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水平与糖代谢调节状态关系的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26 KB
- 文档页数:2
作者单位:210028南京ꎬ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通信作者:胡咏新ꎬE ̄mail:hyx497@163.comDOI:10 3969/j.issn.1674 ̄2591 2019 03 014综㊀㊀述维生素D与糖代谢胡咏新ꎬ范尧夫ꎬ郑仁东ꎬ刘洲君ꎬ刘超[摘要]㊀近年来ꎬ维生素D对糖代谢的影响值得关注ꎮ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糖尿病发生率增加ꎬ并进一步影响胰岛β细胞活性并加重胰岛素抵抗ꎬ从而加快糖尿病进展ꎮ研究同样证实维生素D缺乏对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的并发症存在负面影响ꎬ值得重视的是母体维生素D缺乏同样影响子代胰岛功能及心血管结局ꎬ需要积极干预ꎮ[关键词]㊀维生素D缺乏ꎻ胰岛功能ꎻ糖代谢中图分类号:R977 2㊀㊀文献标志码:AVitaminDandglucosemetabolismHUYong ̄xinꎬFANYao ̄fuꎬZHENGRen ̄dongꎬLIUZhou ̄junꎬLIUChao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ꎬNan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ꎬNaning210028ꎬChina[Abstract]㊀InrecentyearsꎬtheinfluenceofvitaminDonglucosemetabolismisnoteworthy.VitaminDdefi ̄ciencycanleadtoanincreaseindiabetesꎬandfurtheraffecttheactivityofisletbetacellsandaggravateinsulinresist ̄anceꎬtherebyacceleratetheprogressionofdiabetes.ThestudyalsoconfirmsthatvitaminDdeficiencyhasanegativeeffectonthemacrovascularandmicrovascularcomplicationsofdiabetesꎬanditisworthnotingthatmaternalvitaminDdeficiencyalsoaffectsthepancreaticisletfunctionandcardiovascularoutcomeoftheoffspringꎬandrequiresactiveinter ̄vention.[Keywords]㊀vitaminDdeficiencyꎻpancreaticisletfunctionꎻglucosemetabolism㊀㊀维生素D缺乏非常常见ꎬ近些年已成为许多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ꎬ其骨骼外作用也逐渐被关注ꎮ大量横断面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与糖尿病㊁心血管疾病㊁跌倒㊁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ꎬ对糖代谢的影响是近期关注的焦点ꎮ2018年5月Cell新发表的文章ꎬ提出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ꎬVDR)是炎性反应和β细胞存活的关键调控因素[1]ꎬ无疑为糖尿病治疗揭开了新的篇章ꎬ本文结合近期相关研究ꎬ综述维生素D对糖代谢的影响ꎮ维生素D对糖代谢影响的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以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ꎬ其并发症多ꎬ危害较大ꎬ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ꎮ从遗传学上来看ꎬ糖尿病患者患维生素D缺乏症的可能性更高ꎬ维生素D相关基因的变异也与葡萄糖耐受㊁炎性反应等有关[2]ꎮ大型流行病学证据表明ꎬ血液中高维生素D水平与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有关ꎮ有关维生素D糖调节作用的机制包括:通过直接激活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ꎬVDR)或通过干扰存在于与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启动基因区域的维生素D反应元件影响胰岛β细胞的功能ꎻ通过增强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反应ꎬ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转运ꎻ诱导胰岛素原向胰岛素转换增加ꎮ此外维生素D可通过间接调节钙稳态影响疾病的进展ꎮ最新研究表明活性维生素D通过下丘脑室旁核VDRꎬ起到减少摄食㊁降低体质量㊁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3]ꎮ预防糖尿病发生进入21世纪ꎬ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病人数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ꎬ而2型糖尿病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ꎬ如何预防疾病发生是目前防治重点ꎮ人群研究表明维生素D不足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ꎬT2DM)发生率增加有关ꎮ流行病学显示ꎬ维生素D缺乏是T2DM患病的潜在危险因素ꎬ在T2DM和代谢综合征人群中ꎬ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β细胞功能独立相关[4]ꎮ另有研究表明其干预T2DM进程可能是其潜在的自身免疫功能[5]ꎮ然而ꎬ目前对于补充维生素D是否能降低或预防T2DM的发生并无明确结论ꎮ多项双盲随机对照药物试验表明ꎬ维生素D缺乏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短期或长期补充甚至是大剂量维生素D并不能降低其进展为T2DM的风险[6]ꎬ但可能有助于改善肥胖青少年的胰岛素敏感性[7]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光照较少的地区ꎬ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ꎬT1DM)的发生率很高ꎬ提示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T1DM的发生有关ꎮ部分观察性研究及Meta分析显示早期较高维生素D摄入可有效降低T1DM的发生风险[8]ꎮ对T1DM高危儿童的随访研究表明ꎬ体内较高水平的25OHD对应着较低出现胰岛素自身抗体的风险ꎬ而且这一风险的下降还受VDR基因型的影响[9]ꎮ维生素D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ꎬ包括单核细胞㊁巨噬细胞㊁树突状细胞及T㊁B淋巴细胞ꎬ或者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等机制预防或减少T1DM的发生[10]ꎮ维生素D结合蛋白㊁VDR㊁1α(OH)D基因多态性在胰岛素分泌受损上与T1DM明确相关[11]ꎬ维生素D和VDR可能会在儿童的胰岛自身免疫发育中发挥联合作用ꎬ增加T1DM的遗传风险[12]ꎮ目前关于补充维生素D能否降低T1DM的发生风险尚无定论ꎬ还需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探讨维生素D对T1DM的防治作用ꎮ维生素D缺乏在肥胖人群中盛行ꎬ与其较少的户外活动和紫外线暴露及肥胖个体脂肪组织吸收维生素D导致其生物利用度降低有关[13]ꎮ维生素D抑制脂肪转录因子ꎬ在能量平衡和脂质积累中具有重要作用ꎬ已证实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ꎬBMI)㊁脂联素和血清25OHD水平存在明确负相关ꎮ脂联素和葡萄糖稳态均由骨钙蛋白调节ꎬ这是由成骨细胞生成的ꎬ在维生素D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ꎮ低度慢性炎性反应是许多慢性病的标志ꎬ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ꎬIR)的启动促进T2DM发生ꎬ而维生素D所具有的抗炎及免疫作用已逐渐被认可ꎮ体外研究表明ꎬ胆骨化醇补充后炎性反应标志物持续减少ꎬ但需要足够的循环25OHD水平ꎬ在机体才可以获得最佳的抗炎反应ꎬ特别是在那些存在1α羟化酶免疫细胞的组织中[14]ꎮ然而ꎬ调节炎性反应的最佳25OHD水平还有待确定ꎮ但一般认为在75~80nmol/Lꎬ此时也可以最大化抑制甲状旁腺素ꎮ最近的一项述评和刚结束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维生素D补充对IR及脂肪丢失存在有益影响[15]ꎮ而某些VDR的多态性可能会增加T2DM和某些代谢综合症组分的易感性ꎮ干预糖尿病进展在糖尿病进展上似乎有几个因素起到主要作用ꎬ包括基因㊁生活方式㊁环境及营养状态ꎬ维生素D不管在血糖控制还是参与并发症进程均起着重要作用ꎮ而在营养状态中ꎬ低维生素D可能预示着久坐的生活方式以及慢性非特异性疾病ꎬ环境因素在T2DM的病理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ꎬ或者作为诱因ꎬ甚至起保护作用ꎮ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病情发展的关键环节ꎬ而最新的证据表明维生素D参与葡萄糖稳态ꎮVDR活性以及钙体内稳态可能涉及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以及胰岛素抵抗ꎬ维生素D水平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ꎬ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ꎮ活性维生素D通过与胰腺细胞上的VDR结合增强胰岛素的生成与分泌ꎮ维生素D缺乏的DM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进食诱发的胰岛素分泌都显著低于维生素D充足的患者ꎮ动物体内研究已经证实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分泌状态ꎬ但在人类研究结果并不一致ꎮ高胰岛素血症以及高血糖可以增强游离自由基的产生并导致氧化应激ꎮ目前认为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㊁损伤胰岛素分泌㊁以及糖尿病诸多并发症相关ꎬ部分研究认为维生素D可能通过修饰部分抗氧化酶而拥有抗氧化特征ꎬ并可保护β细胞抵抗凋亡[16]ꎮ许多胰岛素靶器官例如肝脏㊁脂肪以及肌肉组织表达VDRꎬ维生素D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ꎬ另一方面ꎬ维生素D浓度可能对葡萄糖稳态有依赖性ꎬ维生素D可以通过结合胰岛素靶细胞VDR㊁改变胰岛素信号或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4活性直接减轻胰岛素抵抗ꎮ此外ꎬ维生素D通过钙介导也可以间接影响胰岛素作用ꎮ维生素D严格调节钙的稳态ꎬ维持细胞内钙水平ꎬ以确保胰岛素在不同组织中的有效作用ꎮ维生素D也参与了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7]㊁内皮舒张和脂质水平的调节ꎬ这是与代谢综合征成分有关的机制ꎮIR是发展为T2DM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ꎬMS)关键环节ꎬ但有研究表明ꎬ即使调整MS组分ꎬ高25OHD上限1/3和低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ꎬFPG)和HbA1c的关联依然存在ꎮ这可能意味着维生素D在T2DM中起着有益的作用ꎬ独立于MS[18]ꎮ观察性研究揭示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发生有关ꎬ维生素D通过VDR㊁Klotho的表达和阻断肾素 ̄血管紧张素活性ꎬ从而发挥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19]ꎮNotch2和VDR多态性的改变表达可能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20]ꎮ维生素D缺乏同样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ꎮ高血糖㊁高血小板聚集与低25羟维生素D水平呈反比关系[21]ꎮ有证据表明维生素D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eninanioten ̄sionaldosteronesystemꎬRAAS)的负调节剂ꎬ可能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 ̄ingenzymeinhibitorꎬACEI)㊁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receptorblockerꎬARB)治疗提供额外的好处[22]ꎮ尚无大型研究证实这些结论ꎬMeta分析表明可能与VDR基因Fok1多态性有显著相关[23]ꎮ关于维生素D对并发症的影响ꎬ除与葡萄糖稳态相关外ꎬ是否有其他骨骼外作用参与其中有待进一步阐明ꎮ对孕妇及子代糖代谢的影响孕产妇维生素D缺乏多发生在怀孕期间ꎬ部分原因是胎儿需求ꎬ基于地区㊁种族以及对缺乏定义的不同ꎬ其患病率为5%~67%ꎮ暴露在某种特定的营养状态下ꎬ比如25OHD缺乏ꎬ可能与子代心脏代谢性疾病结局有关ꎮ观察性研究表明个体低维生素D状态增加进展为慢性病的风险ꎬ例如T2DM和心血管疾病ꎬ而妊娠期间低维生素D会增加子代相关风险[24]ꎮ在较小儿童中的研究发现低母体25OHD浓度与胰岛素抵抗以及脂肪含量增加有关ꎬ但另外一些研究并未观察到这种关联ꎮ母体维生素D浓度与子代心血管疾病结局有待进一步明确ꎮ不管是否妊娠ꎬ超重同样与低维生素D水平相关ꎬ孕期肥胖同样与子代心脏代谢紊乱相关ꎮ有研究结果表明ꎬ超重孕产妇低25OHD会增加子代IRꎬ并且ꎬ母体低VitD会增加孩子体脂百分比ꎬ且无来自BMI的交互作用ꎬ但这个结果尚无定论ꎬ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25]ꎮ部分研究已经显示维生素D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及敏感性对糖耐量有直接影响ꎬ此外ꎬ维生素D似乎可以影响葡糖稳态并证实在妊娠糖尿病中与HbA1c负相关ꎮ最近两项随机临床试验直接评估了补充维生素D对妊娠期间胰岛素抵抗的影响ꎮSoheilykhah等[26]在伊朗孕妇中的研究表明ꎬ从怀孕12周到分娩每天补充4000U的维生素Dꎬ与每日补充200U维生素D相比ꎬ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ꎮ而在另一项随机㊁双盲㊁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27]ꎬ48名妊娠中期妇女ꎬ与安慰剂组相比结果显示ꎬ增加9nmol的25OHD浓度会轻度降低空腹胰岛素的浓度和显著改善其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指数ꎮ研究显示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ꎬGDM)母亲脐血中低25OHD水平会增加IR指数ꎬ而早孕期低水平的维生素D可能影响胰岛素敏感性通路ꎬ从而与更高的糖尿病风险密切相关ꎮ维生素D补充在动物模型或体外研究也支持其潜在的获益作用ꎬ可以改善IR㊁肝功能和胰岛素敏感基因的表达ꎬ以及影响胰岛素调控途径ꎬ如AKT磷酸化等ꎮ根据这些观察结果ꎬ笔者可以推测ꎬ足量维生素D摄取ꎬ即可对胰岛素抵抗施加适度的影响ꎬ也可能对妊娠妇女的全身代谢状况产生有益的影响ꎮ小㊀㊀结维生素D缺乏对糖代谢的影响不容小觑ꎬ除了对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作用ꎬ对妊娠及子代糖代谢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ꎬ虽然有待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其安全有效性ꎬ但目前仍推荐维持25OHD水平在正常范围ꎬ以更好干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及发展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WeZꎬYoshiharaEꎬHeNꎬetal.VitaminDswitchesBAFcomplexestoprotectβcells[J].Cellꎬ2018ꎬ173:1135 ̄1149.[2]TakiishiTꎬGysemansCꎬBouillonRꎬetal.VitaminDanddiabetes[J].Endocrinol.MetabClinNorthAmꎬ2010ꎬ39:419 ̄446.[3]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ꎬ2018ꎬ11:1 ̄19.[4]LipsPꎬEekhoffMꎬvanSchoorNꎬetal.VitaminDandtype2diabetes[J].JSteroidBiochemMolBiolꎬ2017ꎬ173:280 ̄285.[5]CaltonEKꎬKeaneKNꎬNewsholmePꎬetal.TheimpactofvitaminDlevelsoninflammatorystatus:asystematicreviewofimmunecellstudies[J].PLoSOneꎬ2015ꎬ10:e0141770[6]MirhosseiniNꎬVatanparastHꎬMazidiMꎬetal.Vita ̄minDsupplementationꎬglycemiccontrolꎬandinsulinresistanceinprediabetics:aMeta ̄analysis[J].JEn ̄docrSocꎬ2018ꎬ2:687 ̄709.[7]BelenchiaAMꎬToshAKꎬHillmanLSꎬetal.Correct ̄ingvitaminDinsufficiencyimprovesinsulinsensitivityinobeseadolescents: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AmJClinNutrꎬ2013ꎬ97:774 ̄781. [8]ZipitisCSꎬAkobengAK.VitaminDsupplementationinearlychildhoodandriskoftype1diabetes:asys ̄tematicreviewandmeta ̄analysis[J].ArchDisChildꎬ2008ꎬ93:512 ̄517.[9]FrederiksenBꎬLiuEꎬRomanosJꎬetal.InvestigationofthevitaminDreceptorgene(VDR)anditsinterac ̄tionwithproteintyrosinephosphataseꎬnon ̄receptortype2gene(PTPN2)onriskofisletautoimmunityandtype1diabetes:theDiabetesAutoimmunityStudyintheYoung(DAISY)[J].JSteroidBiochemMolBiolꎬ2013ꎬ133:51 ̄7.[10]KiracDꎬDincerYazanCꎬGezmisHꎬetal.VDBPꎬVDRmutationsandotherfactorsrelatedwithvitaminDmetabolismmaybeassociatedwithtype1diabetesmel ̄litus[J].CellMolBiol(Noisy ̄le ̄grand)ꎬ2018ꎬ64:11 ̄16.[11]HusseinAGꎬMohamedRHꎬAlghobashyAA.Synerg ̄ismofCYP2R1andCYP27B1polymorphismsandsus ̄ceptibilitytotype1diabetesinEgyptianchildren[J].CellImmunolꎬ2012ꎬ279:42 ̄45.[12]NorrisJMꎬLeeHSꎬFrederiksenBꎬetal.Plasma25 ̄HydroxyvitaminDConcentrationandRiskofIsletAu ̄toimmunity[J].Diabetesꎬ2018ꎬ67:146 ̄154. [13]DingCꎬGaoDꎬWildingJꎬetal.VitaminDsignallinginadiposetissue[J].BrJNutrꎬ2012ꎬ108:1915 ̄1923. [14]ZhangYꎬLeungDYꎬRichersBNꎬetal.VitaminDinhibitsmonocyte/macrophageproinflammatorycytokineproductionbytargetingMAPKphosphatase ̄1[J].JImmunolꎬ2012ꎬ188:2127 ̄2135.[15]PannuPKꎬCaltonEKꎬSoaresMJ.CalciumandvitaminDinobesityandrelatedchronicdisease[J].AdvFoodNutrResꎬ2016ꎬ77:57 ̄100.[16]NeelankalJohnAꎬJiangFX.Anoverviewoftype2di ̄abetesandimportanceofvitaminD3 ̄vitaminDreceptorinteractioninpancreaticβ ̄cells[J].JDiabetesComplicationsꎬ2018ꎬ32:429 ̄443. [17]AlMheidIꎬPatelRSꎬTangprichaVꎬetal.VitaminDandcardiovasculardisease:istheevidencesolid?[J].EurHeartJꎬ2013ꎬ34:3691 ̄3698.[18]PannuPKꎬPiersLSꎬSoaresMJꎬetal.VitaminDsta ̄tusisinverselyassociatedwithmarkersofriskfortype2diabetes:ApopulationbasedstudyinVictoriaꎬAus ̄tralia[J].PLoSOneꎬ2017ꎬ12:e0178825. [19]EltablawyNꎬAshourHꎬRashedLAꎬetal.VitaminDprotectionfromratdiabeticnephropathyispartlymedi ̄atedthroughKlothoexpressionandrenin ̄angiotensininhibition[J].ArchPhysiolBiochemꎬ2018ꎬ8:1 ̄7. [20]RasheedMAꎬKantoushNꎬAbdEl ̄GhaffarNꎬetal.ExpressionofJAZF1ꎬABCC8ꎬKCNJ11andNotch2genesandvitaminDreceptorpolymorphismsintype2diabetesꎬandtheirassociationwithmicrovascularcom ̄plications[J].TherAdvEndocrinolMetabꎬ2017ꎬ8:97 ̄108.[21]SultanMꎬTwitoOꎬTohamiTꎬetal.VitaminDdi ̄minishesthehighplateletaggregationoftype2diabetesmellituspatients[J].Plateletsꎬ2018ꎬ9:1 ̄6[22]TaheriSꎬAsimMꎬAlMalkiHꎬetal.Interventionu ̄singvitaminDforelevatedurinaryalbuminintype2diabetesmellitus(IDEAL ̄2Study):studyprotocolfor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Trialsꎬ2018ꎬ19:230.[23]ZhangYꎬXiaWꎬLuPꎬetal.TheAssociationbetweenVDRgenepolymorphismsanddiabeticreti ̄nopathysusceptibility:asystematicreviewandMeta ̄a ̄nalysis[J].BiomedResIntꎬ2016ꎬ2016:1 ̄10. [24]HrudeyEJꎬReynoldsRMꎬOostvogelsAJ.Theassoci ̄ationbetweenmaternal25 ̄hydroxyvitaminDconcentra ̄tionduringgestationandearlychildhoodcardio ̄meta ̄bolicoutcomes:isthereinteractionwithPre ̄pregnancyBMI?[J].PLoSOneꎬ2015ꎬ10:e0133313. [25]HrudeyEJꎬReynoldsRMꎬOostvogelsAJꎬetal.TheAs ̄sociationbetweenMaternal25 ̄HydroxyvitaminDConcen ̄trationduringGestationandEarlyChildhoodCardio ̄met ̄abolicOutcomes:IsThereInteractionwithPre ̄PregnancyBMI?[J].PLoSOneꎬ2015ꎬ10:e0133313. [26]SoheilykhahSꎬMojibianMꎬMoghadamMJꎬetal.TheeffectofdifferentdosesofvitaminDsupplementationoninsulinresistanceduringpregnancy[J].GynecolEn ̄docrinolꎬ2013ꎬ29:396 ̄399.[27]AsemiZꎬSamimiMꎬTabassiZꎬetal.VitaminDsup ̄plementationaffectsserum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proteinꎬinsulinresistanceꎬandbiomarkersofoxidativestressinpregnantwomen[J].JNutrꎬ2013ꎬ143:1432 ̄1438.(收稿日期:2018 ̄07 ̄04)。
