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PT教学课件习作四:他____了
- 格式:pptx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37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他___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他___了》是一篇半命题的写作教材。
教材要求学生在已有的写作基础上,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写一篇以“他___了”为主题的作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和段落进行表达。
但是,部分学生在人物描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重点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的目标和内容。
2.能够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3.能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修改和润色,提高写作的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写作的主题和内容的理解。
2.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2.示例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
3.修改法:通过学生的自我修改和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学生作文样本。
3.写作指导和修改的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的主题和要求。
如:“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和让你难忘的事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教案,呈现写作要求和示范。
如:通过一篇范文,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指导,进行写作练习。
如:让学生选择一个人物,通过具体的事例,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表现人物特点和情感的文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例文+图文解读范文她生气了你们班有翻过墙头,去校外买零食玩具的同学吗?我们班就有两位这么淘气的同学,他们在午休时间,趁老师没注意,就偷偷翻过学校墙头跑出校园,惹得一向和蔼可亲的王老师大发雷霆。
星期三那天中午,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吃午饭,只有小明和小光轻手轻脚地去放饭盒,他们可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鬼,想要出班级大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见他俩东瞅西瞄,鬼鬼祟祟地蹭到门口,看着老师正在吃饭,“嗖”地一下窜出了教室。
大家吃完饭,准备午休,老师照例清点人数,才发现小明和小光不见了。
王老师疑惑地问班长:“有没有看到小明和小光去哪里了?”班长不知道,其他同学也纷纷摇摇头。
怕耽误同学们午休时间,王老师有些着急了,赶紧把班干部都叫来,吩咐大家分头去找。
楼上楼下、阅览室、卫生间、操场……同学们找得满头大汗,王老师急得满脸通红,眉头紧锁。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在走廊尽头的一名同学大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我看到他们在对面小卖部门口买东西呢。
”大家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找到了。
老师太生气了,她气呼呼地冲出教室,一路飞奔到小卖部,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他们俩狠狠拎回教室,“嘭”的一下关上门,那巨响,我感觉教学楼都在晃动。
只见王老师,双手紧紧握住,胸脯剧烈地起伏着,仿佛就要爆炸的大气球,脸涨得通红,从脖子红到耳朵后,那样子真像一个愤怒的关公。
她怒吼道:“你们俩给我站好!真是太无法无天了,多危险啊,翻墙头时被铁丝刮到怎么办?过马路被车撞倒怎么办?万一出什么事,我该怎么对你们父母交待……”我感觉王老师呼出的气就跟从打气筒里放出来似的,呼呼有声,眼中的怒火好像要燃烧掉面前的“敌人”。
此时的小明和小光就像打了败仗一样,耷拉着脑袋,两个小手紧张得不知道放在哪。
同学们也都惊恐万分,屏住了呼吸,生怕“战火”会燃到自己身上来。
小明和小光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承认了错误,王老师郑重地说:“以后决不允许再干这么危险的事了!”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和负责任,希望同学们都能好好学习,遵守学校规范,不要再让老师生气了。
【导语】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某个人陶醉、生气、伤心、兴奋、陶醉……时的样子?选择你印象最深的,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下来吧!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4他____了》作文范文一:他成功了下课时分,在只有寥寥几人的教室里,总是会有一个低头写字的身影。
他,就是近几个学期来成绩一直突飞猛进的学霸,他在近一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全段十二个班级的分——99分!他还在好几次学校竞赛中频频获奖。
在这成功的背后,蕴藏着他的多少努力和奋斗。
在小学低年级时,他还只是个爱和同学打打闹闹的调皮学生,常常是老师办公室的“座上宾”,成绩也只在班级的中等偏上。
在小学中段时,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大缺点,也曾经要努力学习,却是半途而废,依旧无所作为。
然而,在小学高年级时,他不再是那个顽皮的小学生了,他已经脱胎换骨,对待学习从懒散敷衍到认真专注。
他不断地思考着各个问题,提出各种问题,然后又一一解决。
他还参加了作文、奥数等数个课外辅导班。
奥数班已让他从那个连两位数加法都会算错的粗心学生,成为了一个会很多题型的“数学达人”,班上九成的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都会去请教他。
而作文补习班,让他已俨然成为了一个文采斐然的人,他的作文几乎每次都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被语言老师誉为“很有深度的佳作”。
另外,他还非常精益求精。
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只被老师扣两分的作文,但他却还觉得自己写得不好,要求自己重写。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惊奇地发现他居然捧着一本《初中优秀作文》在看,那一次,我终于知道了他背后的付出,我也知道了人不可能不劳而获,你努力了就肯定会有收获。
他成功了!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4他____了》作文范文二:他流泪了“谁让你作业没做的!去,拿着书后边站着听课!”随着严厉的呵斥,我知道又有一个学生被训了。
已经是第三个了。
今天,老师非常生气,原因何在?只不过是因为铃声响后我们依然吵闹罢了。
教材解读1.回顾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知人物描写方法。
课文中示例:(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明确:①这段话是对刘伯承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平静的神态、坚定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从容镇定,以及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面对手术,刘伯承想的不是如何减轻疼痛,而是革命事业,他担心麻醉剂会影响脑神经,影响他以后指挥战斗。
