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交通方式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7
对目前中国各种交通方式碳排放量的分析比较公路部门承担着绝大多数的中短途运输,是占交通碳排放比重最大的部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公路运输得到了大力发展。
1991-2008年公路部门的客运周转量增加了334%,货运周转量增长了859%.公路运输能耗和碳排放量的增幅相当惊人.其中,以柴油和汽油消耗最为明显.近年来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出台,使得太阳能、电力、天然气、生物燃料等清洁燃料的使用逐年增加。
从全社会能源消费角度看,公路碳排放量应包括营运性公路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和非营业性公路运输业的碳排放量。
2005年我国营业性载货汽车和载客汽车共消费汽油为0.17亿吨,柴油为0.39亿吨,排放CO:分别为50.68Mt和122.13Mt} 占交通碳排放总量的11.9%和28.6%,单单公路营运性运输的碳排放就占交通碳排放的40.5%(吴文化等,2008 ).随着经济增长,非营运性油耗所占比例会逐年增加。
按保守的统计数据估计,全社会公路碳排放量占交通碳排放总量的70-80%。
影响公路碳排放量的效应主要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是指由于机动车保有量、平均行驶距离、出行次数等数量增加,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结构效应主要指机动车结构和基础设施结构。
机动车结构是指柴油型机动车、汽油型机动车、混合动力型机动车、电力机动车等机动车的比例.新型环保机动车的比重越高,其碳排放越低.基础设施结构是指高等级公路、低等级公路,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私人交通基础设施等等不同分类下的比例结构。
技术效应可细分为提升和衰退两个过程。
提升过程主要是指通过燃料经济性标准等环境管制手段,提高新引入市场的机动车排放效率.衰退过程主要是指已引入市场的机动车碳排放效率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递减。
(2)铁路方式碳排放量铁路作为现阶段重要的交通方式,承担着中长途的客货运任务.铁路部门通过电气化结构调整,基本上实现了铁路发展与碳排放的相对脱钩。
到“十一五”末,铁路电气化率达到了45%左右,在铁路总运输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总能耗和碳排放没有大幅增长.通过1990-2005年中国铁路企业的碳排放量比较(见表3.2 ),可以发现铁路企业的碳排放逐年降低,2003以后一直维持在34Mt左右。
物流运输方式分析与比较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物流运输是指货物在供应链中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过程。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运输方式的选择对于货物的安全性、成本和效率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报告将对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海运方式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期为物流运输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报告将首先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优势和劣势进行详细的剖析,其次比较三种运输方式在成本、速度、安全性和环保等方面的差异,最后展望未来物流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不同行业的物流从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对于运输方式选择的参考和决策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通过对公路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方式和海运方式的分析和比较,来探讨不同物流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发展趋势。
首先对每种运输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在结尾部分进行比较和总结,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并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物流运输方式。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比分析不同的物流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海运运输,以便为物流行业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我们将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帮助读者在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本报告还将展望未来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以帮助行业相关人士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4 总结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海运方式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发展趋势。
我们发现,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运输方式间的协同和整合,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运输安全。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运输方式也将不断进步和完善,为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希望本文的分析和比较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北京到荣成是一段相对较长的旅程,因此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比分析了几种常见的交通方式,帮助大家选择最佳的出行方式。
一、飞机1. 优势:飞机是最快捷的交通方式,从北京到青岛只需要1.5小时左右。
2. 劣势:机票价格相对较贵,而且需要提前预订。
