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待建海水淡化工程分布明细
- 格式:doc
- 大小:221.00 KB
- 文档页数:2
海水淡化技术及建设投资运行成本介绍1.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现状海水淡化又被称为海水脱盐,也就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
从海水中取出淡水或者除去海水中的盐分,都可以达到淡化的目的。
从这两条路线出发,海水淡化分为两类。
采用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的方法又可以细分为蒸馏法、冷冻法、反渗透法、水合物法和溶剂萃取法;而第二类则包括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
其中目前得到大规模商业应用是反渗透法和蒸馏法。
(1)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液的薄膜称之为理想的半透膜。
当半透膜把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后,在自然情况下,水流是从低浓度盐水侧往高浓度盐水侧流动;当在高浓度盐水侧加上一个适当的压力后,也会将水从高浓度侧压到低浓度侧,见图1。
反渗透海水淡化就是利用该原理,用高压泵将海水增压后,借助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无机离子得到淡水。
由于反渗透膜的截留粒度小于10×10-10 m,所以反渗透海水淡化同时能滤除各种细菌、病毒,获得高质量的纯水。
图1.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原理一般说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包括四部分:预处理、反渗透、后处理及清洗系统,图2是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典型工艺流程。
图2. 反渗透系统典型工艺流程图预处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反渗透淡化系统的技术优越性,保障良好的设计性能和长时间的安全运行,特别是为了保证膜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自来水和苦咸水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为5年,而海水膜的使用寿命为3年)而设置。
由于供给的源水不同,其水质组成与杂质成分千差万别,预处理系统也有很大的区别,在决定预处理系统时需要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
反渗透装置的主体由反渗透膜堆和高压泵两部分组成,反渗透组件是整个系统的心脏部分,而高压泵是系统的关键部件。
高压泵把进水升压至不同的压力进入膜堆,透过膜的水作为产品水,而未透过膜的作为浓盐水排放。
其设计的核心在于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安排不同的回收率,以及通过流程及设备的选用使系统尽可能的节能。
中国十大跨海通道(一条已建成,一条在建、八条规划中)1一、辽东湾跨海大桥规划中的辽东湾跨海大桥西起秦皇岛,东至大连长兴岛,长约140公里的海上铁路公路两用大桥。
原线路:秦皇岛到-沈阳为442公里新线路:秦皇岛-(144公里)长兴岛-(60公里)瓦房店-(298公里)沈阳,共502公里,延长约60公里。
缩短辽东湾内诸城市的交通距离。
从营口及其以南的城市出关,及从朝阳、锦州及其以南的城市进入大连,通过大桥比绕行原线路近便得多,明显拉近朝阳及葫芦岛欠发达地区与大连之间的距离,使辽东湾地区的交通由“盲端C型”变成“环状O型”。
同时,从山东烟台经大桥至辽西及内蒙西部的距离也明显缩短。
突破东北三省东部边界地区长期闭塞状态,同全国通畅无阻地联系起来。
当前正加紧东北东部边界的铁路建设,此线路计划只终止于旅顺。
如果要入关可利用烟大轮渡,否则就必须远道绕行拥挤的沈大路及京沈路。
建桥后,东部铁路可与大连的城子坦(或皮口)附近分叉,并于瓦房店炮台镇穿越哈大线后与大桥东端相接,顿使1/3个闭塞的广大东北边界地区门户大开,迈向全国。
并对辽宁黄海沿岸的丹东港、东港、庄河港、皮口港敞开向西的门户。
长兴岛被认为是我国新世纪国际深水港及大型临港产业的最佳选择,是大连航运中心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该岛地理位置很关键,是大连经济西拓(渤海经济区)北进(东北腹地)很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辽东湾大桥”如建立,其交通路线恰好同该岛东西方向的岛形平行,因而可能同横贯于岛上海拔329米的横山南缘的交通线重合,使全岛200-300个深水泊位及24公里的临港产业同过桥线路“门对门”直接相连,大大提高运输时效,降低物流成本。
从而可能形成一个陆海交通衔接最好、衔接点最多、最能体现临港产业效益的大港。
此外,长兴岛同只需半个小时即可连接起来的秦皇岛可组成“二岛一桥”联合体,发展桥头及大桥沿线140多公里的观光旅游,海上太阳能风能利用,太阳能海水淡化,海产养殖等。
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布局方案一、前言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海水淡化技术成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之一。
因此,海水淡化工程建设成为各国政府及企业关注的焦点,其布局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保障城市及地区的用水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海水淡化工程建设的布局方案展开论述,包括海水淡化工程的分类、布局原则、建设需求、技术应用等方面,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二、海水淡化工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技术和设备,海水淡化工程主要可以分为蒸发结晶法、膜分离法和离子交换法三种类型。
各种技术和设备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海水淡化工程的布局方案,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1. 蒸发结晶法蒸发结晶法是利用自然蒸发或加热蒸发的方式,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出来,然后通过结晶过程获得淡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温度和湿度较高的地区,但能耗较高,设备成本较大。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或纳滤膜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分离,从而获得淡水。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耗较低,适用于各种地区,但对膜的质量要求较高。
