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船舶救生设备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34
船舶弃船、救生训练演习(The training of abandoning ship and life-saving)(教学片)一.序拍摄内容:画面(一艘客船在辽阔、平静的大西洋上航行。
)解说词:这是公元1912年4月10日,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船《泰塔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港口起航驶往纽约,开始了它的处女航。
航行四天后在大西洋多冰洋区不幸撞到了冰山。
豪华邮轮两个水密舱进水,之后迅速沉没。
(随后,画面出现了现场混乱的弃船逃生画面。
一些船员挥舞着木棍、武器,强行指挥维持登艇秩序。
妇女、孩子首先安排上了救生艇。
其他人员因为救生设备的不足,眼睁睁与豪华邮轮同归于尽,铸成一场空前的海上灾难。
因为邮轮仅仅配备三分之一不到的救生艇,大部分乘客遭到了灭顶之灾。
共计死亡人数超过了1500多人!)(这些画面可以从电影《泰塔尼克》中剪辑。
)解说词:这就是世界上20世纪初叶发生的一场海上灾难事故,由于当初航海的局限和人类过于自信自己建造的船舶安全性能,因此,在船舶附属的应急设备上配置不够,其救生艇配备仅仅只能满足数百人登艇弃船逃生,从而大量的旅客丧失了逃生机会,导致的一场海上灾难,在全世界引起了非常大的震惊。
航运界的人士从专业的角度开始了反思,认为人类在进行海洋上活动时,大自然的不可预测,恶劣天气的影响,无论建造的如何坚固的钢铁船舶都将遇到海上危险局面,甚至无法抵抗大自然力量。
另外,船舶在海上航行,由于驾驶人员的操作失误,就会发生碰撞、搁浅、触礁、火灾等海上事故。
(画面分别出现船舶在海上发生碰撞的灾难情况;船舶因为自然的原因、驾驶人员任何人为疏忽的原因造成了搁浅、触礁的画面;以及船舶在海上燃起熊熊烈火的场景。
)解说词:因此,在《泰塔尼克》重大海上灾难后,欧洲和世界上其他航运国家开始酝酿成立了一个世界性海事组织来规范海上活动、保障从事海上作业人员的人命安全。
这就是目前联合国海事组织的雏形,那年,在“泰塔尼克”号灾难后不久,这些航海国家在英国的伦敦举行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海事会议。
船舶消防救生设备要求
船舶消防救生设备的要求因船型、用途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部分要求:
- 从事非短途国际航线的客船,每船舷救生艇总容量应该能容纳船上所有人员数量的50%,此外,船上应该配备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25%的救生筏。
- 货船每船舷救生艇的总容量应该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100%,此外,还要配置一个或者多个救生筏,能容纳所有船上人数。
- 如果货船配置的是自由降落下水的救生艇,其容量应该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
- 如果救生艇或者救生筏距离船首或者船尾距离大于100米,还应该配备1只救生筏尽可能靠前或者靠后放置。
- 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应该配备耐火救生艇以取代全封闭救生艇。
- 救生艇、救生筏,应该2名船员在5分钟内可以完成降落和登乘准备工作。
- 吊艇索应该有足够长的距离,在最轻载状态航行的时候,横倾20度、纵倾10度,可以使得救生艇救生筏到达水面。
- 机动救生艇,当拖带一只25人的救生筏时候,静水中船速至少2节。
机动救生艇当坐满全部成员和属具后,在静水中速度至少6节,并且备有不少于24小时的燃料。
- 按照规定,客船所有救生艇救生筏,在发出弃船信号后30分钟内,可以搭载全部成员和属具降落水面;货船所有救生艇救生筏能在发出弃船信号后10分钟内,搭载所有人员和属具降落水面。
- 救生艇应该能在平静的水面上,前进航速5节时候,安全降落下水。
船舶救生艇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船舶救生艇筏是船舶上的重要救生设备,用于应对紧急情况下的人员转移和救援行动。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场景,船舶救生艇筏可以分为救生艇和救生筏两大类。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救生装备的种类及操纵要点。
一、救生艇的种类及操纵要点1. 救生艇的种类救生艇按照使用方式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手动救生艇、气压救生艇、浮筒救生艇等几种类型。
手动救生艇是最常见的一种,需要船员手动打开和组装,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气压救生艇是通过充气系统将救生艇充气并展开的,操作更为简便快速。
浮筒救生艇则是一种紧急情况下自动展开的救生装备,适用于船舶瞬间沉没等极端情况。
