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73.21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陕南商洛核桃的营销现状与对策(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1级本科班)摘要: 近年来,陕南商洛核桃产业迅速发展,种植呈现出规模化、良种化的发展趋势,管理开始由粗放向精细化方向转变,核桃生产组织水平有所提高,加工产业向纵深化方向发展,核桃产业的销售空间得到有效延伸,但是陕南商洛核桃产业在核桃种植、管理、销售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科技贡献率低、销售方式单一、加工业滞后、市场开拓不充分,因此从陕南商洛核桃的基本概况、营销环境、存在的问题对陕南商洛核桃产业的发展做出市场分析,探寻营销方案,从而促进陕南商洛核桃向良性化方向发展,扩大陕南商洛核桃在全国的影响力,提高核桃产业经济效益。
关键字:商洛;核桃;现状;对策;营销管理一、商洛核桃基本概况1.自然环境商洛位于秦岭东段南麓,面积19292平方公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并存,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大约39.90℃,最低气温大约-3℃.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82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065小时,无霜期大约230天。
2.发展历史商洛核桃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引回核桃品种,商洛具备种植核桃良好的自然条件,从而在商洛迅速发展起来。
在近代时期,商洛核桃种植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第一个发展过程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年毛主席提出“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口号,兴起每户种一升核桃的种植浪潮.第二个发展过程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商洛以“发展优势产业,重振核桃品牌"为方向,激发起人们种植核桃的热情.第三个发展过程是二十一世纪年以来,商洛核桃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推行优质核桃基地建设,从而促进商洛核桃产业的发展,使商洛核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经济迅速发展。
二、商洛核桃营销环境分析1.商洛核桃分布状况商洛核桃分布状况广泛,遍及160多个乡镇【4】.商洛核桃种植主要以商州区、丹凤县、山阳县、洛南县为主,镇安县、商南县、柞水县种植状况相对处于劣势地位.2.商洛核桃市场现状(1)产量和产值分析2008 年底,全市核桃已发展到 150 万亩,核桃年总产量近2。
洛南县加快发展核桃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洛南县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围绕培育“洛果”核桃品牌、打造“国省名县”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核桃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良种化栽培、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全力推动核桃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县核桃栽植已达到30万亩610万株,其中:挂果面积23万亩,丰产园面积10万亩。
新发展良种丰产园500亩以上21片,百亩以上85片。
共建万亩以上的核桃乡镇8个,千亩桃核村30个。
2009年,全县核桃产量达到6330吨,产值达到1.2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50元,全县收入过万元的核桃大户达到320户。
全县认证无公害核桃生产基地2.5万亩,选育出了洛1、洛3优良品种,基地规模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五,陕西省第一,成为我国重要的核桃生产基地县。
洛南核桃以其果大、皮薄、仁饱、味香而誉满神州。
目前全县已组建了5个龙头合作社,25个乡镇核桃产业专业社和200个村级核桃产业合作社,吸纳果农7.5万户,培养了一大批核桃营销专业大户,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去年11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名优果品展评会暨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上,洛南核桃荣获“中国十大名优核桃”称号,这是洛南核桃继第二届全国核桃大会上获得1金1银4个优秀奖及中国核桃无公害示范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成为全国十大金牌核桃之乡,在洛南核桃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如何在跨入中国十大名优核桃之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是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一是产业基地规模小。
全县核桃面积现有30万亩,2/3的核桃面积呈零星分布,常年产量保持在500万公斤,产业基地规模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龙头企业加工生产需要。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
目前核桃产业龙头企业仅有1家,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龙头企业项目迟迟未能达产达效。
三是产业支持资金不足。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每年虽坚持从财政资金里挤出核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但对于购买良种苗木、综合科管以及产业发展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