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一二单元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18.60 KB
- 文档页数:3
1、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这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3、噪声、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5、当物体振动超过一定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6、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7、次声波就是振动频率低于 20 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二、探究选择1、声音是以②方式向④传播的。
①振动②声波③四周④四面八方2、往杯子里面倒水,当杯子里面水面较高时①,杯子里面水面较低时②。
①水声高②水声低3、制作土电话时,用②做电话线,效果更好。
①棉线②铜线4、通过对比,锯条伸出桌面长短不同的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较短时,①;伸出桌面较长时,②。
①声音高②声音低5、停止敲鼓后,还能听到鼓声,这是因为②。
①耳的错觉②鼓面仍然再振动③振动虽然停止了,但声音要持续一段时间6、下列声音中,让人听后愉悦的是①。
①钢琴声②喇叭声三、探究判断1、我们说话或唱歌的声音是空气振动发出的。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月球上听不到人们的对话声。
(√)3、噪声污染会影响人们的心情。
(√)4、次声波不依靠其他辅助设备,能在地球上传播更远的距离。
(√)5、液体、气体、固体中,只有固体能传播声音。
(×)6、人耳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7、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每秒340米。
(√)8、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9、鼓膜是椭圆的,半透明的薄膜。
(√)10、所有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四、名词简答超声波:当物体振动超过一定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五、动脑动手做实验1、怎样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把你的实验方法写下来。
(1)、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水(2)、实验步骤:①、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五年级科学(1)命题范围:第1-2单元(1-24页)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括号内)1.借助(),可清晰观察到“小水塘”的一滴水的微生物。
A.放大镜B.显微镜C.凸透镜2.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
他把这些小孔称为()。
A.微生物B.细胞C.细菌3.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是由()细胞组成。
A.一个B.多个C.无数个4. 1675年,荷兰人()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A.弗莱明B.胡克C.列文虎克5.下列关于微生物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种类繁多,分布极广B.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C.生长繁殖快,不易变异6.随行显微镜的不断改进和科学家的长期观察研究,证明()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A.细胞B.细菌C.病毒7.在适宜的温度下,酸奶中的C限于)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A.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8.显微镜下观察到人体红细胞的形状是()。
A.圆盘形B.纺锤形C.放射状9.小明生病了,症状是:呕吐、腹痛、腹泻。
这种疾病可能是()。
A.流感B.麻疹C.食物中毒10.人们制作馒头,面包时都要用到()。
A.青霉素B.酵母菌C.霉菌11.下列物品中,()没有使用薄壳结构。
A.灯泡B.书桌C.安全帽12.人们在水池里插上金属棒,发现海豚在水池里游动时绝不会碰到;即使蒙上它的眼时,照样畅游无阻还能准确地捕捉猎物。
这个实验说明,海豚()。
A.游泳本领大B.眼睛无用C.探路不是依靠视觉13.某些()能通过口腔或鼻腔从喉部发出超声波.利用反射回的声波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同声定位。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14.雷达发出的()遇到目标时会返回,从而测定目标位置速度等,为飞机导航。
A.声波B.超声波C.电磁波15.科学家发现()在闻到刺激性异味时,用有力的长嘴拱地得以存活下来——松软的土壤颗粒吸附和过滤了毒气由此受到启示发明了防毒面具。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
2.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
3.长白山天池是由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
4.河流会改变地形地貌:作用会带走河流两岸的泥土,作用会填平低要生出变文图洼的地形。
5.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不变的条件是、、。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1.在地形图上,绿色表示草原。
()2.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只留下砾石,就形成了戈壁。
()3.岩石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4.水的作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林整黑博养突()5.在地球的内部,越往下去,压力越大,温度越低。
()6.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猛烈的。
()7.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是由地震形成的。
()8.我们一般使用对比实验的办法来研讨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9.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峻的灾难,不会带来任何优点。
()10.一般大江大河的卑鄙和人海口往往是丘陵。
()三、挑选题。
(每题2分,共30分)1.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属于()。
A.平原B.盆地C.高原2.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3.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4.地球内部活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以下现象中()不是地球内部活动引发的。
A、地震B.岩石的风化C.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5.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浮石B.页岩C.大理岩6.地震带来的灾害不包孕()。
A.地面出现裂缝、塌陷B.山体滑坡C.烧毁森林7.(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风力侵蚀B.河流的沉积C.火山和地震8.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 大象的嘴巴是用来()的。
