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范文-word范文模板 (5页)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油画开题报告油画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油画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油画颜料作为主要材料,通过绘画技法和手法表达艺术家的想法和感情。
油画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油画工艺的复杂性和技术的要求,许多人对油画的认识和了解仍然有待提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油画的发展历史、创作技巧以及对人们的艺术教育和欣赏能力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油画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其发展历史和艺术技巧,探讨油画对人们的艺术教育和欣赏能力的影响,进而提高公众对油画的认识和了解。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1. 油画的发展历史通过对油画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总结,了解油画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对各个历史时期和文化的影响。
2. 油画的创作技巧通过深入研究油画的创作技巧,包括调色、画布准备、画笔运用等方面,探讨油画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技巧和手法。
3. 油画对艺术教育和欣赏能力的影响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探讨油画对人们的艺术教育和欣赏能力的积极影响,包括对观众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实证研究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了解油画的发展历史和创作技巧;通过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调查受访者对油画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对其艺术教育和欣赏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 深入了解油画的发展历史和创作技巧,拓宽对油画的认识和了解。
2. 探讨油画对人们的艺术教育和欣赏能力的影响,提高公众的艺术素养和欣赏水平。
3. 为艺术教育和油画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公众对油画的认识和了解,促进艺术教育和欣赏能力的培养,拓宽油画的传播渠道,促进油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油画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增强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六、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1个月):收集和整理油画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对油画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总结。
油画开题报告方案范文油画开题报告方案范文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油画是一种以油性颜料制作的绘画形式,其色彩饱满、立体感强、光影变幻多样,被誉为绘画艺术中的皇冠。
油画作为一门艺术形式,通过表现画家对于自然、人物、静物等对象的观察和理解,为观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通过学习和研究油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可以培养个人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同时also有助于了解艺术史和文化,拓宽个人的视野和文化素养。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讨油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了解不同主题和题材的油画表达方式,并能够通过实践培养自己的绘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研究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学习油画创作的基本知识,包括调色、搭配、画布准备等。
2. 学习观察和描绘静物、人物、风景等常见对象的技巧,掌握不同材质和光影效果的表达方法。
3. 学习油画中的色彩运用和光影处理,通过实践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4. 学习油画的构图和画面处理,通过实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次研究将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即通过实际的油画创作实践,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研究课题和目标,明确研究内容。
2. 学习油画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知识,如色彩学、构图原理等。
3. 搜集和阅读相关的油画创作方法和技巧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了解不同画家的创作思路和风格。
4. 实践油画创作,通过观察和描绘不同对象,掌握不同技巧和表达方式。
5. 进行作品的评析和总结,分析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归纳总结经验和教训。
