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对策一、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食品质量与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当前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令人担忧。
首先,食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存在着一些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量超标、转基因食品未经标识等情况,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其次,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例如食品中毒事件频繁发生,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和不安全感。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对策为了解决当前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关键指标的监测,确保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不超标。
3.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管理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管理,推行全程追溯制度,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
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4.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5.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研发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研发,推动食品质量与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检测手段,加快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水平。
6.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加强国际合作,借鉴他国先进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经验和模式。
加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及时掌握国际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最新动态,提高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水平。
三、结语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当前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令人担忧,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管理、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研发、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等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探讨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和舆论争议,食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利益。
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以及存在的食品质量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严峻。
由于食品生产环节监管不到位、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化肥和兽药等,使得食品中残留物超标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采用便宜劣质原料,添加有害物质,甚至涉嫌造假销售。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社会经济损失。
我国食品质量管理问题突出。
食品质量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在现实中,我国食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手段不强硬,监管措施不坚决。
一些食品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往往质量意识淡薄,生产过程中违规行为频发,甚至存在造假销售的行为。
而监管部门多次对违规企业采取的措施不够严厉,对违法行为的查处不够彻底,导致一些食品企业的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形成了一定的惯性。
一是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律与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企业惩罚力度,加强对食品从产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提高违规行为的追究效果。
加强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风险防控和巡查力度,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
二是要加强农产品安全管理。
加大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
推行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建立健全的检测机构和方法,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的安全。
三是要加大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力度。
加强食品企业的资质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食品企业予以取缔。
对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管,建立健全的食品生产质量追溯体系。
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抽检力度,对不合格的食品予以严厉处罚,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探讨1. 引言1.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我国食品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政府监管不到位是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谋取暴利,往往会忽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食品添加剂超标问题也频频发生。
为了保持食品的口感和香味,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会过度使用添加剂,导致食品质量不达标,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虚假宣传现象也比较普遍。
一些食品企业会夸大产品功效或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存在健康风险。
农药残留问题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的一个难题。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量过多或者不合规范,导致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食品安全教育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常识缺乏了解,容易被误导或者受害,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并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我国食品安全。
1.2 食品质量管理问题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食品质量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监管不到位、食品添加剂超标问题、食品虚假宣传、农药残留问题以及食品安全教育不足等方面。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政府监管不到位是导致食品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食品安全,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监管不到位、执行不力的情况,导致了一些不法商家得以逍遥法外,违法乱纪。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添加剂超标问题也时常出现,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惜使用违规添加剂或者超标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当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从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出发,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食品质量现状食品质量是人们对食品所期望的性能和特性的总体评价。
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存在以下问题:1. 食品添加剂过多。
为了达到更好的色、香、味和口感,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倾向于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2. 食品污染问题。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追求利润,使用劣质原料或添加有害物质,导致食品污染问题。
常见的食品污染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致病菌感染等。
3. 食品伪劣问题。
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伪劣食品,如假冒伪劣食品、地理标志冒用、虚假宣传等,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二、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状态。
然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以下挑战:1. 食品检测与监管不足。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监测手段和技术手段有待提高,监管力度不够强劲,导致一些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2. 食品生产环节存在漏洞。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没有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增加。
3.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足。
一些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不够,容易被虚假宣传误导,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缺乏警惕性。
三、对策为了改善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抽检工作,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
2. 完善法规与标准。
加强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确保其与国际接轨,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3. 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
