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测量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45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教学目标1.了解体温的含义和常见测量方式;2.能正确操作体温计,并记录测量结果;3.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确认体温的测量方法和方法;2.培养幼儿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安全使用体温计的能力。
教学难点1.贴近幼儿园大班幼儿的生活语境,让幼儿正确理解“体温”的含义;2.培养幼儿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体温计;2.记录表格;3.讲桌;4.课件。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只体温计向幼儿展示并问“这是什么?”并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平时什么时候会用到它吗?”2.引入新知(10分钟)A. 介绍体温计及测量方法教师进行简要的体温计及测量方法的介绍,并借助课件演示幼儿体温的测量过程。
B. 分析体温数值与身体健康关系让幼儿猜测不同温度下身体的状态,并引导幼儿将测得的体温数值进行比较。
3.分组探究 (20分钟)A. 分组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4-5人,确保每组都有一个懂得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成人。
B. 探究教师出示探究任务,每组按照任务完成探究,及时记录结果。
C. 总结探究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究把每组的结果汇总到课件上,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体温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在汇总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不同组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以找出规律。
4.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总结一些关键概念和思路。
帮助幼儿准确理解,留下有关体温与身体健康关系的思考,以及如何更好地保健和生活规律。
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将幼儿园大班幼儿的生活场景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中,幼儿在教师和群体的支持下主动思考,获得了不同的体验,并将其汇总,在思考中大大加深了理解。
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幼儿情维性指导,纠正错误观念和方法,使教育教学真正达到了有效的成果。
幼儿园科学实验测量体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体温计的作用和测量体温的方法。
2.掌握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
3.了解身体正常体温范围。
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体温计,它的作用是什么?2.体温计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3.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4.理解什么是正常体温范围。
5.实验测量体温。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教师持有体温计向幼儿展示,问幼儿这是什么,我们能用它做什么?2.学习体温计让幼儿们观察身体,了解体温计的种类,如口腔温度计、腋下温度计等。
教师在黑板上呈现体温计图像,简单介绍其使用方法,并请一名幼儿模拟使用方法。
3.学习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通过简单的演示,展示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并向幼儿说明如何预防交叉感染。
同时,要求幼儿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开始训练正确地安装体温计。
4.理解什么是正常体温范围让幼儿们观察和比较不同体温计温度计量部分的数据,并简单地介绍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5.实验测量体温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组的幼儿使用体温计,试图测量其他组的幼儿的体温,并记录数据,最后汇总所有数据做一次统计分析。
6.总结与反思要求幼儿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向他们阐述体温计的重要性四、课后延伸老师们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发起话题,促进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让幼儿到家里查找更多与体温计有关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对幼儿们的实验和测量,对其体温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进行评价。
另外,还可以通过幼儿们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量体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健康生活》第四章《身体的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量体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体温的概念,掌握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并认识体温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掌握测量体温的步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体温。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了解体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温计、教学PPT、健康小手册。
学具:每人一个模拟体温计、记录表格、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发烧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体温计,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教师简要介绍体温计的用途,引导幼儿了解体温的概念。
3. 讲解与示范(15分钟)(1)教师讲解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演示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2)教师指导幼儿使用模拟体温计,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记录表格,指导幼儿记录自己测量体温的过程。
(2)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测量体温的经验。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分析和解答,巩固测量体温的方法。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生病?六、板书设计1. 体温的概念2. 测量体温的方法3. 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习的测量体温的方法,并尝试为家人测量体温。
答案:略2.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画出测量体温的正确步骤。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测量体温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量体温》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体的变化》,详细内容为《量体温》一节。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体温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并能简单记录体温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体温计的能力,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体温变化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并能记录体温变化。
难点:让幼儿理解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观察、记录、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温计、演示用人体模型、记录表格、图片等。