3.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通过将海水中的盐离子与交换树脂上的其他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淡水。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耗较低,但对交换树脂的选择和使用有一定要求。
三、海水淡化工程的布局原则海水淡化工程的布局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气候和需水情况来考虑,但总体上可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 根据地理位置确定布局海水淡化工程的布局首先要考虑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包括海水淡化工厂的选址、淡水输送方式等。
一般来说,海水淡化工厂应该尽量选址在离海边近,并且方便输送淡水的地方。
2. 结合气候条件确定技术选择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于海水淡化工程的技术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蒸发结晶法,而在气候较为干燥的地区则可以考虑采用膜分离法。
3. 结合用水需求确定规模大小海水淡化工程的规模大小应该根据具体的用水需求来确定,既不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能满足不了用水需求。
海水淡化总方案思绪如潮,关于海水淡化的方案在我脑海中翻涌。
10年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需要精心策划的系统工程。
那么,就让我以意识流的笔触,为你展开这幅宏伟的蓝图。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想象一下,我国沿海地区丰富的海水资源,如果能被高效利用,将为干旱缺水的内陆地区带来福音。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座集科研、生产、环保于一体的海水淡化基地,实现海水的低成本、大规模淡化,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
二、技术路线1.预处理阶段:要对海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微生物等杂质,保证后续淡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这一阶段,我们采用先进的过滤技术和紫外线消毒技术,确保水质达到淡化要求。
2.蒸馏淡化阶段:采用多级闪蒸技术对预处理后的海水进行淡化。
这种技术利用海水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差,实现水分子的蒸发和凝结,从而分离出淡水。
3.后处理阶段:淡化后的海水含有一定的盐分和矿物质,需要进行后处理。
我们采用反渗透技术,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杂质,使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三、设备选型与布局1.预处理设备:选用高效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等设备,保证预处理效果。
2.蒸馏淡化设备:采用多级闪蒸装置,实现高效淡化。
3.后处理设备:选用反渗透装置,提高水质。
4.布局:基地内设备布局合理,充分考虑生产流程、物流运输等因素,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四、环保与节能1.废水处理:淡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采用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2.节能措施: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降低淡化过程的能耗,实现绿色生产。
五、建设与运营1.建设周期: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3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2.运营模式:采用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六、效益分析2.社会效益:为沿海地区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环保效益: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减少废水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至此,海水淡化总方案的轮廓在我脑海中愈发清晰。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项目,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将其变为现实。
海水淡化建设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之成为适合饮用或工业用水的过程。
随着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加剧,海水淡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海水淡化建设工程是指在海岸地区进行海水淡化设施建设,以满足当地的淡水需求。
本文将对海水淡化建设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前期准备1. 选址:首先需要对选址进行全面评估,考虑到海水淡化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海水,因此选址一般会选择在与大海比较接近的地方。
2. 申报手续: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项目规划许可、土地规划等手续的办理,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三、设计方案1. 工程规模:根据当地淡水需求和海水资源情况确定项目规模,一般以每日处理海水量为基准。
2. 工程设计:进行海水淡化设施的详细设计,包括海水取水系统、反渗透系统、膜组件选型等。
四、施工准备1. 人力资源:组织专业的海水淡化工程团队,包括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
2. 机械设备:采购和准备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泵等。
