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7
《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导案(第1课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课前预习】1式:2结构式: 3结构简式: 4电子式: 5价电子: 【知识整】运用你对分子的已有的认识,完成下列表格,写出、H 、N 、O 的电子式,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讨论、H 、N 、O 的成键情况。
1 4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35-36,先完成下表,然后思考所给问题写出O 2、H 2O 、NH 3、H 2O 、H 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根据电子式、结构式描述O 2、H 2O 、NH 3、H 2O 、H 4的成键情况分析分子内的原子总、孤对电子及空间结构。
2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结构式能反映出分子的空间构造吗?3同为三原子分子,O 2 和 H 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什么原因?同为四原子分子,H 2O 与 NH 3 分子的的空间结构也不同,什么原因?【阅读】 P37视野,思考:分子的空间结构我们看不见,那么家是怎样测定的呢?【思考与交流】P381以S 和P 为例,说明如何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它的价电子? 2以N 和为例,说明如何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它最多能接受的电子?【问题】如何计算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P37)如何计算价电子对?二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典例解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 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 原子处在3个H 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 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原子处在4个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H 2O 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 原子不处在2个H 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DO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2【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38-39,尝试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论”判断常见分子的立体结构型。
【方法小结】1论模型: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反思与纠错课题:—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 1 课时 计划 1 课时【学习目标】(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1、 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夏杂性;2、 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 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4、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或课前预习要点】1、 阅读课本P37 40内容;2、 展示CO2、鬲0、NHa 、CH2O 、CH4分子的球辗模型(或比例模型);3、 提出问题:⑴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2)同样三原子分子CO2和IbO,四原子分子NH3和CH2O,为什么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导学环节】一、 导(导入与导学)[引导交流]引导学生得出由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其他成键电子对存在排斥力,影 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二、 思(自主学习。
阅读文本,分别完成ABCD 层级思考题;要求化“目标”为层级“题”)【基础识记】(A 级)1、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A 、C02B 、H2SC 、PChD 、SiCLi2、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 A 、 也0 B 、C02 C 、C2H2 D 、P4【理解应用】(B级)3、写出你所知道的分子具有以下形状的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分子中的键角分别是多少?(1)直线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平面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角锥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四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NH3 B、CC14C、H2OD、CH.0【迁移运用】(C级)5、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A、C02B、PChC、CO I.,D、NO,6、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带有一对孤对电子的是()A、XeOiB、BeCl2C、ClhD、PC137、为了解释和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科学家在归纳了许多已知的分子空间构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模型一一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高二化学选修三学案9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复习回顾】:
σ键:成键方式“”,呈对称
1、共价键π键:成键方式“”,呈对称
2、键参数(衡量化学键性)
(描述分子的的重要因素)
[活动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活动主题活动内容
阅读教材P35-36,完成以下填空
分子的
立体构型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间的,就是分子的立体构型。
几种重要分子的立体构型
电子式结构式键角分子的立体构型双原子分子
O2
HCl
三原子分子
CO2
H2O
四原子分子
CH2O
NH3
P4
五原子分子CH4
观看P36资料卡片中“形形色色的分子”
思考CO2和H2O都是三原子分子,为什么CO2是直线形,而H2O是V形?
NH3和CH2O都是四原子分子,为什么NH3是三角锥形,CH2O是平面三角形?
