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麦冬的研究及展望
- 格式:doc
- 大小:4.67 KB
- 文档页数:2
麦冬的研究现状近年来对麦冬类植物研究可知从该类植物中分得45种皂甘和21种高异黄酮。
麦冬为常用滋阴中药,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该类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标签:麦冬;甾醇;皂苷;黄酮;抗心律失常;耐氧麦冬(ophiopgon japonicus)为百合科沿阶草属,为常用滋阴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生津润肺、养阴清热的功能,用于热病伤津,心烦口渴等症。
近年来麦冬的研究发展很快,国内外学者从麦冬类植物中分得45种皂甘,21种高异黄酮等其它成分。
临床和药理研究发现麦冬汤剂及注射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麦冬、山麦冬注射液能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和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等作用。
此种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有助于对该种药物的开发研究。
1我国植物资源情况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重要本草均有记载,从描述内容看有多种不同的植物来源。
中国药典(1990)收裁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ngo japonicus)一种。
但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全国各地以麦冬或野麦冬为名的有沿阶革属(Ophiopion)和山麦冬属(liriope)的多种植物。
目前国内流通的主要商品是麦冬(o.japonicus)的块根,约占46%,大多为栽培品,主产于四川绵阳、三台和浙江慈溪、肖山,分别称川麦冬和抗麦冬。
近年来,产于湖北襄阳地区的湖北麦冬(L.sPicata var.pro1ifera)销售量很大,约占31%,野生资源丰富,有超过正品麦冬的趋势。
其次为短葶山麦冬L.muscari(约占7%),山麦冬1.spicata(约占4%)、沿阶草O bodilieri(约占6%)、阔叶山麦冬L.platyphulla(约占9%)的块根,其它品种有间型沿阶草O.intermedies;连叶沿阶草O.bockianus、短药沿阶草O angustifoliatus,四川沿阶草O.szochuanensis、狭叶沿阶草O.stenophyllus、西南沿阶草O.mairei等的块根约占7%,且多为数种植物块根的混合品,主要为地方用药[1]。
2023年麦冬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麦冬,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润喉、滋阴清热、滋补益气等功效,是中医临床使用的一种重要药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麦冬行业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1. 行业市场需求大,同质化竞争严重随着人们对中药材、天然保健品的认识逐步加深,麦冬以其清淡的口感,舒缓的调酸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市面上的麦冬产品品牌繁多,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
在这种竞争下,价格成为了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企业不得不以低价争夺市场份额,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2. 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发展空间广阔随着人们对饮食、生活方式的日益关注,麦冬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中国麦冬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8%。
预计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不断增强,未来麦冬市场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3.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规范管理亟待完善作为一种中药材,麦冬的品质关乎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但在当前的市场中,麦冬产品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使用含有农药和化肥等的农产品、添加违禁成分等不规范行为,需要政府加强相关管理和监管。
4. 科技研发水平低,新品开发不足麦冬行业科技研发水平相对较低,产品的创新和新品开发能力有待提升。
现有的麦冬产品在功效和品种方面不够多样化,难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应注重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行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麦冬行业市场需求广泛,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竞争激烈,产品质量不稳定,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加强规范管理,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湖北麦冬的研究及展望【关键词】湖北麦冬;山麦冬关键词:湖北麦冬;山麦冬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为《中国药典》收载中药山麦冬的主要原植物,来源于百合科山麦冬属,药用其块根,药材在湖北省及中药行业习称为“湖北麦冬”。
中医临床与杭麦冬、川麦冬几乎等同入药。
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湖北麦冬是道地药材,主要产于汉水流域的襄阳、谷城、老河口等县。
湖北省襄樊市是我国重要的麦冬生产基地。
1 本草考证麦冬又名麦门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列为上品。
《图经本草》[2]云:“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球形,似圹麦颗,故名麦门冬,四月开淡红花如红廖花,实碧而圆如珠。
江南出大叶者如鹿葱,小者如韭。
大小有三四种,功用相似,或云吴地尤胜。
”可见古代药用麦冬不止一种。
《图经本草》并附有随州麦门冬和睦州麦门冬图。
睦州麦冬似沿阶草属植物,与现今中药杭麦冬相近;随州麦门冬花葶直立,露出叶丛外,与湖北麦冬植物基本一致。
经考证,湖北随州属湖北襄阳地区,与现今湖北麦冬的主产地相吻合。
2 遗传学研究对于湖北麦冬的分类学位置有较大分歧。
早期研究[3,4]认为,湖北麦冬为山麦冬的变种,区别在于湖北麦冬花后期从花葶长出叶蔟或小苗。
吴等[5,6]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技术对山麦冬属四种植物山麦冬、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与阔叶山麦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
认为短葶山麦冬和阔叶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近,阔叶山麦冬为短葶山麦冬的变种。