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其血液中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根据美国内分泌学会推荐的血清25-OH-VitD水平情况,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VitD0.05),维生素D缺乏组的HbA1c水平明显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很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维生素D缺乏已经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到2008年全球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人群已达10亿人[3]。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类脂溶性维生素,化学家卡尔1926年从鱼肝油中提取出来。
功能性的维生素D主要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人体主要是维生素D3。
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是自然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内源性合成和进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维生素D3本身没有生物活性,在血液循环中由肝脏细胞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羟化为25-OH-VitD,后在肾脏羟化为具生物活性的1,25-(OH)2VitD3,生物学活性由靶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介导[4]。
维生素D受体分布在人体多种组织中。
维持钙磷代谢、保持骨骼健康是其经典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软骨病、佝偻病、骨折。
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D在很多方面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5],包括参与调节激素的分泌、免疫功能、细胞增殖与分化等。
维生素D在代谢、心血管、免疫、神经细胞、免疫、孕产妇及胎儿和肿瘤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0年3月25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糖尿病人已经达到9240万人,成为世界上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6]。
越来越多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糖代谢及糖尿病的关系密切[7-9]。
1991年Pike在胰岛β细胞发现存在维生素D依赖性钙结合蛋白和维生素D 受体[10]。
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糖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糖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其中男性63例,男性平均年龄54.15岁,女性87例,女性平均年龄56.58岁。
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12 ng/ml且20 ng/ml且30 ng/ml为充足。
应用统计学分析25羟维生素D水平对糖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
结果150例2型糖尿病中严重维生素D缺乏者73例,占48.7%;缺乏者54例,占36%;相对不足者21例,占14%;充足者2例,占1.3%,维生素D缺乏与患者年龄无相关,与骨密度、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水平、HBA1C、HOMA-IR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绝大部分存在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的水平将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骨密度,导致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常规维生素D 检测,并及时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治疗,可改善糖代谢指标,预防骨质疏松。
标签:2型糖尿病;维生素D;骨密度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维生素D是促进骨骼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营养素,维生素D状态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环节,血清25(OH)D水平是评估维生素D状态的最佳指标。
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有一定联系,它在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分泌等方面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血糖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我科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糖代谢指标、骨密度进行检测,探讨它们之间的影响,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2015年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其中男性63例,男性平均年龄54.15岁,女性87例,女性平均年龄56.58岁。
病程1月~20年,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1.2排除标准以往曾长期接受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治疗者;排除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疾病及恶性肿瘤和严重合并症,如严重心衰、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不全、酮症酸中毒;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
孕中期血清维生素D与糖代谢相关性分析祝悦悦;张玉珍;曹志瑞;陶瑞雪【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22(35)7【摘要】目的探讨怀孕中期血清维生素D与葡萄糖代谢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门诊产检,具有完整资料的5690例孕24~28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4517例和正常组1173例。
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HOMA-IR)的关系,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空腹葡萄糖水平为(4.60±0.50)mmol/L、空腹胰岛素水平为(8.52±4.13)uU/ml、胰岛素抵抗指数为(1.77±1.01),分别高于正常组的(4.56±0.46)mmol/L、(8.18±4.03)uU/ml及(1.68±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高龄、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因素(OR=1.184、1.918、2.497,P<0.05)。
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具有相关性,维生素D缺乏、高龄、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总页数】3页(P109-111)【作者】祝悦悦;张玉珍;曹志瑞;陶瑞雪【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相关文献】1.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铁、锌和铁蛋白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2.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糖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代谢及其他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4.呼伦贝尔地区孕妇基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孕中期血脂代谢及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分析5.血清铁、锌和铁蛋白在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糖代谢指标的关系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维生素D与代谢综合征肖海英;卢艳慧;李春霖【期刊名称】《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16)002【总页数】3页(P154-156)【关键词】维生素D;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作者】肖海英;卢艳慧;李春霖【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介导的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以中心性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及血脂紊乱等多种代谢异常合并出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机制尚不明确。