[活动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活动主题活动内容
阅读教材P37,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活动三确定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复习]共价键的三个参数.过渡]我们知道许多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与共价键的三个参数有什么关系?我们开始研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板书]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一、形形色色的分子讲]大多数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于是就有了分子中的原子的空间关系问题,这就是所谓“分子的立体结构”.例如,三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有直线形和V形两种。
如C02分子呈直线形,而H20分子呈V形,两个H—O键的键角为105°.投影]板书]1、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有直线形C02、CS2等,V形如H2O、S02等。
讲]大多数四原子分子采取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两种立体结构。
例如,甲醛(CH20)分子呈平面三角学生回忆,复述教师讲解,并板书学生观察各分形,键角约120°;氨分子呈三角锥形,键角107°.投影]板书]2、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平面三角形:如甲醛(CH20)分子等,三角锥形:如氨分子等.讲]五原子分子的可能立体结构更多,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形,如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
投影]板书]3、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形如甲烷、P4等。
讲]分子世界是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常使人流连忘返. 分子的立体结构与其稳定性有关。
例如,S8分子像顶皇冠,如果把其中一个向上的硫原子倒转向下,尽管也可以存在,却不如皇冠式稳定;又如,椅式C6H12比船式稳定。
投影]子的结构展示分子的不设问]分子的空间结构我们看不见,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测定的呢?投影]阅读]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怎样测定的?肉眼不能看到分子,那么,科学家是怎样知道分子的形状的呢?早年的科学家主要靠对物质的宏观性质进行系统总结得出规律后进行推测,如今,科学家已经创造了许许多多测定分子结构的现代仪器,红外光谱就是其中的一种。
个人信息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造(第一课时)授课人学科化学讲课班级上课时间最后学历大学本科毕业院校华师大课题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造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教课目的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VSEPR模型展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造;三、感情态度价值观1.培育学生谨慎仔细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课要点:分子的立体构造;要点难点教课难点: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展望分子的立体构造知识回首教投影展现:林林总总的分子立体构型学引课: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展现的图片,图片上展现了各种各种的详分子的立体构造 . 大部分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组成的, 于是就有了案分子中原子的空间关系问题, 这就是所谓分子的立体构型。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分子的立体构型板书:§ 2-2 分子的立体构型一、林林总总的分子投影展现: 1、三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2、四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教课过程3、无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过渡 :肉眼不可以看到分子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知道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呢 ?为了研究其原由发展了很多构造理论,.有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叫做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用来展望分子的立体构型。
板书: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投影展现: 1、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学生活动:填写 <表格一 >投影展现:成σ 键电子对数 = 与中心原子联合的原子数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xb)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联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联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H 为 1,其余原子为 8 减去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学生活动:填写 <表格二 >解说:孤电子对的计算公式不单合用于分子也合用于离子。
关于阳离子 a 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减去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阴离子 a 等于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加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过渡:经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价层电子对以及它的计算方法,那么价层电子对互斥呢?议论:中间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 2、3、4 时,价层电子对在三维空间如何排布才能使得斥力最小?板书: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VSEPR 模型 )投影展现: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板书: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内容投影展现:对 ABx 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 A 价层电子对之间因为存在排挤力,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老是采纳电子对互相排挤最小的那种构型,以使相互之间斥力最小,分子系统能量最低 ,最稳固。
高二化学学案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一课时(人教版选修三)【学习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4.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化学式:2.结构式:3.结构简式:4.电子式:5.价电子:【知识梳理】一、形形色色的分子知识整理:运用你对分子的已有的认识,完成下列表格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模型)1.填表分子CO2H2O NH3CH2O CH4分子内原子总数价层电子数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空间结构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简称()的基本观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排斥力最。
