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出圃与贮藏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3
苗木出圃苗木出圃是将培育至一定规格的苗木,由于绿化栽植的需要,结束在苗圃的生长。
是育苗工作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苗木的质量和经济收益。
苗木出圃包括起苗、分级、包装、运输或假植、检疫等。
为了保证出圃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出圃前的准备工作,确定苗木质量的具体标准。
通过苗木的调查,了解各类苗木质量和数量,制定出圃销售计划,并做好相应的辅助工作。
第一节出圃苗木的标准为了使出圃苗木定植后生长良好,早日发挥其绿化效果,满足各层次绿化的需要,出圃苗木应有一定的质量标准。
不同种类、不同规格、不同绿化层次及某些特殊环境,特殊用途等对出圃苗木的质量标准要求各异。
一. 出圃苗木的质量标准高质量的苗木,栽植后成活率高,生长旺盛,能很快形成景观效果。
一般苗木的质量主要由根系、干茎和树冠等因素决定。
高质量的苗木应具备如下的条件(一)苗木树体完美,生长健壮。
1.生长健壮,树形骨架基础良好,枝条分布均匀。
总状分枝类的苗大,顶芽要生长饱满,未受损伤。
其他分枝类型大体相同。
2.根系发育良好,大小适宜,带有较多侧根和须根。
同时根不劈不裂。
因为根系是为苗木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器官,根系完整,栽植后能较快恢复,及时地给苗木提供营养和水分,从而提高栽植成活率,并为以后苗木的健壮生长奠定有利的基础。
苗木带根系的大小应根据不同品种、苗龄、规格、气候等因素而定。
苗木年龄和规格越大,温度越高,带的根系也应越多。
3.苗木的茎根比要适当。
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与根系鲜重之比,称为茎根比。
茎根比大的苗木根系少,地上、地下部分比例失调,苗木质量差;茎根比小的苗木根系多,质量好。
但根茎比过小,则表明地上部分生长小而弱,质量也不好。
4.苗木的高径比要适宜。
高径比是指苗木的高度与根颈直径之比,它反应苗木高度与苗粗之间的关系。
高径适宜的苗木, 生长匀称。
它主要决定于出圃前的移栽次数,苗间的间距等因素。
年幼的苗木, 还可参照全株的重量来衡量其苗木的质量。
同一种苗木, 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重量大的苗木, 一般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品质较好。
苗木出圃一、苗木规格与调查(一)出圃苗木的规格尽管各地对出圃苗木的规格、质量要求不尽统一,但同一地区出圃苗木在规格、质量上应有统一的要求。
苗木出圃时,在质量和规格上要做到不够规格、树形不好、根系不完整、有机械损伤、有病虫害的苗木不出圃。
苗木出圃的质量要求:(1)苗木树体完美;(2)苗木根系发育良好;(3)苗木的茎根比小、高径比适宜、重量大;(4)苗木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5)经过移植。
北京市园林局《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对园林苗木出圃的规格标准规定如下:1.常绿乔木要求苗木树型丰满、主梢茁壮、顶芽明显,苗木高度在1.5m以上或胸际直径在5cm以上为出圃规格。
高度每提高0.5m,即提高一个出圃规格级别。
2.大中型落叶乔木如毛白杨、国槐、五角枫、合欢等树种,要求树型良好,树干直立,胸际直径在3cm 以上(行道树苗在4cm以上),分支点在2.0-2.2m以上为出圃苗木的最低标准。
干径每增加0.5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3.有主干的果树、单干式的灌木和小型落叶乔木如苹果、柿树、榆叶梅、碧桃、西府海棠、紫叶李等,要求主干上端树冠丰满,地径在2.5cm以上为最低出圃规格。
地径每增加0.5cm,即提高一个级别规格。
4.多干式灌木要求自地际分枝处有三个以上分布均匀的主枝。
丁香、金银木、紫荆、紫薇等大型灌木出圃高度要求在80cm以上,在此基础上每增加30cm,即提高一个等级;珍珠梅、黄刺玫、木香、棣棠、鸡麻等中型灌木类,出圃高度要求在50cm以上,苗木高度每增加2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月季、郁金、金叶女贞、牡丹、红叶小檗等小型灌木类,出圃高度要求在30cm以上,苗木高度每增加1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5.绿篱类苗木树势旺盛,全株成丛,基部枝叶丰满,冠丛直径不小于20cm,苗木高度在50cm以上为最低出圃规格。
