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连云港概况导游词【篇一:连云港市概况】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接壤;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云台、开发区5区,计47镇、72乡和8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443.53万。
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
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
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
同时,燕尾港、小丁港、海头港3个港地势开阔,可容纳大规模的临海工业,特别是建设大型港口电站、钢厂、化工基地和运输机械、拆修造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
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体,带动沿海工业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通联全国的海河水陆运输体系;二是连云港拥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即整个“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对中国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消化力。
长期以来,连云港港口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泊位设计靠泊能力3.5万吨级,实际靠泊已达7万-8万吨级。
现有21条国际航线,与154个国家地区的962个港口有往来。
长达6.7公里的中国沿海最长的拦海大堤已全线贯通。
27个泊位的半封闭式的港湾使连云港港口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鹿特丹”。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接壤;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云台、开发区5区,计47镇、72乡和8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443.53万。
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
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
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经118度24分-119度48分和北纬34度-35度07分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淮阴市沐阳县毗涟水、盐城市响水2县相连,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465万。
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
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
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
同时,燕尾港、小丁港、海头港3个港地势开阔,可容纳大规模的临海工业,特别是建设大型港口电站、钢厂、化工基地和运输机械、拆修造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
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体,带动沿海工业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通联世界的海河水陆运输体系;二是连云港拥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即整个“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对中国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消化力。
长期以来,连云港港口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港口不冻不淤,水深条件良好,挡风条件优越,是一个天然良港,港口生产连续跨越两个邻;南与淮吨大关,2002年吞吐量3316万吨,集装箱运输20.5万箱,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个港口建立了航运关系,成为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
6.7公里长拦海大堤建成,使港口形成了30平方公里风平浪静的港池,可供建设上百个泊位,形成亿吨吞吐能力。
连云港市境内铁路全长90公里,火车站14个,配有现代化编组站。
开通了至北京、广州、上海、武汉、南京、宝鸡等地的直快列车。
公路建成了宁连高速、新墟一级公路,国家重点建设的同三、连霍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
连云港市宏观环境发展概况一、连云港市(一)、战略定位:1. 亚欧大陆桥的东头堡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的东头堡,是这条连接东亚、欧洲与中东地区的运输大动脉上重要的国际运输枢纽。
连云港市同时也是陇海--兰新铁路沿线11个省市自治区最近的出海口,将成为整个陇海经济带对外开放的重要构成部分。
2.大东北亚经济圈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最南端的连云港,随着海陆联运枢纽港的地位日益显现,经济战略地位也将进一步提高。
连云港能够利用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趋势,重新调整自身定位,进一步提高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中的地位。
3.渤海,长三角经济圈,徐连经济带连云港在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辐射带的交汇处,随着经济圈中心城市的迅猛进展,大量产业面临着转移扩散到苏北地区的趋势,连云港将凭借其大陆桥东头堡的港口优势,以徐连经济带为依托,成为整个苏北经济进展的发动中心。
徐连经济带:包含徐州、连云港两市及所辖9县,土地面积与人口占全省的20%左右。
连云港港口作用的发挥制造业将成为港口进出货物的重要依托。
4.连云港市进展目标:将徐连经济带建成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力强与经济发达地区,使该地区在陇兰经济中内联外引的枢纽地位加强。
徐州都市圈:包含徐州市,宿迂市及其所辖县市,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市县。
