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对APP_PS1双转基因AD小鼠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及脑内β-APP基因mRNA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376.09 KB
- 文档页数:5
黄连解毒汤对脑缺血动物的促智作用及机制探讨
徐静华;于庆海;渡边裕司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02(13)12
【摘要】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脑缺血动物的促智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法制造小鼠脑缺血模型 ,考察了黄连解毒汤对脑缺血小鼠学习记忆行为 (跳台实验、避暗实验 )的影响 ;测定了小鼠脑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 ;进一步地测定了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脑血流量。
结果 :在跳台、避暗实验中 ,黄连解毒汤能改善脑缺血小鼠学习记忆行为 ,能显著减少脑缺血小鼠脑中 MDA的含量。
黄连解毒汤股静脉给药能增加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脑血流量。
结论 :黄连解毒汤能促进脑缺血动物学习记忆行为 ,其作用机制与减少脑中自由基终产物 MDA含量。
【总页数】3页(P705-707)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脑缺血;学习记忆;丙二醛;脑血流量;中药;药理
【作者】徐静华;于庆海;渡边裕司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日本国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生物试验部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J], 王艺萍;张丽艳;王意忠;崔晓兰;郭姗姗
2.黄连解毒汤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探讨 [J], 韩旭超;唐鹏;李锐
3.童智灵口服液对动物脑缺氧和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J], 王明正;高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黄连解毒汤是中医传统清热解毒代表方剂,近年来临床上黄连解毒汤多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本文分别从抗炎、抑制免疫反应,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对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毒性的干预作用以及抑制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的过表达等5个方面对其治疗机制进行论述。
标签:黄连解毒汤;阿尔茨海默病;综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在老年期发生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以认知、记忆障碍不断加重、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伴随各种神经精神症状与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是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中风之后威胁老年人生命的又一重大疾病。
AD属中医“愚痴”、“痴呆”、“善忘”、“神呆”、“文痴”等范畴。
虽然历代医家对AD发病认识并未形成系统,但已认识到该病的基本病机为“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即年老脏腑虚衰,肾精亏虚,脑髓失养,导致神机失用,发生痴呆。
王氏[1]认为,脑为“清灵之府”,最忌秽气浊毒,当脏腑虚衰或外邪侵袭时,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体内痰浊、瘀血等不能及时排出,郁蒸腐化,化热成毒,浊毒内生。
内盛浊毒一旦形成后,其最大特点是败坏形体、耗伤脏腑经络。
脏腑虚衰,则虚气流滞,水津输布和气血运行失常,生痰生瘀,痰瘀相互胶固,痰阻血难行,血瘀痰难化,痰瘀交阻化毒为害,败坏形体,导致脑窍壅塞,神机失用而发为痴呆。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治疗AD有较好疗效[2-3]。
AD的发病涉及许多环节,近年来相关机制研究较多,兹就黄连解毒汤治疗AD的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1抗炎、抑制免疫反应McGeer等[4]首先提出AD发病机制可能是脑内免疫和炎症反应不适当激活的结果,超强的免疫反应可“方向错误”性地攻击神经组织,造成细胞损伤和死亡。
AD脑组织病理研究发现,病变部位小胶质细胞及星形细胞高度活化,有许多补体产生,一些炎症细胞因子、急性期反应物质、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增高,这些充分说明炎症反应与AD的病变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方法:健康大鼠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收集不同时间的含药血浆,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三种成分的血药浓度,运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其药动学参数。
结果: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时过程属于一室开放模型,栀子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时过程属于二室开放模型。
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血药浓度的方法,为黄连解毒汤的合理用药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hamacokinetics of three components(berberine hydrochloride, baicalin, jasminodin) in Huanglianjiedu Decoction in rats plasma.Methods: After the rats were administered by Huanglianjiedu Decoction through ig, 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ree components(berberine hydrochloride, baicalin, jasminodin) in blood plasma at different times, 3P97 procedure was used to process concentration-time data.Results:The whole blood concentration-time course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and baicalin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Huanglianjiedu Decoction was fitted to be a one-compartment model, and the same course of jasminodin was fitted to be a two-compartment model. Conclusion:This essay establishes a method for determine three components in Huanglianjiedu Decoction in rats plasma, provided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for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Huanglianjiedu Decoction, and also provided the pharmacokinetic study method of compounds.[Key words] Huanglianjiedu Decoction;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baicalin; jasminodin; pharmacokinetics黃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具有抑菌、降压作用[1],其中主要成分有三大类:生物碱类(黄连、黄柏),黄酮类(黄芩),环烯醚萜类(栀子)[2]。