3.对于AB n型分子,A原子与B原子间以共价双键、共价三键结合,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仍然适用,这时应把双键或三键当作电子对来看待。
4.价层电子对之间斥力大小顺序为> > 。
5.对于AB m型分子空间结构确定的一般规则为:1)确定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数n其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为中心原子的,氢原子和卤素原子按价电子,按不提供价电子算。
2)根据从推断出理想的几何结构。
3)根据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数估计实际构型,要求实际构型应该满足互斥力,结构。
【典题解悟】例1. 在以下的分子或离子中,空间结构的几何形状不是三角锥形的是()A.NF3B.CH3-C.BF3D.H3O+解析:其中NF3、CH3-和H3O+的中心原子N、C、O均为sp3杂化,但是只形成3个化学键,有1个杂化轨道被孤对电子占据,又由于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所以为三角锥形;只有BF3中的B以sp2杂化,形成平面正三角型分子。
所以选C。
答案:C例2.有关甲醛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C原子采取sp杂化B.甲醛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C.C原子采取sp2杂化D.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结构解析:甲醛分子分子(CH2O)中心C原子采用的是sp2杂化,三个杂化轨道呈平面三角形,2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一个H原子形成一个C—H键,另一个sp2杂化轨道与O原子形成一个键,C原子中未用于杂化的个p轨道与O原子的p轨道形成一个键。
《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时间 2020 — 2020学年上学期周【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课前预习】1.化学式:2.结构式:3.结构简式:4.电子式:5.价电子:【知识整理】运用你对分子的已有的认识,完成下列表格,写出C、H、N、O的电子式,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讨论C、H、N、O的成键情况。
原子H C N O电子式可形成共用电子对数 1 4 3 2 成键情况 1 4 3 2【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35-36,先完成下表,然后思考所给问题写出CO2、H2O、NH3、CH2O、CH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根据电子式、结构式描述CO2、H2O、NH3、CH2O、CH4的成键情况.分析分子内的原子总数、孤对电子数及空间结构。
分子CO2H2O NH3CH2O CH4C2H4电子式结构式原子总数孤对电子数空间结构直线型V型三角锥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2.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结构式能反映出分子的空间构造吗?3.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什么原因?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 与 NH3分子的的空间结构也不同,什么原因?【阅读】 P37科学视野,思考:分子的空间结构我们看不见,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测定的呢?【思考与交流】P381.以S和P为例,说明如何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它的价电子数?2.以N和Cl为例,说明如何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它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问题】如何计算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P37)如何计算价电子对数?二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典例解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处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C.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38-39,尝试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论”判断常见分子的立体结构型。
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人教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必修2已介绍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通过学习,学生能在分子水平上,从分子结构的视角认识无知的性质,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于前后知识逻辑性延伸运用,增强对分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共价键,知道了价层电子对包括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和没有成键的孤对电子,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略弱,相关知识的准确度不够,在教学中需要细致把握。
但另一方面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和已有知识关联度较少,通过设计引导能取得很好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结构,认识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通过对典型分子立体结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及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模型展示分子的立体结构,激发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四、重点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五、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六、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七、教学准备:分子的球棍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八、教学过程[讲]大多数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在多原子构成的分子中,由于原子空间排列的顺序不同,使的分子的结构不同,于是就有了分子中的原子的空间关系问题,这就是所谓“分子的立体结构”。
这节课我们开始研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首先我们先认识形形色色的分子。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板书]1、双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有直线形02、HCl等。