食品生产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
4. 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探讨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食品质量管理一直是我国食品行业的重要问题。
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管理关乎国民的生命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质量管理问题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1.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大米中掺杂塑料、猪肉中掺杂瘦肉精、猪肉中掺杂病毒等问题不断引起社会关注。
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形象和信誉。
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表明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食品质量管理亟待加强。
2.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我国的食品监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监管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不够科学、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
加上食品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监管难度大,导致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我国食品监管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食品安全监管形势严峻。
3. 消费者权益保护待加强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惩罚力度还不够严厉,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食品企业也缺乏有效的处罚措施。
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待加强,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抽检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增加违法食品企业的处罚力度。
二、我国食品质量管理问题1. 食品生产环节问题突出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问题突出,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企业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以降低成本为目的,采取低质劣料、添加非法添加剂等手段,严重破坏了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是由于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在食品产业链的监管上面临诸多困难。
我国的食品流通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从生产到消费之间存在着多个过程,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偷工减料、添加非法添加剂等,导致食品质量下降;二是在食品流通环节中,黑作坊、小作坊等问题仍然存在,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三是一些餐饮企业在使用食品原材料上存在问题,例如使用劣质食品原材料、添加违法添加剂等。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食品质量与安全能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关注。
虽然近几年我国食品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加强,但仍有许多漏洞和不足之处,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因此,总结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食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对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质量管理水平,消除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1.1 食品原料安全状况不佳食品原料缺乏安全性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其具体表现为:①食品原料种植或养殖过程中,农药、化肥、复合饲料和兽药等化学药品使用缺乏科学性,导致食品原料残存的激素、抗生素、农药或其他有害物质超标,从而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②环境污染。
很多地区仅重视经济的发展,却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食品原料生产区域内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土壤、水体中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进而严重影响食品原料的质量。
1.2 食品生产安全状况不佳市场经济背景下,许多食品生产企业为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忽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使大量不合格、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从而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生产安全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使用劣质食品原料;②未按相关规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如超量使用增白剂、防腐剂和甜味剂等;③私自添加非食品性化学添加剂,如吊白块、二氧化硫和苏丹红等[1]。
1.3 转基因食品安全状况不佳转基因食品具有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等多种优势,因此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随着国内外科研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深入研究,发现存在以下4个食品安全问题:①激发农作物自身毒性;②引发过敏综合症;③增加人体抗生素抗性;④导致体内营养素紊乱。
2 我国食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2.1 食品安全标准较低食品安全标准较低体现在食品原料安全标准低和食品加工安全标准低2个方面。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探讨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现代化的食品生产和销售模式,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的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将探讨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以及食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相当复杂。
从宏观层面来看,卫生部门和食品监管部门加强了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保障了食品的基本安全。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以下是一些例子:(1)食品污染问题食品污染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产污染,这对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
环境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会导致食品污染。
生产污染如添加禁用添加剂、药品、激素等会严重影响食品品质。
(2)农药残留问题现在的农作物需要大量使用农药来保护,而这些农药的消失时间不尽相同。
如果农药的消失时间超出了规定的期限,就会危害人体健康。
(3)食品加工工艺问题许多食品加工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会采用一些不合规的加工方法。
比如,使用劣质食材、回收垃圾食品等等,这些工艺都会对食品的安全带来威胁。
食品营养问题同样十分严重。
现在很多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做饭,只好选择快餐、外卖等食品。
这类食品大多数营养含量不足,长期食用会引起营养不良、健康问题等。
二、食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食品质量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的食品质量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电子追溯系统不完善电子追溯系统是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追踪食品生产、运输、加工、销售过程的关键环节。
但是,我国的电子追溯系统还不够完善,存在数据不全、监管不严的问题。
(2)监管机制不完备食品生产依赖于监管机制的有效性,但监管机制的不完备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例如,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因为经费和力量不足,导致经常在执行监管任务中出现困难。
(3)企业缺乏责任感企业在生产、加工和销售食品的时候,应该具有一定的责任感。
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与解决的对策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质量,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下面是我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做出的分析。
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1.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在过去几年中,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出现了许多诸如致癌农药、非法添加有害物质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严重影响,也制约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食品质量监管缺失我国食品质量监管存在缺失,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许多地方监管机构也缺乏足够的相关知识,监督检查不够严格,导致食品质量问题屡屡发生。
3.消费者自我保护手段不足虽然我国食品质量监管机制有所加强,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商家和个人不遵守质量安全规定的情况,同时消费者自我保护手段不足。
二、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1.缺乏标准统一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统一的标准。
不同地区的监管机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解释不一,导致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发生。
2.产品失信产品失信现象过高,一些企业未能履行自己的承诺,导致生产的食品安全风险增大,同时消费者质量选择的难以辨别。
3.从事生产的企业不符合标准要求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欠缺,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产品安全隐患增加。
