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地图
- 格式:doc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5
四维地图——也许这就是我想要的地图这是一篇很早就想写的文字。
记得多年前,顿悟到地理和地图可以帮助自己拨开迷雾,更准确的观察过往世界时,曾经遍寻图书馆、书店,希望能够找到心中所想。
也许是自己找的地方还不够多,这个愿望并未能实现,于是便有了《地缘看世界》这个帖子。
《地缘看世界》一贴是2009年7月12日在天涯国际观察版块开的贴,到今天已经整整8年了,自制地图算是它的一大特色。
说起做图这事来,还要感谢自己过往的无聊。
年少时数码照片刚开始流行,看见街头有人设摊,将客户所拍之面部特写,用电脑拼接到婚纱照上打印出来,觉得煞是神奇。
问过方知是用的photoshop软件所做,便去往书店选了本价钱最低的工具书(至今记得是十块钱)自学。
不想当时的无聊之举,后来会用在做地图上。
初写这帖子时,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地图。
明确的只有两点:首先是必得用地形图;其次是需色彩分明、对比强烈。
这不仅仅是个视觉冲击力的问题,更是唯有如此,才能明确表达出地形的差异,并透过这些差异,让大家更直观感受到地理的力量。
随着图越做越多,自己对地图的理解也比之前更深刻了些,同时欣喜的看到,网上有越来越多以图载文的文章甚至平台出现。
有些在底图的选用上,还会与自己以往做的图趋同(不敢说是向我借鉴的)。
只是看过后觉得,有些地图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另外通过这些年的写作,包括这次出书,也有机会和一些这方面的专家交流,发觉专业领域已感觉到了读者对“地图”的渴望,但地图要怎么做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其实也是有困惑的。
古人云“文以载道”,其实地图又何尝不能做到“图以载道”呢?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一张能够承载丰富信息的地图胜过千言万语。
问题在于,没有一个模型来告诉我们,一张好的地图应该承载哪些类型的信息。
今天在这里分享的,便是自己归纳的一点心得。
一如标题所写的那样,我心中的好地图应该是一张“四维地图”。
既然推出了“四维地图”的概念,自然前面还会有三个层次了。
第二章夏商周三代时期一、夏(一)基本概况1.帝系2.起止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共470年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阳翟(今河南禹州)4.疆域:晋南豫西(二里头文化)(二)政治状况贵族平民庶民奴隶(夏朝的阶级结构,贵族是统治阶级,平民是各级贵族较为疏远的宗族成员,占有土地,庶民从事农业生产。
)国家机器:夏王朝的国家机器基本上已奠定了后世国家的框架,国君之下设六卿,分管军队、民事等,《禹刑》是我国第一部奴隶制法典,夏朝还设有监狱,有贡赋制度。
(三)经济状况:生产工具仍以木石骨棒角为主,金属冶炼已经开始。
(四)文化状况1.有历法(《夏小正》),较精确。
2.可能已有文字和文献记载。
二、商(一)基本概况1.世系①太乙汤:灭夏。
②外丙③中壬④太甲:太丁之子,伊尹放逐其于桐宫,摄政三年,复迎复位,称“太宗”。
⑤沃丁⑥太庚⑦小甲⑧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⑨太戊:伊陟(zhi)为相,巫咸治王家,殷复兴,诸侯归之,称“中宗”。
⑩仲丁⑪外壬⑫河亶(dan)甲:殷复衰。
⑬祖乙:巫贤任职,复兴。
⑭祖辛:祖乙之子。
⑮沃甲⑯祖丁⑰南庚⑱阳甲:祖丁之子;复衰,诸侯莫朝。
(⑩至⒅世据说有“九世之乱”)。
⑲盘庚:迁殷,复兴。
⑳小辛:复衰。
21小乙22武丁:小乙之子;傅说为相,大治,复兴,称“高宗”。
23祖庚:武丁之子。
24祖甲:“帝甲乱之,七世而陨”。
25庚辛:祖甲之子。
26庚丁27武乙:庚丁之子;无道,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
28太(文)丁:杀季历。
29帝乙:益衰。
30帝辛(纣):亡国。
(同一颜色表示是亲兄弟)2.起止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大约存在了554年(此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
3.都城:据说盘庚以前,先后迁都五次,亳邑、隞(ao)、相、邢、殷(今河南安阳)都曾做过都城。
4.疆域:商王朝把它的统治地区分为畿内和畿外两大部分。
畿内是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地方,称“王畿”,畿外事众多方国、部族分布的地区。
一、从万邦林立到战国七雄夏朝到底位于哪里,至今尚有很大的争议。
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夏朝大概位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其主要依据是《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夏朝的疆域大概其北到达山西省南部,其西到达了黄河、潼关一带,其东到开封一带,其南大概到达伏牛山一带。
从夏朝开始,中国对地方的管辖就实行了分封制,夏朝分封的诸侯有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
其越国祖先也是夏朝分封,可能早期分封于今天的淮河上游一带,后来因为周公东征而南迁到了江浙一带。
夏朝版图商朝起源于东夷地区,其疆域比夏朝更大。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商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京津冀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其西到黄河、潼关,其南到淮河一带,其北到达燕山一带,其东到山东半岛。
商朝同样实行了分封制,其王畿地区位于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地区,首都为殷(安阳),在西周初期被分为了郑、卫、宋等国。
商朝版图周人主要活动在渭河流域,是西戎北狄中的一支,后来依靠农业而兴起。
在公刘期间初步建立了国家制度,在古公亶父时期进一步发展。
季历时期,周国强盛起来,曾被商朝册封为“牧师”,称为西部的霸主,发展到了文王时期,正式称王,和商朝对立。
周武王时期,灭商朝,将疆域扩张到了东方。
周公东征,继续讲疆域扩展到了东海、黄淮一带。
后来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等不断对南方的楚国、徐国用兵,使得周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其疆域北到燕山一带,东到大海,西到渭河上游,南到江汉淮地区。
西周也同样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封国有鲁、齐、燕、晋、宋、卫、郑等。
