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65
防渗墙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写依据依据:业主提供的《宁夏固原市彭阳县乃河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技施设计图集》和现行水利施工行业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本防渗墙施工专项方案。
1.2编制原则(1)在编制施工专项方案时,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2)遵循设计文件和验收规范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并对设计方案要求进行科学合理优化施工。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本公司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平行作业,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工程的建设。
(4)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监理意见,严格管理。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乃河水库位于茹河干流上游彭阳县古城镇小岔村,坝顶左岸有彭青高速及彭青公路穿过,距下游店洼水库20km,东距彭阳县城30km,,交通便利。
本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对大坝进行防渗处理、新建溢洪道、维修输水建筑物和库坝护坡工程。
枢纽布置从左至右依次为土坝、输水塔和泄洪放水塔。
拦河坝布置在沟道上,现状坝型介于均质土坝和非均质土坝之间。
坝体与坝基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帷幕灌浆进行防渗处理。
本次维持原坝顶高程不变,主坝防渗墙为在坝中偏上游3.85m修建,桩号为0+000—0+620,长度620m。
大坝加固后,坝顶宽 6.0m,坝顶高程 1785.2m,坝轴线长度为 620m,最大坝高 50m。
在坝轴线中间位置设置0.60m 厚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墙长630m(K0+030~K0+660),底部深入强风化岩层1.0m,在溢洪道两侧墙底接1 排帷幕灌浆和回填灌浆。
大坝上游坝坡维持原坝坡比 1:3.0。
下游坡坡比维持原坡比 1:2.5、1:2.5,在高程1552.20m 处设置马道,马道宽 2.00m。
浅谈防渗墙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摘要:硗碛水电站大坝基础采用在轴线上布置一道长104m,宽1.2m,最深达68m的防渗墙,结合墙下基岩帷幕灌浆进,行防旁渗处理。
防渗墙下基岩主要由变质砂岩和炭质千枚岩组成。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防渗墙下进行帷幕灌浆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并对灌浆效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大坝基础;防渗墙;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施工工艺1、工程概况硗碛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宝兴县境内的东河上游河段,为高坝引水式龙头水库电站。
该工程共装机3台,单机容量为80mw,总装机容量为240mw。
工程枢纽由拦河大坝、泄洪洞、放空洞、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和地下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拦河大坝为砾石土直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23m,坝轴线长452.7m,坝顶宽度10.0m,最大底宽450m。
坝体基础为深厚覆盖层,大坝地基防渗采用防渗墙与帷幕联合防渗处理方式,在轴线上采用一道厚为1.2m的混凝土垂直防渗墙,防渗墙最大深度68m。
防渗墙下部采用2排灌浆帷幕进行防渗,帷幕灌浆最大孔深113.5m。
在防渗墙浇注前按排距1.0m、孔距2.0m下入预埋管,预埋管采用6m长的φ108铁管对接。
2、防渗墙下帷幕灌浆施工特点1)铁管对接次数多,不能保证预埋管的垂直度,造孔困难;2)采用预埋管代替孔口管,预埋管底部与基岩衔接部位局部有沉淀,易塌孔埋钻,造成孔故;3)多数钻孔孔深大于70m,返水时间较长,难以及时的从返水情况确定钻进是否正常,易造成孔故。
3、施工工艺3.1预埋管施工灌浆管底部用厚度为lmm的铁皮封堵,可避免混凝土灌入,也可避免其他孔灌浆时浆液串入,而增加扫孔量。
在防渗墙浇筑前,每个槽段的预埋管通过钢筋笼固定,5个-7个灌浆管为一组,整体下人,以尽量保证其垂直度和不受浇筑的影响而发生变形。
3.2钻孔灌浆施工按先下游排、后上游排,排内分三序的原则进行。
先施工先导孔,然后依次施工Ⅰ序孔、Ⅱ序孔、Ⅲ序孔、检查孔。
