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表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附件2011-201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1.《科普童话绘本馆》丛书,郭晶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科委推荐。
2.《跟着达尔文去旅行(1-3)》,[意]卢卡·诺维利著,倪安宇译,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科协推荐。
3.《雨树溶溶》丛书,[英]伊丽莎白·劳姆等著,孙盛萍等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黑龙江省科技厅推荐。
4.《科学的旅程(插图版)》,[美]雷·斯潘根贝格等著,郭奕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推荐。
5.《趣味科学系列丛书》,[俄]别莱利曼等著,刘玉中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共青团中央推荐。
6.《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刘兴诗著,希望出版社,中国科协推荐。
7.《消防安全读本(中学生、小学生、幼儿)》,范强强主编,学习出版社,公安部推荐。
8.《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尹传红编著,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市科委推荐。
9.《讲给孩子的中国科学》,刘兴诗著,希望出版社,四川—1—省科技厅推荐。
10.《哈勃科普书系》,杨宏志主编,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辽宁省科技厅推荐。
11.《高新技术科普丛书》,谢学宁、周兆炎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推荐。
12.《农博士答疑一万个为什么》丛书(第二套),甘向群等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广西自治区科技厅推荐。
13.《时间简史(普及版)》,[美]史蒂芬·霍金等著,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南省科技厅推荐。
14.《虫子乐园》,[英]尼克·贝克著张劲硕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共青团中央推荐。
15.《食面埋伏》,俞飞等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南京市科委推荐。
16.《现代兵器图文读本》丛书,张国力等著,解放军出版社,总政治部推荐。
17.《物理学之美》,杨建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推荐。
18.《教学生做科普——校园科普活动资源》,王绶琯等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省科技厅推荐。
19.《学生科学技术百科》丛书,潘家铮主编,中国少年儿—2—童出版社,共青团中央推荐。
附件5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2018 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奖励类别:编号:提名者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公布名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项目密级定密日期保密期限(年) 定密机构(盖章)学科分类名称1 代码2 代码3 代码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任务来源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授权发明专利(项)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项目起止时间起始:年月日完成:年月日二、提名意见三、项目简介(限1200字)四、主要科技创新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2. 科技局限性(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保密要点)(仅限国家安全类项目填写,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围绕科技创新点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效果和对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做出客观、真实、准确评价。
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国家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
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六、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请依据客观数据和情况准确填写,不做评价性描述。
)1.推广应用情况2.近三年经济效益3.社会效益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承诺:上述知识产权用于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名:十、附件一、必备附件1.核心知识产权证明2.应用证明(模板见附表1)2.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4.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及情况汇总表(模板见附表2)二、其他附件附表1应用证明附表2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特别说明:因为是内部提名,提交提名书纸质资料时所有附件材料可以是复印件,原件自己保存。
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摘要:1.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公布背景2.评选活动的组织机构和目的3.评选标准和过程4.获奖作品介绍5.优秀科普作品对社会的意义正文:【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公布背景】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鼓励优秀的科普作品创作,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中国科协、中宣部、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的组织机构和目的】此次评选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宣部、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主办,旨在表彰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普作品。
【评选标准和过程】评选活动根据作品的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选过程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经过专家评审和公众网络投票,最终产生了获奖名单。
【获奖作品介绍】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共包括10 部作品,分别是:1.《科学的历程》:系统介绍人类科学发展历程的科普读物。
2.《地球简史》: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地球46 亿年历史的科普作品。
3.《人工智能:复杂与价值》:深入浅出地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科普读物。
4.《生物的奥秘》: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面揭示生物奥秘的科普作品。
5.《人类简史》:以全新视角阐述人类从石器时代到21 世纪的历史的科普作品。
6.《宇宙的琴弦》:探讨宇宙起源、演化和未来发展的科普读物。
7.《疫苗:从天花到新冠》:介绍疫苗发展史及其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的科普作品。
8.《量子世界》:深入浅出地介绍量子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前沿成果的科普读物。
9.《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从心理学、哲学等多角度分析人类对未来的无知和准备的科普作品。
10.《数字人类》:揭示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和未来的科普作品。