2. 救生艇的操纵要点操纵救生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下面是几个重要的操纵要点:(1)熟悉救生艇的结构:在紧急情况下,熟悉救生艇的结构和组装方式非常重要。
船员应该经常进行救生艇的演练,了解救生艇的组装和展开步骤,确保能够熟练操作。
(2)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是操纵救生艇的关键。
船员应该迅速做出决策,并指挥其他人员有序地进行救生艇的组装和(3)确保救生艇的稳定性:救生艇的稳定性对于顺利转移人员至关重要。
船员应该注意救生艇的航向和平衡,确保救生艇在恶劣海况下能够保持稳定。
(4)掌握救生艇的操纵技巧:在救生艇下水后,船员需要熟练掌握救生艇的操纵技巧,包括划桨、掌舵等。
这样才能在海上保持艇的稳定,并迅速到达安全地点。
二、救生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1. 救生筏的种类救生筏按照使用方式和充气方式,可以分为手动充气救生筏和自动充气救生筏两种类型。
手动充气救生筏需要船员手动充气和展开,适用于小型船舶。
自动充气救生筏则是一种紧急情况下自动展开充气的救生装备,无需人工干预。
2. 救生筏的操纵要点操纵救生筏相对于救生艇来说更为简单,下面是几个操纵要点:(1)熟悉救生筏的结构:同样,船员需要熟悉救生筏的结构和组装方式,确保能够迅速展开和使用。
在选择救生筏时,也要注意其承载能力和适用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船舶消防、救生设备管理须知编号:DLHBC-JZ-XZ-021版本号:2.1审核人:批准人:受控状态:受控发布日期: 2019年5月15日实施日期: 2019年5月15日船舶消防、救生设备管理须知文件1.目的为加强船舶消防、救生物品管理,保证船舶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船舶消防器材、救生设施的管理和使用。
3.职责3.1 大副(三副)和轮机长(三管轮)负责船舶消防、救生设备的管理工作3.2 甲板、轮机部各主管人员按相关制度的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持消防、救生设备处于立即可用的良好状态。
4.消防设备管理须知4.1 水灭火系统水灭火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泵、消防管系、消防栓、消防水带、通岸接头、接扣和水枪等。
4.1.1 消防泵是水灭火系统的主要设备,由机舱管轮负责维修保养,在航状态时,必须符合可用的良好状态。
4.1.2 消防栓、消防水带、接扣和水枪应按规定合理配置,并配套齐全,色泽鲜明醒目,放置地点有明显标志,高度适宜取用方便。
4.1.3 消防栓阀门应保持活络,周围不应堆放杂物,装载甲板货物时,应留有足够空隙,以便接卸水带接扣和开关阀门。
4.1.4 配备通岸接头,备齐螺栓、螺帽、垫片和垫圈,存放于明显易见并便于取用的地方。
4.1.5 每次出航前或消防演习时,(应急)消防泵应进行出水试验。
如有故障要及时排除或修复,冬季应及时检查甲板管系残水是否放尽,避免管路冻裂,影响应急使用。
4.2 固定灭火系统固定灭火系统主要指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4.2.1 固定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固定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机舱和货泵舱、油漆间等其它舱室封闭灭火的专项设备。
由机舱管轮负责维修保养。
当船舶在航状态时,必须符合即刻可用要求。
固定灭火系统室门口应配置应急钥匙,站室内气瓶组应放置牢固,禁止堆置或悬挂杂物,以免影响操作,拉索及导向滑车应定期加油润滑,所有阀门必须保持活络。
固定灭火系统操作箱附近应有该系统管系分布路线和阀门的控制及操作示意说明图,还应有经船长批准的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船舶救生设备的使用及养护管理,确保救生设备始终处于正常可用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船舶救生设备的使用管理和检查养护。
3.船舶救生设备3.1船舶应按《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修正案和船舶所入船级社或船舶检验机构的规范要求以及船旗国主管机关的规定配备救生设备、器材。
3.2船舶救生设备、器材主要包括:3.2.1救生艇(包括救助艇)及其属具、降落设备与登乘设备。
3.2.2救生筏及其存放及降落设备、静水压力释放器。
3.2.3救生圈及其自亮灯、自发烟雾信号、可浮救生索。
3.2.4救生衣和衣灯、救生服、保温用具。
3.2.5逆向反光材料、抛绳设备。
3.2.6视觉信号: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手持火焰信号、漂浮烟雾信号。
3.2.7通用紧急报警设备、有线广播、雷达应答器(SART)。
3.2.8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无线电应急示位标(EPIRB)。