灌浆孔:预埋管扫孔及钻至基岩2m→接触段灌浆并待凝3d→第二段钻孔→简易压水→第二段灌浆→……→终孔段钻孔→简易压水→终孔段灌浆→封孔。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一、概述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是一种用于处理建筑物或土地中的渗漏问题的施工方法。
通过注入特定的材料,可以形成一个防水屏障,有效阻止水的渗透。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的步骤和要点。
二、工艺流程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施工区域首先,需要确定施工区域。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进行防渗处理的区域,并对其进行测量和标记。
2. 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垃圾,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和清洁。
3. 预处理预处理是确保施工效果的重要步骤。
在进行灌浆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预处理,如清理和修复裂缝、填充孔洞等。
4.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需要,准备所需的灌浆材料。
常用的灌浆材料包括胶凝材料(如水泥和砂浆)、聚合物(如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等。
5. 施工操作在进行施工操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
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注浆、压力注浆、喷射等。
5.1 注浆法注浆法是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准备注浆设备:包括注浆泵、注浆管等。
•注浆孔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内钻孔。
•注浆材料配置:根据具体需要,配置适量的注浆材料。
•注浆施工:将注浆材料通过注浆泵注入孔洞中,直到填满整个孔洞。
注浆过程中需要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确保注浆效果。
5.2 压力注浆法压力注浆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准备压力注浆设备:包括压力注浆泵、注浆管等。
•压力注浆孔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内钻孔。
•注浆材料配置:根据具体需要,配置适量的注浆材料。
•压力注浆施工:将注浆材料通过压力注浆泵注入孔洞中,并对注浆压力进行控制,确保注浆材料能够充分填充孔洞。
5.3 喷射法喷射法是一种适用于大面积施工的方法,其步骤如下:•准备喷射设备:包括喷射机、喷射枪等。
•喷射材料准备:根据具体需要,配置适量的喷射材料。
•喷射施工:将喷射材料通过喷射机喷射到施工区域的表面上,形成连续的防水层。
一、工程概述沙湾水电站位于木里县境内的木里河干流上,系木里河干流(上通坝~阿布地河段)水电规划“一库六级”的第3级电站。
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上游与卡基娃电站衔接,下游与俄公堡电站衔接。
电站地处木里县境内,在木里和瓦郎沟沟口下游约1.5km处建拦河闸坝,经右岸引水至沙湾大桥下游约1.5km处的木里河右岸建厂发电,厂房为地面厂房。
水库正常蓄水位2572.00m,相应库容316万m3,电站装机容量24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2.511亿kw.h。
除发电外尚需兼顾生态环境用水要求。
首部枢纽建筑物从左岸至右岸依次布置左岸连接坝段、三孔泄洪闸、一孔冲沙闸、右岸连接坝段及进水口。
闸坝顶高程为2574.00m,闸顶总长76.20m,最大闸高27.00m。
闸坝建在深厚覆盖层上,闸坝基础防渗采用全封闭垂直混凝土防渗墙,左、右岸连接坝防渗墙两端与帷幕灌浆相连接形成整体防渗系统。
防渗系统的布置见首部枢纽防渗处理布置图[CD182 SG-41-1(15)]。
三、闸址区主要工程地质条件闸址位于瓦郎沟沟口下游1.5km至跌水河段,河谷呈深切“V”型峡谷,两岸基本对称,岸坡高陡,基岩裸露,坡度达50o~70o,左岸稍缓。
河床宽30~50m,河道收拢变窄,河床宽30~40m,由于左岸岩体崩塌,造成河道堵塞,形成跌水,高差达8m。
出露地层岩性为奥陶系下统瓦厂组(O1W)厚层状变质石英砂岩,局部夹板岩、千枚岩,岩层产状:N30o~40o W/S W∠15o~30o。
与岸坡呈50o~60o夹角,岩层倾下游偏右岸,为斜向谷,左岸为斜顺向坡,右岸为斜反向坡,未发育规模较大的断层,层间错动带较发育,局部发育小断层fi、f2、f3,主要发育三组裂缝,层面裂缝密集发育,另两组陡裂延伸10~20m,间距0.5~2m,少量充填岩屑夹泥,局部卸荷张开数厘米至数十厘米。
闸址区覆盖层结构较为复杂,两岸分布少量的崩坡积堆积的块碎石层。
现代河床表层堆积了冲积的砂卵砾石层和含砾石砂层。
建筑项目地下室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
