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系风化砂岩地基的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5
兰州地区风化砂岩工程特性研究摘要:兰州地区第三系风化砂岩一般为泥质胶结,胶结程度差,成岩程度低,浸水易软化崩解等特殊的工程性质,属于极软岩。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旁压试验等方法,结合兰州地区实际工程案例,对第三系风化砂岩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及评价。
关键词:第三系风化砂岩;变形参数;旁压试验0 引言兰州地区主要地层上部为第四系黄土状粉土、卵石层,下部基岩为第三系风化砂岩等。
近年来,兰州市区超高层建筑建设市场发展迅速,超高层建筑具有基础埋深大,基底压力大,对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要求高等特点,基础多位于风化砂岩层。
因此,对风化砂岩的工程特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及评价,提出合理可靠的参数及基础方案建议,对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及建设非常重要。
兰州地区分布的第三系风化砂岩,该层呈棕红色、砖红色,粒状结构,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厚度通常为几十米至数百米不等。
浅部受地下水影响,难以取得原状岩样,岩样碎块手触似密实砂。
风化砂岩一般为泥质胶结,具有胶结程度较差,成岩程度低,浸水易软化崩解等特殊的工程性质,属于极软岩。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兰州地区风化砂岩的工程特性进行分析及评价。
1 风化砂岩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工程场地采取岩石试样进行室内岩石试验,岩石抗压强度随深度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抗压强度随深度变化曲线图根据图1所示,风化砂岩层在地表下埋深23m和38m层段岩石抗压强度较高,天然抗压强度最高可达40.3MPa,该变化与岩性相变有关,其余层段参数变化较为稳定,反映基岩物理力学性质整体较好,岩性差异性小。
试验结果表明:(1)强风化砂岩层强度指标离散性较大,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一般介于0.04~0.05MPa,平均值为0.05Mpa;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一般介于0.06~3.04MPa,平均值为0.95Mpa;干燥单轴抗压强度一般介于0.84~35.07MPa,平均值为11.19Mpa,属极软岩。
(2)中风化砂岩天然容重2.24~2.50g/cm3,标准值为2.35 g/cm3;岩石软化系数为0.35~0.68,标准值为0.45,该岩组岩石软化系数均小于0.75,属于易软化岩石;天然抗压强度为13.13~44.85MPa,标准值为22.17MPa,饱和抗压强度为5.46~25.55MPa,标准值为10.71MPa,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5.0MPa<Rc≤15.0MPa,属于软岩。
风化作用对地质地貌的影响与评价地貌是地球表面地形的总称,它与地壳的构造、气候、地质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地貌的形成过程中,风化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风对地表岩石、土壤等的侵蚀、破碎、搬运和堆积的过程,其对地貌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风化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地表形态方面。
风能够加速物质的侵蚀和搬运,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
比如,在荒漠地区,风作用下的沙丘波浪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地貌现象。
沙丘背风面受风的冲击最大,而原地风向越大,则细沙被更远地输送,形成长形沙丘;反之,原地风尘越弱,则沙尘不易爬升到顶峰,形成低矮圆形沙丘。
此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也是风化作用对地貌的一种表现,它能够改变地表的形貌,甚至带来环境的恶化。
其次,风化作用还会对地下地貌产生一定影响。
强烈的风化作用能够分解、破碎岩石,形成各种粒状物质,这些物质经过水体或地面的保护,会逐渐沉积进入地下。
长期以来,这些风化作用产物在地形抬升作用下,不断堆积,最终形成沉积岩和沉积构造。
这些沉积构造对地下水的富集和储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干旱地区,风化作用引起的石膏、盐类等物质的富集,形成了特殊的含盐地下水层,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必需的淡水资源。
此外,风化作用还会对土壤质地产生一定的影响。
风化作用能够分解岩石表层,形成土壤,而不同的岩石风化程度和风化产物的不同会导致土壤结构的差异。
比如,石灰岩的风化后会形成肥沃的石灰土,而花岗岩的风化产物则是颗粒较大的砾石土。
这些不同土壤的形成,对农业的发展和植被的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
然而,就风化作用对地貌的评价而言,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在一些地区,强烈的风化作用会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沙漠化的发生。
尤其是在人类进行大规模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情况下,风化作用会被进一步加剧,加速土壤的侵蚀和水资源的流失,破坏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风化作用对地质地貌的影响是具有深度和广度的。