A. 吃东西B. 喝水C. 吹气2. 植物的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传播?A. 风吹散B. 运输C. 吃掉3. 喷泉的水从哪里来?A. 河流B. 湖泊C. 地底4. 下面哪个是水的源头?A. 云朵B. 河流C. 海洋5. 珍珠形成于哪里?A. 沙滩B. 深海C. 热带雨林6. 某种水果在储存一段时间后,会变烂。
这是因为它们被()了。
A. 水B. 虫子C. 细菌7. 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称为()。
A. 自然灾害B. 人类活动C. 治理8. 挪威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A. 陆地B. 河流C. 水9. 太阳是我们()的光源。
A. 最大B. 唯一C. 最亮10. 碳酸气体是由()排出的。
A. 汽车B. 动物C. 植物11. 水的形态有哪些?A. 固体、气体、无形B. 液体、气体、固体C. 液体、固体、无形12. 下面哪个是科学家?A. 画家B. 建筑师C. 医生13. 在太空中,没有()。
A. 空气B. 重力C. 热14. 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警示牌是用来()的。
A. 提醒车辆之间保持安全距离B. 增加美观C. 绕行15. 植物为了获取阳光会()。
A. 移动B. 忍受C. 繁殖16. 世界各地的天气状况不同,这是由于()。
A. 季节B. 地理位置C. 动物17. 处于未成年的人被称为()。
A. 成年人B. 儿童C. 老年人18. 火车是由哪种动力源驱动的?A. 电B. 咸水C. 煤19. 什么东西能够引起火灾?A. 火柴B. 湿木头C. 雨水20. 哪种灯产生的光线是靠电能行使作用的?A. 电子灯泡B. 蜡烛C. 煤油灯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什么是科学?2. 请列举三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3. 请解释地震是如何发生的?4. 请举例说明物质的三态变化。
5. 请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自然环境?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写上“对”,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写上“错”。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第一关、我会填。
(15分)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2、在日常生活中,(泡沫)、(塑料)、(木片)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石头)、(铁块)、(回形针)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排水量)。
5、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大小(相同)。
6、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第二关、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
(20分)(√)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轻重、体积大小无关。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浮力的原理。
(×)4、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6、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8、现在的船是钢铁制造的,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
第三关、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0分)1、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中只有一种在水面能够上浮,它最可能是(B )。
A、铁块B、木块C、橡皮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B )。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3、下列物体最容易浮在水面上的是(B )。
A、铜块B、塑料泡沫C、硬币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C )有关。
A、物体的重量B、物体的颜色C、物体排开的水量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A )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一)填空题:30分1.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
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2.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和吸收。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5.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7.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8.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和。
9.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光是传播的。
10.我知道深色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吸收热的能力。
浅色物体则相反。
12.奥运会的圣火火种是利用取得的。
13.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上午的影子在变,下午的影子在变的影子最。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
14.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15.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
15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二)选择题:20分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2.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
A、黑暗、干燥、温暖B、明亮、潮湿、温暖C、阴暗、潮湿、温暖3.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 )。
A、长度和方向都不相同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4.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
A、太阳B、煤C、右油D、电5.上午某一时刻测量得到一个2米长的竹竿的影子是0.5米,那么4米高的树木的影子应是( )。
A、2米B、1.5米C、1米6.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7.物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光1.下列不能称之为光源的是( B )。
A太阳 B 月亮 C萤火虫2.下列光源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C )A太阳 B水母 C燃饶的蜡烛 D闪电3.光的传播路线是( A )A直线 B曲线 C.波浪线4.传说,( A )指挥全城的妇女利用铜镜打退敌人的进攻。
A阿基米德 B.牛顿 C.麦哲枪5.下面镜子中,( B )是平面镜。
A放大镜 B浴室镜 C.哈哈镜6. 制作一架潜望镜最少需要( B )块镜片。
A .3B . 2 C.4 D.17.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C )原理制成的。
A.直射 B折射 C.反射8. 彩虹一般不会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会逐渐消失了。
这是因为( A )。
A空中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 B小水滴自动消失C小水滴太小 D. 太阳出来9.彩虹的光环最内侧的颜色是( B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黄色10.小学生上学时需头戴小黄帽,目的是( A )。