6.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展示创作成果和收获。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预期成果包括一系列油画作品,这些作品将展示研究者在油画创作上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研究报告的撰写,也能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油画创作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油画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从观察力、色彩运用、构图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学习,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并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创作中。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美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导语: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美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欢迎阅读!艺术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及意义自从人类有史以来,传播现象便无处不在,传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除语言之外,人们彼此之间的眼神互递,或者形体动作的传情达意,都是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历史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的传播方式也愈加趋于多样化,各种传播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了传播的环境中,对人来说,传播就像空气一样重要。
随着传播媒介的改变与发展,传播现象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整个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因此,研究传播现象就存在着其历史的必要性。
民族舞艺术当然离不开传播。
就民族舞本身而言,其艺术价值的体现正是通过传播来实现的。
纵观民族舞的发展史,其实正是一部民族舞的传播史,民族舞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传播,民族舞表演者与表演者之间的传播,以及民族舞在各民族之间的传播,促进了各民族舞蹈的发展,以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可以说,民族舞正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去芜存精、提炼升华,才有了今天百花齐放的繁盛。
可以认为,从传播的角度理解民族舞艺术必将是一种有意义的实践。
民族舞作为一种古老的原艺术,用肢体语言来体现艺术的美感,在很长一段时期存在着不可复现性。
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对于民族舞的传播往往局限于直接的现场的传播。
人们为了传承民族舞文化,传播民族精神,一遍遍不知疲倦地试图保存复现舞蹈场景,但由于当时科技发展落后,舞蹈又是以复杂的人体作为传情达意的手段,因此民族舞的记录保存始终是其传播与发展的瓶颈。
随着中国广播事业的蓬勃开展,中国民族舞艺术与电视、网络的结合必然是历史性地选择。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一、引言油画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视觉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写意性。
本报告致力于研究油画作品中的写意性,并探讨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油画的写意性定义与特点1.写意性的定义写意性是指艺术家在油画创作中的虚实处理、对色彩、形象、线条等要素的主观表达和艺术变化,通过略去细节、强调整体效果,以达到把握主题情感表达的目的。
2.写意性的特点(1)略去细节:写意性作品通常不注重细节描绘,而是通过简化形象和线条、突出主观情感来表达意义。
(2)强调整体效果:写意性作品追求整体形象的和谐、统一和协调,通过构图、色彩运用等手法来表达主题情感。
(3)主观表达多于客观再现:写意性注重艺术家的个人感受和表达,而非客观事物的准确再现。
(4)对色彩的处理:写意性作品可以充分发挥色彩的表现力,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三、油画中的写意性表现手法1.形象的简化与变形通过简化形象和进行变形处理,艺术家可以更好地凸显主题情感。
例如,用粗犷的笔触表现人物的特征,通过形状的变形来突出主题。
2.线条的运用写意性作品通常用简练、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来描述物体的轮廓和结构,以及表达情感。
艺术家可以运用粗细不一的线条、弯曲的线条等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3.色彩的运用写意性作品中色彩的运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色彩的明暗对比、鲜艳的色彩对照等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同时,色彩的运用也可以帮助艺术家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4.空间的构建写意性作品中空间的构建是塑造整体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透视、层次感等手法来创造出立体感和深度感,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四、油画的写意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写意性可以让艺术家更好地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艺术体验。
2.提升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写意性作品通常具有独特的构图、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和色彩,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油画系论文开题报告油画系论文开题报告引言:油画是一种古老而受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深度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和观众。
本论文旨在探讨油画的历史、技法以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油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演变,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它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和启示。
一、油画的历史与发展油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但真正的油画技法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