4.使用管理4.1三副负责对全船救生设备、器材和设施的检查和管理;二副负责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和EPIRB的检查和管理;三管轮负责救生艇机及机械装置的检查和管理。
4.2船用救生设备、器材按其说明书、《训练手册》的指导进行正确使用,并由三副负责每二个月内对全船救生设备进行使用方法和救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讲授情况记入《航海日志》;新船员上船后,结合新聘/转岗职责熟悉,尽快并不迟于其上船后两个星期,安排其进行使用船舶救生设备和器材的熟悉和训练。
4.3船舶应制定救生艇(包括救助艇)、救生筏等关键性设备操作须知,并予以张贴。
4.4船舶救生设备、器材应放置在取用方便的规定地方,取用通道不能阻塞。
4.5每次救生演习时,要对常用救生设备进行使用或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6船舶救生设备和器材消耗、短缺或损坏时,三副应及时提出配置申请,予以补充。
5.检查养护5.1维护保养5.1.1船舶按《船舶及设备预防检查和维护保养须知》规定的明确分工,以及《船舶及设备预防检查和维护保养周期表》规定的维护保养周期对救生设施、设备和器材进行妥善地维护保养。
船舶救生设备操作规程1.救生(助)艇及其降落设备操作规程本船左右舷各配备一艘救生艇,救生艇生产厂家为船艇制造有限公司,型号为22TECB。
定员28人,尺寸为L6.5m X B 2.3m X D 1.2m.其中左舷的2号救生艇兼做救助艇。
1.1救生艇释放操作方法如下(正常释放):1)拔出充电插头。
2)拔出索紧销(刹车销)。
3)带好艇艏缆。
4)松开艇架夹箍。
5)人员登艇。
6)拉遥控拉索,下降艇身至水面(注意在旋出本艇时,不可以做细微调整。
)7)启动艇机(在落水之前启动艇机)。
8)拉下自动脱钩装置脱钩。
9)脱掉艇艏缆,驶离大船。
1.2救生艇自动脱钩操作方法:1)救生艇降至水面后通过防护罩“A”观察,确认旋纽“C”处于打开位置;2)从释放手柄上拔出安全销“B”;3)将释放手柄从“D”位置向后拉至位置“E”,吊钩被自动释放。
1.3如果救生艇不能到达水面,驾驶员可以进行应急操作,操作方法如下:1)驾驶员下发进行释放指示;2)警告乘员必须扶好和抓牢;3)从释放手柄上拔出安全销“B”;4)除去防护罩“A”,在紧急状态下打破玻璃罩;5)用左手将旋纽“C”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开启,右手将释放手柄从“D”位置向后拉至位置“E”,吊钩被释放。
1.4救生艇吊钩复位方法如下:1)将前后钩头转动至关闭位置,可通过前后挂钩锁紧指示指针观察确认锁紧;2)将旋纽“C”顺时针方向旋转只关闭位置;3)将释放手柄从“E”位置向后拉至“D”位置;4)插上安全销“B”;5)前后艇员用力拨动钩头确认已吊钩已复位。
1.5救生艇回收方法如下;1)乘员转动吊钩钩头到完全关闭的位置,使钩头完全复位2)驾驶员根据“吊钩复位说明”进行复位。
3)驾驶员检查释放手柄在锁紧位置并且安全销已经插好。
4)驾驶员发出信号,缓慢提升救生艇。
5)当救生艇被刚好离开水面时,驾驶员发出信号停止提升。
6)驾驶员检查确认拉杆已经复位,乘员检查确认每个吊钩尾端与半圆柱销正确贴和。
7)如果一切正常,驾驶员发出信号将救生艇提升至安放位置绑牢。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概述1. 引言船舶救生设备是指在海上遇到危险情况时,用于保障船员人身安全和实现船舶紧急避难的设备。
对于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是船舶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从船舶救生设备的定义、重要性、管理原则和具体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概述。
2. 船舶救生设备的定义船舶救生设备是指在海上紧急情况下,用于保障船员人身安全和实现船舶紧急避难的设备。
主要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腰带等。
这些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要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的国际公约和规则,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3.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有效地管理船舶救生设备可以保障船员人身安全,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援。
合格的船舶救生设备不仅是船舶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船舶获得国际航行证书的必备条件。