三、解决的对策1.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方法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查,培养和壮大监管机构的队伍,确保监管机构员工具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和资格要求。
2.加强国家标准的制定建立统一的标准,标准产生时要公开透明,让消费者感受到食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公正性。
3.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公共宣传,增加消费者专业知识和技能,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辨别假冒伪劣食品,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总之,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是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政府应采取更多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各方面的人员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推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维护公共的卫生健康。
浅谈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如三鹿奶粉和苏丹红等事件,大大的延缓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应详细的分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总结诸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全面质量管理对策,从而真正的保证我国食品的质量安全。
文章便对我国食品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我国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我国食品质量全面管理的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
标签:食品质量;安全现状;管理对策
1 我国食品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1.1 产品的可追溯性差。
一般情况下,我国食品行业的加工方式都是劳动密集型,那么食品生产企业就必须严格的控制员工的个人卫生情况,员工的唾液以及呼吸都很容易将细菌传染到食品上。
比如物理性危害,因原料的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污染是要比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得多的,常见的有水产品中发现鱼钩以及食品原料中加入金属块而使其符合要求等;又如化学性危害,食品的加工过程其实并不繁琐,但是超标的兽药或是农药残留物还是会进入到食物链中。
1.2 食品安全标准不够健全。
随着我国“三鹿奶粉”以及“苏丹红一号”等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人们群众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凸显出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够健全这一问题。
欧美等国家早己禁止在食品中使用“苏丹红一号”,而在我国的食品生产过程中却一直可以使用并且也没有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显然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标准还是门槛较低。
很多食品生产企业根本不重视国家所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甚至他们还自行制定与国家标准相矛盾的标准,再加上监管力度的不严,就导致了我国诸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
另外,我国绝大部分的食品生产企业都无法使用国际通常的安全标准,市场上也存在着大量的无标生产和无标上市的食品,这类食品在城乡结合部和我国的农村地区经常出现。
针对我国农副产品的兽药和农药的残余量问题,我国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管理和监督工作中也存在明显的漏洞,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质量。
1.3 原料的生产方式较为粗放。
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料基本上都没有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通常都是采用粗放型的加工而生产的,而这就无法保证我国食品行业的原料质量。
而在现阶段,我国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也已经逐步的转变成为了与农户合作的生产加工方式,但是很多粗放型原料生产而导致的问题也还是不可避免,常见的问题的生产的原料不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和对产品的寄生虫、农药残留物处理技术落后等,都大大的影响的我国食品的质量安全。
2 我国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于食品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也逐步的使用了大量的化学药品,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农药残余量严重超标的问题出现,从而对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严重的影响。
另外,在我国的食品工业中,作为最常用的辅料之一的食品添加剂也经常会出现超标的问题,当食品添加剂超标时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甚至还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可见,在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受到污染,如没有严格的进行控制,那么食品的安全性就会大大的降低。
2.2 有害微生物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有害微生物对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也有着严重的影响,在我国卫生部所发布的相关文件中,我国每年平均要出现超过200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而其中60%以上的原因都是微生物的感染。
在众多的有毒有害微生物中,有会引起人体中毒的有害微生物,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病菌,也有会引起人体和牲畜共同发病的有害微生物,如猪水疱病毒、口蹄疫病毒以及狂犬病病毒等细菌。
这些病毒如果长期的存在于人们可能食用的食物中,它们就会与油脂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酮和醛等物质,并且还可能产生黄曲霉菌等有害微生物,严重的影响人体的健康。
3 我国食品质量全面管理的对策
3.1 食品生产企业应高度的重视其技术研发工作。
食品的加工过程是一个包含着众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如干燥、杀菌、分离、熏制、发酵、烘烤以及清洗等多个环节,并且其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具备完善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只有确保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过关,那么所生产出的食品质量才能合格。
因此,要想进一步的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就要保证食品的加工质量,同时还应不断的完善企业的操作水平和生产技术,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核心技术,才能在行业中取得领先地位。
现阶段,我国在食品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中已经逐步的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产业的技术水平却相对落后。
3.2 做好食品生产企业工艺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工作。
要想建立完善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还必须严格的检查和控制食品生产企业的工艺质量,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做起:(1)应认真的填写食品加工和生产的质量记录,提高产品的可追溯性,发生问题时能够找到根源并及时的制定改正策略;(2)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在充分的考虑到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质量控制工艺过程卡,同时应有专人负责填写质量控制工艺过程卡;(3)应严格的控制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防止二次污染问题的出现;(4)严格的执行样品的检验标准和监管标准。
质量管理机构应具备足够的权限,同时可以检验和管理每一个环节的加工质量,真正的提高企业出厂产品的合格率。
3.3 建立PDCA良性循环。
所谓的PDCA循环也叫戴明循环,其是有Plan、Do、Check和Act四部分组成的,这四部分的工作内容分别为制定各个事项的行动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和改进计划以及不断的进行优化,PDCA模式一个不断
改进和持续学习的质量管理模式,其具备非常明显的循环特性。
在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想保证PDCA循环的有序运行,那么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反馈评价系统,同时应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员的创新意识,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切实的提高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
通过以上的论述,对我国食品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我国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我国食品质量全面管理的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与传统的食品质量管理方式相比,全面质量管理有着更全面的管理内容、更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推进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进程中,应深入的了解每一道工艺的生产过程,从而获得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反馈信息,从而科学合理并且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各类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促进我国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明.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食品安全,2008.
[2]兰萍.浅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政策及启示[J].科技创业,2010.
[3]杨艳涛.我国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警源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
[4]黄夏.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西轻工业,2009.
[5]刘心伟.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全面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乳业,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