著名艺术家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人的作品为油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油画逐渐成为主流艺术形式,并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现代主义,油画一直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二、油画的技法与表现力油画的技法丰富多样,艺术家可以通过调配颜料、控制画笔的厚度和质感,以及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来实现自己的艺术目标。
油画的颜色饱满且持久,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运用明暗对比和色彩的变化,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具有强烈冲击力的画面效果。
此外,油画还具有良好的保存性能,使得艺术作品能够经久不衰地展示给观众。
三、油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与影响尽管在当代艺术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介和技术,但油画仍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许多当代艺术家仍然选择使用油画进行创作,因为它能够提供更多的表现力和深度。
油画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也取得了很高的价值,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对象。
此外,油画的经典技法和风格也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创作可能性。
结论:通过对油画的历史、技法以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
油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不仅能够传递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也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油画的创新和发展,为艺术界的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0). The History of Oil Painting. London: Thames & Hudson.2. Brown, D. (2015). Oil Painting Techniques: Learn How to Create Dynamic Textures with the Versatile Medium of Oil. New York: Watson-Guptill.3. Johnson, M. (2018). The Power of Oil Painting: How to Paint with Oil for Beginners. London: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乡土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乡土油画是一种以描绘乡村风景、农田景观、民俗风情等为主题的油画形式。
它既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也能传递乡土文化的历史和特色,弘扬乡村精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乡村逐渐失去了人气。
乡土文化也渐渐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
因此,我选择乡土油画作为毕业创作的主题,旨在通过创作一系列乡土油画作品,唤起人们对乡村的关注,传递乡土文化的魅力,让现代人重新认识和关注乡村,并反思城市化对乡土文化的冲击。
二、选题意义1.弘扬乡土文化。
乡土油画作为一种表现乡村特色和精神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画作传递出乡村人文环境、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信息,进而引发人们对乡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
2.保护乡村环境。
乡土油画能够将乡村秀美的景色以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强调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促使人们意识到保护乡村环境的紧迫性。
3.挖掘潜在文化资源。
通过创作乡土油画作品,可以挖掘和展现乡土文化中的潜在艺术资源,发掘乡村中的独特文化元素,丰富当地乡村文化。
4.促进乡村振兴。
乡土油画作品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艺术支持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资源,推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
三、乡土油画创作思路与方法1.选取作品主题。
我计划选取不同地域的乡村景观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元素作为作品的主题,如农田、田园风光、农民劳动场景等。
2.素材采集与研究。
我将到不同乡村地区采集素材,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包括人文环境、建筑特色、乡村生活等方面。
3.创作理念确定。
基于素材采集和研究的基础上,我将确定创作的主题和表现形式。
希望通过作品传递出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观者感受到乡村的美丽与温暖。
4.调色和技法选择。
考虑到乡土油画的表现形式,我将选择较为鲜明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来表达作品的质感和生活气息,通过运用厚重的油画颜料、刮涂等技法,使作品更具乡土气息。
5.创作计划安排。
我将按照创作理念和思路,制定创作计划,包括作品数量、创作时间和创作顺序等,确保创作进程的有序推进。
油画开题创作思想总结怎么写油画开题创作思想总结是一个对艺术创作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文档。
在这份文档中,我将会提供我在这次油画创作中的思考、灵感以及尝试,以及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我关于这次油画创作思想的总结:在这次油画创作过程中,我尝试通过表达主题为“自然之美”的作品来呈现自己对大自然内在力量的理解和感受。
我深深被大自然的美丽、多样性和力量所吸引,并且希望通过我的作品传达这种独特的感情和体验。
首先,我对自然景色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并将这些观察和研究转化为我的油画作品的灵感。
我通过实地考察、摄影以及素描和速写来记录我所看到的景色和场景。
这些观察和素材为我的创作提供了基础,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并捕捉自然的各种元素。