湖北麦冬与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大,两者区别在于湖北麦冬花后长芽,不能进行有性繁殖,推测湖北麦冬与山麦冬为两个种。
湖北麦冬具有开花不结实,花后长出叶蔟或小苗这一稳定特征。
吴等[6,7]根据湖北麦冬花序发育解剖学观察,认为是由于营养顶端部分分化成生殖顶端所致。
在生殖阶段初期花的生长发育占优势,使未分化营养顶端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到花后期,这种抑制被解除,此时未分化的营养顶端发育成小芽。
2024年麦冬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麦冬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相关业务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和建议。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麦冬市场的真实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消费者、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企业和相关专家的问卷,并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调查。
•实地访谈:到麦冬生产基地、销售渠道和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访谈,了解市场状况和经营情况。
•数据收集:收集市场数据,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份额、价格变动等方面的数据。
3. 市场概况3.1 麦冬简介麦冬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润肺的功效,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它常用于药方中,也可以作为保健品销售。
3.2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麦冬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在去年,全国麦冬销售额达到10亿元,预计今年将有更大增长。
3.3 市场竞争格局麦冬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大量的生产企业和销售渠道。
目前,市场上的麦冬产品主要分为干品和加工品两大类。
3.4 市场消费者需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消费者购买麦冬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保健养生和中药治疗。
同时,消费者对于麦冬产品的品质和价格也有较高的关注。
4. 市场分析4.1 市场机遇麦冬具有传统中药材的优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市场发展迅速,麦冬市场也面临着机遇。
此外,国内外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有利于麦冬产品的市场拓展。
4.2 市场挑战麦冬市场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价格竞争:市场上存在大量麦冬品牌和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导致利润空间较小。
•产品质量:部分麦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要求企业提供更具品质保证的产品。
•市场推广:由于麦冬属于传统中药材,市场推广相对困难,企业需要加大推广力度。
•产地环境:由于麦冬的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产地环境问题是限制市场发展的一个因素。
5. 市场发展建议考虑到麦冬市场的潜力和竞争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市场发展建议:•品牌建设:企业应加大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力度,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
麦冬种植市场需求分析概述麦冬(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麦冬的种植市场一直以来都受到关注,但目前对其需求及市场规模的分析还相对缺乏。
因此,本文将对麦冬种植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种植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市场规模目前,中药材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麦冬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对于麦冬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扩大的趋势。
根据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两年内,麦冬种植市场的需求量有望继续增长。
市场需求特征麦冬在市场上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市场的需求:麦冬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中医药的重视程度增加,中药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麦冬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2.化妆品市场的需求:麦冬不仅在中医药领域有应用,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麦冬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滋养皮肤,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效果,因此在高端护肤品市场上有着较高的需求。
3.养生市场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养生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麦冬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食材,被广泛应用于滋补品和保健品市场。
其具有滋阴润燥、调节胃肠功能的效果,在养生市场上有一定的消费需求。
市场前景分析麦冬种植市场的前景仍然较为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及中医药的不断发展,麦冬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预计未来几年内,麦冬的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将会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然而,麦冬种植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麦冬的生长周期较长,种植成本较高,因此种植者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精力。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麦冬种植者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手。