A、容易引起司机的注意 B颜色漂亮 C.遮挡太阳光二、小法官(在括号中打“√”或“×”)1.光具有能量。
( √ )2.月亮、镜子也是光源。
( × )3太阳是天然光源,发光的电灯是人造光源。
( √ )4.光的反射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
( √ )5平面镜不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
( ×)6.光在空气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 √ )7,同一物体在两个平面镜前,夹角越大,成的像越少。
( √)8.彩虹的形成与水没有关系。
( × )9同一种颜色的衣服在不同的环境中颜色保持不变。
( × )三、填空题:L像太阳这样的发光物体,叫作(光源)。
2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
镜子是最好反光物体。
4.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5.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6.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
7.(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我会填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___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___制造的。
2.生物是由___构成的。
3.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___,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___。
4.蘑菇是___类生物。
真菌既不属于___也不属于___,是另一类生物。
5.树木的横截面上有___,观察年轮可知道树木的___。
6.食物链中___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___和___的关系。
7.鸟翅的___和___不同,适于飞行的方式也不同。
8.生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像链一样的关系叫。
9.鱼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
10.锯子是在的启示下发明的。
11.龟一般将产生在陆地上潮湿的泥土或沙土里。
12.青蛙捕食用游泳用呼吸用。
13.植物的外形及其生长方式与是相适应的。
14.池塘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相互相互组成了保持着生态平衡。
15.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生物有,,,等。
二.我会判。
1.自然界的生物除了动物,植物和真菌外,还有细菌和病毒。
()2..人不论什么时期都在成长,只不过有时快有时慢。
()3.一棵树的年轮宽窄都一致。
()4﹒蘑菇是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
()5﹒人进入青春期后,身高突增,体重突增,需要的营养物资突增,新陈代谢旺盛。
()三.我会选。
1.鱼在水中靠推动自己前进。
A.鳞片B﹒腮C﹒鳍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农民B.眼C.鳞片3﹒鱼可以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有可以在水中呼吸。
四.我会连。
1﹒将鸟与其特点相连接。
啄木鸟长而窄适于长途滑翔鹰长而宽适于在空中翱翔鸽宽而园适于在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燕窄而尖适于在空中快速飞行2﹒将下列动物与它们所属类型相连接壁虎两栖动物金鱼哺乳动物鲸爬行动物蟾蜍鱼五.我会比较蟾蜍和蛙有何不同?六.我会答。
1﹒鱼的呼吸作用是怎样的?2﹒怎样保护鸟类?3﹒如何区分蘑菇有没有毒?4﹒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养料?5﹒什么叫光合作用?6﹒青蛙的外形有什么特点?7﹒在池塘中,如果植物和动物灭绝了,将会出现什么情况?8﹒水葫芦有什么危害?七.我探究。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组成事物
1. 四个不同形状的方块,分别是正方体、长方体、正方形和长方形,请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点。
2. 描绘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描述该场景中各种事物的形状和组成。
第二单元天地之间
1. 描述太阳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并简要介绍太阳的作用。
2. 说明地球的形状,并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第三单元水的利用
1. 介绍水的三态及其转变过程。
2. 描述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和其重要性。
第四单元变化中的力
1. 解释力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力的几种形式。
2. 描绘一个力对物体造成的变化,并说明该变化是由什么力引起的。
第五单元食物和消化
1. 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食物,并说明其主要作用。
2. 描述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第六单元植物和种子
1. 描述植物的不同部分及其作用。
2. 解释种子的来源和重要性。
第七单元动物园里的动物
1. 描述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特点和性。
2. 说明动物栖息地对其生存的重要性。
第八单元航空知识
1. 描述飞机的形状和特点,并解释它如何在空中飞行。
2. 介绍一种航空运输工具及其优点。
第九单元紧急抢救
1. 介绍一种常见的急救措施,并解释其应用场景。
2. 解释为什么研究紧急抢救知识对我们很重要。
第十单元运动会上的游戏
1. 描述一个运动项目的规则和要求。
2. 说明参与运动会对我们的意义。
以上为《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的练习题。
请按照题目要求完成练习并逐题作答。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试卷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
2、根据土壤中含有和的含量,可以将土壤分为、和。
3、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吸收的。
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中运用的实验方法是。
5、根据食性对动物的分类,可分为、和。
6、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送到植物全身各处的。
7、沙质土中容易流失,但好;黏质土透气性透水性;壤土透气性,既保又保。
8、植物茂盛的地方的现象少,这说明根有涵养水土的作用。
9、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它们也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它们的生存也需要人类的。
10、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存在于中,大多数新鲜蔬菜的含水量约为其自身质量的。
11、“雨露滋润和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这说明、、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12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等密切相关。