4.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4.1 安全第一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着确保船舶救生设备的安全可靠展开,包括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和更新等。
4.2 法规合规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法规要求。
各国都有自己的航海法规和安全标准,船舶救生设备管理必须以此为基础进行,确保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
4.3 有效性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保证其有效性。
管理措施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
4.4 可持续性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具备可持续性。
船舶救生设备需要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新,确保其性能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应对紧急情况。
5.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具体要求为了有效地管理船舶救生设备,以下是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一些具体要求:5.1 设备选购与安装船舶救生设备的选购和安装必须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法规要求。
在选购设备时,应该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科普】船舶救生艇及其操作救生艇是能搭乘一定人数的小艇。
它载人比较安全,是船舶必备的救生设备。
但救生艇重量大,吊艇设备占用甲板面积大,其主要作用是在船舶遇难时帮助人员脱险待救,此外还可作为临时短程水上交通工具。
救生艇的构造﹀﹀﹀救生艇按建造材料可分为木质、钢质、铝合金、玻璃钢等类型。
玻璃钢救生艇易于建造和保养,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
救生艇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开敞式、全封闭式和部分封闭式等。
开敞式遇4-5级以上风浪时,乘员就会受到海水侵袭,在低温或暴晒时乘员还会受到死亡的威胁。
因此,《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要求客船应配有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货船与油船应配有全封闭式救生艇。
(1)开敞式救生艇开敞式救生艇是传统的救生艇,它没有盖只能架设临时的顶篷,对乘员保护能力差。
开敞式救生艇的骨架有龙骨、首柱、尾柱、肋骨、横座板、纵座板(边座板)等。
这些骨架保证船壳救生艇的强度。
它的外壳有艇壳、护舷顶缘材(或称艇缘)等部分组成。
艇壳不但保证救生艇的浮力和水密,而且也保证艇体的强度。
护舷材在艇的两舷起保护作用。
艇缘是两舷的上缘,在它的上面有桨叉孔划将时可以插桨叉,艇缘内侧还装有顶棚架插座,供架设尼龙布顶篷用。
为了保证救生艇在灌满水或破漏时仍有浮力,在边座板下设有空气箱或硬质闭孔泡沫塑料浮体,其外面设护板加以保护。
艇的首尾踏板上装有吊艇钩,艇底有垫板(或格板)、艇底排水孔及艇底塞。
在横座板下面艇底垫板的上面还设有搁脚板,艇员乘坐在横座板上时两脚可以搁在搁脚板上面。
为了划桨方便在搁脚板上还可以设置套在脚上的脚套。
救生艇的外面设有两舷悬链状的可浮救生索(把手索),供落水人员抓扶,也可以作为攀登上艇的踏脚。
在艇底两侧设有舭龙骨或龙骨扶拦以及经龙骨底系于两舷艇缘的把手索。
当艇倾覆以后乘员可以抓住把手索爬上艇底并扶住舭龙骨,在倾覆的艇上待救。
开敞式救生艇有机动艇和非机动艇之分。
没有发动机的非机动的开敞式救生艇,艇上除配桨、篙外还有桅帆并在横座板上设有夹桅环(桅箍),艇底上设有桅座,艇缘上设有供装桅支索及缭绳导索滑车用的小眼环。
初中防溺水班会教案:如何选购合适的救生设备?水上安全是我们在游泳、垂钓、划皮艇等运动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不小心发生水上意外,救生设备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但是,在选购救生设备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认识救生设备国家规定救生设备必须符合GB4304-93《人力航行艇救生设备》、GB4403-83《游泳救生设备》、GB/T18883-2002《儿童救生衣》、GB/T32754-2024《潜水救生设备》等标准。
1. 人力航行艇救生设备人力航行艇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等。
船只必须配备救生设备,救生设备的数量、种类和规格应当按照船只的长度、吨位、装备方式等因素确定。
船只长度≤4M且吨位≤2吨,则只需要配备救生圈即可。
