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磨利剑, 一朝折桂展宏图!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 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 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 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 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B>D>A>C。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 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C>D>B。
2.估算坡度 (1)应用:一般情况下,如果坡度大于25°,则不宜修建梯田,因 此,在山区能否修建梯田,常会用到坡度计算;此外山区道路修 建也会对坡度进行估算。 (2)计算公式:tanα=H/L。(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根据两点海 拔求出。L为两点水平距离,可根据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 离算出。α为坡度,可由公式求出。)
结合材料探究: (1)第二届“湖北省地理院校野外联合实习”活动的主要目的 是什么? (2)第二届“湖北省地理院校野外联合实习”活动主要观察地 貌的哪些方面? 提示:(1)观察地貌。 (2)地貌的高度、坡度、坡向、形判读 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 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 拔为1 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 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 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 000米。
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 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4.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 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 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5.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 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3.地貌类型的判读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 弯折部分较和缓。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 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