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硫氰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5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硫氰酸甲酯化学品英文名:Methyl thiocyanateCAS号:556-64-9分子式:C2H3NS分子量:73.1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会中毒。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急性吸入毒性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6易燃液体和蒸气H301吞咽会中毒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1吸入会中毒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1+P364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险,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注意防护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1031 当心中毒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醋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醋酸乙酯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技
术指南,确保员工在接触醋酸乙酯时能够遵守相关安全
规定,预防事故发生。
醋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常被用作溶剂、油漆稀释剂、化妆品原料等。
它具有挥发性、易燃性和
刺激性气味。
醋酸乙酯在室温下为无色液体,可溶于大
多数有机溶剂。
在使用醋酸乙酯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在接触醋酸乙酯时,务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
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口罩等。
这些装备可以降低醋酸乙
酯对身体的伤害。
在使用醋酸乙酯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其蒸气在空气中积聚。
在封闭环境中作业时,应配备适当的通风设备。
醋酸乙酯是一种刺激性物质,接触时可能引起皮肤炎症和眼睛刺激。
如若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醋酸乙酯是易燃物质,遇明火或高温时易发生燃烧。
在火灾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使用二氧化碳、泡沫或干粉灭火器。
醋酸乙酯应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使用完毕的醋酸乙酯应妥善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当发生事故或意外泄露时,应立即执行以下应急预案:
切勿直接接触泄露的醋酸乙酯,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处理。
封锁泄漏源,防止泄漏扩散。
通知相关部门,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报告。
在使用醋酸乙酯时,务必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穿戴
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通风良好。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其对人体造成伤害。
同时,应事先做好应急预案,
以防发生事故。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23853.2(22)申请日 2016.11.17(71)申请人 烟台史密得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A-44小区(72)发明人 刘亭亭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代理人 刘志毅(51)Int.Cl.C07C 331/24(2006.01)(54)发明名称异硫氰酸酯-3-苯基丙烯酸乙酯(57)摘要本发明涉及合成(Z)-2-异硫氰酸酯-3-苯基丙烯酸乙酯,将烯基叠氮乙酸乙酯29.7mmol加入到1000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75-120mL无水二氯甲烷,准确称取三苯基膦32.7mmol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75-100mL二氯甲烷溶解三苯基膦;在搅拌条件下,向烯基叠氮乙酸乙酯溶液中逐滴滴加三苯基膦溶液,观察到有气体产生,滴加完成后,室温下反应10-16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旋蒸完全后加入10-30mL石油醚溶解体系,继续旋蒸除去石油醚,得到橘黄色固体;将橘黄色固体20.4mmol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0-60mL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固体,搅拌条件下,向这一体系中加入CS 2306mmol ,加热回流反应,在冷凝管上方加上气球以防CS 2挥发,28h后反应完全;将体系加入到100mL圆底烧瓶中,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橘红色的固体异硫氰酸酯-3-苯基丙烯酸乙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CN 106748936 A 2017.05.31C N 106748936A1.合成(Z)-2-异硫氰酸酯-3-苯基丙烯酸乙酯,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烯基叠氮乙酸乙酯29.7mmol加入到1000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75-120mL无水二氯甲烷,准确称取三苯基膦32.7mmol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75-100mL二氯甲烷溶解三苯基膦;在搅拌条件下,向烯基叠氮乙酸乙酯溶液中逐滴滴加三苯基膦溶液,观察到有气体产生,滴加完成后,室温下反应10-16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旋蒸完全后加入10-30mL石油醚溶解体系,继续旋蒸除去石油醚,得到橘黄色固体;将橘黄色固体20.4mmol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0-60mL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固体,搅拌条件下,向这一体系中加入CS 2306mmol ,加热回流反应,在冷凝管上方加上气球以防CS 2挥发,28h后反应完全;将体系加入到100mL圆底烧瓶中,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橘红色的固体异硫氰酸酯-3-苯基丙烯酸乙酯。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异氰酸乙酯化学品英文名:ethyl isocyanate化学品别名:乙基异氰酸酯CAS No.:109-90-0EC No.:203-717-9分子式:C3H5NO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吞食后有毒。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2;急毒性-口服,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会中毒,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漱口。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引起毒害作用。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皮肤灼伤。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异硫氰酸烯丙酯和异氰基乙酸乙酯的外观与性状1.品名:商品编码:2930.9090 别号:人造芥子油;;烯丙基芥子油 CAS号:57-06-7 英文名:Allylisothiocyanate 分子式:C4H5NS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熏蒸剂。