在此基础上每增加2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6.攀援类苗木地锦、凌霄、葡萄等出圃苗木要求生长旺盛,枝蔓发育充实,腋芽饱满,根系发达,至少2-3个主蔓。
苗木的运输及储存
加强苗源的质量管理。
乔木要求根系发达多侧根,严禁调运“萝卜根”苗木;干性通直,皮层无损伤;冠性丰满,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各类尺寸规范,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
一、起挖前适量疏枝,开挖时尽量保护根系,做到及时起苗,及时运输。
施用保水剂,防止植物嫩梢及叶、芽水份干化。
二、上车应摆放有序,减少机械操作。
对各类苗木要分别标注品名、规格。
三、运到工地后一天内种不完的乔灌木,应存放在阴凉潮湿处或暂进行假植。
对长时间不能消耗的苗木应适时喷水保湿。
四、场地内上下车或短距运输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拖枝抓叶,保护土球和苗木枝叶完好。
苗木的修剪整形
一、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轮生枝、下垂枝及运输过程中损伤的折断枝、劈裂枝。
对枝条茂盛的乔木可适量疏枝,不损坏树冠原有姿态,又能保证树木地上、地下部分的水分供应平衡为准。
二、对断根、劈裂根、感染病虫害根、过长根要剪去。
三、修剪的剪口要平滑,对较大的剪口要涂防腐剂,防止雨水,病虫害侵害。
葡萄苗木出圃与贮藏
1、出圃时间
要在苗木落叶后再过10―15天出圃,以便营养充分回归于根部。
2、出圃前浇水
出圃前若地干旱,应浇一次透水,待土壤松散后,逐一品种出圃,以保根系完整,品种不混。
3、分级捆扎
将出圃的苗木剔出伤、病、弱苗,然后分级捆扎,以50株一捆为宜,要捆紧,以防散失。
4、及时贮藏
苗木出圃后及时贮藏,以防根系失水后见水烂根。
5、以沙填埋
最好沟藏,沟深50厘米为宜,长、宽根据苗量确定,将苗一捆捆根下、梢上放入沟底,捆间不要过紧,以防发烧、烂根。
要以过粗筛的河沙或重沙壤土填埋,边埋边活动捆扎,使沙充分充于捆间、苗间。
6、适量灌水
自苗上部以急水向苗上灌水,以便将沙最大量地冲入扎间、苗间,一次灌足,切忌重复,以防将苗涝伤烂根。
烧完水后,苗上盖10厘米河沙。
7、注意防寒
在气温将降至-5℃时,根据当地气温,酌盖草防寒,翌年气温回升后,及时去除防寒草,以防气温过高,冒芽、烧
根。
8、注意保湿
在苗木从贮藏沟中取出到栽植之前要保湿。
无论失水与否,栽前都应清水浸泡12-24小时。
葡萄苗木出圃分级与贮藏1.苗木出圃苗木必须在落叶后到封冻前全部出圃,这在北方冻土层30cm以上的地区尤为重要。
出圃前,要浇一次透水,以便起苗时根系完全,少伤根。
地上部修剪:对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植株,可剪留20cm左右,以便整形。
对生长细弱苗则留3-5个芽平茬。
但对有机械损伤,病虫为害严重,新梢纤细,不成熟和根系不良者,均不宜出圃外运。
起苗时,必须注意深挖,保持根系完整并防止机械损伤。
采用不同砧木的嫁接苗,不同品种的苗木分别放置,严格区分,以防混淆,及时拴好标签。
2.苗木分级对出圃苗木,在外调或栽植前,必须进行严格分级,分级标准因各地要求而不同。
辽宁省农牧厅园艺处根据辽宁省葡萄生产情况制定了葡萄苗木质量标准。
一等葡萄苗木质量标准:根条:侧根数为6条以上,侧根长为20cm以上,侧根基粗为0.2cm以上,侧根分布:分布均匀,不偏向一方,舒展,不卷曲,有较多小侧根及须根。
蔓(一年生):基部粗度在0.70cm以上,剪留节数为4-5节,芽眼饱满健壮。
自根苗:插条长度在20cm以上。
嫁接苗:砧木高度为25cm以上,接口愈合程度为完全苗木:无机械损伤。
检疫对象:无根瘤蚜、美国白蛾病虫害:无根头癌肿病。
二等葡萄苗木质量标准:根条:侧根数为4条以上,侧根长为15cm以上,侧根基粗为0.2cm以上,侧根分布:分布均匀,不偏向一方,舒展,不卷曲,有较多小侧根及须根。
蔓(一年生):基部粗度在0.50cm以上,剪留节数为3-4节,芽眼饱满健壮。
自根苗:插条长度在15cm以上。
嫁接苗:砧木高度为25cm以上,接口愈合程度为完全愈合。
苗木:无机械损伤。
检疫对象:无根瘤蚜、美国白蛾病虫害:无根头癌肿病。
楚燕杰在第四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红地球葡萄种条、苗木分级与应用》(楚燕杰1997年)论文中,提出红地球苗木的分级规格,并得到生产者认可,在苗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一级红地球葡萄苗木质量标准:根条:侧根数为8条以上,侧根长为20cm以上,侧根基粗为0.4cm以上,侧根分布:均匀,不卷曲,须根多。