近年来,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胰岛素抵抗、糖调节异常、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及肥胖症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低维生素D状态可能是MS的危险因素之一[1]。
但目前有关维生素D与MS之间的关系尚存争议,以下就维生素D与MS各组分的临床研究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1 维生素D与肥胖的临床研究肥胖是MS发病的中心环节,是多种代谢失调的始发因素。
研究表明,肥胖会导致维生素D不足,即肥胖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总体脂肪含量百分数的增加,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逐渐降低[2]。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维生素D水平下降是导致肥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维生素D水平下降与肥胖存在明显关联,维生素D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呈负相关;也与内脏脂肪含量呈负相关,且这种相关性强于与BMI及体质量的关系[3]。
然而,在一项 BMI和 25(OH)D3因果关系研究中表明,在控制混杂因素以后,较高BMI可以导致较低的维生素D水平,但低维生素D状态对BMI的影响可能很小[4]。
Salehpour等[5]在干预研究中也发现,给予超重和肥胖女性补充维生素D 1000 U/d,12周后与安慰剂组比,补充维生素D组体脂肪含量显著减少,25(OH)D3浓度显著增加,但体质量或腰围没有明显改变。
维生素D和糖尿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者:胡予大家最熟悉的维生素D的作用是维持钙磷代谢的稳定和骨骼的矿化,然而,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和钙的代谢与许多非骨骼终点相关,包括神经肌肉的作用、跌倒、银屑病、多发性硬化,甚至直肠和前列腺的肿瘤有关。
一些基础研究和动物研究提示,维生素D和钙可能和糖尿病的风险有关。
既往的一些观察性研究和动物研究一直提示维生素D的不足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一些观察研究发现,北半球光照严重不足的地区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半球光照充足的地区。
与对照组相比,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血浆维生素D水平较低。
而儿童或孕妇在补充维生素D后,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低。
但是这些研究的结果并非总是一致的。
大家推测维生素D的可能作用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这种功能可能可以预防或调节beta细胞的自身免疫,并且有一定的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当然,维生素D和1型糖尿病的关系还有待前瞻性临床研究来证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改变维生素D和钙的代谢平衡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1 维生素D和钙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可能机制1.1 对胰腺beta功能的影响有一些研究显示,维生素D可以影响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分泌,但是对基础胰岛素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
维生素D的直接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活性的1,25-OHD与胰腺beta细胞上的维生素D受体相结合而介导的。
维生素D的间接作用大家可能更加熟悉,也就是调节细胞外的钙浓度以及调节beta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
胰岛素的分泌是钙通道依赖的一个过程,因此细胞膜上钙通道钙流的改变会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影响。
因此,大家推断,钙摄入的不足和维生素D 的缺乏可能改变beta细胞内外钙的储存,从而影响胰岛素的释放,尤其是糖负荷下的胰岛素释放。
1.2 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维生素D可能直接地改善胰岛素的作用,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从而增强胰岛素对葡萄糖转运的反应。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29(10):72-77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基于数据挖掘的维生素D与糖尿病研究热点与内容分析安红红1,徐静2,李翀1,3,马迎惠1,宋凯琳1,赵艳君2(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0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乌鲁木齐830001;3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山西长治046011)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维生素D与糖尿病治疗相关的研究现状,探讨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前沿。
方法:运用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从建库截止到2022年4月12日,以“糖尿病”“维生素D”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聚类和可视化分析。
结果:共检索到6 371篇文献(其中中文2 316篇、英文4 055篇)。
国内外年度发文量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国内外高产作者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且高产作者间形成小型合作团体,但跨机构或跨地区联系较少,尚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核心作者群和研究团队;研究机构的主力仍是医院临床科室和医学院院校,各机构之间尚缺乏较好的合作,未能与其他学科交叉进一步纵深发展;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发现糖尿病类型、维生素D、结局监测指标、影响因素和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结论:国内相关研究较国外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关注其发展机制,为糖尿病或与其他慢性病共病的管理与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维生素D;研究热点;citespace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2020年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1],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达12.8%,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新增以及总数最多的国家,且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2]。
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以及机体糖代谢紊乱状态可累及大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从而造成多器官受损,使心、脑、肾、眼等多个组织器官受到损害,并形成一系列慢性并发症,导致器官功能缺陷或衰竭[3],这些糖尿病并发症不仅会占用较多的医疗资源,还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H#!!%&’()’*+,-’-.’-’(/0+0,1.2)34)05+-6,07+*’(0,186+-’"#"#9,(:"#;,:$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卷第$期补充维生素I 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糖代谢#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王少婷A !!吴佩佩A !王振竞A !李东杰A !邓文涛"!王淑萍A@"A:东营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山东东营!"C=#<A $":东营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山东东营!"C=#<A #中图分类号!D<==L "o H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AF="G"A"H ""#"###$G #<H#G #C I J K !A#L AH##<M N :+00-:AF="4"A"HL "#"#L #$L #A"摘!要!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I 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糖代谢&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A$年$月至"#A<年=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A$F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维生素I 组"0d <B #和对照组"0d <B #%维生素I 组患者口服维生素I 滴剂治疗$A 次"###K U $A 日"次$连续口服A"周)对照组患者服用安慰剂%检测并比较治疗前&治疗A"周后两组患者"C 羟维生素I B ."C "J X #I B /&溃疡&糖代谢&胰岛素&炎症&氧化应激和血脂指标水平$以评价补充维生素I 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A"周后$维生素I 组患者"C "J X #I B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L AAr A"L C<#-3M ](&0:"A$L H=r $L CC #-3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d CL =<H $&u #L ##A #%治疗A"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I 组患者糖尿病足溃疡创面面积明显缩小$创面深度明显变浅$创面评分明显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降低$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 #L #C #)维生素I 组患者高敏8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趋化因子C 及丙二醛等炎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 #L #C #%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补充维生素I 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足溃疡修复期的创面情况$加速创面组织生长)可以显著改善葡萄糖稳态和血脂$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维生素I)创面愈合)炎症)氧化应激%基金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A$X n #C<’!