[投影] 02、HCl的空间构型[讲]例如,三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有直线形和V形两种。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对分子结构的微观探析,了解有中心原子的分子的各个原子之间位置关系和作用,.掌握价层电子对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制作模型应用模型,利用模型来认知分子的立体构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模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基本层面体验科学家建立理论的过程,了解理论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科学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主题教学活动学习目标前置作业作业一.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反的氢原子靠近,将势能随核间距变化绘制图像作业二.已知环己烷有椅式结构和船式结构两种分子,如图(左),由椅式结构变为船式结构能量变化如图(右)思考:1.两种结构那种更稳定?2.常温下,环己烷主要以哪种结构的分子形式存在?建立“能量最低原理模型”树立能量思想观每课一题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CH4、NH3、H2O、BF3、CO2、CH2O、HCN、NCl3温故知新主题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探究一确定分子立体构型的途径【思考与交流】问题一:什么是分子的立体构型?问题二:怎样测定分子的立体构型?问题三:.怎样预测ABx型分子(中心原子上无孤对电子)的立体构型问题四:请写出BeCl2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找出BeCl2中的中心原子和其电子对,这些电子对之间存在怎样的作用?BeCl2分子呈什么构型时分子势能最低?知道确定分子立体构型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建立理论模型探究二建立模型【合作探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要点,分组完成下列内容1.用气球模拟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制作2对、3对、4对…电子所呈现的立体构型2.用手中球棍拼出AB2、AB3、AB4、AB5、AB6立体模型3.请向同学展示你的立体模型用模型体会“互斥”作用,化抽象为具体,建立实物模型探究三应用模型应用一: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的分子的立体构型应用二: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的分子的立体构型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会判断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结构,认识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难点重点】1、分子的立体结构;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教学过程】[图片引入]形形色色的分子结构,[提出问题](1)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2)分子中存在哪些作用力?探讨键角在立体构型中的作用[讨论交流]1、写出CO2、H2O、NH3、CH2O、CH4的结构式和电子式;2、讨论其中心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σ键和π键;3、根据电子式讨论中心原子上是否有孤对电子[模型探究]由CO2、H2O、NH3、CH2O、CH4的立体结构模型,对照其电子式,分析结构不同的原因。
[引导交流]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阅读课本P40找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基本内容重点解释孤电子对数的计算方法[分组实验]用气球代替原子轨道,体会电子相互排斥时的空间关系1、请将四个气球捆扎在一起(扎的稍紧点),松开手,观察气球的空间关系。
用手将气球按在桌上(构成平面正方形结构)松开双手观察变化2、去掉一个气球(三个气球),观察气球的空间关系。
3、再去掉一个气球(两个气球),观察气球的空间关系。
[结论][分析讨论]以CH4、NH3、H2O为例讨论孤对电子对分子空间构型的影响[结论]分子立体构型的推断方法:①确定价层电子对数(n),判断VSEPR模型②略去孤电子对③确定分子的立体构型[分组讨论][应用反馈]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进一步认识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
《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以及共价键的概念,同时也知道简单分子比如甲烷、氨气、水等的分子空间构型,这些都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
但是分子的立体构型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仍较为抽象,学生的学科思维仍较为生疏,故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模型、图表、图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 形形色色的分子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课标要求▍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能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要点一 形形色色的分子1.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由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的分子中的原子的问题。
2.常见的分子结构分子 类型 化学式 立体构型结构式 键角 比例模型球棍 模型三原子分子CO 2 (CS 2) _____ ________ 180°H 2O (H 2S) _____________105°四原子分子CH 2O _________NH 3 (PH 3)_____________107°五原子分子CH 4 (CCl 4)_________思考1:五原子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吗?要点二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包括 和 )由于 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大,排斥力越小。
2.价层电子对的确定方法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
(1)a表示。
对于主族元素,a=;对于阳离子,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对于阴离子,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2)x表示。
(3)b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氢为,其他原子为。
3.VSEPR模型和分子的立体构型(1)由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得到含有孤电子对的VSEPR模型,然后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便可得到分子的立体构型。
(2)H2O分子和NH3分子的分子构型分子H2O NH3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VSEPR模型分子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43考点一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1.三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直线形,如CO2、CS2等;V形,如H2O、SO2等。
2.四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平面三角形,如甲醛分子等;三角锥形如氨气分子等。
四原子分子立体构型的多样性四原子分子不一定都是平面三角形或三角锥形。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一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重点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学习过程一、形形色色的分子1.双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直线形:HCl 、O 22.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直线形: V 形:3.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 4.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正四面体形: 5.其它 SF 6:八面体 PCl 5:三角双锥形 等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即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之间存在斥力,将使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尽可能远的位置上,以使彼此之间的斥力最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小结:对于ABn 型的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如CO 2、CH 2O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
