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式搜索的光谱消光粒径分布反演算法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5
第29卷,第10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ol 129,No 110,pp2725227292009年10月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October ,2009 PR OSAIL 冠层光谱模型遥感反演区域叶面积指数李淑敏1,李 红13,孙丹峰2,周连第11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972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摘 要 大面积区域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对指导作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验证和发展基于物理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可避免基于经验模型的缺点。
以北京地区青云店、魏善庄和高丽营为研究区,采用MODIS 和ASTER 两类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探讨PROSA IL 物理模型反演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可行性,尤其在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上的稳定性,并与经验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与经验模型相比,物理模型模拟L AI 值更具真实性;用线性组分加权的方法,对小尺度物理模型反演L A I 进行尺度扩展并与基于大尺度遥感数据的L AI 物理反演结果相对比,相差不大,说明L AI 物理反演方法在空间尺度上的稳定性。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MODIS ;ASTER ;尺度转换;冬小麦中图分类号:TP72214,S12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964/j 1issn 1100020593(2009)1022725205 收稿日期:2008210216,修订日期:2009201220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617B04)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10A06203,2006BAB15B05)资助 作者简介:李淑敏,1983年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e 2mail :edelweiss 2bloom @1631com3通讯联系人 e 2mail :lihsdf @sina 1com引 言 植被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 A I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植被特征参量,能够对植被冠层结构给出直接的量化指标。
第36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6月V bl.37Suppl em em I n触r cd蛐d Las er Engi n∞r i ng Ju n.2007多次散射的激光雷达消光系数反演方法研究李颖颖,孙东松,沈法华,周小林,董晶晶(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摘要:给出了在考虑多次散射时大气消光系数、后向散射系数的激光雷达反演方法。
用半解析M ont e—carl o方法对大气多次散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进行了模拟计算。
讨论了激光雷达接收视场角(F O V)以及光学厚度对多次散射回波信号的影响。
米散射激光雷达测量数据反演的结果表明,在反演含有云、雾等大气消光系数廓线分布时,需要考虑大气粒子的多次散射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激光雷达;云;多次散射;M ont e ca no模拟;消光系数中图分类号:TN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07)增(激光)一0176.04St udy of m ul t i pl e scat t er i ng i nnuence on l i dar ext i nct i on coem ci enti nver s i on m e t hodU Y i ng—yi ng,SU N D ong—song,S瑚三N Fa-hua,ZH O U)(i ao—l i n,D O N G J i ng-j i ng(A n嘶hl s吐nl t cof opt i cs and Fi∞M∞h觚i cs,C I l i∞∞A∞dc m y of Sci锄∞s,H ef ei230031,C hi】阻)A bs t I act:T he l i da r i nv er s i on of ann os phe r e ext i nct i on and backsca仕锄g pm f i l es i s des cdbcd.L i darm ul卸l e scat te曲g r et um s舶m ci r m s cl o uds a r e si m ul a湖by s em i aIl al yt i c M ont e—C砌o m em od.