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试题讲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999.00 KB
- 文档页数:3
等温线专题复习高考导航: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一、知识梳理:(一)基础知识:(课前预习完成)1 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除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外,还需要使用______平均气温、_________平均气温和___________平均气温。
2 一天当中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点,最低值出现在点。
3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北半球,一年中的气温大陆上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__月最低。
南半球反之。
4 一年内的_____平均气温与__________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5 由于接受太阳热量的不同,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___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____。
6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____;冬季相反。
7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___________相同。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__________;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___________。
(二)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其成因1、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影响突出。
3、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影响显著。
4、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5、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6、等温线向高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
线向低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三)等温线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利用等温线数值变化判断南北半球,即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半球,向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球。
2、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利用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凸向规律来判断季节或海陆分布。
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纬)凸出,海洋上则向( 纬)凸;7月份(夏季) 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纬)凸出,海洋上则向( 纬)凸。
等温线专题复习高考导航: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等值线的共同特征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2. 等值距全图一致(同一幅图上,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值距);3. 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支,不能在图中中断(陡崖处重叠,悬崖处相交);4. 等值线闭合处(某一局部地区),是地理要素极大值或极小值地区(一般称为某某中心,如低压中心、高温中心等等);5.常用判读方法:“切线法”、“看趋势法”、“口诀法”等;常用口诀:“凸高值为低,凸低值为高。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纬度(太阳高度角)、地形(向阳坡、背阳坡、海拔)、海陆位置(沿海、内陆)昼长、与冬夏季风源地的远近一、知识梳理:(一)基础知识:(课前预习完成)1、一天当中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点,最低值出现在点。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北半球,一年中的气温大陆上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__月最低。
南半球反之。
3、一年内的_____平均气温与__________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由于接受太阳热量的不同,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___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____。
5、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____;冬季相反。
(二)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其成因1、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影响突出。
3、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影响显著。
4、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5、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6、等温线向高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近年来我国华北某大城市郊县葡萄种植区及酒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读图可知,该区域A.东南部地势高B.东部昼夜温差较大C.中部光照充足D.西北部地势起伏大【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河流的源头一般是单一的干流,到上中游才会接纳支流汇入,因此该区域的士西北高东南低,A错;从等温线分布看,西部等温线密集,昼夜温差大,西部的士起伏大,D 对B错;温度东部较高且的士平坦,所以东部光照充足,C错。
【2】该地发展葡萄种植、加工(酿造)和观光等为一体的产业,其优势条件不应包括A.自然环境B.交通运输C.市场需求D.空气质量【答案】D【解析】葡萄种植需要有适合葡萄生长的自然环境和消费市场;加工酿造和观光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因此其优势条件不应包括空气质量,所以选D.考点:等温线的判读;产业布局的优势条件2.下图示意某区域l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气压差的数值最可能为A.18B.27C.36D.45【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数据变化趋势,甲处的气压为大于1035hpa,小于1040 hpa;乙处的气压为大于1000 hpa,小于1005 hpa;则甲、乙两地气压差为大于30 hpa,小于40 hpa。
C项符合题意。
【2】该日北京下起了暴雪,其原因是①受较强的暖锋控制②受较强的冷锋控制③冷气团水汽含量大④暖气团水汽含量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从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该日北京处于低压槽线附近,低压槽线附近会形成锋面;根据北半球气旋逆时针运动,可判断北京附近形成的锋面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锋面要发生降水需要暖气团水汽含量大的条件,所以D项正确。
【考点】等压线图的判断、天气系统。
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该湖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知识点四——等温线专题练习2014612知识点四——等温线专题练习(2014.6.12 )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4题。
1.下列文化景观,位于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C.故宫 D.秦兵马俑2.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3.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4.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地震 C.干旱 D.凌汛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5—7题。
5.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C.A、B两处均为山地D.A地气温高于M地6.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7.对图中P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B.受洪水威胁大C.受河流的调节作用,7月气温低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D.水能资源丰富读右图完成8—10题:8. 图中B区域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该地锋面气旋活跃,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少B.该地地势低,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C.受山地地势高影响所致D.该地森林茂密,对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9.图中B地西侧地区荒漠化的产生原因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是()A.由于过度农垦,引起固定沙丘活化,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B.由于过度放牧,在地表集水坑和牲畜饮水井周围形成斑点状的荒漠化圈C.由于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等建设过程中破坏植被,荒漠化土地成点状、线状分布D.由于过度樵柴破坏固定沙丘植被,造成固定沙丘活化10.图示A湖的特征及该区域的优良牲畜品种是()A.内流湖——咸水湖细毛羊 B.外流湖——淡水湖三河马、三河牛C.外流湖——咸水湖滩羊 D.内流湖——淡水湖牦牛读下图“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1—15题。