3. 注意事项:建议提前网上购票,避开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期,以免价格过高或乘坐体验不佳。
二、高铁1. 优势:乘坐高铁可以享受到舒适的座位和较快的速度,而且出行相对便捷。
2. 劣势:高铁票价较飞机稍便宜,但并不是最经济的选择。
3. 注意事项:可选择在0或其他购票评台提前购物车票,以获得更好的折抠,另外,乘坐高铁需要提前到达车站,以确保不错过出发时间。
三、汽车1. 优势:汽车可以选择多种班次和路线,且价格相对较为便宜。
2. 劣势:耗时较长,并且路况和交通堵塞可能会影响行程。
3. 注意事项:若选择汽车出行,建议提前了解班次和车次信息,以免耽搁行程。
四、自驾1. 优势:自驾可以灵活安排行程,也能在目的地自由活动。
2. 劣势:需要对路况和行车里程有一定的了解,且驾驶过程相对疲劳。
3. 注意事项:自驾前需要做好车辆检查并确保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齐全,另外,提前规划好路线和休息点。
五、公交1. 优势:公交车辆较为便宜,且有多种线路选择。
2. 劣势:耗时较长,且行程受到路线影响较大。
3. 注意事项:如果时间不是特别紧张,也可以选择公交作为出行方式,只需提前了解好公交线路和班次即可。
根据以上分析,选择最佳交通方式需综合考虑时间、费用和个人喜好等因素。
若追求速度和舒适度,飞机和高铁是不错的选择;若注重经济和灵活度,汽车和公交也同样可行;至于自驾,则需要有一定的驾驶经验和对路况的了解。
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出行方式,愉快出行!选择北京到荣成的最佳交通方式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前文分析了飞机、高铁、汽车、自驾和公交等几种交通方式的优劣势及注意事项,本文将进一步对各种交通方式进行续写扩写,并给出一些建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人们最初行走是靠双腿,后来人们驯服了马,骑上马就能跑得很快,但需要有一定的驾驭技巧,这样人们又发明了轮车,让马拉动轮车就轻松多了,人们坐在上面很舒坦,可是走的路程长了,马也会累的,人们在轮车上颠簸也很辛苦,就又发明了动力车,是一种靠机械运动来行走的两轮车,这种车子后来冠以雅号“自行车”,在1860年,法国人皮埃儿·米肖和儿子又制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两轮车,这就是后来的摩托车,人们根据需要又不断发明创造了三轮车、四轮车,这些车起初都是风力和蒸汽带动的,燃烧汽油行走的汽车是近代才发明的。
之后不久,火车也应运而生。
在陆地交通工具发展的同时,水上交通工具也逐渐成型,从人力划的板船到风力带动的帆船,再发展到汽船、轮船、潜水艇,用发动机使船前进,船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虽然船的航行较慢,但它的载重量却是非常大的,直到现在,货物运输也都大多是靠船来完成的。
而更加有趣的是,人们竟然梦想着长出翅膀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的飞翔,于是就又出现了滑翔机、飞机、火箭、乃至宇宙飞船……人类的智慧真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明者经历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一次又一次的发明改良创造,不断的进步,将来在陆海空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中,还会出现什么样的奇迹都是无法预计的,让我们为这些奇迹的出现做好迎接的准备吧!简而言之:陆地徒步-马-马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水上人力板船-风力帆船-汽船.轮船空中滑翔机-飞机-火箭-宇宙飞船古代:马车、牛车、独轮车、马、牛、驴、帆船近代: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飞艇现代: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航天飞机、自行车、摩托车当今社会,可供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主要有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
各类交通工具有其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火车具有速度快、运载旅客多、安全可靠、费用低等优点。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选择特快、直快、普快等车次,同一车次也可以选择硬座、软座、硬卧、软卧等不同票价的席位。
铁路没有遍布到全国的各个角落,有很多地方的农民进城乘坐火车还不是很方便,需要先选择其他的交通方式,然后再乘坐火车。
滑翔机与飞机的对比分析引言:滑翔机和飞机都是人类追逐飞行梦想而发明的交通工具。
尽管两者都具备在空中运行的能力,但是它们在设计、使用以及飞行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滑翔机和飞机进行对比分析,从结构、动力、起飞方式、飞行范围等多个方面比较这两种航空器。
一、结构滑翔机通常由轻质材料制成,如铝合金或者碳纤维复合材料。
相比之下,飞机的结构更为复杂,通常由金属材料制造,涉及到各种部件,例如机翼、机身、襟翼和尾翼等。
飞机的结构更加坚固,能够承载动力系统以及各种载荷。
二、动力滑翔机不具备自主动力,需要通过悬挂或者起飞辅助设备实现空中飞行。
而飞机则通常配备内置发动机,通过燃料燃烧产生推力,驱动飞机前进。
滑翔机的飞行依靠大气流的利用,通过向下俯冲以获取势能,实现滑翔的过程。
飞机则能够垂直起降,并自主进行水平飞行。
三、起飞方式滑翔机通常依靠斜坡、绳索或者一些辅助设备进行起飞。
滑翔机的起飞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依赖于重力和空气动力作用,需要寻找合适的起飞条件。
而飞机则能够通过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实现自主起飞,可以在相对较短的距离上升空。
四、飞行范围与飞机相比,滑翔机的飞行范围相对较有限。
由于没有自主动力,滑翔机的飞行距离受限于初始高度和上升气流的条件。
而飞机则具备更长的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
飞机具备独立控制飞行高度和速度的能力,可以适应不同的飞行任务,例如远程飞行、货运、客运等。
五、用途由于滑翔机无法自主飞行,其主要用途是作为体育运动或者娱乐项目,例如滑翔运动或者滑翔伞运动。
滑翔机也被广泛用于飞行员培训,以提供基础飞行技能。
而飞机则具备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民航、货运、军事、紧急救援以及科学研究等。
六、安全性和稳定性滑翔机的飞行相对较为安全,因为其飞行速度较慢,惯性小,对于错误操作的容忍度较高。
另外,滑翔机在飞行途中也能从空气中获取能量,提供一定的稳定性。
相比之下,飞机具备更高的速度和较为复杂的飞行机制,因此在飞行时需要更严格的飞行员训练和大量的飞行设备支持,以确保飞行安全性。