2. 学具:每人一份体温计、记录表格、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扮演医生,为幼儿检查身体,引导幼儿关注体温。
1.2 讲解体温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2.1 通过演示用人体模型,讲解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2 演示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3.1 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温计的读数。
3.2 教师示范解答,讲解测量体温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5分钟)4.1 幼儿分组进行测量体温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2 引导幼儿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分享。
5.2 引导幼儿思考:体温变化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激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 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步骤3.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测量体温,记录并绘制体温变化图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测量体温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仍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家人和自己的体温变化,了解身体健康状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 测量体温的实践操作3. 引导幼儿记录并表达体温变化4. 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前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避免摔破。
初中科学体温测量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体温的概念和测量体温的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3. 掌握体温的正常范围和异常情况。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重点:1. 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正确使用体温计。
教学难点:1. 体温的正常范围和异常情况的判断。
教学准备:1. 体温计若干。
2. 教学PPT或黑板。
3. 体温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引出体温的概念。
2. 提问:你们知道体温是什么吗?体温有什么作用?二、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15分钟)1. 讲解体温的概念,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2. 介绍测量体温的方法,常用的有口腔温度、腋下温度和额头温度等。
3. 提问:你们知道怎样测量体温吗?不同部位的体温有什么区别?三、正确使用体温计(15分钟)1.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包括清洁、消毒、测量等步骤。
2.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体温计,教师巡回指导。
3. 提问:你们在使用体温计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四、体温的正常范围和异常情况(15分钟)1. 讲解体温的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成人的体温在36.1℃-37.2℃之间。
2. 介绍体温异常情况的判断标准,如高热、低热等。
3. 提问:你们知道体温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应该如何处理?五、实践活动:测量并记录体温(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一支体温计测量体温,并记录下来。
2.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使用体温计。
3. 提问:你们在测量体温时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提问:你们认为体温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体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健康生活》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量体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体温的重要性,知道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身体健康。
2. 让幼儿掌握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并能独立完成量体温的操作。
3. 培养幼儿关注健康、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使用体温计,独立完成量体温操作。
重点:了解体温的重要性,掌握量体温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温计、演示用模型、卡片、挂图等。
学具:每人一只体温计、记录表格、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给一名幼儿量体温,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医生为什么要给小朋友量体温?量体温有什么作用?2. 讲解体温的重要性(3分钟)通过讲解、挂图展示,让幼儿了解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身体健康。
3. 教学量体温的方法(5分钟)a.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
b. 引导幼儿观察体温计的刻度,了解体温的正常范围。
c. 讲解量体温的注意事项,如:体温计要轻轻甩动、放置在舌下或腋下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两人一组,互相练习量体温。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a. 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量体温?量体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b. 引导幼儿关注体温变化,了解身体健康。
六、板书设计1. 体温的重要性2. 量体温的方法3.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给家人量体温,记录在表格中。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掌握了量体温的方法,但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多加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健康指标,如脉搏、呼吸等,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对整个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体温测量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们了解什么是体温,并知道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和步骤。
2.教育幼儿在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并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体温,什么是正常体温范围。
2.如何正确测量体温,包括口腔测量和腋下测量。
3.该如何应对体温异常,如何求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幼儿正确理解体温的概念,并默认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
2.难点:如何呈现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以便小朋友们能够不费力地学习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讲述结合示范。
2.互动问答。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对话来让幼儿回忆体验过热或者感冒的体验,并且询问他们是否可以想象到测量自己的体温。
第二步:学习体温知识1.简单介绍体温的概念,正常体温范围。
2.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图片等直观的方式,讲解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并强调测量温度时的注意事项。
3.强调口腔温度和腋下温度存在着温差,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测量方法。