要注意的是楚国是和周朝是对立的国家,楚国国君称“王”,和西周国王并立,周朝也只是在名义上册封楚王为“楚子”而已,因此楚国不算西周的疆域。
在整个西周历史上和楚国的战争几乎也是没有断绝过。
西周版图在上古时代,在黄河流域存在在夏商周三个王朝,而南方地区也存在其他的国家。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夏朝前2100-1600 启阳城商朝前1600-1100 汤亳→殷西周前1100-771 武王镐东周前770-256 周平王洛邑春秋前770-476 / 洛邑战国前475-221 / /秦朝前221-206 秦始皇咸阳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新朝8-23 王莽长安东汉25-220 光武帝洛阳三国魏220-265 曹操洛阳蜀221-263 刘备成都吴229-280 孙权建业西晋265-316 司马炎洛阳东晋317-420 司马睿建康十六国304-439 / /南北朝420-581 / /隋朝581-618 杨坚大兴唐朝618-907 唐高祖长安五代十国907-960 / /宋朝北宋960-1127 赵匡胤开封南宋1127-1279 高宗临安辽朝916-1125 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1038-1227 李元昊兴庆金朝1115-1234 阿骨打中都元朝1271-1368 忽必烈大都明朝1368-1644 朱元璋南京→北京清朝1644-1911 努尔哈赤北京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奴隶社会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国学×参考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封建社会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17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西晋灭吴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南朝的开始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年)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结束589年隋统一南北方南朝结束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战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8世纪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同一时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780年实行两税法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变法国学×参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1351年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盟军攻占大都元亡明初开始修建明长城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16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1644年清军入关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96年昭莫多战役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小和卓发动叛乱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七种朝代歌第一种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第二种[香港版本]第一首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从夏朝到清朝,4000多年的艰苦卓绝:从历史地图看中国疆域扩张一、从万邦林立到战国七雄夏朝到底位于哪里,至今尚有很大的争议。
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夏朝大概位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其主要依据是《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夏朝的疆域大概其北到达山西省南部,其西到达了黄河、潼关一带,其东到开封一带,其南大概到达伏牛山一带。
从夏朝开始,中国对地方的管辖就实行了分封制,夏朝分封的诸侯有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
其越国祖先也是夏朝分封,可能早期分封于今天的淮河上游一带,后来因为周公东征而南迁到了江浙一带。
夏朝版图商朝起源于东夷地区,其疆域比夏朝更大。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商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京津冀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其西到黄河、潼关,其南到淮河一带,其北到达燕山一带,其东到山东半岛。
商朝同样实行了分封制,其王畿地区位于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地区,首都为殷(安阳),在西周初期被分为了郑、卫、宋等国。
商朝版图周人主要活动在渭河流域,是西戎北狄中的一支,后来依靠农业而兴起。
在公刘期间初步建立了国家制度,在古公亶父时期进一步发展。
季历时期,周国强盛起来,曾被商朝册封为“牧师”,称为西部的霸主,发展到了文王时期,正式称王,和商朝对立。
周武王时期,灭商朝,将疆域扩张到了东方。
周公东征,继续讲疆域扩展到了东海、黄淮一带。
后来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等不断对南方的楚国、徐国用兵,使得周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其疆域北到燕山一带,东到大海,西到渭河上游,南到江汉淮地区。
西周也同样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封国有鲁、齐、燕、晋、宋、卫、郑等。
要注意的是楚国是和周朝是对立的国家,楚国国君称“王”,和西周国王并立,周朝也只是在名义上册封楚王为“楚子”而已,因此楚国不算西周的疆域。
在整个西周历史上和楚国的战争几乎也是没有断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