二、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土壤的保水能力由低到高依次是()A、沙质土、壤质土、粘质土B、沙质土、黏质土、壤质土C、壤质土、黏质土、沙质土D、黏质土、壤质土、沙质土2、花、草、树木的种子落在土壤里,在()不会萌发。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3、胡萝卜的食用部分是()A、茎B、根C、叶4、黑猩猩属于()A、肉食性动物B、草食性动物C、杂食性动物5、准备三盆生长情况相同的绿豆苗,把它们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甲盆不浇水,乙盆浇适量的水,丙盆多浇水。
10天后,()盆绿豆苗生长情况最好。
A、甲B、乙C、丙三、判断(共20分,每小题2分)1、动物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
()2、我们平时吃的豆芽就是靠种子萌发出来的。
()3、根和叶的作用是通过茎来实现的。
()4、“喜阴植物”只能生活在背阴的环境中,否则就会死亡。
()5、我们经常吃的马铃薯是根。
()6、凡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都是草食性动物。
()7、土壤颗粒越大渗水能力越强。
()8、水面上的种子不能发芽,浸在水里的种子才能发芽。
一、填空题(20)
1.水稻→田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种消费者,生产者是()。
2.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3.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和()
4.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5.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堪称一个()。
6.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和()。
7.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和()。
8. ()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
9.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
10. 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
二、判断题(10)
()1.种子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也会发芽。
()2.植物的生存都需要空气、水分、阳光,所以它们需要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驴能拉车,鸡会下蛋,它们是生产者。
()4.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比有两面镜子将光投射到同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更亮。
()5.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30千米。
()6. 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
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链条就失去整体性,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7.物体温度的高低与照射到该物体的光线强弱没有关系。
()8.在阳光照射下,白色物体吸热最快。
()9.物体表现越光滑,反射光的本领就越强。
()10. 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 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曾用()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A、凹面镜
B、凸透镜
C、近视镜
D、远视镜
2.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多度,内部温度高达()多度,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却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
A、二十亿分之一
B、十二亿分之一
C、6千
D、两万
3.雨过天晴,空气中漂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
这些小水滴起到了()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
A、凹面镜
B、凸透镜
C、棱镜
D、三棱镜
4.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5.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6.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
7.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是对比实验
8.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A黑暗、干燥、温暖;B明亮、潮湿、温暖;C阴暗、潮湿、温暖
9.下面不在食物链中的是()。
A、蔷薇
B、瓢虫
C、蚜虫
D、小鸟
E、花坛
10.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那就是瞳孔。
当光线较强时,瞳孔就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
7.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是对比实验
8.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A黑暗、干燥、温暖;B明亮、潮湿、温暖;C阴暗、潮湿、温暖
9.下面不在食物链中的是()。
A、蔷薇
B、瓢虫
C、蚜虫
D、小鸟
E、花坛
10.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那就是瞳孔。
当光线较强时,瞳孔就会();当光线较弱时,瞳孔就会()。
A 放大B缩小
1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A 直射B折射C反射
12.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
A 形状相同B形状不同C方向相同
13.阳光下,将一根12厘米长的铅笔直立在地上,测得其影子的长度为4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2米。
旗杆的实际高度大约为()米。
A 2
B 4
C 6
14.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 微生物B植物C土壤
15.深色物体反光能力与吸热能力分别为()
A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B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强C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弱
四、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6)
四、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6)
(1)属于生产者的是()。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3)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
写出其中两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种。
(
5)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
五、简答题(8)
1.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2.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六、实验操作题。
(16)
1.画图并分析
凹面镜()聚光凸透镜()聚光潜望镜利用()原理
2.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条件设计实验。
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吗?
我们的推测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