因此,种植者需要选择适合的种植技术和市场营销策略,以保证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结麦冬种植市场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麦冬调研报告《麦冬调研报告》引言:本调研报告旨在对麦冬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药用价值与市场前景,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麦冬介绍麦冬,又称麦门冬、麦门冬草,为石竹科麦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及其他地区。
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主要包括清热生津、滋阴养胃、润肺止咳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二、麦冬的药用价值1. 清热生津:麦冬通过增加体内津液分泌,改善干燥症状,被广泛应用于热病及口渴的治疗。
2. 滋阴养胃:麦冬具有滋润肺阴的作用,可改善胃肠功能减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3. 润肺止咳:麦冬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可起到滋润肺脏、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干咳、痰少、咽干等症状的治疗。
三、麦冬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中药市场逐渐兴起。
麦冬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1. 药用市场:麦冬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其清热生津、滋阴养胃、润肺止咳等功效备受青睐,预计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 食品市场:由于麦冬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多糖、氨基酸等,可用于研发不同类型的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3. 化妆品市场:麦冬所含有的多糖、黏液质等成分具有保湿、滋养肌肤的作用,可用于化妆品的研发,并广泛应用于面部护理产品中。
四、麦冬产业链发展现状目前,麦冬产业链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还有待加强。
1. 种植环节:麦冬在种植环节存在技术含量较高、种植难度较大的问题,需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和科学指导,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加工环节:当前麦冬的加工方式较为传统,需要进一步引进现代化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3. 销售环节:麦冬的市场开拓仍相对较为薄弱,需要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
五、麦冬产业发展建议1. 科研支持:加强对麦冬药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开展麦冬的生态种植技术研究,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创新加工技术:引入现代化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2024年麦冬种植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麦冬(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栽培于亚洲地区。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装饰价值,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对麦冬种植市场规模进行分析,探讨其潜在的商机。
2. 市场概况麦冬种植市场在亚洲地区具有广阔的前景。
据统计,亚洲地区的麦冬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
中国是麦冬的主要生产国家,其产量占据亚洲地区的绝大部分。
麦冬的主要种植区集中在云南、四川、湖南等地。
3. 市场需求由于麦冬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装饰价值,市场需求相对较高。
一方面,麦冬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药领域,其有效成分对于治疗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疗效,因此得到了医药行业的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家居装饰,麦冬因其独特的叶片和丰富的绿色植物属性而成为室内装饰的热门选择。
4. 竞争态势麦冬种植市场竞争态势相对较为激烈。
一方面,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麦冬种植行业,导致市场供应量的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一些大型种植企业在市场上抢占份额,通过规模效应实现价格竞争优势。
因此,新进入者在市场中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5. 市场前景麦冬种植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中药领域的重视和发展,对麦冬等中药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于室内装饰的追求,对于绿植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
这为麦冬种植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6. 总结麦冬种植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需求旺盛。
虽然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但随着需求的持续增加和市场前景的乐观,麦冬种植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对于种植者来说,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可以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麦冬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麦冬是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
麦冬是一种传统的滋阴类中药,性甘、味微苦,微寒。
麦冬归心、胃、肺经。
中医理论认为麦冬的功效是润肺清心和养阴生津。
中医临床上主要将麦冬运用于治疗肺燥咳嗽,咽喉痹痛,阴虚痨咳,内热消渴,津伤口渴,肠燥便秘,心烦失眠之症。
近年来,对麦冬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活性不断有新的报道。
现综述如下:一.麦冬的化学物质成分研究随着众多学者对麦冬不断深入的研究,麦冬多种主要的化学物质成分被陆续发现并分离出来。
研究显示麦冬主要成分为甾体皂苷类。
目前已经分离出几十种甾体皂苷类单体。
主要为麦冬皂苷A、B、B’、C、C’、D和D’等。
苷元是麦冬中甾体皂苷成分的主要活性结构。
麦冬皂苷主要有薯蓣型 (diosgenin)和鲁斯可型皂苷元(ruscogenin)两种,麦冬皂苷A、麦冬皂苷B、麦冬皂苷C和麦冬皂苷D的苷元为鲁斯可苷元,麦冬皂苷B’、麦冬皂苷C’和麦冬皂苷D’为薯蓣皂苷元,两种苷元均为25(S)的异构体,它们主要以单糖链方式连接三糖苷或二糖苷[1]。