其次,我选择了油画作为表现自我的媒介。
油画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有力和灵活的表现形式。
通过运用油画的混合和层叠技巧,我能够更好地表达我对景色和大自然情感的追求。
我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鲜明的色彩和浓烈的笔触来创造出丰富的质感和纹理,从而更好地传达我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看法。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表达自然的细节和色彩方面遇到了困难。
大自然是如此多样和复杂,我常常发现自己无法完全捕捉到其中的细微差别和细节。
然而,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我逐渐掌握了一些表现自然的技巧和方法,并且不断寻找着让我感到满意的表达方式。
另外,我在创作过程中也面临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油画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干燥和混合,而我的创作空间也十分有限。
因此,我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量充分利用每一刻,并且确保我的作品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总的来说,这次油画创作过程是一次富有挑战和回报的经历。
通过这次创作,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自然之美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发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虽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勇于尝试,最终创作出了一系列展现自然之美的作品。
这次创作过程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一次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1:引言介绍油画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并阐述为何选择研究油画的写意性。
2:研究背景解释为何油画的写意性对于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并现有研究和文献,简单回顾该领域内的成果和不足。
3:研究目的明确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阐述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探索油画的写意性的内涵,并对艺术创作和观赏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理解。
4:研究方法详细描述本研究的方法与步骤,如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5:油画的写意性概述提供油画的写意性概念定义,并介绍油画的写意性的基本要素、表现特征和艺术手法。
5.1 表现手法探讨油画中常用的写意表现手法,如光影的处理、色彩的运用、线条的表达等,并分析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
5.2 形象表达阐述油画的写意性在形象表达上的独特性,包括形象的变形、留白表现等,以及这些特点对于艺术作品观赏的影响。
6:油画的写意性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探讨油画的写意性在不同艺术创作领域中的应用,如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等,并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6.1 肖像画中的写意性分析油画肖像画中写意性的体现,探讨艺术家通过写意性的运用,创造出独特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6.2 风景画中的写意性探讨油画风景画中写意性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分析其对观众情感和心理的影响。
6.3 静物画中的写意性阐述油画静物画中写意性的表现特点,分析艺术家通过写意性的运用,营造出独特而富有张力的静物形象。
7:法律名词及注释列出本文中涉及到的法律名词及其对应的注释,以增加读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
8: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成果,评估本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9:参考文献列出本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按照规定的引用格式进行编写。
附件:本文档附件包括:1、相关文献综述表格。
2、实地考察照片集。
3、专家访谈记录。
以上是对《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的范本,内容详细并细化了每个章节。
我的论文题目是浅谈我在油画创作中的感受,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油画创作心得(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美术系刘勃 2007年12月7日)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探索适合于自己特点的风格是不言而喻的事。
我常常想,对于我自己专业方面创作一个大胆的尝试充满兴趣,不时的思考着一些问题,在精心准备之余,却发现还被自己否定,然后在不断的调整,不断的修改,再去探索,这样反复进行着,回头看看自己的仅有的几幅创作,题材大多取自陕北农村中常见的场景,在我的记忆里面,我常常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激情来画完我的构思,其实在我画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情况是边画边想,根据一个形体,或者一块颜色,启发我创造另外一块色彩或者一个更有意思的形体,不断的充实画面和丰富画面。
这种尝试在创作中我不是经常用,当然一般情况是先想好了基本的方案,然后形体搭配基本上符合我的构思,就开始动笔了。
一幅作品其实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过程是强调感受,没有感受,画面打动不了观者,笔者认为作为创作,首先要打动自己。
去年冬天,我回到了陕北,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老家。
通常认为这里没有现代文明更多的体现,没有所谓的高楼大厦,有的全是黄土和窑洞,生活是朴实而单调的,然而,正是在这些并不先进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形象和它们呈现出的色彩,构成了陕北黄土上特有的美。