施工专项方案
一、前言
为确保建筑项目地下室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防渗墙及帷幕灌浆材料准备
2.1 防渗墙材料
防渗墙材料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或聚合物水泥砂浆,确保其材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2 帷幕灌浆材料
帷幕灌浆材料采用硅酸盐水泥灌浆材料和聚氨酯封闭材料,确保其材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施工方案
3.1 防渗墙施工方案
(1)基础处理:清理基础表面杂物及底床松土,调整基础平
整度。
(2)做好防水层:在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上布置隔离膜,用聚
氨酯防水涂料或聚合物水泥砂浆涂刷防渗层,厚度不得少于2mm。
3.2 帷幕灌浆施工方案
(1)确定灌浆方案:按设计深度和尺寸,在混凝土结构上钻孔,并逐层注浆。
(2)灌浆密度控制:对于混凝土松动或裂缝等部位应优先施工,在施工时应使用压力控制灌浆机进行灌浆,并对灌浆剂密度进
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四、验收标准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相关检测,并达到以下验收标准:
(1)防渗墙:成功防水,无滲漏、无裂缝、无气泡、材料附着牢固、表面平整度高。
(2)帷幕灌浆:夯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良好、与混凝土紧密结合、无松软现象、无渗漏。
五、安全保障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施设备的完整。
六、总结
建筑项目地下室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质量与地下室使用持久度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严格依照专项方案施工,切忌急功近利,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持久使用。
浅谈混凝土防渗墙与帷幕灌浆工艺对比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之后被一些国家广泛地应用。
我国1958年开始研究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帷幕灌浆工艺则是在水工建筑物地基中采取灌浆方式建设防渗帷幕,以达到封堵基岩裂隙,形成阻水帷幕减少坝基渗漏量,降低渗透压力。
此两项工艺是应用在我国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技术。
1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混凝土防渗墙是在大坝或基础中用冲击钻或抓斗依次造孔,形成完整的槽孔,用泥浆巩固墙壁,在槽孔中浇筑塑性混凝土,最后形成一道连续的,具有防渗功能的混凝土防渗墙体。
防渗墙修筑时,按照分段建造的方式进行,每一次槽孔浇筑混凝土之后形成一个墙段,多个墙段浇筑之后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一整道墙。
墙的顶部与坝的防渗体相连接,两端与岸坡的防渗体相连接,其底部嵌入基岩面0.5~1.0m或嵌入不透水顶界线,就能达到减少甚至截断地基中地下水流的渗透,对于保证大坝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混凝土防渗墙工艺的分类(1)按防渗墙成墙方式分类:根据防渗墙施工方法的不同分可为板桩式和槽板式两种成墙方式。
按照槽段连接方式不同,又分为平接、搭接与链锁三种。
(2)按墙体材料分类:可分为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两大类。
刚性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防渗墙、素混凝土防渗墙、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柔性材料: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自凝灰浆防渗墙、固化灰浆防渗墙。
(3)按防渗墙施工墙面的形状分类:圆孔型、槽孔型、墙板桩柱混合型。
1.2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混凝土防渗墙设计时,要结合坝体结构要求,依据坝基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墙体轴线位置。
同时,要依据渗流和结构应力计算结果,得出墙体嵌入及岩层的深度和有关墙体材料的力学指标,最终确定墙体材料的厚度和防渗墙在连接处的细部设计。
重要工程还要在墙体内安装检测仪器,随时了解墙体的运行情况。
墙体厚度设计主要由结构强度、抗渗强度、耐久性及施工条件确定。