它通过改变地表形态、影响地下地貌和土壤质地等方面,对地貌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北京第三系岩层工程地质特性与高层建筑基桩承载性状试验分析王媛;孙宏伟【摘要】在北京市区西部,厚层第四纪卵砾石沉积层以下普遍分布有第三系岩层,此类岩土层性质极易受环境影响,具有遇水软化特征明显,崩解且耐久性差,浸水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低等特点.该地区的M、G项目选取第三纪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试验桩数据表明桩侧阻力只有部分发挥,桩端阻力未发挥,分析原因是岩石工程特性变化及桩端沉渣过厚;侧阻力与端阻力并非各自独立,由于孔底支承刚度而存在着相互影响机制.基于对第三系岩层工程特性研究及M、G项目试验桩检测数据的分析,丽泽SOHO最终选取厚层第四纪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通过试验桩检测数据的分析,表明此区域选择第四系卵石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更能有效地发挥桩侧及桩端阻力,并且避免了桩基施工对第三系岩层的扰动.后期工程检验桩检测数据也进一步验证基桩设计方案的合理性.%In the western district of Beijing,Quaternary gravel sedimentary beneath widespread distribution of Tertiary strata,such this aquifer with nature vulnerable to environmental impact,which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softening obviously,poor disintegration durability and lower flooding saturate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M and G projects select the Tertiary strata as a pile tip bearing stratum;test data shows that the pile side resistance partly play,and pile tip resistance does not play,which due to the pile construction changes rock environment,and too thick sediment.At the same time,pile side resistance and pile tip resistance are not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due to the hole bottom bearing stiffness support of there is a mutual impact mechanism.Based on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rtiary strata and test pile data of the M and G projects,then Lize SOHO eventually choose thick layer of Quaternary gravel as pile bearing stratum;through analyzing Lize SOHO test pile data,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region Quaternary gravel layer selected as pile bearing stratum could more effectively play pile side and pile tip resistance,then avoids pile construction disturbance to tertiary.The data of engineering pile test further validates that pile foundation pile design is reasonable.【期刊名称】《岩土工程技术》【年(卷),期】2018(032)001【总页数】8页(P10-16,20)【关键词】第三系岩层;桩筏基础;承载性状;载荷试验【作者】王媛;孙宏伟【作者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5;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430 引言北京平原区第三纪末期的古地形,为第四纪沉积创造了基底条件[1]。
292CPCI 中国石油和化工石油工程技术临邑地区沙三段储层描述方法及目标评价张恒才(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地质所 山东德州 253000)摘 要:该文对临邑地区沙三段储层展布、描述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得到了较好运用,为该地区勘探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临邑地区 储层描述 勘探实践1 概况临邑地区位于山东省临邑境内,构造位于临邑帚状断裂体系向东撒开端,面积约200平方千米,上报探明储量3880.86万吨。
该地区自南向北发育三大构造带:田家花式构造带、临北断阶带、盘7地垒带,其内部被一系列四、五级小断层复杂化,形成众多复杂小断块圈闭。
本地区沙三段自下而上分布了多套沉积体系,主要包括沙三下盘河砂体、临北砂体,沙三中上下油页岩间浊积砂体,沙三中基山浊积砂岩体,沙三上临邑砂体、商河砂体等6套大型砂体沉积,各套砂体纵向上叠置,横向上分布各异,为构造岩性油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储层精细对比描述方法建立准确对比原则与方法:主要进行三个级别的对比,即层段、砂组和小层对比。
根据临邑湖盆水体反复振荡—多旋回式充填这一地层发育特征,确立了该地区较为科学和实用的对比方法:即在标准层、标志层控制下进行逐级旋回对比,针对不同的沉积类型和沉积规律进行对比。
在河流相对比中,以洪水泛滥期形成的静水泥岩为标志,结合河流沉积旋回特征进行对比,可以较准确地对比地层。
在三角洲相对比中,以水进期形成的湖相泥岩、页岩为标志,进行多级旋回对比,可以较准确地对比地层。
在储层发育的沙三段总结出5套较为稳定且电性特点突出的标志层。
T3标志层:该标志层主要为沙二段底部纯泥岩。
该标志层厚度10-15m ,特征明显。
自然电位曲线呈近似平直特征,电阻曲线表现为高值尖峰。
沙三上底部标志层:该标志层主要为沙三上底部纯泥岩。
该标志层厚度20-30m ,岩性主要为灰色泥岩,自然电位曲线呈平直状态,电阻曲线呈抬升趋势,特征明显。
沙三中上油页岩底部标志层:该标志层主要为沙三中上油页岩底部页岩。
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与变形控制研究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与变形控制研究一、引言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地铁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中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规律,并探讨变形控制方法,为地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特点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包括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其特点是岩体开裂度高、孔隙度大、水分含量高,强度很差,容易受到水土流失和侵蚀的影响。