从中可见他坚强的意志和为国效力的决心。
②这段话通过对刘伯承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他意志的坚强。
面对如此巨大的痛苦,刘伯承“一声不吭”,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国效力,为了革命他甘愿忍受这样的剧痛,从中可见其坚强的意志。
2.让我们学习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性格。
习作题:他_____了3.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联系,自然我们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回忆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把题目补充完整。
4.怎样把一个人的样子写具体?(片段: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1)这段话写了什么?(他在欣赏雕像)(2)重点写了他的什么?(神态、语言、动作)(3)表现了他的什么?(入神与专注)所以,我们在描写事件中的人物时,一定要重点突出人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一个人的样子。
5.补充完题目以后,我们要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令他有了这样的表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先梳理清楚,再把这件事写下来,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比如:他说了什么话(语言)、他做了什么(动作)、他的表情怎么样(神态)等,这些描写要能够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6.片段示例:场景再现: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个题目,很多同学都百思不得其解,在最后一刻,王辰走上讲台,三下五除二写出了解题思路,并且得出正确答案,此时他……示例:一想到刚刚答对了那么难的题目,王辰就激动不已,眼里闪着胜利的喜悦,笑容布满了他涨得通红的脸。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他___了》一. 教材分析《他___了》这篇习作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这篇课文以“他___了”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填空的方式,练习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示范性的例子,供学生参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能够较为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形象。
但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观察不细致、描写不够具体生动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并能够进行生动的描写。
2.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并进行具体的描写。
2.如何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与人物的性格、心情等联系起来,进行生动的描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练习、修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入手,进行具体的写作实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内容包括课文示范、学生作品展示等。
2.学生习作样本,用于分析和讨论。
3.写作纸张、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几张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通过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他___了》,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学生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例子,了解如何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人物图片,观察并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然后,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通过汇报,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以“他___了”为主题的习作。
部编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训练点拨及范文3篇习作主题:他_______了例文目录:1、他后悔了2、他笑了3、他失望了他后悔了每个人都可能犯过许许多多的错误。
而令李明最后悔的就是和同学李亦可发生的一次争吵。
那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事了。
体育课上,老师叫大家自由活动。
李亦可闲着没事干,在沙坑里抓了把沙子往李明的头上撒。
她还很高兴,觉得非常好玩。
可是,李明气得火冒三丈,瞪着眼珠子,跺着脚,大叫起来:“你是不是有病?”接着,李明用力地扯了一下李奕可的胳膊,李奕可又疼又难过,伤心地跑开了。
这节课李明闷闷不乐,终于挨到下课了。
李明看见李亦可还在哭,心想:我是不是太狠了点儿?李明坐在位子上,抓着头发,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是我的同学啊,还是个女孩子,我怎么能这样对她呢?”有了这个重石头在心里,李明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一整天。
想去道歉,但李奕可见了他扭身就走了。
哎,如果时光能倒退,李明一定要和她心平气和地说话,他真后悔当时那么冲动,伤害了李亦可。
点评:这篇文章叙述同学之间发生的一次争吵,展示了儿童美好的心灵。
文章语言流畅,条理清楚。
叙述事情的经过能做到详略得当。
同时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他笑了童年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童年像一曲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童年有趣事,也有乐事,但总也缺不了一些小小的傻事。
记得是五六岁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妈妈给了铁头几毛钱,让他自己到小卖部去买糖吃,可幼稚的铁头并没有去买糖,而是想:妈妈他们把豆子种在土里,能发芽长出许多的豆子,那钱也应该一样吧,把钱种在地里,也可以长出不可计数的钱,这样他也可以买许多好吃的了。
于是,铁头就按照妈妈他们种豆子的方法把钱种在花盆里。
首先,铁头挖了一个小坑,然后把钱塞了进去,接着,他把土填了上去,浇了点水,最后,他把妈妈种豆子的肥料也偷了出来,倒了点儿上去。
每天早上、中午、傍晚,铁头都蹲在种钱的花盆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
可过了五、六天,他发现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于是,好奇的铁头把泥土给挖了出来,结果看见钱已经烂了。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习作范文和名师点评(12 篇)范文一:她感动了陈欣容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她内向、胆小,从不敢上台发言。
可有一次,她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的班会课,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表演一个节目。
