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_第六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135
思考题作业题解答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性能指标有:码元传输速率R B 、信息传输速率R b 、频带利用率η。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误码率P e 和误信(比特)率P b 。
1–12 何谓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码元速率R B 是指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B )。
信息速率R b 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s 或bps )。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或 其中 M 为M 进制(M =2 k ,k = 1, 2, 3, …)。
1–13 何谓误码率和误信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误码率P e 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
误信率P b 是指错误接收的比特数在传输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例。
在二进制中有:P e =P b 。
第1章 绪论( 习题 )1–4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 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2) 若每个字母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P A =1/5,P B =1/4,P C =1/4,P D =3/10,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1) 平均每个字母携带的信息量,即熵为2(比特/符号)每个字母(符号)为两个脉冲,其宽度为2×5 ms =10-2(s )则平均信息速率为:2(比特/符号)/10-2(秒/符号)=200(b/s )(2) 平均信息量为985.1310log 1034log 4125log 51)(222=⨯+⨯⨯+⨯=x H (比特/符号) 平均信息速率为:H (x )/10-2=1.985/10-2=198.5(b/s )1–7 设一数字传输系统传送二进制码元的速率为2400 B ,试求该系统的信息速率。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一、判断题1.在线路编码中HDB 3码的编码效率要高于双相码的编码效率。
()[南邮2011、2009研]【答案】√【解析】HDB 3码是1B1T 码,编码效率为2/3,双相码是1B2B 码,编码效率为1/2。
2.线路编码一般采用双极性波形,这样就可以没有直流分量,可以更好的适应信道。
( )[南邮2010研]【答案】√【解析】一般要求线路码的功率谱不应含有离散的直流分量,并尽量减小低频分量,双极性波形符合这一特点。
3.信号幅度相等时,单极性数字基带系统性能要优于双极性系统的性能。
( )[南邮2010研]【答案】×【解析】对于双极性不归零码,平均误比特率为;对于单极性不)2(21221nA erfc P b δ=归零码,平均误比特率为,所以在信号幅度A 、信息速率、接收低通)8(21222n A erfc P b δ=滤波器的带宽及噪声功率谱均相同的情况下,,即双极性基带系统的误码率比单21b b P P <4.部分响应改变了信号的谱特性,付出的代价是输出电平的增多,属于牺牲信噪比换取带宽。
()[南邮2011研]【答案】√【解析】部分响应带来的好处是减少了串扰和提高了频带利用率,其代价是发送信号功率增加。
对于L进制信号,第Ⅰ、Ⅳ类部分响应信号的电平数为2L-1,因此输出电平增多,牺牲了信噪比换取带宽。
5.时域均衡器可以用可调的横向滤波器来实现。
()[南邮2010研]【答案】√【解析】横向滤波器由延迟单元、抽头系数及加法器构成,可用作线性均衡器,在时域上实现均衡。
二、选择题1.在相同的传信率下,若采用不归零码,下列信号中带宽最小的是()。
[南邮2009研]A.AMIB.1B2BC.CMID.Manchester【解析】AMI可看为单极性不归零码的变形,其带宽为R s;1B2B、CMI和Manchester均为双极性不归零码,提高了检错能力,但所需带宽增加,为2R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