皿ei nfl uen ce of m e r ecei V er FoV觚d n砌i um opt i ca l d印t l l on m ul卸l e s cat t eri ng is di sc us sed.1'l l e l i d arm e嬲ur em ent s a r e dea l t w i血.T h e r e sul t s show m at t I le pr es ence of m e m ul t i pl e s cat t eri ng caI l l ead t o an under es t i m at i on of山忙ex缸ct ioI i co哪i ci ent s and w hen det e ct i ng cl ouds aI l d f og s tl li s i nnu ence s hou l d be cons i der e d.K e y w or I I s:L i dar;C l oud:M ul卸1e scat t c血g;M ont e C al l o s洫ulati锄;Ex缅c曲n coe m ci e ntO引言激光雷达已成为测量大气气溶胶和云雾粒子的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大气辐射、光传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激光粒度测量中反演算法的研究激光粒度测量中反演算法的研究概述激光粒度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精确测量固体或液体中的颗粒粒径分布。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而在激光粒度测量的过程中,反演算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对激光与颗粒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模拟和逆推,实现颗粒粒径分布的准确测量。
一、激光粒度测量原理激光粒度测量是通过激光光束与颗粒之间的散射现象来进行粒径的测量。
激光束穿过颗粒悬浮液时,与颗粒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光束在颗粒上会发生散射。
而根据散射光的强度、角度和频率分布等特征,可以对颗粒的粒径进行测量。
二、激光粒度测量中的反演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无法直接从激光散射光的强度等参数直接推得颗粒的粒径分布,需要通过反演算法来实现。
反演算法是通过建立模型,将散射光的特征参数与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颗粒粒径分布的估计。
目前常用的反演算法包括经典反演算法和优化算法。
经典反演算法主要包括逆问题方法、最小二乘逆问题方法等,它们通过对测量数据与某种内禀模型进行比较,通过求解逆问题来实现反演。
优化算法则是通过建立一种优化目标函数,通过迭代和优化来实现颗粒粒径分布的估计。
三、反演算法的实现步骤反演算法的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激光散射模型:根据颗粒与激光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散射光的强度、角度和频率等参数与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模型。
2. 收集测量数据:根据实验设置,获取散射光的强度、角度和频率等参数的测量数据。
3. 选择合适的反演算法:根据测量数据的特点和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反演算法,如逆问题方法或优化算法。
4. 参数估计和优化: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解算,估计出颗粒粒径分布的参数。
5. 验证和优化: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如与已知理论或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算法进行优化。
四、反演算法的应用与挑战激光粒度测量中的反演算法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颗粒物质的表征和筛选、纳米材料制备等。
基于改进正则化算法的多峰颗粒体系动态光散射数据反演在动态光散射测量技术中,反演颗粒粒度分布需要求解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该方程的求解是一个病态问题,因此,准确反演多峰颗粒体系颗粒粒度分布是个难题。
为了准确的反演多峰颗粒粒度分布,本文在正则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增加惩罚项以及采用多个不同正则参数共同作用于正则矩阵进行动态光散射数据反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复惩罚正则化方法的颗粒粒度反演。
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与复惩罚正则化方法对单峰、双峰以及多峰颗粒体系的单角度与多角度动态光散射数据进行反演。
在Tikhonov正则化方法中单个惩罚项的调节能力过大或过小,往往会导致反演的双峰及多峰颗粒粒度分布较差,加入平坦惩罚项,提高了双峰以及多峰的分辨能力进而使反演结果更加准确;在正则化反演中增加具有平坦约束功能的惩罚项,可有效消除反演的颗粒粒度分布中出现的毛刺与虚假峰,提高算法的峰值分辨能力和抗噪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多角度动态光散射技术测量中、大超细颗粒时具有信息量多的优势,进而实现宽范围的双峰及多峰分布颗粒体系的准确测量。
2.多参数正则化方法的颗粒粒度反演。
多参数正则化方法通过截断奇异值后重构的多个不同正则参数共同作用于正则矩阵,可抑制小奇异值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与多峰的识别能力;反演多峰颗粒粒度分布时,多参数正则化方法能有效地消除反演的颗粒粒度分布中的虚假峰,同时保留更多的颗粒粒度信息,从而增强了多峰识别能力。
3.采用复惩罚的加权正则化颗粒粒度反演。
加权正则化方法采用不同的权重处理不同延时时刻的光强自相关函数数据,增强了提取测量信息的能力。
但是受到噪声的影响,反演的双峰及多峰颗粒粒度分布中会出现虚假峰、毛刺,甚至在峰值处出现分瓣情况。
通过增加具有平坦约束的惩罚项可有效消除了反演的颗粒粒度分布中的虚假峰与毛刺,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多峰颗粒颗粒度分布。
4.采用复惩罚的分段加权正则化颗粒粒度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