我们都表演了自己拿手的节目,轮到陈欣容了,她却不敢上台表演。
“陈欣容,别怕,我们相信你可以的!”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对,陈欣容,加油!”加“油!”大家都开始为她鼓劲了,老师也面带微笑地看着她。
终于,陈欣容站了起来,她慢吞吞地挪到了讲台上。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陈欣容的眼眶红了,她的脸也像染上了红霞似的,红扑扑的,手指微微颤抖着。
过了一会儿,她镇定了情绪,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小鸟和鸟妈妈》。
她的声音很甜美,普通话也很标准,同学们都被她讲的故事打动了。
教室里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看到陈欣容的眼眶湿润了,她站在讲台上,神色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了,她缓缓地说:“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爱,这个世界就充满了爱,整个大自然就会温馨、和谐。
今天,我感受到了你们对我的爱。
谢谢你们给我的鼓励,这一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说完,她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
台下的我们全都愣住了,连老师也睁大了眼睛。
我们忘记了鼓掌,忘记了喝彩,大家都静静地注视着陈欣容。
最终,还是老师打破了沉寂:“陈欣容真是好样的!我们再一次为陈欣容鼓掌吧!”这一刻,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
陈欣容再次流泪了,与刚刚不同的是,此时她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我知道,这次她流下的是高兴的泪水,是感动的泪水。
“可有一次,她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就引出了下文。
“终于”“慢吞吞”“挪”写出了她内心的斗争。
“眼眶红了”“染上了红霞似的”“手指微微颤抖”,抓住了她的神态、动作等细节,体现了她感动的心理。
④ 语言描写体现了她的感动。
⑤通过老师、同学的反应体现她的情绪。
⑤结尾点题。
范文二:他伤心了王伟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个乐天派,整天笑眯眯的,无论见到谁他都是笑脸相迎。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 了”习作范文和名师点评( 11 篇)范文一:她感动了陈欣容是我的同学, 也是我的好朋友,她内向、 胆小,从不敢上台发言。
可有一次,她却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的班会课, 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表演一个节 目。
我们都表演了自己拿手的节目, 轮到陈欣容了, 她却不敢上台表演。
“陈欣容,别怕,我们相信你 可以的!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对,陈欣容,加 油!”加“油! ”⋯⋯大家都开始为她鼓劲了,老师 也面带微笑地看着她。
终于,陈欣容站了起来,她 慢吞吞地挪到了讲台上。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陈欣容 的眼眶红了,她的脸也像染上了红霞似的,红扑扑 的,手指微微颤抖着。
过了一会儿, 她镇定了情绪, 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小鸟和鸟妈妈》。
她的 声音很甜美,普通话也很标准,同学们都被她讲的 故事打动了。
教室里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看到陈欣容的眼眶湿润了,她站在讲台上, 神色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了, 她缓缓地说:“其实,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爱,这个世界就充满了爱,整 个大自然就会温馨、和谐。
今天,我感受到了你们 对我的爱。
谢谢你们给我的鼓励,这一天我永远也 不会忘记!”说完,她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
台下的我们全都愣住了,连老师也睁大了眼 睛。
我们忘记了鼓掌,忘记了喝彩,大家都静静地 注视着陈欣容。
最终,还是老师打破了沉寂:“陈 欣容真是好样的!我们再一次为陈欣容鼓掌吧!” 这一刻,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
陈欣容再次流泪了,与刚刚不同的是,此时她 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我知道,这次她流下的是 高兴的泪水,是感动的泪水。
范文二: “可有一次,她 却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非常 简单的一句话就 引出了下文。
“终于”“慢吞 吞”“挪”写出了她 内心的斗争。
“眼眶红了” “染上了红霞似 的”“手指微微颤 抖”,抓住了她的 神态、动作等细 节,体现了她感动 的心理。
④ 语言描写体现 了她的感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____了》教学设计(详细版)教材分析:本次习作主要是观察一个人,抓住他的神态、表情、动作、语言、心理及周围人的反应,突出他陶醉或者是生气、伤心等的样子。
写人就离不开写事,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来写,注意写清楚前因后果,特别要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学情分析:语文课本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特色,各具性格,给我们这些小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而我们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如:老师都有着满头白发,小伙子都是浓眉大眼,人物缺少活动,缺少人物特征,所以针对学生刻画人物形象的单一性,空泛性,我设计了这节课的主题:观察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我确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去体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审清题意,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3.做好习作评议,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然后全班交流评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修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进行人物片段描写。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写出较完好的习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笔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2.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和学习人物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个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习作,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整理素材。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使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方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