徐州都市圈与徐连城镇进展轴要加强长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技术扩散与转移;进展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区位优势,加强各城市间优势互补;为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服务,充分发挥苏北地区后发优势。
(二)、连云港概况1.连云港区域概况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经118度24分-119度48分与北纬34度-35度07分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淮阴市沐阳县毗邻;南与淮阴市涟水、盐城市响水县相连,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连云港市情与连云港发展一、引言连云港市是中国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
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一部分,连云港市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连云港市的基本情况,并重点探讨其发展过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连云港市的基本情况2.1 地理位置连云港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北纬34°11′至35°02′,东经118°21′至119°34′之间。
东临黄海,南界杭州湾,西与盐城市毗邻,北与淮安市相接。
连云港市地处海洋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
2.2 人口和行政区划截至2020年底,连云港市的常住人口约为800万人。
连云港市下辖7个市辖区和1个县级市,分别是连云区、海州区、赣榆区、灌云县、东海县、灌南县、新浦区和江苏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3 经济发展概况连云港市的经济以港口经济为主导,同时也依托着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
连云港港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港口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外贸进出口港口之一。
此外,该市还有众多的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一个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三、连云港市的发展过程3.1 港口建设与发展连云港港自古为南通司署所辖的海港,其港口建设始于1952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连云港市加大了对港口的投资力度,对港口进行了现代化建设。
特别是在1992年和2002年,连云港港相继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扩建,使得港口吞吐量大大提高,迅速崛起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之一。
3.2 城市建设与发展连云港市于1992年设立,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连云港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市区内有大量的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城市景观得到了提升。
此外,连云港市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了一批公园和绿地,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3.3 经济发展的崛起随着港口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连云港市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数据统计,连云港市过去十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10%,成为江苏省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经118度24分-119度48分和北纬34度-35度07分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淮阴市沐阳县毗涟水、盐城市响水2县相连,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465万。
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
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
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
同时,燕尾港、小丁港、海头港3个港地势开阔,可容纳大规模的临海工业,特别是建设大型港口电站、钢厂、化工基地和运输机械、拆修造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
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体,带动沿海工业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通联世界的海河水陆运输体系;二是连云港拥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即整个“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对中国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消化力。
长期以来,连云港港口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港口不冻不淤,水深条件良好,挡风条件优越,是一个天然良港,港口生产连续跨越两个邻;南与淮吨大关,2002年吞吐量3316万吨,集装箱运输20.5万箱,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个港口建立了航运关系,成为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
6.7公里长拦海大堤建成,使港口形成了30平方公里风平浪静的港池,可供建设上百个泊位,形成亿吨吞吐能力。
连云港市境内铁路全长90公里,火车站14个,配有现代化编组站。
开通了至北京、广州、上海、武汉、南京、宝鸡等地的直快列车。
公路建成了宁连高速、新墟一级公路,国家重点建设的同三、连霍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
连云港市情概要连云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海之城,城抱着山,山拥着海,被誉为“神奇浪漫之都”。
【地理位置】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的14个港口城市,国家49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是陇海铁路的东端起点。