地理解题思维建模之等温线分布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思维建模】当只描述一条等温线时,则只需描述它的走向,如果有拐点,则要分段描述。
模型:大致与纬线平行,成因:太阳辐射;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成因:海陆分布;向南凸出,成因:受山地影响;向北凸出,成因:受山谷或盆地或平原影响; 1月沿海向北凸出,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受暖流影响;7月沿海向南凸出,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受寒流影响。
【实战演练】1.描述16℃等温线的走向,并指出影响因素。
(4分)2.说明图中24℃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4分)3.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原因。
4.试描述图中东部-2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分)5.说明图中24℃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4分)6.请描述0℃等温线分布特点,简析甲处等温线向北突出的原因。
(4分)7.描述图中 24 ℃等温线的走向,并简述西部沿海地区等温线走向的原因。
(6分)8.分析图1中甲、丙两城市附近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2分)110ºE40ºN乙甲丙等温线(0 C)河流城市9.描述图中虚线框内区域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10.下面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
(6分)11.图A和图B分别是甲岛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和乙岛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描述图A中所示的甲岛20℃等温线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12.请描述图中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4分)13.描述圣弗朗西斯科河以东区域72°F等温线的走向,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6分)14.描述区域内20℃等温线的走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1.【答案】16℃等温差线大致沿纬线东西分布,(1分)但在大约东经60°和北纬60°地区向南(或向低纬)突出(1分),主要受地形山地(或乌拉尔山脉)影响。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C.南半球1月等温线D.南半球7月等温线2.如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A.地势低平B.海洋广阔C.平原面积广阔D.受太阳光照均匀读下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出,图中M地为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5.该地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四地中的C .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D .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7〜8题。
7.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 .从北向南递减B .从咼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 .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8. 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 .海洋高于陆地B .陆地高于海洋C .高原高于平原D .荒漠高于森林9. 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稀疏的地方,说明气温A .高B .低C .差别大D .差别小10•有关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法错误的是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B . 20V-2DCior_aA.—年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C.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递减D.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稀疏C.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海洋D.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陆地二、解答题12.读下面的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中心,原因最有可能是,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2)C处的气温差比B处,判断依据是。
(3)E处气温(大于、小于或等于)F处气温,判断依据是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全了!囊括2020地理高考等温线知识点与精练(二)等温线1、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①在南北半球上,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③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
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④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问题9:读世界平均气温图,思考回答:(1)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的变化规律是什么?(2)A处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分布处,说明气温高形成的原因。
(3)B处气温比同纬度偏低,说明其形成原因。
(4)C、D两处等温线弯曲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共同原因是什么?(5)E处等温线密集,形成原因是什么?(6)G处气温明显低于F,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等温线的“高高低低”的规律在世界等温线水平分布图上,有如下规律:等温线向高纬凸,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高等温线向低纬凸,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低3.等温线图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规律如下: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问题10:下图分别表示哪个半球? (2)判断温差规律如下: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3)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①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的方向一致②判断洋流性质的规律: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凸出→暖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凸出→寒流经过问题11:读下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时间(月份)是什么?(2) 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原因是什么?(3) 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4) 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4)判断海陆分布规律如下:规律一:7月等温线向北凸→大陆等温线向南凸→海洋1月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大陆规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的大陆和海洋:若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地区凸若气温低,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地区凸问题12:下图中,虚线为海岸线。
等温线专题复习一、知识梳理:(一)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其成因1、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影响突出。
3、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影响显著。
4、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5、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6、等温线向高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
线向低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三)等温线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利用等温线数值变化判断南北半球,即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半球,向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球。