如H 2O 、NH 3分子,中心原子都有4个价层电子对,VSEPR 模型均是 ,由于孤电子对的影响,其分子立体构型会变形。
归纳:(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2、价层电子对和孤电子对数的计算方法(1)价层电子对的计算: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孤电子对(2)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a-xb)a::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通常情况下,氢为1,其他原子等于“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注意: 对于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离子的电荷数;对于阴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课堂小结: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二课时)<了解>学习目标: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3、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教学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课前预习1、杂化轨道理论是一种价键理论,是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
高山不爬不能到顶,竞走不跑不能取胜,永恒的幸福不争取不能获得。
想成为一名成功者,先必须做一名奋斗者。
《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高二 班 第 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_______【课标要求】1、会判断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结构,认识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难点重点】1、分子的立体结构;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新课导学】解释名词:价层电子 孤对电子 成键电子 一、行行色色的分子1、认真阅读课本35到37页,然后思考下列问题,完成下列表格。
2、共价键的形成具有方向性。
大多数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在多原子分子中,此外,还有一些结构特殊、更复杂的常见分子的结构见课本36页图2—12。
3、分子的稳定性与其立体结构(1) 式的S 8分子更稳定(2) 式的C 6H 12稳定 *4、分子的立体结构的测定: 测定分子的立体结构见课本P37[科学视野]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从教材图中可知,原子数相同的不同分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并不相同。
同样三原子分子CO 2和H 2O ,为什么CO 2呈直线形而H 1O 呈V 形?同样是四原子分子NH 3和CH 2O ,为什么CH 2O 呈平面三角形而NH 3 呈三角锥形?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theory )(一种简单的理论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1、基本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构。
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σ键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把分子分成两大类:(1)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如CO 2、CH 2O 、CH 4等分子中的C原子。
(2)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 (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学习重、难点】分子的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阅读检测与要点精讲】阅读课本P35-37一、形形色色的分子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相互排斥的结果。
价层电子对是指,包括和。
2.价电子对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为减小斥力,相互之间尽可能远离,因此分子的空间构型受到影响,一般地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结构以减小斥力。
相邻电子对间斥力大小顺序:孤对电子对↔孤对电子对>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叁键↔叁键>叁键↔双键>双键↔双键>双键↔单键>单键↔单键3.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阳离子:a= 阴离子:a=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H为1,其他原子为)【练习】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B、H3O+、C、NH3、D、NH4+2.以下分子或离子的结构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109°28′的是①CH4②NH4+③CH3Cl ④P4⑤SO42-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④⑤【作业】完成课本、习题本对应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杂化轨道理论。
2.初步认识配合物。
【学习重、难点】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
【阅读检测与要点精讲】阅读课本P39-44一、杂化轨道理论1、CH4——sp3杂化型(1)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参与杂化;(2)杂化后的轨道一头大,一头小,电子云密度大的一端与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形成σ键;由于杂化后原子轨道重叠更大,形成的共价键比原有原子轨道形成的共价键稳定,所以C原子与H原子结合成稳定的CH4,而不是CH2。
至真至善惟志惟勤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分子结构的微观探析,了解有中心原子的分子的各个原子之间位置关系和作用,.掌握价层电子对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制作模型应用模型,利用模型来认知分子的立体构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模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基本层面体验科学家建立理论的过程,了解理论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科学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主题教学活动学习目标前置作业作业一.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反的氢原子靠近,将势能随核间距变化绘制图像作业二.已知环己烷有椅式结构和船式结构两种分子,如图(左),由椅式结构变为船式结构能量变化如图(右)思考:1.两种结构那种更稳定?2.常温下,环己烷主要以哪种结构的分子形式存在?建立“ 能量最低原理模型” 树立能量思想观每课一题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CH4、NH3、H2O、BF3、CO2 、CH2O、HCN、NCl3温故知新主题探【思考与交流】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究山问东题淄一博实:验什中么学是刘分小子英的立体构型?一问题二:怎样测定分子的立体构型?