这些特点使得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容易发生塌方、滑坡和坍塌等地质灾害。
三、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1. 地下水位对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的影响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中的地下水位变化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有重要影响。
由于风化红砂岩地层的高孔隙度和较高的倒水深度,地下水位上升会导致基坑周边土体饱和,增加地下水压力,引起土体流动,从而引发基坑沉陷和地面沉降。
2. 岩体本身的力学特性对变形的影响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的岩体力学特性较差,容易发生强度破坏。
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岩体周围的地表载荷会导致岩体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进而引发裂缝的扩展和发展,导致基坑边坡的塌方和滑动。
3. 周边建筑物对变形的影响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往往存在大量的建筑物。
由于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的不稳定性,基坑变形可能对周边的建筑物造成影响。
因此,在进行基坑施工时,需要对周边的建筑物进行合理的保护措施,以避免产生次生灾害。
四、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控制方法1. 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坑支护结构是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设计基坑支护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第三系风化红砂岩地层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支护方式和方法,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砂石桩处理地基效果检测和评价方法的探讨[[ [XX] [XX] [XX]1009-9646(20XX)09-0056-02 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将砂石桩技术应用到加固地基的施工中,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广泛,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效果仍然到不到预期的要求,这是因为在施工中不断的遇到新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施工和实践积存,今天的砂石桩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地基处理方法。
应用的范围是松散砂土、粉土、填土等地基的处理。
砂石桩作用的机理是:利用桩体的密度不断增加增加对周围土层的挤压,在辅以机械振动,实际上增加了周围土层的密实度,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
最终达到降低压缩性,降低、消除液化性的目的。
目前,在砂石桩的施工中对于其作用效果的检测技术也随着砂石桩的普及而逐步进展完善。
因为,对砂石桩处理地基的效果的检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如果检测的方案、测试方法、评价标准等出现偏差,将会给后续施工带来潜在的风险,本文将在后面对砂石桩的施工、效果检测、评价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检测方法的探讨1 载荷实验的探讨砂石桩检测中,载荷试验是一种主要的形式。
其主要反应的是地基的承载力。
这种方法是比较直观的方法,具体的检测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单桩地基单元测试;二是多桩地基单元测试;三是单桩和桩间土组合单元测试。
(1)单桩地基单元测试对单桩的单元化测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以一个砂石桩为测试对象,测试处理的单位面积的承载能力。
以此反应施工情况。
例如,按三角形布桩,一个桩径为500mm的砂石桩,设计桩距是1.2m,置换率m=0.157,一个桩体所代表的地基平面单元面积为1.25m2。
砂石桩的作用方式是一种作用力以柱心向四周发散性递减的形式。
所以周围的土体密度也是由里向外、由强到弱的规律,因此在单元测试中选用圆形的承载压板,承压板的直径以单桩所代表的单位面积换算出来的。
通过换算,上例的等效圆直径de=1.26m。
单桩测试的优点是:测试对砂石桩所增加的载荷总量小,测试的费用较低。
南宁第三系浅表层风化泥岩物理力学及膨胀特性指标分析
唐迎春①② 黄钟晖③ 凯③ 张周峰③ 欧孝夺①
【摘要】摘要通过对南宁市 201 个工程第三系泥岩资料进行的分析,对各物理、力学及膨胀性指标进行统计研究,为南宁盆地地下工程的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研究表明,南宁第三系浅表层风化泥岩物理指标变异性较小,尤其在 95% 置信区间取值范围偏差较小,在参数分析时可作为常量考虑 ;而力学指标和膨胀特性指标数据变异性较大,需要考虑其差异性。
南宁第三系泥岩具有抗压强度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高,黏聚力大的特点。
膨胀特性指标方面,南宁第三系泥岩的自由膨胀率与其他城市膨胀岩土相比偏低,为弱膨胀性岩土;膨胀力因岩组成因和风化程度不同差异较大,建议在参数选取时针对具体工程考虑。
【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14(022)001
【总页数】 8
【关键词】关键词南宁盆地泥岩物理力学指标膨胀性指标
1 引言南宁盆地位于广西西南部,盆地内部地势平坦,邕江自西向东穿越其间,两岸阶地发育明显,为上部覆盖填土或圆砾层、下部泥岩的典型二元结构阶地。
位于浅表层的第三系风化泥岩具有典型膨胀岩土特性,其吸水后体积膨胀强度衰减剧烈,力学性质变化明显。
膨胀性岩土特性和工程问题一直是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过许多研究[ 1 ~6 ],但是目前针对南宁盆地胀缩性泥岩的研究仍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