空旷的高原黄土,多变的景象,质朴憨厚的陕北汉子,富有个性的陕北民歌,让人不得不发出感慨,我怀着由衷的兴趣和激动心情,画出了一批作品。
每年回家都在变,我所记录的这些也在不断的消失,人变富有了,地方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当前的议题是创作,在创作中,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每个画家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偏爱,形成这种偏爱是有多种原因的。
除了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外,画家的情感和各种修养形成的感受能力也是重要因素。
喜好和表现方式也因人而异。
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起,我就开始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从我们民族文化中吸收营养。
外来的本土化和本土的现代化,要成为中国的油画,这个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议题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范文一、论文题目论线条在油画语言中的表现力—马蒂斯作品中线的表现与研究二、研究意义线是视觉艺术的初始形式,是人们观察和描绘自然的一种基本方式。
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起到了描摹物象的外围轮廓,为之勾勒骨架的重要作用。
线条在东西方绘画历程中演变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绘画的表现语言由此变得生动和充实,不同的画家以风格各异的线条丰富着绘画的语言。
研究线条为深入研究画家的创作个性,艺术样式的演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道路。
20世纪初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具有突出的意义,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团体,但马蒂斯在这一个解放色彩、探索形式创新的时代却独具代表性,他的素描和绘画都不是简单描摹自然,而是以线条来抽象地展现精神世界。
他以他的线条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感知方式,对油画技法的创新影响深远。
今天,研究法国现代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人是越来越多,要出新意并非易事。
就个案研究,限于篇幅、个人能力及资料限制,笔者只能抓住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线条语言来分析研究,并把他“自由的精神家园”作为突破点。
如今,在我们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就如何使线条形式与情感精神同在;如何提高线条语言的表现力;如何体现时代精神。
马蒂斯的绘画艺术作品都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因此,对课题《解读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语言》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在二十一世纪里,更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创作的多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可见,中国油画艺术应从本民族自身特点出发,在不忘“本”的前提下,以“拿来”的精神和勇气有选择地吸取国外文化艺术精髓,是大有益处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马蒂斯和野兽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一个“形式革命”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强调形式,把形式提高到独立的地位。
这些重视形式的流派通常被称作“形式主义流派”。
这里所谓的“形式主义”,并非不要内容,不同的仅仅是侧重点,犹如十九世纪中期文艺中的自然主义并非完全排斥艺术概括一样。
形式主义的侧重点在于形式,忽视题材、情节、所述故事等属于内容范畴的因素在绘画中的作用。
形式主义流派理解的“内容”是由形式传达出来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感情和情绪,是体现在形式要素中的细致、微妙的感觉。
因此,这些作品往往一时不被大众所理解,因为大众的审美趣味和能力,远远比不上在形式上有特别研究的艺术家来得细腻和敏锐。
但是,也正是这种思潮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断地拓展着人欣赏能力的“接受度”,不断地提高和革新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马蒂斯和野兽派画家们的创作成果,实际上是印象派之后法国艺术探索的一个总结,标志着法国以至欧洲艺术中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的派别让位于以强调作者主体的观念和意识的主体论为指导的新思潮。
当然,在此以后法国和欧洲艺术的发展并非完全按马蒂斯开辟的方向前进。
除了马蒂斯这一类随意、自由的写意风格外,还出现了一种理性的、严格的几何形画风。
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推进,使艺术愈来愈抽象化。
在这个转折中,唯心主义的哲学和美学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尤其是柏格森和克罗齐的美学观念,曾经直接影响了马蒂斯和野兽派。
柏格森在19XX年发表的《笑》的文章中说:“有人热爱色彩和形,同时由于他为色彩而爱色彩,为形而爱形,也由于他爱色彩和形而不是为他自己才看到色彩和形,所以他通过事物的色彩和形所看到的乃是事物的内在生命。
他然后逐渐使事物的内在生命进入我们原来是混乱的视觉之中。
至少在片刻之间,他把我们从横隔在我们的眼睛与现实之间的关于色彩和形式的偏见中解除出来。
这样,他就实现了艺术的最高目的,那就是把自然显示给我们。
”柏格森同时指出,另外一些人并不注意于物象的色彩与形,而反求之于他们自身,“喜欢到自己的内心中去探索。
在那些把某一情感形之于外的万千萌芽的行动底下,在那表达个人精神状态并给这种精神状态以外的平凡的社会性的言语背后,他们探索的是那个纯粹朴素的情感,是那个纯粹朴素的精神、状态”。
从气质上说,马蒂斯即用色彩和形去把握事物的“内在生命”,又是漠视形和色而去追求那内心纯粹朴素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家。
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善于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他提倡的“均衡性、纯粹性以及清澈性”是最高的目的和境界,当形和色的表现妨碍这个目的和影响这一境界时,他可以舍弃形和色,如他在以勾线为主的素描与版画中所做的那样。