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糖尿病%糖尿病足"%4]’+(#_’-306’,*CF=‘0+-’:?,]@通信作者#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及相关疾病$垂体疾病$性腺及肾上腺疾病"%4]’+(#.\_3‘AFB:?,]B --/1(#)-!"(%8"*<3$66&/8/*(%(")*)*D)$*45/%&"*M %Z &$1)#/J/(%I )&"#8%;*-&%88%(")*%*4:X"4%("W/3(0/##"*V %("/*(#P "(2<"%I /("1L ))(Y &1/0!RE ;W>6’,*+-3A %RUO 5+75+A %RE ;Wn 65-N +-3A %T K I ,-3N +5A %I %;WR5-*’,"%RE ;W>6)7+-3A&A:I 57*:,1%-.,?2+-,(,3/%I ,-3/+-3O 5,7(500X ,07+*’(%>6’-.,-3I ,-3/+-3"C=#<A %86+-’*":I 57*:,1U 2+-’2/>)2352/%I ,-3/+-3O 5,7(500X ,07+*’(%>6’-.,-3I ,-3/+-3"C=#<A %86+-’’+@37.+97!J Y V %8a K 9%#a ,72,P5+-*,*655115?*0,1&+*’]+-I 0)77(5]5-*’*+,-,-_,)-.65’(+-3%3()?,05]5*’P,(+0]%+-1(’]]’*+,-’-.,[+.’*+&50*2500+-7’*+5-*0_+*6.+’P5*+?1,,*)(?52&I c U ’:Q %a X J I >#A$F 7’*+5-*0_+*6I c U’.]+**5.+-*,I ,-3/+-3O 5,7(500X ,07+*’(12,]E )3:"#A$*,V )(:"#A<_52505(5?*5.’-..+&+.5.+-*,&+*’]+-I32,)7&<B ?’050’’-.?,-*2,(32,)7&<B ?’050’&+’2’-.,]-)]P52*’P(5:a 65&+*’]+-I32,)7_’0*25’*5._+*69+*’]+-I.2,70,2’((/%"###K U5’?6*+]5’-.*_+?5’.’/1,2?,-*+-),)0A"_55b0*_6+(5*65?,-*2,(32,)7_’03+&5-7(’?5P,:T 5&5(0,1"C46/.2,[/(&+*’]+-I B +"C &J X ’I B ,%)(?52%3(/?,]5*’P,(+0]%+-0)(+-%+-1(’]]’*+,-%,[+.’*+&50*2500’-.P(,,.(+7_525.5*5?*5.’-.?,]7’25.P5*_55-P51,25*25’*]5-*’-.’1*52A"4_55b *25’*]5-*%0,’0*,5&’()’*5*655115?*0,1&+*’]+-I0)77(5]5-*’*+,-,-*65’P,&5+-.+?’*,20+-7’*+5-*0_+*6I c U :D %>U T a >#E 1*52A"4_55b *25’*]5-*%*65"C &J X ’I B (5&5(,1&+*’]+-I 32,)7_’00+3-+1+?’-*(/6+3652*6’-*6’*,1*65?,-*2,(32,)7+&"$L AAr A"L C<’-3M ](&0:&A$L H=r $L CC ’-3M ](,%_+*60*’*+0*+?’((/0+3-+1+?’-*.+11525-?5&1d CL =<H %&u #L ##A ’:E 1*52A"4_55b *25’*]5-*%?,]7’25._+*6*65?,-*2,(32,)7%*65_,)-.’25’,17’*+5-*0_+*6I c U _’00+3-+1+?’-*(/25.)?5.%*65.57*6,1*65_,)-._’00+3-+1+?’-*(/06’((,_52’-.*65_,)-.0?,25_’00+3-+1+?’-*(/25.)?5.+-&+*’]+-I 32,)7*1’0*+-3P(,,.3()?,05%3(/?,0/(’*5.65],3(,P+-%+-0)(+-%6,]5,0*’0+0],.5(+-0)(+-250+0*’-?5+-.5[’-.6,]5,0*’0+0],.5(+-0)(+-05?25*+,-+-.5[_5250+3-+1+?’-*(/25.)?5.0*5’./40*’*5%’-.+*0\)’-*+*’*+&5+-0)(+-05-0+*+&+*/+-.5[_’00+3-+1+?’-*(/+-?25’05.%_+*60*’*+0*+?’((/0+3-+1+?’-*.+11525-?50&&u #L #C ’:K -1(’]]’*,2/’-.,[+.’*+&50*2500+-.+?’*,20,16+36405-0+*+&+*/8425’?*+&572,*5+-%52/*62,?/*505.+]5-*’*+,-2’*5%?65],b+-504C ’-.]’(,-’(.56/.5,1&+*’]+-I32,)7_5250+3-+1+?’-*(/(,_52*6’-*6,05,1*65?,-*2,(32,)7%_+*60*’*+0*+?’((/0+3-+1+?’-*.+11525-?50&&u#L#C’:8J;8T U>K J;>#9+*’]+-I0)77(5]5-*’*+,-+-7’*+5-*0_+*6I c U?’-0+3-+1+?’-*(/+]72,&5 _,)-.’-.’??5(52’*5*6532,_*6,1_,)-.*+00)5.)2+-3I c U25?,&52/*_6+?6?’-0+3-+1+?’-*(/+]72,&53()?,05 6,]5,0*’0+0’-.P(,,.(+7+.%+-6+P+*+-1(’]]’*+,-’-.25.)?5,[+.’*+&50*2500:A B C D:.<3!I+’P5*+?1,,*)(?52*9+*’]+-I*R,)-.65’(+-3*K-1(’]]’*+,-*J[+.’*+&50*2500!!糖尿病足溃疡&.+’P5*+?1,,*)(?52%I c U’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A#lm"Cl"I c U患者的溃疡和截肢的发病率也高达"L Cl mA#L=l和#L"Cl m AL$l+A,"I c U患者死亡率约为非I c U糖尿病患者的"倍%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疾病是I c U的主要病因"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炎症和氧化应激在I c U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B,"近年来%医学专家一直在探索维生素I缺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包括维生素I在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行为$免疫系统以及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中的作用"I c U患者的"C 羟维生素I B+"C&J X’I B,水平较低%而关于补充维生素I对I c U患者胰岛素抵抗$炎症和氧化生物标志物影响的研究较少"研究结果显示%严重抑郁症患者每周补充C####K U的维生素I%连续补充$周%可以显著改善葡萄糖稳态和氧化应激指标%但不影响血脂水平+H,*摄入维生素I可以加速创面愈合%并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C4F,"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补充维生素I对I c U患者创面愈合和代谢状态$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E资料与方法>F>E资料来源选取"#A$年$月至"#A<年=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I c U患者A$F例"诊断标准#依据美国糖尿病学会"#AF年制定的糖尿病和I c U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纳入标准#&A’患者符合上述I c U的诊断标准*&"’R’3-52分级"B*&B’年龄A$m=#岁"排除标准# &A’过去B个月内服用维生素I者*&"’存在除糖尿病以外的其他疾病造成的足部溃疡者*&B’合并免疫系统紊乱$骨髓炎和肿瘤等影响I c U愈合的疾病者*&H’接受放疗$化疗者%或长期使用抗凝血药$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者"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维生素I组&0d<B’和对照组&0d<B’"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治疗情况与营养摄入情况"维生素I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体重和体重指数&Y Q K’$代谢当量&Q%a’$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患者所占比例$饱和脂肪酸&>c E’$多不饱和脂肪酸&O U c E’$单不饱和脂肪酸&Q U c E’$总膳食纤维&a I c’水平及饮食中的大量和微量营养摄入量等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见表A">F GE方法所有患者入组前均接受相同的糖尿病健康宣传教育$饮食和运动指导"维生素I组患者口服维生素I滴剂&规格#每粒含维生素I B H##K U’治疗%A次"###K U%A日"次%连续口服A"周"对照组患者服用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安慰剂胶囊进行治疗"每"周对患者进行A次门诊随访%以进行中间评估和溃疡清创术"表>E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7%I>E9)86%0"#)*)-I%#/&"*/4%(%I/(P//*(P)M0)$6#项目对照组&0d<B’维生素I组&0d<B’""=1&年龄M&$.r+%岁’C$L F"r$L F#C<L F<r$L""#L$BB#L H#F男性M例&l’F$&=BL A’F"&FFL=’#L<A<#L BB=体重M&$.r+%b3’=CL CF r AAL$A=$L C#r AHL B"AL H$##L AHAY Q K M&$.r+%b3M]"’"FL"#r BL$B"FL#=r HL HH#L"#=#L$BF Q%a M&$.r+%Q%a46M.’"FL#$r"L CF"FL C"r"L=A AL#<=#L"=H胰岛素治疗M例&l’<B&A##L#’<B&A##L#’#AL###二甲双胍治疗M例&l’$B&$<L"’=$&$BL<’AL ACC#L"$"能量M&$.r+%b?’(M.’"AFCL A$r"A#L C""A<$L=H r"A=L FA AL#"<#L B#C碳水化合物M&$.r+%3M.’"<<L F#r HBL#F BA#L BB r C#L#=AL CAF#L AB"蛋白质M&$.r+%3M.’$#L B"r A<L A$$#L<#r AAL"B#L"B$#L$A"脂肪M&$.r+%3M.’=CL==r ABL$"=$L B$r AHL#"AL"B##L""#>c E M&$.r+%3M.’"BL CC r HL<""HL F<r HL F=AL CCF#L A""O U c E M&$.r+%3M.’"BL BC r CL C#"HL BA r FL BF AL#FC#L"$<Q U c E M&$.r+%3M.’"