对岩土参数指标进行概率统计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难点之一,因区域性岩土结构。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颇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论述,并对在不均匀地基的基础设计中应采取的结构措施提出建议。
标签:地基均匀性稳定性基础设计结构措施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且《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以下简称“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以下简称“地基规范”)对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均有明确的规定,但两规范均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准则,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价时也显得无从下手,笔者多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试图从定性及定量角度对地基的均匀性提出一些浅见。
1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在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最关心的是由于地基变形引起的建筑物的变形(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及局部倾斜),而当前在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设计时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原则设计,即建筑物的变形是否超过变形允许范围值,而造成地基变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基存在不均匀问题;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勘察规范”和“地基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可供参考,往往仅一笔带过或只停留在定性的评价上,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给岩土工程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1.1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范围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既有相似又有较大的差异,抗震的建筑场地评价多以自然村或某一街区为单位进行考虑,而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不同的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概念,假若它的评价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价范围一致,则将造成过大的投资浪费,建筑抗震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是以地面至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500m /s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准,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3b(b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1. 5h,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5m;(2)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S′n=0.025■ △S′i式中△S′i——在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计算变形值(mm);△S′n——在由计算深度向上取厚度为△z的土层计算变形值(mm)。
各层岩土工程性质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积层、残积层和基岩风化带组成。
各土层评价如下:(1)1-1层素填土,呈松散~稍密状,以回填的粘性土、混砂为主,含碎石少许,工程性质较差,承载力较低,基坑开挖时易坍塌,应采用放坡开挖或先支护再开挖。
未经处理,在上部较大荷载长期作用及地下水位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易产生沉降及不均匀沉降。
(2)2-1层粉质粘土,可塑状为主,标贯击数N在5~16击之间,工程性质一般,不宜作建筑物浅基础持力层。
(3)2-2层砾砂,稍密~中密状,局部松散,标贯击数N在8~19击之间,工程性质一般,具中等压缩性,由于其具有强透水性,富水量大,基坑开挖前应采取止水帷幕止水并排水措施,不能作为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且桩基成孔施工中应注意涌水和塌壁现象。
(4)2-3层粉质粘土,可塑状、局部软塑状,标贯击数N在4~7击之间,工程性质一般,不能作为建筑物浅基础持力层,地面荷载较大时,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基坑开挖及桩基成孔施工易发生塌孔或缩孔现象。
(5)2-4层砾砂,中密状,标贯击数N在15~23击之间,工程性质较好,具中等压缩性,由于其具有强透水性,富水量大,基坑开挖前应采取止水帷幕止水并排水措施,不能作为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且桩基成孔施工中应注意涌水和塌壁现象。
(6)3层粉质粘土,可塑~硬塑状,厚度变化大,具中等~高压缩性,标贯击数N在10~20击之间,工程性质一般,承载力尚可,全场均有分布,可作为建筑物天然基础持力层,但应考虑基础处于不同层位的土体变形沉降问题。
(7)4-1层全风化黑云母花岗岩,全场地分布,顶面埋深14.30~19.70m,相对起伏较大,力学性能相对较好,作桩端持力层时承载力偏低;(8)4-2层强风化黑云母花岗岩,全场地分布,顶面埋深16.50~26.50 m,相对起伏较大,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可根据设计要求选作预应力管桩基础持力层;(9)4-3层中风化黑云母花岗岩工程性质良好,承载力较高,顶面埋深18.20~36.00 m,埋藏较深,为拟建建筑物桩基础良好的持力层。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学报1004-9665/2014/22(1)-0166-07兰州盆地第三系砂岩工程地质特性评价研究*张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摘要兰州盆地广泛分布的第三系砂岩沉积厚度大,多同泥岩互层分布,砂岩受水影响易发生软化,容易导致工程结构特别是地下隧道工程围岩出现失稳问题。