【优秀科普作品对社会的意义】优秀的科普作品对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1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摘要:1.2021 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简介2.评选背景和意义3.评选标准和过程4.获奖作品介绍5.结语正文:【1.2021 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简介】2021 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联合评选出的一批具有较高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的优秀科普作品。
这些作品旨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评选背景和意义】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自2000 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成为我国科普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
该活动旨在鼓励优秀的科普创作,发掘更多优秀的科普作品,为广大公众提供科学、准确、有趣的科普知识,从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持。
【3.评选标准和过程】本次评选活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和程序进行。
评选标准主要涵盖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等方面。
评选过程分为初选、复选和终选三个阶段,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4.获奖作品介绍】2021 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中,共有10 部作品获奖,其中包括:1.《科学的历程》: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科学发展史的著作,详细阐述了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科学的演变过程,为广大读者展现了科学的魅力和发展脉络。
2.《地球简史》:本书从地球的诞生、演化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地球的奥秘,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星球。
3.《时间简史》: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时间、空间、宇宙等诸多物理学概念,帮助读者拓宽视野,理解宇宙的奥秘。
4.《生物简史》:本书以生物进化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生物的起源、演化和灭绝等过程,为读者展现了生命的神奇和多样性。
5.《人类简史》:本书从人类起源、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等角度,系统梳理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让读者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演变。
【5.结语】2021 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的公布,是对我国科普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为广大公众提供了一份丰富的科普阅读清单。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基本情况表一、项目名称:秦巴山区植物群落与植物资源调查二、申报奖种:∨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项目简介:秦巴山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植物种质资源宝库之一,也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重要的绿色基因库。
然而,与本区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植物群落类型相比,生物资源研究、调查仍然很薄弱。
项目历时近6年,针对长期以来该区水、土、气、生调查方面的薄弱环节,围绕植物群落和野生经济植物种质资源开展系统调查研究、科学数据集成以及实物标本资料汇交这一主要目标开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生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向系统、综合和集成方向发展。
主要成果如下:(1)采集植物标本19563号,7.2万份,完成标本制作、数字化46848 份,搜集整理并完成数字化秦巴山区历史标本90918份,数据资源总量84GB。
(2)完成秦巴山区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共726个,其中秦岭650个,巴山76个,样地数据涵盖了14个植被型,涉及222个群系(群丛),构建了基于WebGIS 的秦巴山区植物群落数据库,初步查清了其空间分异规律。
(3)完成44种国家级、12种省级珍稀濒危植物,1612种药用植物、284种野生观赏植物以及能源、纤维植物等11类经济植物的标本采集、调查和功能分类统计,并初步评价了开发利用潜力。
(4)构建了具有数据存储、查询、编辑、对外共享等管理功能的“秦巴山区生物资源数据中心”及其网站,包括秦巴山区植物标本数据库、秦巴山区植物图像库、秦巴山区环境因子库、秦巴山区基础资料文献资源库和秦巴山区植物群落类型及空间布局数据库。
(5)出版《秦岭植物志第二卷(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秦岭植物志增补:种子植物》、《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和《秦岭野生植物图鉴》4部志书和《秦巴山区森林植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专著1部。
(6)培养博士8名,硕士49名,从事植物分类、植物群落生态、经济植物研究的中青年骨干12名。
索尼日记学校:东川一中年级:2018级作者:理一班:施金礼克里,克里,你快过来你看我发现了什么,房子耶!这可是世纪前的房子。
咕米麻烦你看远点,再激动好吗?借助光脑发出的光芒,咕米看到了百米外林立的房子,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公园枫叶年,是第5次世界大战后的纪年名称。
它的上一纪年年为龙炎纪年,据记载当时科技之发达亘古未有,人类已经把金星,水星,木星,火星,土星变得像地球一样,并且由于没被开采过的缘故,这几颗星球的科技比母星更加发达,机器人助手随处可见,最发达的技术当然不是当然不是机器人技术,而是空间技术。
人类科学家用空间装置把空间压缩,并且使之融于房子,等物品使之内部具有大空间,然后又发展到思维控制空间物品的开启。
这样发达的技术使人类无比的自信,人类呈现火箭式的发展,但突如其来的一场爆炸,毁了一切空间科技,人类更是死伤无数。
据文档记载,爆炸当天每个人都仿佛感受到了死神的镰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但仅是一会儿也就什么都感受不到了,世界重归于静,但人们身边的人却是一个个倒下,再也没有起来,根据科学仪器的探测水星的人类因为离太阳最近宇宙中的爆炸,导致了太阳活动加剧,而出现不知名变化人类全部灭亡,金星人类死亡1/2。
地球人类死亡1/3,而海王星离爆炸点最近,所以,海王星上的人类全部灭亡,其余星球出现不同程度人类死亡,遭受灾难的并非只有人类,动物也出现了大批死亡,植物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出现伤亡的种族,动物的死亡滋生了细菌,真菌导致了空气和水源的污染,资源的争夺导致了第4次世界大战。
枫叶50年,个星球资源接近枯竭,宇宙宇宙中爆炸所造成的波动平息下来,人类也再次做出了空间装置,并将压缩的空间融于房子和其它物体上,并且人们在房子上装上了先进的空气制造装置,推进装置等装置,使房子能帮助人类探索已失去的水星和海王星。
人类为什么要是房子变得这么复杂呢?为什么不直接乘坐宇宙飞船去外太空呢?因为资源已经枯竭到不足以支撑多次往返了,而且飞船满足不了人们的功能需求作用十分有限所以房屋及飞船,飞船及房屋。
附件5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2018 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奖励类别:编号:二、提名意见三、项目简介(限1200字)四、主要科技创新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2. 科技局限性(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保密要点)(仅限国家安全类项目填写,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围绕科技创新点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效果和对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做出客观、真实、准确评价。