(1)结构强度:墙体任意截面主应力应满足下式:(2)抗渗强度:墙体厚度应满足下式:1.3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主要程序为:施工场地平整、构筑施工平台、导向槽修建、铺设轨道、泥浆系统建设、安装钻机、槽孔施工、清孔换桨、清孔验收、下设混凝土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拔出接头管、转下一个槽孔、墙体质量验收、处理坝内防渗体的连接等。
防渗帷幕工程施工方案一、防渗帷幕工程施工(1)本合同承包人承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a、帷幕灌浆隧洞石方洞挖、喷锚支护、排水设施、砼衬砌浇筑及回填工程;b、左右岸、河床及两岸坡趾板部位的固结、帷幕灌浆工程;c、孔口管镶注;d、灌浆试验;e、配合有关单位进行观测设备埋设、维护、量测。
(2)地质条件a、帷幕灌浆出露的岩性左岸隧洞为薄层状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夹凝灰质粉砂质泥岩,右岸隧洞为厚层、中厚层状凝灰岩,属中厚层状结构。
b、坝区岩体主要为玄武质凝灰岩,根据钻孔压水试验资料,坝区岩体属弱透水含水岩体,坝基岩体的透水率值q=1~3Lu。
坝肩两岸岩体风化较深,裂隙发育,第四系覆盖层和强风化岩体属强透水岩体,岩体的透水性随风化程度的减弱而减弱,岩体具有裂隙性透水。
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均在趾板上进行,帷幕随趾板走向而定;右岸向山体延伸约220m,方向为S87.1°W;左岸向山体延伸约118m,方向为N0°E。
河床及两坝肩帷幕深度按q=3~5Lu 以下5m 和0.4 倍坝高考虑。
两岸岸坡帷幕主要考虑封闭弱风化及强风化岩体,减少蓄水后沿趾板下风化带裂隙、夹层产生渗透变形破坏的可能性,从而有效保护趾板。
二、灌浆平洞开挖、支护及砼衬砌施工本工程帷幕灌浆隧洞共2 条(左右岸各一),衬砌和支护后的标准净空断面为城门洞型,断面尺寸为 3.0×2.8m,底板高程▼1463.45。
开挖断面尺寸为3.8×3.8m。
支护采用砼浇筑的形式,灌浆隧洞周圈全断面浇筑40cm 厚的砼(包括底板),基岩内插入φ25、长3m 锚杆,排距2m,每圈锚杆6 至7 根,梅花形布置。
底板有帷幕灌浆孔和排水孔。
灌浆隧洞的有关参数见表4.3.4-1:灌浆隧洞断面图灌浆隧洞相关参数表表4.3.4-1)开挖量()砼()(1)施工布置帷幕灌浆隧洞施工是整个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标开始施工时,本标的施工范围内已经有许多单项工程开工和完工,同时本标的施工范围还有其他永久建筑物,加上地质条件以及本身的特点,在进行施组设计时,遵守以下原则:★搞清本标工程周围已开工和已完工的工程情况,利用已有工程对本工程的有利条件;★由于本标洞室断面较小,大型施工设备难以布置,一般使用小型施工设备;★抓紧灌浆隧洞的开挖、一期支护、砼衬砌施工,尽量为灌浆留富余时间。
帷幕灌浆本工程采用4台SGZ-ⅠA型地质钻机先进行帷幕灌浆施工。
每排灌浆孔分四个次序施工,即先Ⅰ序孔、后Ⅱ序孔、再Ⅲ序孔、最后Ⅳ序孔。
灌浆方式采用自下而上、分段循环式灌浆法。
一、基本要求1、帷幕体防渗标准q≤10Lu;2、生产灌浆试验灌浆水泥采用P.O.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细度要求过80μm方筛的筛余量不得在于5~10%,其它指标满足国标要求。
3、灌浆水泥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过期、受潮、结块等不符合要求的水泥严禁使用。
4、灌浆水泥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的要求。
5、制浆材料必须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浆液必须搅拌并测定浆液比重。
浆液搅拌若使用普通搅拌机时,搅拌时间不得小于3min,自制至用完时间不宜超过4h。
6、搅拌机的罢转速和能力与灌浆泵的排量相适应,保证均匀、连续地搅拌浆液。
7、灌浆泵的性能与浆液浓度相适应,允许工作压力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并应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的工作性能。
8、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
9、使用的压力表应选用灌浆压力在标准1/4~3/4之间的压力表,不合格的和已损坏的压力表严禁使用。
3、每灌浆段段长划分原则以5m为一灌浆段。
但注入量过大的灌浆段或极小的灌浆段,可适当缩短或增长灌浆段段长,增长以不超过8m为宜。
4、灌浆段冲洗,优先考虑脉动冲洗,以及用最大流量水将钻具下入孔底进行冲洗,冲洗压力一般为灌浆压力的80%。
孔内沉积物不得超过20cm。
5、配浆时材料必须准确。
二、主要施工设备简介1、钻孔设备根据地层岩性特征、工程量、工期要求等工程特点,选择4台SGZ-ⅠA型地质钻机作为钻孔与取芯设备,钻具采用硬质合金钻头或金刚石钻头。
2、洗孔、压水试验设备使用BW250/70型三缸柱塞式灌浆泵作为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设备。
3、灌浆设备3.1、灌浆泵选用BW250/70型三缸柱塞式灌浆泵,其性能与灌浆液的类型和浓度相适应,其容许工作压力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能满足本工程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