船只长度>4M,需要配备救生衣条数=船员人数,同时再配备3个救生圈。
2. 游泳救生设备游泳救生设备主要包括浮板、浮圈、救生衣等。
游泳池或者游泳场等游泳场所必须配备游泳救生设备,以确保游泳运动的安全。
注意事项:游泳救生设备不能代替着装适当、水性好、具备游泳技能人士,更不能代替现场观察、教练指导等安全措施。
3. 儿童救生衣儿童救生衣也称为婴童救生衣、儿童救生裤。
儿童救生衣的措施能够保护无水性婴幼儿及非游泳状态下的幼童。
儿童的抗风和抗寒能力较低,穿着救生衣可以在产生水上意外时帮助儿童保持身体暖和,防止受凉感冒。
注意事项:儿童救生衣适合的年龄段较小,仅适用于不会游泳的无水性婴幼儿及非游泳状态下的幼童,不适合游泳池、海滩等深度较深泳池使用。
4. 潜水救生设备潜水救生设备主要适用于潜水爱好者,可以帮助潜水者在潜水时保持体力,达到安全作业目的。
潜水救生设备一般包括潜水救生衣、慢落刀、潜水脚蹼、面镜等。
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潜水救生设备时应当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潜水衣、脚蹼、面镜等,潜水设备需要根据潜水者的技能来选择。
二、购买救生设备的注意事项1. 了解自身需求后再进行选择在选购救生设备之前,应当结合自身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船舶救生设备选用培训1. 引言船舶救生设备是保障船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装备,正确选用和使用船舶救生设备对于船舶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船舶救生设备选用的培训内容,旨在提高船员对船舶救生设备的认识和使用能力,确保船员在遇到危险情况时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救生设备。
2. 船舶救生设备概述船舶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圈、救生衣等多种类型。
每种救生设备在船舶遇险时发挥不同的作用,船员应熟悉各类救生设备的特点和用途,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1 救生艇救生艇是一种用于紧急撤离船舶的装备,具备自主浮起、漂浮和航行的能力。
船员应掌握救生艇的组装、启动和导航方法,并了解其应急通讯设备的使用。
2.2 救生筏救生筏是船舶上的一种紧急逃生工具,能够在船只遇险时提供临时的安全场所。
船员应了解救生筏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打开救生筏、上下救生筏等。
2.3 救生圈救生圈是船舶救生设备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简单易用、漂浮稳定等特点。
船员应熟悉救生圈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穿戴和投掷救生圈。
2.4 救生衣救生衣是船舶上的一种紧急逃生装备,能够提供浮力和保温功能。
船员应了解救生衣的正确穿戴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在遇险时能够正确使用救生衣。
3. 船舶救生设备选用培训内容在船舶救生设备选用培训中,应包括以下内容:3.1 救生设备的特点和用途详细介绍各类船舶救生设备的特点和用途,让船员对每种救生设备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
3.2 救生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逐一讲解各类救生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组装、启动、导航、穿戴和投掷等步骤。
3.3 救生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介绍救生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方法,确保救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3.4 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训练进行模拟演练,让船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使用救生设备进行逃生。
3.5 安全意识教育培养船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在船舶遇险时应保持冷静、迅速反应,并正确使用救生设备。
4. 培训方法船舶救生设备选用培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4.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方式,向船员介绍各类救生设备的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