它地处我国万里海疆中部,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东临东北亚,西连我国中西部,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与渤海经济圈,陆桥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
连云港也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新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水晶之都”。
【建置沿革】连云港古称瀛州。
秦时称朐县,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始称海州。
1933年设东海行政区,同年,陇海铁路终端港建成。
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而取名为连云港。
全国解放后,这里设立了新海连特区,1949年10月建立新海连市。
1950年5月,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合并为新海县,年底恢复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建制,隶属山东省。
1953年元旦,划归江苏省徐州专区。
1954年11月,成为江苏省直辖市,受徐州专署督导。
1961年10月1日,因港得名改称连云港市。
1962年6月2日,改为省辖市。
【行政区域】连云港市辖赣榆、东海、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3区,新浦区为连云港市政府所在地。
【人口、面积】东西最大横距约12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32公里。
总面积75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126平方公里。
2012年底,连云港市总人口505万人,其中,市区常驻人口近110万人,年地区年生产总值超过1604亿元人民币,人均收入3.65万元人民币。
【地形地貌】连云港市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如一只飞向海洋的彩蝶。
境内以平原为主,兼有丘陵、山地、湖泊、滩涂等。
有大小山峰214座,云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为江苏省的最高峰。
境内河网稠密,有大小干支河道53条,其中17条为直接入海河流。
全市共有水库168座,其中石梁河水库为江苏省最大的水库。
连云港市水资源公报目录一、概述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水资源利用五、用水指标六、水环境概况七、重要水事一、概述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沿海中部的黄海之滨、江苏省的东北部、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的下游。
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部与徐州市、宿迁市相邻;南部与淮安市、盐城市相连;西北及北部与山东省的临沂市、日照市接壤。
位于南北过渡和陆海过渡的交汇点,是国际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为陇海铁路)东端桥头堡,河海相通、港路相接、水陆空相连,地理位置优越。
连云港市下辖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四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9年全市总人口490.64万人;辖区总面积7499.91km2(占全省总面积7.44%),其中,平原区面积为5292.91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0.6 %,山丘区面积为1726.00 km2,占全市总面积23.0%,水域面积为481.00 km2,占全市总面积6.4%。
随着国家沿海战略规划“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实施,连云港市以建设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的国际性海港城市为目标,打造一体两翼沿海产业走廊,做好沿海产业走廊与东陇海产业走廊的交接工作,形成“T”字型的双向隆起的产业高地,带动连云港市腾飞。
连云港市属暖温带南缘湿润性季风气候,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4.0℃,多年平均降水量 906.5mm(1956~2009年系列),多年最大降水量1271.4mm(2000年),多年最小降水量450.8mm(1966年),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767.2mm,折算降水总量57.5亿m3,比多年平均值906.5mm(1956~2009年系列)偏小15.4%,属于偏枯水年份,2009年连云港市代表站年降水量与多年降水量平均值比较见图2-1。
江苏省的区位、文化和基础设施优势转载自/wp09/web/010.html一、区位和文化优势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毗邻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开放度最高的省份之一。
江苏省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境内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线,长江和运河穿越而过。
依托比邻上海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优势,目前已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服务业吸纳和输出能力很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图3-1 江苏省在中国的位置示意图图3-2 江苏省行政区划示意图江苏省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是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和旅游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龙盘虎踞的南京,有“天堂”之称的苏州,“淮左名都”的扬州及镇江、淮安、徐州、常熟分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使江苏省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占其总数1/10 以上,文化古迹也十分丰富。
江苏省丘阜散布,水网密布,素称“水乡泽国”,多有名山秀水,这为构筑园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苏州、扬州、镇江等皆是名闻世界的景园林名城。
图3-3 江苏省名胜古迹分布从文化环境上看,作为六朝古都的所在地,江苏省是中国古代吴越文化、长江文化的发祥地,金陵文化、吴文化和楚汉文化等交融在一起,构成了江苏省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魅力。