#L=$r FL#F"AL BB r CL F##L FAF#L CB<胆固醇M&$.r+%]3M.’A$$L#=r FFL B"A<$L#C r=FL BA#L<"##L BC<a I c M&$.r+%3M.’A<L=C r HL B=A<L B#r HL BC#L F==#L CC#维生素I M&$.r+%*3M.’"L<#r#L$$BL#F r#L<=AL AB=#L"C=钙M&$.r+%]3M.’A#=BL HA r AHFL<F A AAFL F#r A$CL="AL=#F#L#<#>F NE观察指标检测并比较治疗前$治疗A"周后两组患者"C&J X’I B$溃疡$糖代谢$胰岛素$炎症$氧化应激和血脂指标水平%以评价补充维生素I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上述指标的影响"采用E U H$#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公司’测定空腹血糖&c O W’$空腹胰岛素&c K;>’$甘油三酯&a W’$总胆固醇&a8’$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T I T4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 I T4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X I T48’及糖化血红蛋白&X PEA?’水平"采用9504]’*+?"#型全自动动态红细胞沉降率&%>D’分析仪&意大利I+5..5.公司’测定%>D"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X J Q E4K D’d c Y W e c K;>M""L C*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X J Q E4(’d"#e c K;>M&c O W4BL C’*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指数&s U K8j K’d A M&(,3c K;>o(,3c Y W’"采用T K E K>J;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意大利I+’0,2+-公司’测定"C&J X’I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高敏8反应蛋白&6048D O’$丙二醛&Q I E’与趋化因子C&88T C’水平"采用微量酶标法测定总谷胱甘肽&W>X’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J’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a E8’%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创面面积&?]"’d 创面宽度e创面长度%创面宽度是指创面内最宽距离%创面长度是指创面内最长距离%如果创面多于A处%则选取最大的创面面积进行记录%采用专用标尺进行测量*使用医用无菌棉签置入创面最深处%采用专用标尺测量创面深度*采用.贝茨4詹森伤口评分标准/+$,对患者伤口进行创面评分%评分内容包括肉芽组织$渗液量$坏死组织量$伤口潜行$周围皮肤颜色$渗液类型$坏死组织类型及边缘表皮等$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值Am C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在A"周的研究过程中%患者不改变日常体育活动%也不服用任何营养补品"通过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卷第$期!%&’()’*+,-’-.’-’(/0+0,1.2)34)05+-6,07+*’(0,186+-’"#"#9,(:"#;,:$!<HA!!;)*2+*+,-+0*’软件对每日大量和微量营养素摄入量进行分析" >F OE统计学方法采用>O>>"#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l’表示%采用""检验和c+0652精确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均值r标准差&$.r+’表示%采用1检验进行比较*&u#L#C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E结果GF>E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S":5#<N水平&创面愈合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维生素I组与对照组患者"C&J X’I B水平$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及创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L#C’"治疗后%维生素I组患者"C&J X’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d HL CCF%&u#L##A’*且维生素I 组患者"C&J X’I 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d CL=<H%&u#L##A’"治疗后%维生素I组与对照组患者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及创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L##A’*维生素I组患者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及创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L#C’%见表""提示连续A"周补充维生素I可显著改善I c U 患者的"C&J X’I B水平和创面愈合指标"表GE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S":5#<N水平&创面愈合指标水平比较"%!\"#7%IGE9)86%0"#)*)-GS":5#<N&/W/&#%*4P)$*42/%&"*M"*4"1%()0#I/(P//*(P)M0)$6#I/-)0/%*4%-(/0(0/%(8/*("%!\"#组别时间"C&J X’I B M&-3M](’创面面积M?]"创面深度M?]创面评分M分维生素I组&0d<B’治疗前"#L C"r<L<$AHL=A r FL B$AL AB r#L C=""L B=r CL="治疗后"$L AA r A"L C<HL BB r AL$C#L HH r#L A<#L HH r#L A<对照组&0d<B’治疗前"#L"B r$L FF AHL$#r FL H=AL"F r#L C#"AL<<r FL A$治疗后A$L H=r$L CC=L C=r"L AA#L FC r#L"B A=L B<r=L BC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L$$"M#L B=<<L CFHM u#L##A A#L F$<M u#L##A HL F"#M u#L##A1=&维生素I组治疗前后比较HL CCFM u#L##A ACL#F<M u#L##A AAL#=CM u#L##A HL F"#M u#L##A1=&两组治疗后比较CL=<HM u#L##A A#L=F"M u#L##A FL C=FM u#L##A"L BF<M#L#A< GF GE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胰岛素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维生素I组与对照组患者c O W$X PE A?$c K;>$X J Q E4K D$X J Q E4(及s U K8j 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L#C’"治疗后%维生素I组患者c O W$X PEA ?及X J Q E4K 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维生素I组患者X PE A?$c K;>$X J Q E4K D与X J Q E4(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 U K8j K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L#C’%见表B"提示补充维生素I可以显著改善I c U患者的糖代谢$胰岛素抵抗"表NE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胰岛素指标水平比较"%!\"#7%INE9)86%0"#)*)-M&,1)8/(%I)&"#8%*4"*#$&"*&/W/&#I/(P//*(P)M0)$6#I/-)0/%*4%-(/0(0/%(8/*("%!\"#组别时间!c O W M&]3M.(’X PE A?M l c K;>M&*K U M](’X J Q E4K D X J Q E4(s U K8j K 维生素I组&0d<B’治疗前A$AL$<r F"L"$L BCr AL#$A=L AAr<L HF HL""r#L C<BFL<Fr AHL#B#L B#r#L#H 治疗后AF#L CCr CAL<"=L=Hr#L C<AHL<Br FL HA"L CAr#L BB BBL$"r A#L AB#L B"r#L#H 对照组&0d<B’治疗前A$=L$#r=#L=H$L"Ar#L="AFL$=r FL B"HL BAr#L FA B=L HHr ABL A$#L"<r#L#"治疗后A=HL HFr F$L CB$L#Br#L F=A=L$"r$L C<BL A=r#L B$B$L F#r AHL="#L"<r#L#B 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AL"AAM#L""$AL=FCM#L#=<#L=<=M#L H"="HL B<HM u#L##A#L C"CM#L F##!#M AL###1=&维生素I组治疗前后比较"L CH#M#L#A"HL=$#M u#L##A AL$H#M#L#F=ACL"<=M u#L##A AL=C#M#L#$"AL=#CM#L#<#1=&两组治疗后比较AL CAFM#L ABA BL ABBM#L##""L C"$M#L#AB A"L#<$M u#L##A"L B<BM#L#A$"L"=BM#L#"HGF NE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维生素I组与对照组患者6048D O$%>D$88T C$ ;J$a E8$W>X及Q I 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L#C’"治疗后%维生素I组患者%>D$88T C$a E8及Q I 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维生素I 组患者6048D O$%>D$88T C及Q I E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L#C’%见表H"提示补充维生素I 可以抑制I c U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表OE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7%IOE9)86%0"#)*)-"*-&%88%()0,%*4)X"4%("W/#(0/##&/W/&#I/(P//*(P)M0)$6#I/-)0/%*4%-(/0(0/%(8/*("%!