为评价研究兰州盆地第三系砂岩工程地质特性,首先收集兰州至重庆铁路、兰州至中川铁路砂岩段勘察试验资料,统计分析得到了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然后对代表性砂岩进行电镜扫描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微结构变化特征;最后确定了影响砂岩工程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含水率、黏粒含量、地下水阴离子浓度、孔隙比。
通过采用突变理论建立了第三系砂岩工程地质特性定量评价模型,砂岩工程地质特性可以划分为5级:恶劣(S≤0.64)、较差(0.64<S≤0.71)、一般(0.71<S≤0.79)、较好(0.79<S≤0.87)、良好(S≥0.87)。
应用模型对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砂岩进行评价,该区域砂岩评价结果介于0.57 0.77之间,工程地质特性处于一般到恶劣状态,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结果一致。
关键词第三系砂岩工程地质特性突变级数法定量评价中图分类号:U211.2文献标识码:AEVALUTION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N-SANDSTONE IN LANZHOU BASINZHANG Bo(China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First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Xi'an710043)Abstract The N-sandstone,of which with the characters of poor diagenetic grade,liable to weathering and disintegration,is the extremely soft rock.The N-sandstone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Lanzhou Basin,Gansu Province,China.The structure of the huge thickness N-sandstone will be easily disturbed under the effect of ground water and then softening.That would lead to the instability happened in the engineering basement,especially in the tunnel structure.For studying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N-sandstone,the investigation and test data of the Lanzhou to ChongqingRailway and Lanzhou to ZhongchuanRailway was studied and then obtained the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andstone.Additionally,through apply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echnology the microstructure change character under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was studied also.Finally,the main effect factors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were determined and as follows:water content,clay content,anion concentration of groundwater and porosity.The 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establish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andstone.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N-sandstone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grades:severe(S≤0.64),bad(0.64<S≤0.71),general(0.71<S≤0.79),well(0.79<S≤0.87)and perfect(S≥0.87).The evaluation result about the Taoshuping Tunnel of Lanzhou-*收稿日期:2013-03-08;收到修改稿日期:2014-01-14.基金项目:陕西省铁道与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12-06)资助.作者简介:张波,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工程地质方面研究.Email:zhangbo@lzb.ac.cnChongqingRailway was between0.57to0.77.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was sever and general.The evaluation result was in keep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Key words N-sandstone,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Quantitative evaluation1序言第三系砂岩外观一般为红色,同泥岩一起常被称为红层。
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岩土工程类优质文档首发]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如下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
通常涉及到岩土工程方面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通常需要分析评价的内容总结如下: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8.2.6~8等条款执行。