确至真至善惟志惟勤知道确定定问题三:.怎样预测ABx 型分子(中心原子上无孤对电子)的立分体构型子立问题四:请写出BeCl 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找出BeCl 中的中心分子立体构型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体 2 2 建立理论原子和其电子对,这些电子对之间存在怎样的作用?BeCl2 分子模型构呈什么构型时分子势能最低?型的途径探【合作探究】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要点,分组完成下列内容二 1.用气球模拟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制作2 对、3 对、4 对…电子所呈现的立体构型建立 2.用手中球棍拼出AB2 、AB3 、AB4 、AB5 、AB6 立体模型模型 3.请向同学展示你的立体模型探应用一: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的分究子的立体构型三应用模型应用二: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的分子的立体构型用模型体会“互斥” 作用,化抽象为具体,建立实物模型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三:水分子和氨分子中心原子均有四对价层电子,水分子中键角为105°,而氨分子中键角为107°,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解释这是为什么?应用四:甲醛分子中,为什么两个C—H 键键角略小于120 °?课请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测”这三个角度来总结分子的立堂体构型总结反思提炼。
第2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门认真阅读教材,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熟记基础知识,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2.规范完成学案巩固练习,改正完善并落实好学案所有内容.3.把学案中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规律,及时整理在典型题本上,多复习记忆. 【学习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学习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知识链接】1、写出CO2、H2O、NH3、CH4电子式、结构式2、写出H、C、N、O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判断其价电子数目,并判断它们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自主学习】先阅读课本,理解填写下列概念一、形形色色的分子(阅读课本)1、分子的立体构型2、几种常见的分子立体构型(1)三原子分子4(3)五原子分子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分子中相互排斥的结果。
这种简单的理论可以用来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基本要点:对型ABn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包括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和没有成键的孤电子对)之间存在排斥力,将使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尽可能远的相对位置上,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
2、认识“价层电子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指分子中的上的电子对,包括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确定方法如下:a------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等于x------b------ 氢为1其他原子等于[跟踪练习]填写下表1、[跟踪练习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进一步认识多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认真阅读页体会如何得到分子的立体构型【合作探究】1.同样三原子分子CO2和H2O,四原子分子NH3和CH2O,为什么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提示:由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其他成键电子对存在排斥力,影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即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1)以S和P为例,说明如何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价电子数(2)以N和Cl为例,说明如何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它们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疑难点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模型)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简称()的基本观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排斥力最。
CO32-
【合作探究】
(1)以S和P为例,说明如何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价电子数。
(2)以N和Cl为例,说明如何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它们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二、确定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模型)和分子立体构型
1.价电子对的空间构型(VSEPR模型)
价层电子对数 2 3 4
VSEPR模型
2.VSEPR模型与分子的立体构型间的关系
对于AB m型分子:
①价层电子对数=2,分子的立体构型通常为如CO2;
②价层电子对数=3,当AB m分子中m=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如CO32-;当AB m分子中m=2时,分子中有孤对电子,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如SO2;
③价层电子对数=4,当AB m分子中m=4,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如CH4;当AB m分子中m=3时,分子中有孤对电子,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如NH3;
当AB m分子中m=2时,分子中有孤对电子,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如H2O;
A.NH4+为正四面体形B.SO2为直线形
C.HCN为平面三角形D.BF3为三角锥形
6、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H2S B.H2O C.CCl4D.NH3
B级
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BeCl2;NH4+;H3O+;BF3。
2、解释NH3分子中键角大于H2O中的键角的原是。
3、PCl3分子中,Cl—P—Cl 键的键角109°28′(填“>”“<”或“=”)
C级
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的O-C-H 键角(填“>”“<”或“=”)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ABn 型分子的VSEPR模型和立体结构
价层电子对数VSEPR
模型
成键电
子对数
孤对电
子对数
分
子
类
型
电子对的排布模
型
立体
结构
实例
2 直线形 2 0 AB2
3 平面三
角形
3 0 AB3
2 1 AB2
4 正四面
体形
4 0 AB4
3 1 AB3
2 2 AB2
【预习指导新课链接】
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2.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1.课后反思
2.预习《杂化轨道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