其次高异黄酮是麦冬中的另一种主要有效成分。
一般异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不同的是异黄酮类化合物比高异黄酮少1个碳原子。
高异黄酮在其它植物中不多见,仅存在于百合科植物中,包括高异黄烷酮、甲基麦冬黄烷酮B等[2]。
麦冬的另一有效成分为麦冬多糖。
由单糖和低聚糖类化合物组成,包括glc、果糖、蔑糖和低聚糖类。
除此之外,麦冬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包括钙、铜、铬、铁、钠、镍、镁、钾、钻、锰、钒铅、和锌元素等[3]。
二.麦冬药理活性研究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麦冬含药血清给药后显著促进内皮细胞代谢,促进上述细胞增殖。
对过氧化氢处理细胞增殖也具有促进作用,这个作用与其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升高Bcl-2表达有关[4]。
麦冬多糖MDG-1可通过上调bFGF促进血管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5]。
2024年麦冬市场发展现状一、市场概述麦冬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药物制备和保健品生产。
在中国,麦冬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成为一项有潜力的商业机会。
本文将对麦冬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市场的供求关系、竞争态势和未来趋势。
二、市场供求关系供应情况近年来,中国对麦冬的种植和生产投入逐渐增加,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供应体系。
麦冬的主要产地包括湖北、四川、陕西等省份,这些地区拥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麦冬的种植。
此外,一些大型种植企业和合作社也加大了麦冬的生产力。
需求情况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和中药保健品市场的兴起,国内外对麦冬的需求逐年增加。
麦冬以其具有益气、养阴、清热的独特功效而受到广泛关注。
不仅在传统中药市场有需求,还在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有应用前景,进一步推动了麦冬市场的扩大。
三、竞争态势产品竞争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麦冬产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有麦冬片剂、麦冬浸膏、麦冬茶等多种形态可供选择。
不同产品在功效、品质和价格上存在差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情况作出选择。
同时,一些企业也在不断创新,推出新颖的麦冬制品,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市场竞争麦冬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
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很多企业纷纷进入麦冬行业,导致市场上麦冬产品的竞争愈发激烈。
另一方面,相关产品的替代品也在逐渐增多,如人参、黄芪等中药材也具有类似的功效,可能对麦冬市场造成竞争压力。
四、未来趋势展望市场机遇麦冬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一方面,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助力了麦冬产品的出口,将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增加,有助于提高麦冬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麦冬市场的发展。
市场挑战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上麦冬产品的“同质化”现象逐渐突出。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独特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对麦冬市场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2024年麦冬种植市场调研报告1. 市场概述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麦冬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长。
因此,本报告将对麦冬种植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以了解市场规模、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麦冬种植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9年麦冬种植面积达到5000公顷,产量达到10000吨。
预计未来几年,麦冬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市场规模有望扩大。
3. 竞争态势麦冬种植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态势。
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种植农户和种植企业。
种植农户在种植技术和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种植企业则通过规模化种植和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往往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4. 发展趋势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麦冬种植市场存在以下发展趋势:•多元化产品:市场对于麦冬产品的需求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麦冬根茎,还包括麦冬的种子、叶片等部位的应用。
•有机种植: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增加,有机种植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机麦冬的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面临技术和规模化生产的挑战。
•与科技结合:农业科技的发展为麦冬种植带来了新的机遇。
种植企业通过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物联网等,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
5. 市场前景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分析,麦冬种植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将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种植农户和种植企业需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结论麦冬种植市场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变化和环境压力等挑战。
种植农户和种植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稳定市场地位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湖北麦冬;,,山麦冬