2、变形验算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地基允许变形值。
在勘察阶段往往建筑物特征参数不明确,一味要求勘察报告中能有准确的结论也勉为其难,但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岩土变形参数,供上部结构计算条件具备时按照(GB50007-2011)5.3、(JGJ72-2004)8.2.9~12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有关条款计算。
3、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对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长沙红层的风化分带与地基承载力的确定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彭柏兴【摘要】 文章以岩体地质为基础,选取同岩体工程性质关系密切的五个参数,采用综合系数法对长沙第三系泥质粉砂岩进行了风化带划分。
通过对现行不同规范的综合分析及试验对比,对该岩石地基承载力计算时的指标统计和修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红层 风化分带 承载力 修正系数一 前言长沙市区下伏基岩主要为第三系陆相沉积的红色、褐红色泥质粉砂岩,俗称红层。
该地层除不整合面上分布有厚度不等的底砾岩外,岩性均一、物理力学性质相近,厚度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
基岩顶板埋深一般8~15米,为我市高层建筑的主要持力层。
因此,加强对红层的工程性质研究,既具学术价值,亦有经济意义。
本文从岩体工程地质出发,对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风化带划分和承载力确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
二 红层的风化分带众所周知,风化岩石指在风化营力作用下,结构、成分、性质发生不同程度变异的岩石。
岩体风化程度的强弱同工程性状的好坏关系密切。
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风化岩的分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定性划分的三分法,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1];定性、定量综合划分的五分法,如《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2]。
受习惯支配,长沙地区对红层分带一直沿用三分法,不同勘察单位依据各自的经验和标准确定,其后果往往是同一风化带的归属不同,所提供的岩石地基承载力也相差悬殊,给工程设计造成了人为的困难和浪费。
随着规范GB50021-94的普及,采用定量指标进行风化带划分已成为勘察设计及管理部门的共识。
工程实践证明,长沙红层的岩土工程性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它属软质岩石,其单轴抗压强度、压缩波速度、波速比、风化系数同GB50021-94的软岩标准存有差异,因而不能完全拘泥于规范。
在风化分带上,引用综合风化系数指标K,可减少单一指标划分可能造成的偏颇、甚至误判。
程儿山隧道第三系砂岩施工地质问题研究魏国俊【摘要】Aiming at the geological problems during construction in tertiary sandstone section of Chengershan Tunnel on newly-built railway from Yuanzhou to Wangwa,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geology,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 conditions about this tunnel,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tunnel projects having similar conditions on Lanzhou-Chongqing Railway which was being constructed,in combination with China's tunnel survey and design situations and the sampling test data,the author conducted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ertiary sandstones.Then,the author illustrated the two factors of sandstones including the clay content and soluble salt content,which will exert control effect on sandstone engineering property and are related to water content.Furthermore,after deeply studying the impact of groundwater on sandstone stabilit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targeted engineering measures.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tunnel,laying foundation for the safety of tunnel constructed in tertiary sandstones.%针对新建铁路原州区至王洼线程儿山长隧道工程通过第三系砂岩时出现的施工地质问题,在全面分析隧道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比拟在建兰渝线条件相近隧道工程、结合我国隧道勘察、设计现状和取样试验资料,深入分析第三系砂岩的工程特性,叙述砂岩黏粒含量、易溶盐含量2个因素对砂岩工程性质的控制作用和两者与含水率的关系,对地下水对砂岩稳定性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性地提出工程处理措施,为隧道设计提供依据,为在第三系砂岩中的隧道施工安全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铁路隧道;第三系砂岩;地质问题【作者】魏国俊【作者单位】中铁一院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2新建地方铁路原州区至王洼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彭阳县境内,线路全长约37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