救生器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救生器材管理,保证船舶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条例》及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船舶的救生器材的配备、维护和管理。
第三条救生器材是指船舶上为应急救生所配备的供船员和乘客使用的设备和装备。
包括但不限于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艇、救生筏、救生梯等。
第四条船东、船舶经营者应建立健全船舶救生器材管理制度,确保救生器材齐全、完好、有效,以确保船舶在遇险情况下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和救生。
第二章救生器材的配备第五条船舶的救生器材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配置,具体配备标准应根据船舶的类型、载质量、航行区域、航行季节等因素进行确定。
第六条船舶的救生器材应当按照国际和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选用和配置,并且应当具备相应的检验证书和合格证明。
第七条救生器材的配备要求应当在船舶检验时进行合格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救生器材应当立即进行更换或修理。
第八条船舶的救生器材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分区域配置,且在易燃易爆区域、高温区域及其他特殊场所应当额外配置救生器材,以满足安全需要。
第九条船舶的救生器材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第十条船舶的救生器材配备清单应当定期进行更新,确保与船舶实际情况相符,并且应在船上进行明显标识和公示。
第三章救生器材的维护管理第十一条船舶的救生器材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第十二条船舶的救生器材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定期的检验和测试,记录检验结果并备案。
第十三条船舶的救生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或失效,应当立即进行修理或更换,并且记录维修情况并备案。
第十四条船舶的救生器材维护管理应当建立相关的文件档案,记录救生器材的清单、定期检查记录、定期维护记录等。
第十五条船舶的救生器材维护管理应当建立专门的责任人,负责对救生器材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船舶救生艇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船舶救生艇和筏是船舶上必备的救生设备,用于应对船舶遭遇意外情况时的紧急撤离。
下面将介绍船舶救生艇和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
船舶救生艇广义上分为救生艇和应急艇两大类。
救生艇是常规的救生设备,用于船舶撤离时搭载乘客和船员。
它们经过严格的设计和检验,并符合国际救生艇规范。
应急艇则是一种小型救生艇,主要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逃生。
救生艇的操纵要点如下:1. 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穿上救生衣和头盔,并确保救生艇上的其他生命救助装备都已妥善装备。
2. 船员应熟悉救生艇的位置和数量,注意不要堵塞救生艇的出口,保持艇体通畅。
3. 操纵救生艇之前,要仔细检查艇体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救生艇能够正常下水。
4. 按照指定的方法和顺序操作救生艇的下水装置,确保救生艇能够从船舷平稳下水。
5. 在救生艇下水之后,船员应根据指令迅速进入艇内,并尽快拉起艇外的固定绳索,避免因浪高或风力而使救生艇失去控制。
6. 船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位置就座,保持平衡,避免救生艇倾覆。
7. 在救生艇进入水中后,船员应掌握舵柄,根据海况和风力,灵活操纵救生艇,确保船艇的方向和稳定性。
船舶救生筏是一种充气式的救生设备,具有轻便、易于储存和操作的特点。
它们通常在船舶的甲板上预置,并可以手动或自动充气。
救生筏的操纵要点如下:1. 在准备下水救生筏时,船员应先穿上救生衣,并确保救生筏上的其他设备齐全。
2. 检查救生筏是否完好无损,特别注意充气装置是否正常。
3. 拉开救生筏的急救气瓶销,将救生筏拉离船舷并投入水中。
根据具体情况,有时需要通过设备将救生筏拉离船舶。
4. 在救生筏进入水中后,快速进入救生筏,并迅速将筏帆展开以增加稳定性。
5. 船员应紧紧抓住筏帆的绳索,并根据海况和风力调整筏帆的角度,以保持救生筏的方向和稳定性。
6. 在救生筏上,船员应保持平衡,避免集中在一侧,防止救生筏因失去平衡而翻覆。