五、施工方案1. 海水取水系统施工(1) 海水取水井的钻造: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海水取水井的钻造工作,确保取水井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 海水泵站建设:建设海水泵站,安装海水泵和管道,将海水抽至处理厂。
2. 反渗透系统施工(1) 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反渗透设备,包括反渗透膜组件、泵等。
(2) 管道连接:进行反渗透膜组件之间以及与海水泵站连接的管道安装,并进行管道系统的调试。
3. 综合管廊施工(1) 管廊施工:进行管廊的施工,包括基础开挖、管道敷设等工作。
(2) 泵房建设:建设反渗透泵房和管廊控制室等相关设施。
4. 设备调试和试运行(1) 设备调试:对海水淡化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2) 试运行:进行设备的试运行,模拟实际运行情况,检测设备运行状态。
六、工程监理1. 施工监理:请专业的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9水工业市场2012年第3期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淡水消耗量增加了7倍,约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饮用水,预测到2025年,将有23亿人缺水。
世界范围普遍缺水造成的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
中国缺水情况更加严重,是联合国公认的世界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并且水资源分布不均。
可以预见,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这些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进行海水淡化,成为开源节流、解决淡水紧缺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发展现状自1981年西沙群岛海水淡化装置投入使用以来,中国海水淡化产业工程已历经了30余年的发展建设。
据统计,截至2011年8中国海水淡化产业现状与趋势文 / 段焕强 谈探(中国科学院信息咨询中心 北京 100190)图1 各种海水淡化方法所占产水量(设计产能)比例图2 各种海水淡化方法建成装置分布情况30MARKET 市场水工业市场 2012年第3期月末,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66处(座)。
其中,由于技术原因,早期建设的6处(座)海水淡化工程装置已停产。
建成投产的60处(座)海水淡化工程设计产能已达到75.6818×104m 3/d 。
1、技术与工艺:以反渗透为主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是国内海水淡化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技术。
从设计产能看,反渗透法以接近60(实际58.0818)×104m 3/d 的产水量,排在第一位,占总设计产能的74.12%;低温多效蒸馏法以接近20(实际18.65)×104m 3/d 的设计产能,位列第二,占23.8%。
反渗透法和低温多效蒸馏法的设计产能合计占了总产能的97.93%(见图1)。
从工艺技术工程项目数看,反渗透法有55处(占总83.33%),而低温多效有7处(占10.6%)。
两种海水淡化方法所占产水量和工程规模比例的差异是由于装置规模和用水负荷造成的(见图2)。
海水淡化设施的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布局海水淡化是一种将海水转变为淡水以供人类生活和工业用水的技术。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和人口增长的不断加速,海水淡化设施的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变得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海水淡化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土地利用考虑因素以及总体布局方案。
海水淡化设施规划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全球各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不足问题,而海水却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
因此,通过海水淡化技术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大量的可利用淡水。
在规划海水淡化设施时,必须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地理位置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海水淡化设施应尽可能接近海洋,以便更方便地获取海水并将淡水输送到周边地区。
其次,设施规模需要符合周边地区的需求。
人口密集的地区需要更大规模的海水淡化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此外,设施的制造与运营成本也需要考虑,应选择能够提供高效和经济可行的技术。
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土地利用。
海水淡化设施通常需要占用大片土地用于建设和运营。
因此,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浪费至关重要。
一种解决方案是选择未开发或废弃的土地,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此外,还可以考虑与其他基础设施(如发电站、港口等)进行合理布局,以优化整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
总体布局方案应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因素。
首先,根据需要的规模和水资源需求,确定合适的地理位置。
将海水淡化设施布局在离海洋和用水区域较近的位置,以减少输送成本和能源消耗。
同时,要确保设施与周边地区的用水系统有良好的连接,方便供水。
其次,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土地利用最大化。
合理规划设施与其他基础设施的布局,减少土地浪费。
此外,还可以考虑将设施建在多层建筑或地下,以节约土地资源并提高环境美观。
除了以上考虑因素和总体布局方案,海水淡化设施的规划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
建设海水淡化设施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确保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