关键词:湖北麦冬;山麦冬
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ru.var.proliferay.t.ma为《中国药典》(1995,2000,2005年版)收载中药山麦冬的主要原植物,来源于百合科山麦冬属,药用其块根,药材在湖北省及中药行业习称为“湖北麦冬”。
中医临床与杭麦冬、川麦冬几乎等同入药。
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湖北麦冬是道地药材,主要产于汉水流域的襄阳、谷城、老河口等县。
湖北省襄樊市是我国重要的麦冬生产基地。
编辑。
1 本草考证
麦冬又名麦门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列为上品。
《图经本草》[2]云:“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球形,似圹麦颗,故名麦门冬,四月开淡红花如红廖花,实碧而圆如珠。
江南出大叶者如鹿葱,小者如韭。
大小有三四种,功用相似,或云吴地尤胜。
”可见古代药用麦冬不止一种。
《图经本草》并附有随州麦门冬和睦州麦门冬图。
睦州(浙江建德附近)麦冬似沿阶草属植物,与现今中药杭麦冬相近;随州麦门冬花葶直立,露出叶丛外,与湖北麦冬植物基本一致。
经考证,湖北随州属湖北襄阳地区,与现今湖北麦冬的主产地相吻合。
2 遗传学研究
对于湖北麦冬的分类学位置有较大分歧。
早期研究[3,4]认为,湖北麦冬为山麦冬的变种,区别在于湖北麦冬花后期从花葶长出叶蔟或小苗。
吴等[5,6]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 (rapd)技术对山麦冬属四种植物山麦冬、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与阔叶山麦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
认为短葶山麦冬和阔叶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近,阔叶山麦冬为短葶山麦冬的变种。
湖北麦冬与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大,两者区别在于湖北麦冬花后长芽,不能进行有性繁殖,推测湖北麦冬与山麦冬为两个种。
湖北麦冬具有开花不结实,花后长出叶蔟或小苗这一稳定特征。
吴等[6,7]根据湖北麦冬花序发育解剖学观察,认为是由于营养顶端部分分化成生殖顶端所致。
在生殖阶段初期花的生长发育占优势,使未分化营养顶端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到花后期,这种抑制被解除,此时未分化的营养顶端发育成小芽。
笔者认为湖北麦冬花而不实的遗传学本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 栽培学研究
贾文恺等[8~11]对湖北麦冬的栽培条件进行了研究。
据分析,不同的移栽期与是否摘花梗对生长发育及产量有显著影响。
3月25日移栽的湖北麦冬产量最高,其分枝数,块根数,根系活力,块根干重都显著高于其它移栽期;在开花期摘花梗,能减少地上部分的营养消耗,显著增加产量。
湖北麦冬的施肥多为氮、磷、钾等配比使用,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证明高氮、高钾、低磷配方使用能达高产,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氮>磷。
在此基础上,对湖北麦冬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调查,其中产量与叶绿素含量、块根体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单叶叶面积、块根数量、块根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湖北麦冬产量可根据地上部分形态进行预测。
4 鉴别研究
4.1 生药鉴别湖北麦冬区别于其他麦冬的形态特征为,花葶直立,长于或近等于叶,子房上位,花后不结实,长出叶蔟或小苗[12,13]。
块根呈纺锤形,长 1.2~
5.0 cm,中部直径0.3~0.7 cm。
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半透明,具不规则纵皱纹。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木心细小。
气香,味甘[12]。
块根横切面特征为,表皮细胞一列,根被为1~2列木化细胞。
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内皮层外侧为1~2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呈马蹄形。
内皮细胞一列,壁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韧皮部束6~15个,各位于木质部束的齿凹处,木质部束基部连接成环。
髓小,薄壁细胞类圆形[12,13]。
4.2 理化鉴别湖北麦冬显淡紫蓝色荧光[12],但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湖北麦冬显浅蓝色荧光。
对山麦冬属植物进行薄层色谱分析时,以从山麦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23种皂苷为对照品,检识到湖北麦冬含有14种皂苷,其中山麦皂苷 c(lss3)含量较高[4];将皂苷水解后,检识出湖北麦冬含有假叶树皂苷元,未检识出薯蓣皂苷元[14],但有人[15]用薄层扫描法测得湖北麦冬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为0.002%。
高异黄酮类成分仅从沿阶草属植物中检出,在山麦冬属植物中未见[4,16]。
湖北麦冬含有糖类化合物,单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等。
张敏红[17]以葡萄糖,果糖为对照,用纸色谱对湖北麦冬的水溶性糖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在与葡萄糖,果糖相应的位置上,湖北麦冬显相同颜色斑点。
5 化学成分
至目前为止,从湖北麦冬中分得十多种甾体皂苷(ls1~ls12),其中一种为甾醇,豆甾醇及菜油甾醇的葡萄糖苷的混合物(ls1)。
9种为鲁斯可皂苷元(假叶树皂元 ruscogenin)的皂苷(ls[2~6],ls[8~11]),2种为亚莫皂苷元(yamogenin)的皂苷(ls7,ls12)[18,19]。
尚含有腺苷、焦谷氨酸、多糖[20]。
6 含量测定
6.1 皂苷测定含量分析方法有 hplc法[21]测定山麦冬皂苷 b,j的含量,湖北麦冬中山麦冬皂苷 b为0.191%,山麦冬皂苷 j为0.044%。
hplcelsd[22]法测定不同采集时间湖北麦冬中山麦冬皂苷 b的含量,结果表明清明采收山麦冬皂苷 b含量最高。
总皂苷的含量测定多采用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23]及紫外分光光度法[16]。
测定皂苷元的含量,用薄层扫描法,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杂质干扰少的特点[14]。
6.2 多糖测定多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王小华等[24]测得湖北麦冬的多糖含量为30.60%。
6.3 其他类成分测定张敏红等[25]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产地的麦冬中游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湖北襄阳与浙江萧山产麦冬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湖北麦冬总氨基酸含量为18.11%,石磊[26]对不同产地麦冬微量元素分析比较,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湖北麦冬含腮量低,锌铜比值高,认为从微量元素角度来看,湖北麦冬优于杭、川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