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国家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
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六、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请依据客观数据和情况准确填写,不做评价性描述。
)1.推广应用情况2.近三年经济效益3.社会效益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承诺:上述知识产权用于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名:十、附件一、必备附件1.核心知识产权证明2.应用证明(模板见附表1)2.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4.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及情况汇总表(模板见附表2)二、其他附件附表1应用证明附表2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特别说明:因为是内部提名,提交提名书纸质资料时所有附件材料可以是复印件,原件自己保存。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填写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是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依据,原则上应由提名者提供,以第三人称表述。
提名意见、项目简介、客观评价必须由提名者客观、如实、准确作出;主要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以及主要完成人情况、主要完成单位情况等客观内容及其证明材料可以由被提名的项目完成人、完成单位提供,但提名者要对有关内容认真严格审查,并承诺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简介
2.评选背景和意义
3.评选标准和过程
4.获奖作品介绍
5.结语
正文
【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简介】
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近日公布,该名单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我国科普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作者和作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
【评选背景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加强我国科普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我国每年都会举办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
此项评选对于推动科普事业发展,激发科普创作热情,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评选标准和过程】
本次评选活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和程序进行。
评选标准主要从科学性、知识性、创新性、通俗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选过程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最终由专家评审委员会选出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介绍】
本次评选共有 10 部作品获得一等奖,20 部作品获得二等奖,30 部作品获得三等奖。
其中,一等奖作品《科学的历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人类科学发展的历程,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部科学的百科全书;二等奖作品《地球简史》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地球的演变历程,为读者呈现了地球的壮丽史诗;三等奖作品《生活中的科学》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趣味。
【结语】
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的公布,是对我国科普创作事业的一次总结和表彰。
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摘要:1.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公布2.评选背景和意义3.获奖作品分类和简介4.获奖作品的特点和启示5.科普作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正文:【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公布】为了推广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我国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
近日,2020 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正式公布,共有100 部作品入选,涵盖了图书、影视、网络等多个领域。
【评选背景和意义】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年。
该活动旨在鼓励和表彰那些在科普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作者和机构,同时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份权威的科普阅读指南。
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从而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
【获奖作品分类和简介】本次评选出的100 部优秀科普作品,分为图书、影视、网络三大类。
其中,图书类作品共50 部,包括《科学的历程》、《极简宇宙史》等;影视类作品共30 部,包括《宇宙时空之旅》、《地球脉动》等;网络类作品共20 部,包括《科学狂人》、《科学揭秘》等。
这些获奖作品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获奖作品的特点和启示】分析这些获奖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紧扣时代主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二是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使科普作品更易于被大众接受;三是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如漫画、故事、游戏等,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四是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让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亲自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索。
这些获奖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如何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提高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更多人参与到科学知识的传播中来,从而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
【科普作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的科普作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传统科普作品如图书和影视作品,在保持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表现形式,以满足不同年龄层和阅读习惯的读者需求;另一方面,网络科普作品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借助互联网平台,迅速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成为科普领域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