在原有的文化底蕴滋养下,江苏省在新时代又对文化进行了深层次再造,明确提出大力倡导“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
由于地处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江苏人的性格既承继了江南的精巧和务实,又融合了北方的豪爽和热情,这些性格特征使之对外来事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江苏人具备很强的开放意识,创新能力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高,也使得江苏从一开始就对外资的进入抱有欢迎的态度,成为外商云集的热土。
图3-4 江苏的城市建筑图3-5 江苏的古迹美景二、基础设施优势江苏完善的交通、水力、电力、电信、互联网带宽等基础设施,为江苏软件与信息外包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区域背景1. 连云港市概况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连云港市下辖连云区、海州区、赣榆区、灌云县、灌南县等5个县市区,总面积下约7.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800多万人。
2. 婚礼风俗文化连云港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婚礼习俗兼具南北特色。
婚礼在连云港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婚庆礼仪讲究,以饮宴结社、临门聘礼为主要内容。
二、婚宴桌数和标准1. 确定婚宴桌数的因素(1)新人身份地位:在连云港市,新人的身份地位往往决定了婚礼的规模和桌数,一般来说,身份地位较高的新人会举办规模宏大的婚礼,桌数也相对较多。
(2)宴席地点:宴席地点的选择也会影响婚礼的桌数,一般来说,选择高档酒店举办婚礼的桌数较多,而在家中或普通餐馆办桌的婚礼桌数较少。
(3)财力实力:新人的经济实力也是确定婚宴桌数的重要因素,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新人,往往会花费更多的金钱去举办规模较大的婚礼。
2. 婚宴桌数的标准在连云港市,婚宴的桌数一般根据新人的需求和经济实力来确定,平均一个桌子可容纳10人,一般婚礼的桌数在20桌到30桌之间,超过30桌的婚礼在连云港市较为少见。
三、连云港市婚礼操办情况1. 婚礼桌数的实际情况连云港市的婚礼桌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
很多新人希望能举办规模较大的婚礼,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承办一场隆重的婚礼。
2. 婚礼操办的特点在连云港市,婚礼的操办一般会找专业的婚庆公司或者酒店进行包办,他们提供从场地、布置、餐饮菜单到婚礼策划的一站式服务,让新人可以尽情享受婚礼的快乐,同时也减轻了新人的负担。
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 规模定制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人会选择规模定制化的婚礼,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定制一场独一无二的婚礼。
2. 精致化婚礼未来,婚礼桌数可能不再是主要的衡量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婚礼的精致化和个性化,让每场婚礼都能体现出新人们的个性和情感。
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学院专业指导老师姓名学号时间目录一、实习概况(一)实习地概况、时间安排、实习路线 ................................... (二)实习方式 .............................................................................. (三)实习内容(四) 野外实习目的和要求....................................................二、沿线地理综述1.地质状况 ......................................................................2.地貌构造 ............................................................................3.水文特征 ..................................................................4.土壤类型 .................................................................5.植被分布 .......................................................................三、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一、实习概况(一)实习地概况、时间、实习路线连云港市位于东经118°24′——119°48′,北纬34°12′——35°07′,总面积6265平方公里。
连云港饮食冷知识
摘要:
1.连云港地理位置及饮食文化背景
2.连云港特色饮食介绍
3.连云港饮食中的冷知识
4.结论
正文:
连云港,位于我国江苏省东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沿海城市。
这里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连云港的饮食冷知识。
一、连云港地理位置及饮食文化背景
连云港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临黄海,北濒山东。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交通要道,商贾云集。
连云港的饮食文化融合了各地的特色,既有南方饮食的细腻,又有北方饮食的豪放,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体系。
二、连云港特色饮食介绍
1.花果山风鹅:连云港特色美食之一,选用当地特有的风鹅为原料,经过腌制、炖煮等工艺制作而成,肉质鲜嫩,风味独特。
2.赣榆煎饼:赣榆区是连云港下辖的一个区,煎饼是当地的传统小吃。
赣榆煎饼选用优质小麦粉制作,口感酥脆,营养丰富。
3.连云红烧肉:以五花肉为主要原料,加入多种调料烹制而成。
肉质鲍鱼,味道鲜美,是连云港的代表性菜肴。
三、连云港饮食中的冷知识
1.连云港人早餐喜欢吃辣:连云港地区的早餐摊贩,常常会提供辣椒酱供顾客食用。
这种独特的饮食习惯,既符合南方人喜欢吃辣的口味,也适应了当地潮湿气候的需求。
2.连云港的海鲜加工:连云港地区的海鲜加工方法独特,采用清蒸、水煮等简单烹饪方式,既能保持海鲜的原汁原味,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价值。
四、结论
连云港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丰富的美食和独特的冷知识,都让人对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刮目相看。