桃苗木的出圃这里主要讲露地育苗的出圃,其他方式的育苗出圃可参照处理。
一、出圃准备出圃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①对苗木种类、品种、各级苗木数量等进行核对、调查、登记。
②根据调查结果及外来订购苗木情况,制定出圃计划及操作规程。
③搞好营销及时与购苗单位及运输单位密切联系,保证及时装运和苗木质量。
二、苗木挖掘1.挖苗时期北方落叶果树多秋季挖苗,行秋栽或假植。
也可在解冻后到根系生长前春季挖苗。
近距离运输可在此时起苗。
2.挖苗方法挖苗分带土和不带土两种方式。
落叶果树露地育苗,休眠期不带土对苗木成活影响不大;生长季出圃的苗木,如绿苗需带土。
起苗前对苗木挂牌,标明树种、品种、砧木、来源、树龄及苗木数量等。
如果土壤干燥,应提前1~2d充分灌水,待稍干后再起苗,以免起苗时损伤须根过多。
挖掘时,要尽量少伤根,使根系完整,挖出后就地临时假植,用土埋住根系,以免风吹日晒。
一畦或一区最好一次全部挖完,以便安排土地。
三、苗木分级与修剪为减少苗木风吹日晒的时间,起苗后应立即根据苗木规格进行分级。
不合格的苗木应留在圃内继续培养。
结合分级同时进行修剪。
剪去病虫根、过长及畸形根。
主根留20crn短截。
伤根应修剪平滑,且使剪口面向下,利于愈合及生长。
剪去地上部的枯枝、病虫枝、不充实的秋梢及萌蘖。
四、苗木检疫与消毒1.苗木检疫苗木检疫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措施,对果树新发展地区尤为重要。
凡是检疫对象应严格控制,不使其蔓延,做到疫区不送出,新区不引进;育苗期间发现,立即挖出烧毁,并进行土壤消毒;挖苗前进行田间检疫,调运苗木要严格检疫手续,发现此类苗木应就地烧毁;包装前,应经国家检疫机关或指定的专业人员检疫,发给检疫证。
我国对内检疫的病虫害有苹果绵芽、苹果蠹蛾、葡萄根瘤蚜、美国白蛾、柑橘黄龙病、柑橘大实蝇、柑橘溃疡病。
列入全国对外检疫的病虫害有地中海实蝇、苹果囊蛾、苹果实蝇、蜜柑火实蝇、葡萄根瘤蚜、美国白蛾、栗疫病、咖啡非洲叶斑病、梨火疫病等。
第十一章 苗木出圃与贮藏
第一节 苗木调查
在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前后,按树(品)种、苗木种类、苗龄分别调查苗木质量、产量,为做好苗木生产、供销计划提供依据。
苗木调查并不限于出圃苗,不出圃的苗木也应进行调查,故它不属于苗木出圃的内容。
调查的时期,是在秋季苗木生长即将停止落叶以前进行。
调查方法及精度计算如下:
1.划分调查区
树种、苗木种类、苗龄及作业方式都相同的划为一个调查区,量测每个调查区的作业面积和净面积,同时按一定的顺序,将床(畦、垅)编号。
2.设置样地
样地大小一般以20—50株苗木所占面积为样地面积。
为了使样本值接近总体值,样本数必须具有一定数量,才能使调查结果达到一定精度。
调查样地的数量可按(1)式进行粗估计算,然后用随机或系统抽样法将粗估样地落实在调查区内。
n=()E c
t ⋅2
(1) 式中:n ——样地块数;
t ——可靠性指标(粗估时可靠性规定为95%,查t 分布表得t=1.96); c ——变异系数;
E ——允许误差百分比(粗度为95%时,E=5%);
式中:t 、E 是已知数,c 值参考过去调查的变异系数确定,如无过去资料,可按式(2)、
(3)求得。
S=5
min
max X X - (2) C(%)=%100⨯X S
(3)
式中:S —粗估标准差;
Xmax —单位面积内最大密度(以株数表示);
Xmin —单位面积内最小密度(以株数表示);
X —单位面积内平均密度(以株数表示)。
3.调查样地内苗木数量、质量和精度计算
将每块样地内的苗木逐株数清。
用系统抽样法,抽取一定数量(一般不少于100株)样苗,量测苗高、地径。
然后按式(4)—(7)计算精度。
S==--∑=2121)(n x x
n
f f 1122--∑=n X n x n f f (4)
n S S x (5)
E=t ·S x X ×100% (6)
P=1-E (7)
各式中:X i —第i 个样本单元观察值;
X —样本平均数;
n —样本数;
S x 均数标准差;
E —相对误差;
P —精度。
国家标准《育苗技术规章》要求,产量精度达90%以上,质量精度达95%以上。
如果调查精度没有达到精度要求,先按式(3)c%=S/X ×100%求出初估样地(样苗)变异系数,再按式(1)计算应设样地(样苗)数,重设样地(样苗)。
计算苗木产量、质量
首先计算育苗面积,再根据样地(样苗)调查的结果及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所规定的各级苗木的标准计算各级苗木产量、质量。