(完整版)道路红线交叉处理方式的交通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道路红线交叉处理方式的交通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道路红线交叉处理方式的交通分析的全部内容。
金宝辉(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摘要:通过对道路红线交叉的两种处理方式的交通及管理进行分析,认为道路交叉口的红线采用切角方式处理不是必须满足的条件,其关键在于完善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措施.同时为加强管理,在有改造拓宽可能的道路和交叉口,地块权属控制线宜后退至建筑红线,在未改造前该部分用地作为街头绿地控制.关键词:公共交通;道路红线;交叉处理;交通分析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A道路红线即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一般来说,道路红线之间包括:通行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预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其它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和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当城市道路相交叉时,相应道路红线也必然交叉。
在西方国家,道路红线在交叉口处多采用直角相交;而在我国,道路红线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处往往采用切斜角或倒圆角的方式处理。
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同,使国内外在道路交叉口转角处的建筑空间形象和体量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同时,国内往往规定建筑红线后退道路红线一定距离,但是由于交叉口的改造会经常引发各种管理问题。
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两类问题处理方式的必要性和优缺点,以利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合理地应用.1 道路交叉的交通需求道路是供车辆、行人通行的载体,必须满足通行的基本要求,首先要保证交通安全,其次要保证效率.具体对于交叉口来说,则须满足视距要求和转弯要求。
四种运输工具的驱动和转向的对比及制约因素分析1、四种运输工具的驱动装置1.1公路运输工具的驱动装置汽车驱动方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以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
一般的车辆都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
主要驱动方式分为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
在两轮驱动形式中,可根据发动机在车辆的位置以及驱动轮的位置进而细分为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等形式。
目前,两驱越野车和轿车最常用的是前置后驱形式。
目前,汽车的动力装置大部分为内燃机。
用于汽车的内燃机目前来讲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汽油机,一类是柴油机。
一般来讲轿车多采用汽油机;其他汽车采用柴油机。
1.2船舶运输工具的驱动装置船舶驱动装置一般有人力、风力、机械力、电力、磁力五种驱动方式。
古代时期,人力的驱动方式最为普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力拉着船前进,一种是利用船桨划船;风力驱动主要是应用在帆船上,借助风力推动船来前进。
机械力驱动主要是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出现的驱动方式,机械力驱动常用的驱动装置有明轮、螺旋桨、叶轮、喷水推进器等。
螺旋桨主要是螺旋桨转动向后,桨叶向后拨水,受到水流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船只前进;明轮主要是蹼板向后拨水,自身受到水流的反作用力,推动船体前进。
喷水推进器也是一种依靠谁的反作用力而产生推力的推进器。
电力驱动是指通过电力驱动电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来驱动船只运动的驱动装置。
船舶的动力装置按推进主机的类型主要分为蒸汽轮机动力、内燃机动力、燃气轮机动力以及联合动力装置。
1.3航空运输的驱动装置航空运输工具的驱动原理是利用反作用原理为航空运输工具提供驱动力的。
一般来说,飞机上的发动机主要有四类,即涡桨发动机、涡轴发动机、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
涡桨发动机是将热气流的能量用于驱动一个附加的独立涡轮,以便产生轴力使螺旋桨工作。
当气流由喷口喷出时,大多数能量已传递给涡轮,只有一小部分剩余用于产生推力。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对比一.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方式也在不断进化和改变。
现代社会有着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如汽车、飞机、火车、船只等等。
本文将对这些不同的交通方式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劣势。
二. 汽车2.1 特点•车辆转弯半径小,适应性强•可自由选择线路和时间•载货量和载客量相对较小 ### 2.2 优点•便捷快速,适用于短距离出行•自由度高,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改变行程 ### 2.3 缺点•遭遇交通拥堵时行驶效率低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排放较大三. 飞机3.1 特点•能够快速跨越长距离•可以运载大量乘客和货物 ### 3.2 优点•速度快,节省时间•适用于长距离和跨国出行 ### 3.3 缺点•票价较高,不适用于短途旅行•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四. 火车4.1 特点•可载货量大•可同时携带大量乘客 ### 4.2 优点•较为经济实惠,适用于长途旅行•对环境污染较小 ### 4.3 缺点•运行时间较长,不适用于短程出行•线路和站点有限,不够灵活五. 船只5.1 特点•可以横跨海洋和大湖•货运能力强 ### 5.2 优点•适用于长距离的大规模货物运输•对环境污染较小 ### 5.3 缺点•速度较慢,不适合紧急情况•乘船旅行时间较长六. 比较和总结通过对不同交通方式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汽车适用于短距离出行,具有便捷快速的特点。
- 飞机适用于长距离和跨国出行,可以快速跨越长距离。
- 火车适用于长途旅行和大量货物运输,比较经济实惠。
- 船只适用于大规模货物运输和海洋交通,速度较慢但环境污染较小。