马蒂斯主张艺术的“均衡性、纯粹性以及清澈性”,和柏格森的要求相吻合。
这位哲学家认为,绘画、雕刻、诗歌和音乐“应该除去那些实际也是功利性的象征符号,除去那些为社会约定俗成的一般概念,总之是除去掩盖现实的一切东西,使我们面对现实本身”。
(这里的所谓“面对现实”,是指现实的原始、内在的生命。
)克罗齐在19XX年写的《美学》中认为,形象认识是独立的,不需理智、概念和逻辑的帮助。
他说:“形象观感就是对真实存在事物的感觉和对可能存在事物的想象二者无区别的混合。
”在克罗齐看来,纯粹的形象包含着从真实中得到的感觉和虚幻两个方面,而且这两者彼此难解难分。
这种形象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克罗齐强调儿童心理,强调非理性的“原始的心理状态”。
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避。
这和马蒂斯回避社会的矛盾和动乱,排斥“麻烦和令人沮丧的题材”,是同出于一个思想体系。
这也就是沃林格在其美学著作中所阐述的那种“抽离”的倾向,是文艺家们对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映。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面临重重危机,给知识分子的心灵投下了阴影,重物质、重机械,轻视精神、压抑人性,使人们对社会丧失崇高的信念。
文艺家们不能从现实中获得鼓舞和刺激去歌颂和赞美人生,便把精力用在探索形式如何表达感觉上。
唯美的、象征的、抽象的艺术便应运而生。
这些含有消极思想倾向的艺术现象又包含着积极的方面:使艺术家更深入地探讨艺术特点和规律,摆脱社会和心理的种种压力,自由地抒发感情,把握和发挥创作个性。
这些艺术以其精美的形式“拨动我们胸中早就在等待弹拨的心弦”(柏格森语)。
王尔德在《意向》一书中曾经说:“审美是一种比理性更高深、且更富于灵性的世界。
唯有从美的鉴赏中,才能到达如色彩感觉之类的精微的境域,它在个性发展上所具的意义,远比…正邪之念‟更重大。
”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理解马蒂斯艺术的特色也是有帮助的。
不过,在含有唯美倾向的艺术家中,马蒂斯的艺术是健康和明朗的,它不颓废和神秘莫测,它精妙而不晦涩。
因此,我们在指出马蒂斯艺术所具有那个时代的一般特征的同时,要充分肯定这位大师在世界艺术上的不朽地位。
我们不必去责怪这位艺术家没有去表现重大题材,因为艺术创造中最重要的不是题材,而是艺术家的热情和真诚,以及在这种热情和真诚中所体现出来的崇高和纯洁的人类感情。
恰恰在这一点上,马蒂斯的艺术是经得起检验的,我们不应要求也不可能要求所有艺术品都产生同样的社会作用和效果。
各门艺术有各门艺术的特性,每个艺术家有相异于他人的气质和风度。
马蒂斯在重视人类的自然生活和本能生活,重视个人的创造价值方面所做的努力,对二十世纪西方艺术是有力的推动,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借鉴作用。
四、研究方法及内容研究方法:(1)观察法 ;(2)文献法;(3)经验总结法。
研究内容:马蒂斯认为观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得到一种效果。
现代艺术中线条是至关重要的。
线条可以突出、可以表意、也可以控制与整合整个画面。
马蒂斯强调的是表达事物本质的线条—“如果我要画一个女人体,我首先就要赋予她优雅妩媚的情韵,不过我明白必须给她更多的东西。
我将通过追求本质的线条来浓缩它的意义。
一瞥之下,妩媚会显得不怎么突出了,可它最终会从有着更宽广意义的、更富于人性的新形象中显露出来。
由于妩媚将不是绘画的惟一特点,它会不那么显眼了,但是,由于它的生命包含在形象的总构想中,它将如往昔一样存在下去。
”54妩媚是女人体的一个瞬间特征,而这个瞬间包含在更本质的生命中,“通过追求本质的线条”来保存它,最后妩媚就包含在了作品整体形象之中获得了它的永恒性。
所以,要让线条这个绘画语言元素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五、论文写作计划:09 年12月~XX年01月搜集资料和消化资料。
10 年01月~XX年04月完成论文初稿。
10 年04月~XX年05月论文修改定稿。
六、论文写作提纲一、线条产生及其情感表达二、油画发展历程中的线条1.线条的定义2.线条的音阶3.线条的节奏4.情感的传达三、马蒂斯“本质的线条”1.曲线2.直线和曲线3.线的抽象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七、主要参考文献:1.呼喜江著,论线语言在油画造型中的作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4期。
2.高彦飞著,绘画线条的审美意蕴,艺术理论,XX年12期。
3.董晓丽著,颜色与线条的游戏家—亨利?马蒂斯的绘画世界,中国艺术,XX年4月。
4.滑侨新著,论马蒂斯艺术作品的表现技法,许昌学院学报,XX年6期。
5.孙霞著,论西画中的“线”,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XX年5月。
6. 李冬冬、杨林著,论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的革命性,新乡教育学院学报,XX年4期。
7. 邓太平著,浅谈马蒂斯的绘画艺术,美术大观,XX年9月。
8. 闵燕著,试论马蒂斯油画艺术创作经验,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年12月。
9. 巴美芳、巴鹏飞著,线条—视觉形式的基本语言,安徽文学,XX年2期。
10.雅克?德比奇、让?弗兰索瓦?法弗尔、特利奇?格鲁纳瓦尔德、安东尼奥?菲利浦?皮芒代尔著:《西方艺术史》徐庆平译,,海南出版社,XX年。
11.[英]赫伯特?里德著:《现代绘画简史》,刘萍君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12.[法]安格尔著:《安格尔论艺术》,朱伯雄译,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X 年。
13.[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芒泽,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XX 年。
14.[法]波德莱尔著:《我看德拉克洛瓦》,毛燕燕、谢强泽,山东画报出版社,XX年。
15.[英]弗雷德?奥顿、查尔斯?哈里森编:《现代主义,评论,现实主义》,崔诚、米永亮、姚炳昌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16.[美]h.h.阿纳森著:《西方现代艺术史》,邹德侬、巴竹师、刘挺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
17.[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滕守尧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晋江的万石山,因有摩尼光佛而香客、游人接踵而至。
你若来过晋江草庵,或许会知道摩尼光佛就趺坐在这古寺中。
它一眼望去,小小的庵门亮起一个小世界,那两株为陪伴它而等候数百年的圆柏,于沧桑中潜生奇崛、苍劲的虬枝,照焕岁月的光芒。
春冬之时,等风来,等小雨飘洒,一股梅花的香迎了过来,拂过行人的肩,贴着它,泛出温润的笑意和光,让人也心生端庄与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