第二节 壮苗的条件及年龄
一、壮 苗 条 件
壮苗即优良苗木。
壮苗一般表现在生根力旺盛和抗性强,移植和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
壮苗要具备以下条件:
1.苗木粗壮而直,有一定高度,上下均匀,无徒长现象,枝叶繁茂色泽正常。
2.根系发达,即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主根短而直。
根系要有一定长度。
根系长度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情况都有影响。
我们用侧柏一年生播种苗试验证明,根系长度20厘米的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和直径生长,比根系长度10厘米的苗木分别提高5.5%,34.8%和31%。
3.苗木的茎根比(即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之比)值小,而且苗木的重量大。
4.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5.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要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如油松和冷杉等苗木的顶芽比侧芽占优势,顶芽无显著的二次生长现象。
二、苗木的年龄及表示方法
苗木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移植苗的年龄,包括移植前的苗龄。
苗龄用阿拉拍数字表示,第一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未移植前在原地年龄;第二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培育的年龄,数字用短横线隔开,各数之和为苗木年龄,称几年龄。
如:(2—0)表示苗木为2年生未移植。
(2—2—2)表示6年生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2年的移植苗。
第三节 苗木出圃
一、起苗
起苗又叫掘苗,起苗的时间主要根据植树造林的季节来确定。
不论树种,都应该尽量缩短起苗与造林间隔时间,特别是常绿阔叶树和针叶树,更要注意这一点,最好做到随起苗随造林,这样才能保证造林成活率。
一般落叶树可在秋季落叶后到春季芽萌动前进行起苗。
秋季起苗后可及时腾出圃地进行秋耕或冬耕,为第二年育苗做好准备工作。
春季起苗,时间也要早,在苗木开始萌动前进行,否则会影响造林成活率。
起苗的关键是保护根系,特别要注意苗根的长度和数量,因为苗木根系的长短和多少,直接影响苗木的质量。
深度不应小于25—30厘米,为了避免根系失水干枯,掘苗最好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如果圃地土壤干燥,可在掘苗前2—3天适当灌水,起苗后将苗根用土或草袋暂时覆盖。
如起常绿树大苗时,应带宿土,土球大小根据苗木大小,植树造林的远近以及运输条件来决定。
二、苗木分级
起苗后立即将苗木运输到遮阴无风的地方按照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所规定的各树种分级标准,根据苗高、地径、直径将苗木分为Ⅰ、Ⅱ、Ⅲ级,Ⅲ级苗可留圃再移栽培育一年,废苗和有病虫的苗木不适于移栽。
三、苗木的包装和运输
苗木起苗分级后,要及时运到造林地栽植,如苗圃距造林地很近,将苗木装车后,用草席或蓬布复盖即可。
如为超过一天的长途运输,不论运输条件如何,苗木都必须妥善包装,以保护苗根不至于干枯,包装用料应就地取材,稻草、草袋、蒲包等均可。
如运输距离较运,包装时,最好在根部填放湿润的苔藓,锯屑或者根部沾泥浆。
在运输途中要注意检查,防止根部发热,如天气干旱,要适当浇水。
苗木到达目的地后,如不能立即栽植,则要及时开包假植,以免苗木发霉变质。
四、苗木的假植贮藏
苗木起苗后如不能立即运走,或运到造林地后不能立即栽植时,均应将苗根暂时埋在土中,假植起来,以防干枯。
根据假植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临时假植和长期假植。
临时假植只将苗根和苗干下部埋在土中即可。
长期假植应选择避风、干燥、平坦的地方,开挖假植沟,沟深视苗大小和根系长短而定。
沟的一边成倾斜面,顺此斜面将苗木单株排列放置,然后填土踏实,使干茎和苗根与土壤紧密结合,达到“疏排、深埋、踏实”的要求。
土壤干燥时,还应浇水,以防露根和苗根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