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山西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下)
- 格式:pdf
- 大小:247.03 KB
- 文档页数:3
山西吕梁的红色革命故事
山西吕梁地区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场,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故事:
1. 阳泉会战
1936年1月,红军第二、八、九军团在山西吕梁地区发动了著名的阳泉会战,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这次胜利使得红军得以转移,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事件。
2. 吕梁起义
1934年7月,红军第一方面军的部队在吕梁地区发动了吕梁起义,打击了当地国民党武装,并与陕西苏区的红军会师,形成了陕北根据地。
3. 雁北战役
1947年3月,中共晋绥分局和中共吕梁地委参与了雁北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
最终红军战胜了敌人,夺取了大量武器和粮食。
这次胜利对于巩固和发展解放区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这些革命故事,为今天的吕梁地区留下了一份璀璨的革命历史,激励着新一代人把革命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民国时期山西党政关系演变管窥作者:马义平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第06期[摘要]1924年改组后,国民党自上至下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党务组织系统。
后经“北伐”完成统一,国民党正式独掌全国政权,“以党治国”体制遂开始在全国推行。
自此,“党政双轨”制正式在全国实施。
按这一制度的设计,地方党政之间是一种地位平等、相互合作的关系。
但在地方势力严重、派系斗争不断的情况下,山西省党部的生存状态却极其艰辛,始则几欲流产,继则难以发展,明显呈现出与“党国”的制度设计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关键词]民国时期,山西,党政关系,省党部[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2-0026-05经1924年“改组”,国民党自上至下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党务组织系统。
通过“二次北伐”统一全国后,国民党建立起“以党治国”体制,开始独掌全国政权。
在这一体制下,中央党部ST 依次设省党部、县党部、区党部和区分部,分别与省、县、区、乡等行政系统平行对应,形成一种“党政双轨”制。
自此,地方政治系统的运作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改变,即党政之间的权力互动关系产生。
全国政权建立后,地方党务系统与同级行政机构之间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权力互动关系,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所在。
鉴于以往学者多关注国民党在不同层面的运作而较少涉及其在基层的生存状态,本文试以民国时期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委员的构成为考察对象,重点梳理山西省党部与省政府之间关系演变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民党对山西政治资源的控制程度及其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短暂蜜月:1927—1929年的山西党政关系1927年初,北伐军沿长江顺利东进,由共产党人领导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也取得成功,建立了上海市民政府。
北伐大革命的影响,很快“发展到了长江流域”。
革命形势在高涨的同时,也潜伏着严重的危机,革命阵营时有发生分裂的危险。
与此同时,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开始国共分裂,并在纪念孙中山逝世二周年大会上达到高峰。
山西长治的红色革命故事在20世纪初,山西的革命先驱,农民领袖、文人、工人领袖等,组成了长治革命群众性的联合队伍,为赢得社会主义革命民主胜利而努力奋斗。
在这一历史时期,山西长治就形成了一场红色革命故事。
1921年,在柳毛毛、董实海等英雄的率领下,长治市工农联盟成立,曹佳明、马宪等文人参加其中;随后,长治郊区起义发生,此后长治及周边地区陆续发生了一系列红色起义,红色游击队、矮子先锋队等就是在这次起义中产生的。
长治红色起义的发生,使统治者受到极大的威胁,他们展开剿杀,一时间长治各地乡下花园满地血。
1924年7月,山西汾阳市的军民起义军于长治郊区发动人民起义,这场起义带动了长治周边地区的红色起义,此后长治及周边几个县,由于革命群众不断壮大,起义推广到晋城,晋城市和长治市共同建立了红色汾阳政权。
此后,山西长治及其周边地区按照红色政权的定位,经过长治民主政权的建立,和长治新生活的推行,红色革命在山西长治发展了起来。
民主政权的建立,使长治从农村独裁政权变成了民主政府,人民政治权利得以发展,民主自决权、民主管理权和民主参与权都得到扩大。
他们采取极大力度进行教育,解放农村穷苦贫民,推行以农转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改革,文化改革、发展劳动力市场,推行法制建设,维护正义公平,维护党的权威,极大的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整个长治地区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也不断得到提高。
1927年,因内部动荡,长治新生活似乎被打破。
但是,1931年,山西英雄董实海领导下,山西长治及周边地区发动了再次革命,与在“新生活”内容上继续推进。
这次革命在长治东官县发生,被称为“长治东官县起义”,受到国内外各界的盛赞。
1935年,由于红军占领山西长治,山西红色革命得到空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山西像春风一般吹遍了每个角落,董实海、柳毛毛、黄春生等英雄将勇敢的精神传播到全国,把山西长治的红色革命故事带到了远方。
今天,山西长治著名的红色革命故事仍然家喻户晓,英雄董实海、柳毛毛、黄春生等英雄的传奇仍在民间传唱,他们勇敢地为长治的红色革命而奋斗,使山西长治的红色革命故事活跃在世人的心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次国内革命战争总结在考研政治中,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它是一种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是先进阶级推翻落后阶级的暴力行动,往往是以一系列大规模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斗争胜利的形式实现其政治抱负。
在近代史中,国内革命战争都集中在中篇。
即,1919到1949年。
全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
2015考生要注意的是革命的领导者和联合着以及革命对象。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大革命”。
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共同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党史中,称这段时期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简称“大革命时期”。