第三步:互动演练鼓励幼儿们进行体温测量,并观察测试步骤是否正确。
第四步:解决问题根据小朋友的体温测量结果,了解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观察其是否需要及时求助。
同时,加强身体保健,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五步:复习引导幼儿们对体温测量的重点和难点重新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估通过问答、互动以及小朋友的实际操作体会来评估对教学内容是否有了全面的认知和掌握。
同时,通过回顾课堂内容来评估教学质量和效果。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授课,幼儿们对体温测量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增强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量体温》含反思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是幼儿教育阶段中紧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幼儿接受科学教育最关键的时间段。
针对大班幼儿的特点,本节课以“量体温”为主题,让幼儿通过实际察看、实践操作的方式,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初步认得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并培育幼儿的察看力、思考力、动手本领、合作意识、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初步认得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把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本领。
3.培育幼儿的察看力、思考力、合作意识、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1.1 Warming up老师打开电风扇,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电风扇会让人感到凉吗?”听完幼儿的讨论后,老师引出今日的主题“量体温”。
1.2 Presentation老师向幼儿呈现体温计,并讲解其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让幼儿了解体温计的概念和功能。
2.操作(30分钟)2.1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忙下,幼儿们一起测量本身和小伙伴的体温,并将结果记录在班级的表格上,从而使幼儿了解到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
2.2 幼儿们将体温计安全放回原处。
3.总结(15分钟)3.1回忆老师请几位幼儿回答:“今日学习了什么?”在回答的同时顺便复习一下温度的概念、体温计的结构以及正确使用的方法。
3.2反思提出提高的建议,如使用方法的规范化,动作标准化等。
另外,可以让幼儿参加规范订立,共同订立“安全协议”,从而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材料体温计、表格、笔、纸、电风扇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幼儿们对体温计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动手本领,察看力和思考力。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幼儿不够规范,例如不注意安全,使用方法也不够标准化。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规范化幼儿们的动作,帮忙他们更好地把握温度的概念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同时,提出提高的建议,请幼儿参加规范订立,有效激发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测量体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体温的方法和工具。
2.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3.掌握将体温转换为摄氏度和华氏度的方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2.掌握将体温转换为摄氏度和华氏度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学生教材、教师讲义、体温计。
2.工具:手提白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手提白板写下“测量体温”三个字,并询问学生:“大家知道测量体温是为了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开启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了解测量体温的方法和工具(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测量体温的两种方法:口表测法和腋表测法,并简要介绍体温计的两种类型: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
然后,教师用手提白板画出一个电子体温计和一个水银体温计,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两种体温计的外观。
3.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25分钟)3.1口表测法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口表测法的步骤:(1)准备:将体温计消毒,确保体温计的电池有电。
同时,准备好一个纸巾或棉球。
(2)操作:将体温计的探头放在舌根下,闭上嘴,保持3分钟。
期间,体温计会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3)读数:读数完成后,拿出体温计,用纸巾或棉球擦拭干净。
然后,读取体温数值。
教师用手提白板将操作过程与关键点写下。
3.2腋表测法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腋表测法的步骤:(1)准备:将体温计消毒。
(2)操作:将体温计的探头放在腋窝下,夹住胳膊,保持3分钟。
期间,体温计会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3)读数:读数完成后,拿出体温计,将体温转换为摄氏度或华氏度。
教师用手提白板将操作过程与关键点写下。
4.掌握将体温转换为摄氏度和华氏度的方法(2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温转换的方法,教师将体温温度按照摄氏度和华氏度写到手提白板上,并进行详细解释。
然后,教师请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将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或将华氏度转换为摄氏度。
最后,教师选几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过程并检查答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教学目标•了解体温的概念。
•掌握量体温的方法。
•理解正常体温的范围。
教学准备•体温计。
•筆記本和铅笔。
•单独的房间或者屏蔽区域。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进入教室,向幼儿们问候,并向他们提出问题:“你们身体感到很冷或者很热时会怎么做?”。
让幼儿自由发言,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Step 2:概念讲解引导幼儿们聊天,想象他们感到身体不适,例如“发烧”,会导致身体不适并引起其他疾病、有可能要去看医生,并用“体温”的概念解释这一点。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个体温计,并简单介绍其中的刻度以及如何使用体温计。
Step 3:体验和观察让幼儿们分为小组,每组提供一个体温计,并指导他们如何在照顾下测量体温。
让孩子们观察他们测量其他孩子的温度的过程,并向其他孩子介绍他们的发现。
Step 4:数据记录和分析学生们记录他们测量到的温度,教师引导他们通过添加图表的方式将统计数据可视化并进行比较。
请幼儿们想象一个人的体温正常的范围是多少,然后用学习到的知识帮助他们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正常。
教学总结本次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体温的概念、如何使用体温计、正常值的范围和如何记录和分析数据。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量体温的方法,甚至还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他们自己的身体健康中。
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当有身体不适时,我们需要开始固定测量体温,以确定是否进一步采取行动。
以上就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幼儿相关知识。
本文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可以交给幼儿的家长,方便他们查看教师告诉孩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