备,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
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让处理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勇担责任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因为:在人才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重要地位,而理想信念又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
中职生不仅较系统的掌握了专科知识,而且拥有较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他们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生,应在学好文化知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依靠意志付诸行动,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担负起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