此前,1924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贿选”总统曹锟,赶走了溥仪,然后电邀孙北上。
等孙中山北上抵达时,冯玉祥已经与张作霖商定,接受段祺瑞进京任“临时执政”摄行大总统,并废除了曹锟宪法,终止《临时约法》和取消国会。
孙中山主张召开民选的国民会议,段祺瑞主张召开军政商学实力派组成的善后会议。
1925年2月1日善后会议召开。
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
1925年7月1日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同年10月爆发反奉战争,1926年4月反奉战争失败。
张作霖奉军占领北京,并与吴佩孚修好联合。
段祺瑞下台。
在南方,第一次国共合作确立后,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以五卅运动为核心的反帝国运动日益高涨;经过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作为后方巩固下来了;同时期各派军阀之间混战不休,不得人心。
战争未开始,民心相背毫无悬念。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
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吴佩孚部击败而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
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
7月6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成立。
山西红色文化在在当代的传承及感悟一、山西红色文化的传承山西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在当代,山西红色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山西积极保护和修复红色文化遗址。
大量的红色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在山西得到保护和修缮,如中共中央于1947年设在山西平型关的中央党校,红色教育基地中的党旗台和学习实践活动场所等。
这些遗址和纪念馆为广大人民了解红色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其次,山西加强红色教育。
各级政府和学校都将红色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开展,通过开设红色课程、组织红色主题讲座、举办红色文化展览等形式,让人们深入了解红色历史,增强爱党爱国之情。
第三,山西鼓励红色文化创作。
当代艺术家们通过文学、影视、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将红色历史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红色文化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山西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
二、山西红色文化传承的感悟山西红色文化在当代传承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首先,红色文化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理念和英雄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我们要通过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正能量。
其次,红色文化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纽带。
红色文化以其独特的符号和价值观念,成为了人们的精神纽带。
在当代社会,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可以依靠红色文化的力量,凝聚起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第三,红色文化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途径。
红色文化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激发了人们爱国主义之情。
在当代,我们要通过发扬红色文化,培育和传承爱国主义情感,让更多的人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山西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撑。
通过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可以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凝聚力。
山西的革命故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山西各地也掀起了反清复明的浪潮。
在太原,北洋军阀曹锟率领的山西讨袁军也积极参与了辛亥革命。
而在山西农村,农民起义也此起彼伏,为推翻封建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山西的革命形势并未停滞不前。
在北洋军阀混战的局势下,山西各地纷纷掀起了土地革命斗争。
其中,晋南地区的农民运动尤为活跃,许多农民纷纷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参与到土地革命斗争中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山西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前线。
山西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日军展开了顽强的游击战。
在太行山区,八路军发动了许多英勇的抗日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解放战争时期,山西成为了解放军的主战场之一。
1946年,解放军在山西发动了晋冀鲁豫战役,成功收复了大片失地。
在战争的各个阶段,山西的革命斗争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
最终,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山西的革命斗争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山西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山西的革命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
人民的光荣传统。
这些革命英雄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
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山西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革命先烈的足迹,他们的英
勇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创
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