作者简介:贾鹰珏,女,硕士,医师,药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药理学、毒理学*通讯作者:李国辉,女,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药事管理Tel :(010)84739055E-mail :lgh0603@黄连及黄连解毒汤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贾鹰珏,李国辉*,张平(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药剂科,北京100102)摘要:目的探讨黄连单味药及其复方黄连解毒汤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摸索半数致死量(LD 50)或最大耐受量,并确定其毒性靶器官。
方法采用灌胃给药的方法,给予不同剂量黄连水煎液或黄连解毒汤水煎液,连续观察7d ,检测药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用加权回归几率法(Bliss )计算LD 50,对死亡小鼠进行主要脏器的病理学观察。
结果黄连水煎液的小鼠LD 50剂量(以含黄连生药量计)为18.826g ·kg -1,95%可信限为16.923 21.314g ·kg -1,LD 5为12.407g ·kg -1,LD 95为28.565g ·kg -1。
病理结果提示,黄连对小鼠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脑、肝、脾、肺、肾。
黄连解毒汤未引起小鼠死亡,其最大耐受量(以含黄连生药量计,黄连-黄芩-黄柏-栀子=20ʒ6ʒ6ʒ9)为80g ·kg -1。
结论单味黄连水煎液具有毒性,其小鼠LD 50剂量(以含黄连生药量计)为18.826g ·kg -1,毒性靶器官为脑、肝、脾、肺、肾;经配伍后的黄连解毒汤则较为安全。
关键词:黄连;黄连解毒汤;急性毒性实验;LD 50;病理改变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94(2011)18-1399-06Research on Acute Toxicity of Coptidis Rhizoma and 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JIA Ying-jue ,LI Guo-hui *,ZHANG Ping (Wa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1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cute toxicity of Coptidis rhizoma and 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 (HJD )to mice andfind the target organs.METHODSThe mice were intragastricly administered with Coptidis rhizoma and HJD at different doses andobserved for toxic manifestations.The median lethal dose (LD 50)or maximally tolerated dose (MTD )was determined by Bliss method.The dead mice's main organs (brain ,heart ,liver ,spleen ,lung ,kidney ,stomach ,and bowel )were dissected immediately for pathological observation.The survived mice were observed for toxic manifestations for 7d.RESULTSCoptidis rhizoma of higherdose resulted in more serious symptoms of poisoning and caused death while HJD did not.The LD 50of Coptidis rhizoma in mice by oral administration was 18.826g ·kg -1(95%confidence interval 16.923 21.314g ·kg -1).Brain ,liver ,spleen ,lung and kidney may be the target organs which were observed heavily damaged.The MTD of the HJD was 80g ·kg -1.CONCLUSION Coptidis rhizomahas low toxicity to mice with LD 50of 18.826g ·kg -1body weight.The target organs may be brain ,liver ,spleen ,lung and kidney.HJD has much higher safety.KEY WORDS :Coptidis rhizoma ;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 ;acute toxicity test ;LD 50;pathological changes中药及其组方配伍理论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中,配伍应用可提高单味药的疗效,还可减少或消除单味药的毒副作用。
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腹主动脉血管内皮形态及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腹主动脉血管内皮形态、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
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
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二甲双胍,治疗组灌胃黄连解毒汤。
6周后检测FBG、FIN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腹主动脉HIF-1α表达,HE染色法观察腹主动脉血管内皮形态变化。
结果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腹主动脉HIF-1α表达、FBG均明显降低(P<0.01),FINS明显升高(P <0.01),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黄连解毒汤对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表达实现的。
标签:黄连解毒汤;2型糖尿病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形态;缺氧诱导因子-1α;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黄连解毒汤原方见于《外台秘要》引崔氏方,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功用泻火解毒,主治三焦火毒证。
方中诸药皆为大苦大寒之品,故黄连解毒汤被历代医家视为清热解毒经典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2DM)大鼠视网膜及肾组织中均能检测到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1-2]。
本实验主要研究T2DM大鼠腹主动脉HIF-1α的表达情况及黄连解毒汤对T2DM大鼠血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黄连解毒汤组成药物均购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黄连解毒汤原方(黄连9 g,黄柏6 g,黄芩6 g,栀子9 g)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水煎浓缩,每1 mL煎剂含有黄连解毒汤原药材1 g;盐酸二甲双胍片,0.25 g/片,山东力诺科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BC0188。
1.2 试剂与仪器兔抗大鼠HIF-1α抗体,北京博奥森公司,批号20130303;胰岛素酶免试剂盒,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批号169839;链脲佐菌素(STZ),美国Sigma公司,批号B64927。
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引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智力下降、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减退,逐渐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个人行为。
目前,AD影响着全球的老年人口,给社会、家庭以及患者本人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针对AD的治疗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黄连解毒汤的药理作用黄连解毒汤是一种中国传统草药组方,成分包括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等。
该草药组方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清热解毒、消炎退热等方面。
近年来,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中风、帕金森病等。
这些发现引起了人们对于黄连解毒汤在治疗AD方面的兴趣。
临床观察本研究选取了100名A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口服黄连解毒汤治疗,每天三次,一次10g;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与实验组剂量、给药时间相一致。