危急特性:本品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急;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健康危害:本品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可有眼刺激症状,引起结膜角膜炎;皮肤接触引起灼热、痛苦、发红;作用较长时光可浮现水疱;对皮肤有致敏作用,可引起皮肤湿疹。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紧张事态救护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危急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肤,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皮肤致敏物,类别1;生殖毒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次接触,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久危害,类别1。
2.品名:商品编码:2929.1090 CAS 号:2999-46-4 英文名:Ethylisocyanoacetate 分子式:C5H7NO2 外观与性状:浅黄色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危急特性:本品遇明火能燃烧;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说明放岀有毒的气体。
健康危害:本品的蒸气或雾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需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张事态救护或撤离时,应当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危急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峻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异硫氰酸甲酯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异硫氰酸甲酯化学品英文名:methyl isothiocyanate;methyl mustard oil供应商名称:哈尔滨****化工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哈尔滨**区**路**号**室供应商电话:3426-58****69邮编:245**8供应商传真:3426-58****64电子邮件地址:8888**************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军用毒剂, 也用于制备农业杀虫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吸入会中毒,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皮肤致敏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226:易燃液体和蒸气H301:吞咽会中毒H331:吸入会中毒H314: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应急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简称MIBC)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粘合剂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化学性质的特殊性,MIBC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针对MIBC的安全技术说明书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MIBC的基本性质MIBC,分子式为C8H10N2O4,是一种无色液体。
其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挥发性,对于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在使用MIBC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
二、MIBC的安全操作1. 佩戴防护装备在接触MIBC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其对人体的伤害。
2. 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在使用MIBC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并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吸入其挥发气体。
3. 储存和运输对于MIBC的储存和运输,要选择密封良好的容器,并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其安全性。
三、MIBC的应急处理在发生意外泄漏或接触MIBC后,应立即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保护自身安全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紧急撤离在MIBC泄漏或意外接触后,应立即撤离受影响区域,远离泄漏物质,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2. 物质清除对于泄漏的MIBC,应立即采取吸收、稀释、封堵等方法进行清除,以防止其继续泄漏造成更大的危害。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MIBC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使用MIBC时,企业和个人都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也需要不断加强对MIBC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MIBC安全性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MIBC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其安全性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加强对MIBC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带来的安全风险,确保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以上是对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硫氰酸乙酯ethyl thiocyanat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本品毒作用与氰化物类似。
动物吸入气溶胶(雾)
时,在相当短暂的兴奋后进入抑制状态,呼吸抑
制,常发生窒息、痉挛和死亡。
大鼠涂皮后可出
现抑制和呼吸障碍,有时发生痉挛、死亡。
带葱气味的浅黄色液体。
不溶于水,可混溶
于醇、醚。
熔点-85.5℃,沸点144.4℃,闪
点42℃。
职业接触限值:MAC:无资料
PC-TWA:无资料
PC-STEL:无资料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注意防护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1031。
氰乙酸乙酯MSDS2.对环境的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低浓度时实验动物有呼吸急促、流泪、嗜睡、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浓度稍高还可出现呼吸困难,侧卧,眼球突出;浓度高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痉挛,死亡。
可经皮吸收引起中毒死亡。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400~3200mg/kg(大鼠经口);LC50550mg/m3,2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燃烧(分解)产物:一氧休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水质快速比色管法(日本制,氰化物)4.实验室监测方法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mg/m3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彻底清洗。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