\"#组别时间6048D O M&*3M](’%>D M&]]M6’88T CM&]],(M T’;JM&*],(M T’a E8M&]],(M T’W>X M&*],(M T’Q I E M&*],(M T’维生素I组&0d<B’治疗前ABL"#r BL<=F=L AAr"CL$<"L F"r#L F<H#L F$r$L<#A BAHL A$r<$L$F CCAL#Fr A#FL AB BL<Fr#L$B 治疗后A"L$"r HL"=B"L HFr ABL=""L"=r#L H<HCL#Br CL B"A"A<L"=r A$#L CF C"<L CFr<#L<=BL""r#L F<对照组&0d<B’治疗前ABL HBr CL FF FCL C<r"FL$F"L F$r#L C=HAL AFr HL F=A"<CL FBr ABHL"C CH#L#=r<$L BC BL$Fr#L=C 治疗后A=L B$r CL"<HFL C#r A#L=F"L CCr#L FB HBL$$r CL=H A"##L$Fr A$#L CA C"#L H<r$"L=#BL CFr#L F#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HL<A=M u#L##A FL BF"M u#L##A AL HCA M#L AH$AL B"<M#L A$C HL#FB M u#L##A AL HF<M#L AHB BL#A"M#L##B1=&维生素I组治疗前后比较#L F"<M#L CB#AAL H#H M u#L##A BL<"H M u#L##A HL#HF M u#L##A HL HHF M u#L##A AL H$B M#L AH#FL BHH M u#L##A1=&两组治疗后比较FL HF<M u#L##A=L=F<M u#L##A BL B"$M#L##A AL HA=M#L AC$#L F<C M#L H$$#L=A"M#L H=$BL C$F M u#L##AGF OE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维生素I组与对照组患者a W$a8$9T I T48$T I T48及X I T4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L#C’"治疗后%维生素I组患者a W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L#C’%见表C"提示维生素I可以改善I c U患者的血脂指标"!<H"!!%&’()’*+,-’-.’-’(/0+0,1.2)34)05+-6,07+*’(0,186+-’"#"#9,(:"#;,:$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卷第$期表SE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88)&‘a#7%ISE9)86%0"#)*)-I&))4&"6"4&/W/&#I/(P//*(P)M0)$6#I/-)0/%*4%-(/0(0/%(8/*("%!\"%88)&‘a#组别时间a W a89T I T48T I T48X I T48维生素I组&0d<B’治疗前"L#<r#L$"CL#$r AL A=BL BAr AL#F BL HAr AL A"AL F$r#L BF 治疗后AL FBr#L C<HL$<r AL#$BL AAr#L$$BL#<r AL A$AL C$r#L B<对照组&0d<B’治疗前"L#Cr#L=F CL#"r AL#B BL B<r#L<C BL BCr#L<<AL=Cr#L B=治疗后AL<#r#L=A HL<Br AL AB BL A<r#L$#BL A<r AL""AL FFr#L B$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AL A=$M#L"H##L CHH M#L C$=AL C#B M#L ABC#L<B=M#L BC#AL C="M#L AA$1=&维生素I组治疗前后比较HL"=C M u#L##A AL AA#M#L"F<AL BCF M#L A==AL$"A M#L#=##L=H"M#L#$B1=&两组治疗后比较"L=B"M#L##=#L"B$M#L$A"#L F""M#L CBC#L CH=M#L C$C AL BFA M#L A=CNE讨论本研究采用前瞻性方法%探讨了补充维生素I对I c U患者溃疡创面愈合$糖代谢与胰岛素$血脂以及炎症和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A"周后%维生素I组与对照组患者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及创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维生素I组患者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L#C’"提示I c U患者连续A"周补充维生素I 可显著改善溃疡创面愈合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I c U患者连续A"周补充维生素I后%"C&J X’I 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2>等+<,的研究评价了糖尿病足患者和新诊断"型糖尿病&*/75".+’P5*50]5((+*)0%a"I Q’患者的血清"C&J X’I B 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足组患者的血清"C&J X’I B水平显著低于新诊断a"I Q组%并提出糖尿病足患者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I以预防不利的免疫学改变"S+’等+A#,的研究评价了A#=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和"AH例健康妊娠期妇女的血清"C&J X’IB水平%结果表明%缺乏维生素I的A#m AH周妊娠期妇女的糖尿病患病风险较健康妊娠期妇女提高了"L$"倍&!"d"L$"%<Cl#$d AL ACm FL<B’"研究结果表明%外周动脉疾病是足截肢$足感染和足溃疡的独立相关因素%维生素I B通过诱导基因表达%在糖尿病足患者角蛋白细胞培养物中产生人源抗菌肽T T4B=和(防御素"%并通过诱导角化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和切口愈合+AA4A","糖尿病足患者血管生成因子能够在体外模型中被骨化三醇重建%而骨化三醇可以加速溃疡愈合%培养内皮细胞和胶质化细胞"由此可见%补充维生素I能够促进组织形成%改善局部血供%预防足坏疽和足溃疡形成+H%F,"本研究结果显示%连续补充A"周维生素I的I U c患者c O W$X PEA?$c K;>$X J Q E4K D与X J Q E4(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s U K8j K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 #L#C’"提示补充维生素I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尹万军等+AB,的Q5*’分析结果表明%补充维生素I显著降低了妊娠糖尿病患者的c O W&-%(d G#L"<% <Cl#$d G#L CFm G#L#"’$c K;>&-%(d G#L H"%<Cl#$d G#L F<m G#L AC’水平%改善了患者的X J Q E4K D&-%(d G#L CB%<Cl#$d G#L$<m G#L A=’$X J Q E4(&-%(dG#L B<%<Cl#$dG#L FA m G#L A$’%提高了s U K8j K&-%(d#L$=%<Cl#$d#L HA m AL B"’"王炜等+AH,的研究结果表明%新诊断a"I Q患者血清"C&J X’I B 水平与X J Q E4K D&8d G#L"$$%&d#L##"’$Q’*0).’胰岛素敏感指数&8d G#L"C<%&d#L##C’相关%提示维生素I与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有关"维生素I缺乏是胰岛素抵抗增加和胰岛素分泌减少的促进因素%维生素I通过存在于(细胞质内的钙离子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维生素I缺乏与胰岛素敏感性$分泌和合成相关"维生素I严重缺乏会降低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功能不良"维生素I能提高维生素I受体&&+*’]+-I25?57*,2%9I D’数量%并进一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AC,"缺乏胰岛(细胞造成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是a"I Q的主要发病机制%维生素I可以降低T型钙通道表达%而过多的钙信号能够诱导包括(细胞在内的细胞凋亡+<%AF,"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补充维生素I%并连续服用A"周%可降低I c U患者的血清6048D O$%>D$88T C和Q I E 等炎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L#C’%但对;J$a E8与W>X等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L#C’"提示补充维生素I可以抑制I c U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邓慧慧等+A=,的研究结果表明%I c U患者的"C&J X’I B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I c U 患者的8D 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充维生素I对I c U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个方面# &A’I c U患者缺乏维生素I时免疫功能受损%造成患者发生感染%加重了患者病情"补充维生素I后%维生素I与9I D 结合的活性产物在树突细胞$活化Y细胞和a细胞中表达%促进抗菌肽产生%并对机体免疫进行调节"&"’血液中升高的炎症因子水平能够导致糖尿病和并发症发生"当I c U患者缺乏维生素I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趋化功能发生障碍%造成抗炎反应调节不平衡"补充维生素I后%维生素I 可以对抗炎性细胞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基因进行蛋白表达%进而发挥抗炎作用+F%A=4A$,"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维生素I组患者的88T 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提示补充维生素IA"周可显著降低I c U 患者的88T C水平"维生素I能够激活9I D发挥抗炎作用% 9I D具有抗炎作用%能够通过抑制核因子-Y&;c4-Y’来抑制蛋白的泛素化和磷酸化%通过抑制-Y激酶活性等对;c4-Y的转录表达进行抑制%;c4-Y是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可调控包括88T C在内的多种炎症相关因子表达+A<,"氧化应激是发生糖尿病足的生理和病理基础%补充维生素I 能够减少I c U患者的氧化应激"非酯化脂肪酸和血糖水平过高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能够促进机体产生活性氧%增加患者氧化应激"活性氧能够损害I;E$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造成细胞功能障碍甚至死亡"Q I E水平可以显示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血液透析患者补充B个月维生素I受体激动剂帕里骨化醇后%体内的Q I E 水平迅速降低%而维生素I主要通过清除机体酶类并产生离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卷第$期!%&’()’*+,-’-.’-’(/0+0,1.2)34)05+-6,07+*’(0,186+-’"#"#9,(:"#;,:$!<HB!!子来降低氧化应激+"#,"本研究结果表明%补充A"周维生素I后%维生素I组患者的a W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L##A’"Q)},^4E3)+225等+"A,的研究结果表明%a"I Q女性患者连续F个月补充H###K U M.的维生素I会导致血清a W水平显著降低%而不会影响其他脂质谱的水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维生素I可能对I c U患者的血脂产生有利影响"有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I摄入可能会增加钙的吸收%进而导致脂肪吸收增加*也有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I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介导其对脂质分布的潜在益处+B%"","目前%关于维生素I对血脂影响的机制还不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I c U患者补充维生素I可以显著改善I c U修复期的创面情况%加速创面组织生长*可以显著改善葡萄糖稳态和血脂%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参考文献+A,n6’-3O%T)V%V+-3Z%5*’(:W(,P’(57+.5]+,(,3/,1.