观察周期为3个月,期间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和疗效评估。
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改善方面表现更佳。
实验组的患者在记忆力测试中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此外,实验组患者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状况也有所改善。
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黄连解毒汤治疗可以减缓AD患者脑结构退化的速度。
实验研究为了进一步证实黄连解毒汤在治疗AD方面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实验组中,我们选择了AD模型小鼠,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小鼠每天按体重比例口服黄连解毒汤,剂量为10mg/kg;对照组小鼠接受等量生理盐水。
观察周期为2个月,期间记录小鼠的行为和神经系统改变。
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在行为测试中表现明显改善,如学习记忆能力增强,行为活动正常等。
此外,治疗组小鼠的脑组织切片显示较少的神经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丢失。
中药Ⅰ号方对 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 APP 代谢的影响隋小龙;秦川;邓巍;梁良;张玲;朱华;徐艳峰;黄澜;徐玉环;韩云林;姚志刚【摘要】目的:研究中药I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APP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中药Ⅰ号方低剂量组(0.6 g/kg)、中剂量组(1.2 g/kg)和高剂量组(2.4 g/kg),并以同窝阴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ild-type, WT),每组16只,雌雄各半。
给药小鼠每天灌胃一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灌胃。
给药四个月后,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及其代谢产物和分解酶的变化。
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能显著降低APP分解酶(ADAM10和BACE1)(P<0.01)及APP的分解产物的量,如:β-CTF(C99)、α-CTF(C83)、sAPPα、sAPPβ(P<0.01)。
结论中药I号方通过影响APP的分解过程减少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的生成,减少脑内老年斑的沉积。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 Chinese traditional prescription PN-1 on th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 APP) processing in a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 s disease.Methods Eighty 5-month old trans-geni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vehicle group, PN-1 low (0.6 g/kg), medium (1.2 g/kg) and high (2.4 g/kg) dose groups.Both the wild-type littermates and model group with distilled water administration 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s.Sixteen mice (8 males and 8 females) in each group were given intragastrically PN-1 or distilled water once a day for 4 months.After the drug administration,immunohistochemistry, ELISA and Western blot were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products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 and the associated enzymes (ADAM10 and BACE1).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β-CTF (C99), α-CTF (C83), sAPPα, sAPPβ, ADAM10 and BACE1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low, medium and high dose groups ( P<0.01 ) .Conclusions PN-1 alleviates cognitive deficits in an Alzheimer’ s disease transgenic mouse model through influencing the processing of APP.【期刊名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49-53)【关键词】中药Ⅰ号方;阿尔茨海默病;APP分解酶;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作者】隋小龙;秦川;邓巍;梁良;张玲;朱华;徐艳峰;黄澜;徐玉环;韩云林;姚志刚【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北京 1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临床上以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和严重的神经功能下降为特点[1]。
塑墅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11月・第5卷・第6期
图1A—C10月龄对照组(A)、安理申组(B)及HLJDD中剂量组(C)小鼠海马CAl区细胞形态(HE染色,X400)
图2A—C10月龄对照组(A)、安理申组(B)及HLJDD中剂量组(C)zb鼠海马老年斑(甲醇刚果红染色,X100)
2.413-APP基因mRNA水平检测结果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对照组、安理申组、HLJDD大剂量组、HLJDD中剂量组的pAPPmRNA的水平分别为(1.3308±0.0404)、(1.2852±0.0336)、(1.2714土0.0125)、(1.2604±0.0214)、(1.2918±0.0184),安理申组和HLJDD小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O.05),HLJDD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LJDD大剂量组低于安理申组(P<0.05),HLJDD中剂量组显著低于安理申组(P<0.01),HUDD小剂量组高于安理申组(P<o.05);HLJDD大小剂量组均高于HLJDD中剂量组(P<0.05),HLJDD大、小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AD是起病隐袭、进行性发展的痴呆,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脑部主要的病理学特征为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形成和神经元丢失等。
目前研究普遍认为A13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大量A13聚集或沉积会形成老年斑,其周围局灶性炎症反应和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使得A8和炎性细胞因子构成毒性环路,不断损伤神经细胞,最终导致神经退行性变[7]。
AB的这种神经毒性作用,属于中医“毒"的范畴,有学者认为[8],“毒损脑络”在AD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A13是“毒损脑络”机制中的启动环节。
对于AD患者,经典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其脑内胆碱能递质作用不足,采用以盐酸酸多奈哌齐为代表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缺损,但这些药物会引起受体下调和脱敏,其长期使用的疗效并不理想。
HLJDD源于唐代王焘《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苦寒药物组成,是清热解毒方中的经典方剂。
该方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
方解认为该方集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苦大寒之品于一方之中,
以黄连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