综上所述,不同的交通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各自的优劣势,人们在选择交通方式时需要根据出行目的和需求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为了实现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和设施的创新,以及制定出更合理的交通规划和政策。
中国的主要交通方式与发展交通方式是指人们在不同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移动和运输的方式。
交通方式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中国的主要交通方式1.铁路交通:铁路运输具有大运量、长距离、安全可靠、运输成本低等优点。
我国铁路网已经覆盖了全国各地,是世界上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2.公路交通: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便捷性、覆盖面广等优点。
我国公路里程已超过500万公里,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路网络。
3.民航交通:民航运输具有速度快、舒适、跨越地域广等优点。
我国已拥有众多的大型机场,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城市。
4.水运交通:水运运输具有大运量、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
我国内河航道里程超过12万公里,沿海航线里程超过8万公里。
5.城市交通:城市交通包括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公交、轻轨等,非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出租车、私家车等。
三、中国交通方式的发展1.铁路交通: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和普速铁路网不断优化,提高了铁路运输的速度和效率。
2.公路交通: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公路网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覆盖率不断提高,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
3.民航交通:我国民航业发展迅速,大型机场和新机场建设积极推进,航空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国际航线网络日益完善。
4.水运交通:我国内河航道和沿海航线建设得到了加强,大型港口码头和航道工程不断增多,水运运输能力不断提升。
5.城市交通: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地铁、轻轨等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总之,我国在交通方式的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交通方式创新和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习题及方法:1.习题:我国铁路网的主要特点是?答案:我国铁路网的主要特点是覆盖面广,线路里程长,运输能力大。
高速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在环境上的比较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公路、航空、高铁对大气、土地、水等方面的污染,并通过比较分析,结论高速铁路对环境的污染最小,是对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
关键词:铁路交通环境引言交通运输对环境(水、大气、土壤和生态等)污染主要通过下列三种途径:一是机动车辆及设备对环境的污染,如噪音、排放的废气、废渣与烟尘等;二是站、段、厂的生产和生活设施排放“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三是运载客车和货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指旅客在乘行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垃圾,以及所运输的各类物资释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不同的运输方式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不一样,我们主要从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的影响等方面来考察、比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大气污染根据德国的统计数据,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单位周转量所排放的有害物质中,铁路运输都远远低于公路运输(如下表)。
资料来源:转引自魏瑜等:《发展铁路运输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公路和航空这两种运输方式不仅产生大气污染而且通过释放CO2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
在日本,新干线投入运营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汽车和飞机要少得多,下表是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较:三种交通方式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比资料来源:《日本的新干线和社会经济效益》,载《中国铁路》1998年第10期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各种运输工具中,对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是公路。
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铅微粒,这些物质对人类和生物造成了严重危害。
具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汽车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达2亿吨左右,约占各种污染源排放量的60%。
我国继成都市1990年出现光化学烟雾事件后,1995年上海市也出现了光化学烟雾和2013年北京、天津发生连续几天的大雾,就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至汽车尾气。
高速铁路由于使用电力牵引,因此沿途无粉尘、煤烟和废弃污染,其对大气不会造成污染,在城市附近基本不会排放有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