7. 船员应定期检查救生筏的气压和充气装置,并确保船上的食品、水源和其他物资足够支持生存。
第三章救生设备1.2定义救助艇:系指为救助遇险人员及集结救生艇、筏而设计的艇。
救生艇、筏:系指从弃船时能维持遇险人员生命的艇、筏。
2.配备要求(1)救生艇、筏与浮具的配备:远洋航区救生艇、筏-------200%(每舷配备一艘机动艇或救助艇)全船总量200%近海航区救生艇、------200%(全船配备一艘机动艇或救助艇)全船总量为150% 船长大于或等于60米(2)个人救生圈的配备:2.4其他救生设备的配备(1)救生抛绳器:航行于远洋航区、近海航区和沿海航区,且船长大于和等于40米的客船和船长大于60米的其他船舶,应配备手提式救生抛绳器4具或抛绳枪1套(包括抛绳枪1支,抛绳、火箭体和击发器各4支)抛绳器应经认可。
(2)烟火信号:每艘500总吨以上的船舶应配备12牧认可的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
(3)紧急报警:系统:船长大于40米的货船均应配备1 套通用应急报警系统,以供招集船员至集合地点和采取应变部署表所列行动之用。
该系统尚应以公共广播作为补充。
通用应急报警系统应能以传播号笛,并加以由船舶主电源及应急电源供电的电铃、电笛或其他有效报警系统,发出不少于7个短声、继以长声组成的通用应急报警信号。
3.救生设备的存放、登乘、降落、回收与检修3.1 救生设备的存放1.救生艇与救生筏:(1)救生艇、救生筏应存放在尽可能靠近起居和服务出所的地方。
任一存放装置不得妨碍其他救生艇、筏或救助艇操作以及乘员的集合和登乘;(2)每艘救生艇应附连于一套独立的降落装置上,该装置保持备用状态,并可在2 名艇员操作下,在5分钟内完成瞪乘和降落的准备工作。
(3)顺船舷降落的救生艇应存放在船舶推进器之前足够远的地方。
在船长80M到120M 的货船上,应使救生艇的尾端在船舶推进器之前的距离至少为该艇的长度;在船长为120M及以上的货船上,应使救生艇的为尾端在船舶推进器之前的距离至少为该救生艇长度的1。
5倍;所有船舶,应尽可能使救生艇从船舶平直部分降落下水;2.救生圈与救生衣(1)救生衣应存放在人员易到达的处所,值班人员使用的救生衣分别存放在驾驶台、电报室和机舱等处所,其存放位置应有明显标示。
海上救生与个人求生_03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国际海上救生设备规则是指为了保障海上救生行动的安全和有效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它们的目的是确保所有海上人员都能遵循相同的标准和程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适当的救生设备和培训。
国际海上救生设备规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个人求生设备、船舶上的救生设备、紧急通信设备和紧急撤离装置。
个人求生设备是每个船员应该携带的基本装备。
它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艇设备包、救生艇和救生艇垫。
救生衣应具备保暖和浮力功能,以确保船员在水中有足够的保护和浮力。
救生圈是一种可以投掷或穿戴的浮力设备,船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
救生艇设备包包含了救生艇的指南和所需的设备,如划桨、水箱、食品、水等等。
救生艇和救生艇垫是用于疏散人员和提供安全的救生设备。
船舶上的救生设备主要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生登机口和救生梯。
救生艇是船舶上的主要救生设备,它可以携带大量人员并保护他们免受海上环境的伤害。
救生筏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备用救生设备,它通常可以快速充气并提供临时的浮力和庇护。
救生登机口和救生梯是用于疏散船员和乘客的设备,它们通常位于船体的侧面或后部,以便人员能够安全地离开船舶。
紧急通信设备是用于船舶上的紧急通信和定位的设备。
它通常包括无线电、救生信号灯和GPS设备。
无线电通常是船舶上的主要通信设备,它可以与海岸站、其他船舶和救援机构进行通信。
救生信号灯是一种用于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条件下发出信号的设备,它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定位被救助者的位置。
GPS设备是一种用于定位船舶位置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紧急撤离装置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安全地撤离船舶而设计的设备。
它通常包括救生滑梯、缆索降落器、紧急吊桥等。
救生滑梯是一种可以迅速铺放并提供乘客和船员火灾或逃生紧急撤离的设备。
缆索降落器是一种通过绳索滑动降落到海面的装置,它可以快速将人员从船舶上救生艇或海面撤离。
紧急吊桥是一种采用吊车和钢缆等设备来实现船舶和救生艇之间人员的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