+’P5*+?1,,* )(?52’*+,-#’0/0*5]’*+?25&+5_’-.]5*’4’-’(/0+0+V,:E--Q5.%"#A=%H<&"’#A#F4AAF:+",a’2.~3)+(’4W’2? ’E%W’2? ’4y(&’25^Z%>’-^48,2P’(~-K%5*’(:D,(5 ,1+-1(’]]’*,2/]’2b520+-*6565’(+-3*+]5,1.+’P5*+?1,,*,0*5,]/5(+*+0*25’*5.P/0)2352/,2’-*+P+,*+?0+V,:V R,)-.8’25%"#"#%"<&A’#C4A#:+B,Q,605-+>%E’(’’Q%E*(’0+D%5*’(:a655115?*+&5-500,1-53’*+&5 72500)25_,)-.*652’7/’0’-,&5(]’-’35]5-*,1.+’P5*+?1,,*)(?520#’-,&52&+5_,10/0*5]’*+?25&+5_0+V,:VI+’P5*50Q5*’PI+0,2.%"#A<%A$&"’#F"C4FHA:+H,>57562]’-506n%j,(’6.,,^c%E P5.+c%5*’(:9+*’]+-I >)77(5]5-*’*+,-E115?*0*65Y5?b I572500+,-K-&5-*,2/%K-0)(+-D50+0*’-?5%’-.Y+,]’2b520,1J[+.’*+&5>*2500+-O’*+5-*0_+*6Q’N,2I572500+&5I+0,2.52#ED’-.,]+^5.%8,-*2,((5.8(+-+?’(a2+’(+V,:V;)*2%"#AF%AHF&"’#"HB4"H$:+C,I’--/I’2(+-3*,-8V%>)2506j)]’2>%V’3.+06>%5*’(:%&’()’*+,-,1 >52)]9+*’]+-I T5&5(0+-I+’P5*+?c,,*K-15?*+,-0#E82,004>5?*+,-’(>*)./+-’a52*+’2/8’2585-*52+->,)*6K-.+’+V,:K2’-VQ5.>?+%"#A<%HH&F’#H=H4H$":+F,Z’-3Q%T+)V%n6,)S%5*’(:8,225(’*+,-E-’(/0+0P5*_55->52)] 9+*’]+-IT5&5(0’-.T,_52%[*25]+*/Q’?2,&’0?)(’28,]7(+?’*+,-0+-K-.+&+.)’(0_+*6a/75"I+’P5*50Q5((+*)0+V,:V I+’P5*50D50%"#A<#H"CA$"<:+=,苏杭%周健%贾伟平:"#AF年E I E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解读+V,:中国循环杂志%"#AF%BA&^"’#F=4=A:+$,Y’*504V5-05-Y Q:862,-+?_,)-.’00500]5-*+V,:;)208(+-;,2*6 E]%A<<<%BH&H’#=<<4$HC:+<,{’|3(’2>%{’|3(’2E%O+(*5->%5*’(:J0*5,72,*5352+-’-."C46/.2,[/&+*’]+-I(5&5(0+-7’*+5-*0_+*6.+’P5*+?1,,*+V,:%b(5]X’0*’(+b8522’6+0+%"#A$%"<&B’#A=#4A=C:+A#,!S+’V%>,-3Z%D’_’(>%5*’(:9+*’]+-I0*’*)0.)2+-37253-’-?/’-.*652+0b,1350*’*+,-’(.+’P5*50]5((+*)0#E(,-3+*).+-’(0*)./+-’])(*+2’?+’(?,6,2*+V,:I+’P5*50J P50Q5*’P%"#A<%"A&$’#A$<C4A<#C:+AA,!T 75^4T 75^;%W,-^~(5^48)2+5(K%a25&+},4>’-*’82)^Q Y%5*’(: %[72500+,-’-.&+*’]+-I4]5.+’*5.253)(’*+,-,1]’*2+[]5*’((,472,*5+-’050&Q Q O0’’-.*+00)5+-6+P+*,20,1]5*’((,72,*5+-’050&a K Q O0’+-65’(*6/0b+-’-.+-.+’P5*+?1,,*)(?520+V,:E2?6I52]’*,(D50%"#AH%B#F&<’#$#<4$"A:+A",!W,-^’(5^48)2+5(K%a2)N+((,9%Q,-*,/’4D,0’(50E%5*’(:A%"C4 .+6/.2,[/&+*’]+-I B+-.)?50T T4B=’-.X Y I4"72,.)?*+,-+-b52’*+-,?/*5012,].+’P5*+?1,,*)(?52072,],*+-3_,)-.65’(+-3#’-+-&+*2,],.5(+V,:O T,>J-5%"#AH%<&A#’#5AAABCC:+AB,!尹万军%金丹%姚梦楠%等:维生素I补充对妊娠期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作用的Q5*’分析+V,:卫生研究%H$&C’#$AA4$AF%$"A: +AH,!王炜%叶山东%钱立庭%等:新诊断"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I 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V,:中国糖尿病杂志%"#A$%"F&A#’#$#"4$#F:+AC,!张爱飞%冯正平:维生素I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V,:中国骨质疏松杂志%"#A<%"C&H’#CFH4CF<:+AF,!a2+7’*6+O%D’,Z j%O’-.5/j%5*’(:>+3-+1+?’-?5,19+*’]+-I,-*65>)0?57*+P+(+*/,1W50*’*+,-’(I+’P5*50Q5((+*)04EQ5*’4E-’(/0+0+V,:K-.+’-V%-.,?2+-,(Q5*’P%"#A<%"B&C’#CAH4C"H:+A=,!邓慧慧%朱虹%葛胜洁%等:维生素I缺乏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影响+V,: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AC%"B&A#’#=HB4=HC:+A$,!Q’T%R’-3>%865-X%5*’(:I+]+-+065."C4J X&+*’]+-I B(5&5(0’-.&+*’]+-I25?57*,2&’2+’-*0’25’00,?+’*5._+*60)0?57*+P+(+*/*,*/75".+’P5*50_+*6?,2,-’2/’2*52/.+05’050+V,:V8(+-T’P E-’(%"#A<%B#5"BAB=:+A<,!a’-S%R5-S%T+)Z:O’2+?’(?+*,(+-6+P+*025-’(+-1(’]]’*+,-P/ 72,],*+-3&+*’]+-I25?57*,24]5.+’*5.05\)50*2’*+,-,1;c4b’77’Y0+3-’(+-3+V,:V E]>,?;5762,(%"##$%A<&<’#A=HA4A=C": +"#,!I5-3S%865-3V%>65-Q:9+*’]+-I+]72,&50.+’P5*+?-5762,7’*6/ +-2’*0P/+-6+P+*+-325-+-’-.25(+5&+-3,[+.’*+&50*2500+V,:V%-.,?2+-,(K-&50*%"#AF%B<&F’#FC=F4FCFF:+"A,!Q)},^4E3)+225O%c(,250Q%Q’?+’0;%5*’(:a655115?*,1&+*’]+-I0)77(5]5-*’*+,-,-052)](+7+.0+-7,0*]5-,7’)0’(_,]5-_+*6.+’P5*50#E2’-.,]+^5.?,-*2,((5.*2+’(+V,:8(+-;)*2%"#AC%BH&C’#=<<4$#H:+"",!c+*2+E%>N’62+2X%Y’?6*+’2E%5*’(:O25.+?*+&5Q,.5(,1I+’P5*+?O,(/-5)2,7’*6/>5&52+*/Y’05.,-9+*’]+-I T5&5(+V,:J75-E??500Q’?5.V Q5.>?+%"#A<%=&AF’#"F"F4"F"<:&收稿日期#"#"#4#H4#$’欢迎关注$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微信公众号&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投稿的作者可进入微信公众号查询稿件状态’!<HH!!%&’()’*+,-’-.’-’(/0+0,1.2)34)05+-6,07+*’(0,186+-’"#"#9,(:"#;,:$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卷第$期。
维生素D如何调节血糖水平在我们关注健康的旅程中,血糖水平的稳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而近年来,维生素 D 与血糖调节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你可能会好奇,这个小小的维生素到底是如何在我们身体内部发挥作用,来影响血糖水平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维生素 D 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维生素 D可以通过我们的饮食摄入,比如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像鱼肝油、蛋黄、乳制品等。
同时,我们的皮肤在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时,也能够合成维生素 D。
维生素 D 进入体内后,会经过一系列的转化。
它先在肝脏中被转化为 25-羟维生素 D,然后在肾脏中进一步转化为活性形式的 1,25-二羟维生素 D。
这种活性形式的维生素 D 能够与身体内的各种细胞和组织相互作用,从而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那么,维生素 D 到底是怎样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的呢?其中一个关键的途径是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
胰岛素是我们体内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它能够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研究发现,维生素 D 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
当体内维生素 D 水平充足时,胰岛β细胞的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持,胰岛素的分泌也会更加正常和有效。
相反,如果维生素 D 缺乏,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影响血糖的调节。
此外,维生素 D 还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这意味着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更加灵敏,能够更有效地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当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时,相同量的胰岛素可以发挥更好的降糖作用,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维生素 D 对血糖调节的影响还体现在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上。
慢性炎症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 D 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它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损害。
不仅如此,维生素 D 还能够影响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肌肉是我们身体中消耗葡萄糖的重要组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