2、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利用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凸向规律来判断季节或海陆分布。
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纬)凸出,海洋上则向( 纬)凸;7月份(夏季) 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纬)凸出,海洋上则向( 纬)凸。
南半球正好相反。
3、判断洋流的性质及流向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则受洋流影响4、根据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计算某地海拔高度。
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变化系数为℃/100米。
5、判断地形等温线闭合,数值内大外小,为地形;数值内小外大,则为地形。
二、难点突破弯曲的判读方法:基本方法:在弯曲处作直线,选两个或三个点进行比较(如下两图)。
基本结论:凸向高值的弯曲处的值比两侧小,凸向低值的弯曲处的值比两侧大(“高低低高”)。
解读《世界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学生活动三、例题精讲[例题1]读下面等值线,已知a > b > c ,下列正确的是( )A. 若为等高线,则L1为山地,L2为山谷B. 若为陆地等温线图,则L1为低地,L2为山地C. 若为海水等温线图,则L2为寒流D. 若为1月份等温线图, A 是海洋,B 是陆地 [例题2]读右图回答::(1)描述图中-4℃等温线的走向特点。
(2)图中F 、H 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 (高低)的自然原因是___ 。
课后练习1.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2.图中4°C 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A .受太阳辐射影响 B.受河流影响C .受地形地势影响 D.受热带季风影响3.①②③④四条线中最符合台湾岛年均温等温线走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4—5题。
4.对图中A 、B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地气温大于28°C ,B 地气温小于28°C B .A 处为山地、B 处为盆地 C .A 、B 两处均为山地D .A 地气温高于M 地5.等温线在E 、F 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 .E 、F 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 .E 、F 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 .E 地的海拔高、F 地的海拔低 D .E 地的海拔高、F 地受海洋的影响大6.(2006年黄冈预测卷)图中B 区域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 .该地锋面气旋活跃,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B .该地地势低,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C .受山地地势高影响所致D .该地森林茂密,对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A.纬度差异B.海陆分布C.地势高低D.大气环流8.图中四点,地势最高的是A.108°E,30°N B.98°E,32°N CD.108°E,26°N9.该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1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00-1667B.1333-1667C.1333-2000D.1667-2000米1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A图此时等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
B③图9简答题参考答案17、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高一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C.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D.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答案】D【解析】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根据左图中温度变化规律判断,图示区位于南半球。
A位于大陆东岸,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水流的方向,所以水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省区,是暖流。
D对。
【2】A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D【解析】结合前面分析,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暖流,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海区。
读右图,甲、丙位于北半球,A、C错。
乙位于大陆西岸,是寒流,B错。
丁符合条件,D对。
【考点】等温线图判读,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特征。
2.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图中②地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气压的分布状况来看,图中区域气压大致是自西向东降低。
②地的气压梯度力应是自西侧指向东侧,北半球向右偏,风向应为西北风,故选D。
【2】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风力比②地大B.③地风力比④地大C.①地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D.图示季节我国南北地区普遍高温【答案】B【解析】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
①地等压线比②地稀疏,风力较小;③地等压线比④地密集,风力较大,故选B。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而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C项错误;图示季节亚欧大陆形成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此时我国为冬季,排除D。
【考点】该题考查等压线。
3.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可判断M和N两地天气()①M地比N地风力小②M地比N地风力大③M地比N地更温暖湿润④M地比N地更干燥寒冷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D【解析】由等压线的数值分布情况,可以得出N处于高压脊上,气流下沉,天气晴朗;M位于低压槽中,根据气流的运动状况推出位于冷锋的锋前,为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也是晴朗的。
等温线(一)一知识整合①线密一(温差大)线疏一(温差小)②线向高纬凸一(较同纬度地区温度高:线向低纬凸一(较同纬度地区温度低)③与纬线平行一受(纬度)影响明显④与海岸线平行一受(海洋)影响显著⑤与山脉走向或高原盆地边缘平行一受(地形)影响显著⑥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温高一(盆地)线内温低一(山地)二、判读要领: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无论七月或一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因此,等温线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例l】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所在区域为陆地;F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 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 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2.判断海陆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例2】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类同于冬季的陆地或夏季的海洋)。
暖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类同丁夏季的陆地或冬季的海洋)。
【例3】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2题。
气温和等温线★★★★○○○○1.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1)日变化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4:00)左右。
(2)气温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平原(山谷)〉山地(山峰);晴天〉阴天;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3)年变化: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北半球陆地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北半球海洋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3.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1.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
等温线图的判读步骤(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①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②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①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