连云港概况连云港市统计局连云港,是江苏的省辖地级市,也是中国沿海首批实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连云港市简称“港城”,从字面上看,是中国沿海大陆上除香港外,唯一与“港”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
现辖赣榆、东海、灌云、灌南等四县及新浦、海州和连云等三个区,总面积7500平方公里,总人口468.8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6.62万人。
[地理位置]连云港,南靠祖国的“黄金沃土”——长江三角洲地区;北邻祖国的“金项链”——环渤海经济圈;西依正在崛起的“现代丝绸之路”——陇海兰新经济地带;东濒浩瀚的黄海,与世界各地联系称便。
连云港的地理特征突出表现为三大特点:一是从全球看,位处海(太平洋)路(欧亚大陆)和南北半球两个过渡带交叉的中心点上。
二是从全国看,处在港(连云港港)路(陇海兰新大铁路)和南北方两个结合的结合部上。
三是从区位看,地处中国万里海疆的“脐部”,在横跨欧亚大陆桥的新海亚欧大陆桥的东端,恰缝连接中国大陆两个经济强省——江苏和山东的接壤地带,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地貌特征]连云港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观,河湖、丘陵、滩涂俱备。
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西部岗岭区,中部平原区和东部沿海区三大部分。
东部沿海平原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3类,总面积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0%。
境内山脉主要属于沂蒙山的余脉,绵亘近300公里。
有大小山峰200多座,大致自西南向东北主要依次排列为锦屏山、前云台山、中云台山、后云台山及连岛等5列,其中最高峰为前云台山主峰——玉女峰,也是江苏省境内最高峰,海拔625.3米。
沿海岛礁共21个,其中岛屿9个,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岛,面积达5.4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据有史籍记载以来,在古代,连云港一带分属古东夷部落、郯子国等,秦以后,则分别被称为朐县、郁州等,公元549年,即东魏武定七年,始称海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海州”名称。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接壤;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云台、开发区5区,计47镇、72乡和8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443.53万。
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
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
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
同时,燕尾港、小丁港、海头港3个港地势开阔,可容纳大规模的临海工业,特别是建设大型港口电站、钢厂、化工基地和运输机械、拆修造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
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体,带动沿海工业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通联全国的海河水陆运输体系;二是连云港拥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即整个“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对中国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消化力。
长期以来,连云港港口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泊位设计靠泊能力3.5万吨级,实际靠泊已达7万-8万吨级。
现有21条国际航线,与154个国家地区的962个港口有往来。
长达6.7公里的中国沿海最长的拦海大堤已全线贯通。
27个泊位的半封闭式的港湾使连云港港口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鹿特丹”。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接壤;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云台、开发区5区,计47镇、72乡和8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443.53万。
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
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
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
同时,燕尾港、小丁港、海头港3个港地势开阔,可容纳大规模的临海工业,特别是建设大型港口电站、钢厂、化工基地和运输机械、拆修造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
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体,带动沿海工业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通联全国的海河水陆运输体系;二是连云港拥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即整个“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对中国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消化力。
长期以来,连云港港口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泊位设计靠泊能力3.5万吨级,实际靠泊已达7万-8万吨级。
现有21条国际航线,与154个国家地区的962个港口有往来。
长达6.7公里的中国沿海最长的拦海大堤已全线贯通。
27个泊位的半封闭式的港湾使连云港港口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鹿特丹”。
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中,连云港市古迹较为丰富,历史久远。
全市有风景区14个,风景点116处,构成了“海、古、神、幽、奇、泉”6大特色,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3大旅游区之一。
据考古学研究结果证实,远在1万年以前,古朐山即现在的锦屏山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
1959年和1978年在锦屏山南麓二涧和东海县山左口乡大贤庄,均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遣址。
锦屏山地带新石器时代遣址有19处,二涧遣址为中国原始农业最早开发区之一。
1979年发现的长20米、宽10米的“将军崖岩画”,国家文物局鉴定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一项难得的重大发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天书”。
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0-200年,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西游记》描绘的花果山、幽似“桃源仙境”的宿城、南云台山的“玉兰花王”、渔湾龙潭瀑布、四季如汤的“东海温泉”,构成了神奇的旅游假区。
孔子登山望海、秦始皇两次来巡以及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吴承恩、李汝珍、吴敬梓、林则徐、朱自清等文人高士、诗家骚客的遗迹常使人留连忘返。
连云港市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观,河湖、丘陵、滩涂俱备。
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
东部沿海平原海拔3-5米,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3类,总面积5409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面积70%。
西部东海县的丘陵海拔100-200米。
沿主要是700平方公里盐田及480平方公里滩涂。
境内山脉主要属于沂蒙山的余脉,绵亘近300公里。
有大小山峰214座,主要有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夹山、大伊山等,其中最高峰为南叶山主峰-玉女峰,也为江苏省境内最高峰,海拔625米。
沿岛礁共21个,其中岛屿9个,面积为6.06平方公里。
具体为:东西连岛、鸽岛、竹岛、羊山岛、开山岛、秦山岛、车牛山岛、达山岛、平岛等,其中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岛,面积达5.4平方公里。
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常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历年平均降水量93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
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
日照和风能资源为江苏省最多,也是全佳地区之一。
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连云港市发育一个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
从分类上看,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花生。
还盛产林木、瓜果、桑茶、竹、药材、草场及野生和水生植物。
云台山的云雾茶为江苏3大名茶之一,珊瑚及金镶玉竹为江苏珍稀名特产。
动物资源主要分水生、陆生和鸟类。
水生动物中的海洋水产品占全市水产品总量的72.8%,海州湾渔场为中国8大渔场之一。
主要经济鱼类为带鱼、鳓鱼、黄鱼、加吉鱼4大类。
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主要有刺参、扇贝、鲍鱼等。
近海水域和内陆水域主要生产对虾、海带及淡水鱼类。
陆上动物主要为人工饲养的畜禽品种,达12科、18属、90多个品种。
全市有各种鸟类225种,列入国家珍稀保护鸟类计31种。
矿产资源共计40余种,主要有海盐、磷矿、金红石、蛇纹石、水晶、石英及大理石等。
淮北盐场为全国4大海盐产区之一。
锦屏磷矿为全国6大磷矿之一。
东海县的金红石矿储量达250多万吨,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金红石矿。
蛇纹石矿的开发已成为上海宝钢的重点配套工程。
东海县又素有“中国水晶之乡”、“中国石英之乡”的美称。
赣榆县班庄雪花白大理石全国最优。
现已初步勘探出黄海大陆蕴藏丰富的海底石油。
连云港市是一个带状城市,总体布局为“一市双城”。
新浦、海州地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工业的主要聚集地。
连云、云台地区为港区、风景旅游区和外贸工业区。
猴嘴镇是淮盐集散地和云台区行政管理中心。
锦屏镇为重点工矿区。
城区采用方格式道路布局,主要有解放路、朝阳路、海连路、海昌
路、南极路、通灌路、幸福路、人民路、中山路、海棠路、洪门等街、路,构成新海地区、连云地区干道网。
连云港市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已初步从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开发始加速向第二、三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转变。
第三产业发展近10年来一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30%,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
连云港市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并进,有9个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34376人。
有淮海工学院、教育学院、职业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化工高专、财经学校、水产学校、盐业学校、中药学校、海州师范学校、连云港师范学校、体育中专和连云港市中专等54所大中院校。
全市有各级文化中心300多个,建16层高、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电视覆盖面100%。
有各类卫生机构598个,各类医院112所。
连云港位于中国沿海中部,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全市下辖新浦、海洲、连云三个区和东海、赣榆、灌云、灌南四个县,面积7444平方公里,人口约470万。
连云港市古称为朐县、海洲,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风景名胜众多。
全市有各类游览景区18个,主要景点200多处,具有“海、古、神、幽”四大特色。
著名的景点有江苏唯一的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区《西游记》中孙大圣的故里花果山、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孔望山摩崖石刻和中国沿海唯一反映母系社会先民遗迹的将军崖岩画,以及渔湾山水、清幽的宿城、东海温泉,处处令人留连忘返。
连云港海陆空交通便捷,具有季风性海洋气候,四季分明,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全市共有各类宾馆千余家,日接待量为3万余人次。
当地出产的云雾茶、银杏、板栗、海产品,以及水晶制品、大理石、花果山牌葡萄酒、汤沟酒、王子酒等都是品尝、馈赠以及收藏的佳品。
港城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宾朋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