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知识点总结(2).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1.92 KB
- 文档页数:2
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知识点总结一、乘法分配律:1.左乘分配律:a×(b+c)=(a×b)+(a×c)这个规律可以表达为“一个数乘以另外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另外两个数后的和”。
例如,2×(3+4)=(2×3)+(2×4),左边等于14,右边等于14,所以左边等于右边,这就是左乘分配律。
2.右乘分配律:(a+b)×c=(a×c)+(b×c)这个规律可以表达为“两个数的和乘以另外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以另外一个数后的和”。
例如,(2+3)×4=(2×4)+(3×4),左边等于20,右边等于20,所以左边等于右边,这就是右乘分配律。
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a、b、c来说,有以下规律:1.左结合律:a×(b×c)=(a×b)×c这个规律可以表达为“一个数乘以另外两个数的乘积,等于这个数乘以另外两个数后的乘积”。
例如,2×(3×4)=(2×3)×4,左边等于24,右边等于24,所以左边等于右边,这就是左结合律。
2.右结合律:(a×b)×c=a×(b×c)这个规律可以表达为“两个数的乘积乘以另外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以另外一个数后的乘积”。
例如,(2×3)×4=2×(3×4),左边等于24,右边等于24,所以左边等于右边,这就是右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主要是在代数中,可以用结合律将多个乘法项的乘积重新组合,从而简化计算或者证明等式的等价性。
三、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a、b来说,有以下规律:a×b=b×a这个规律可以表达为“两个数的乘积与两个数的顺序无关”。
乘法分配律.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代数运算中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指对于任意实数a、b和c,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成立,即a(b+c) = ab + ac。
这意味着当一个数与括号中的两个数相加时,可以先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然后再将两个乘积相加,与直接将这个数与括号中的和相乘得到的结果相同。
乘法分配律在代数运算中经常被使用,它使得我们能够简化复杂的表达式,方便进行计算和化简。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结合律。
结合律是指对于任意实数a、b 和c,加法和乘法都满足结合律。
对于加法来说,即(a+b)+c =
a+(b+c);对于乘法来说,即(ab)c = a(bc)。
这意味着在进行多个数的加法或乘法运算时,无论是先加或先乘哪两个数,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结合律使得我们在进行复杂的运算时,不需要考虑计算的顺序,从而简化了运算的复杂度。
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是代数中的基本性质,它们为我们进行数学推导和计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实际问题中,乘法分配律和结
合律也经常被应用,例如在代数方程的化简、多项式的展开和因式分解等方面。
因此,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对于学习和应用代数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是代数中的基本概念,它们为我们进行数学运算提供了重要的规则和依据,对于理解和应用代数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全面、完整地解答你的问题。
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率题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都是数学中与乘法运算相关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们依次来介绍这三个题型。
首先是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a、b 和c,有以下等式成立:a×(b+c)=a×b+a×c这个等式表示,在将一个数a与两个数b和c相加之后再乘,结果与将a分别与b和c相乘,然后再将两个乘积相加的结果是相等的。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我们有:2×(3+4)=2×3+2×42×7=6+814=14乘法分配律在计算过程中非常常用,能够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计算效率。
接下来是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以下等式成立:a×b=b×a这个等式表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交换它们的顺序后的乘积结果是相等的。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我们有:5×7=7×535=35乘法交换律表示乘法运算在实数集中是满足交换性的。
最后是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a、b 和c,有以下等式成立:(a×b)×c=a×(b×c)这个等式表示,先将a与b相乘,然后再与c相乘,结果与先将b与c相乘,然后再与a相乘的结果是相等的。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我们有:(2×3)×4=2×(3×4)6×4=2×1224=24乘法结合律表示乘法运算在实数集中是满足结合性的。
综上所述,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是数学中与乘法运算相关的基本性质,对于多项式乘法、矩阵乘法等运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熟练掌握这些性质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运算效率。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公式这个公式的推理可以通过实例来理解。
假设有两个数a=3,b=4,我们计算a×b和b×a的结果:a×b=3×4=12b×a=4×3=12可以看到,无论是a×b还是b×a,结果都是12、这说明在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不会改变最终的结果。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指多个数相乘时,可以随意改变相乘的顺序。
具体表述为: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a×b)×c=a×(b×c)。
同样通过实例来理解这个公式。
假设有三个数a=2,b=3,c=4,我们计算(a×b)×c和a×(b×c)的结果:(a×b)×c=(2×3)×4=6×4=24a×(b×c)=2×(3×4)=2×12=24可以看到,无论是(a×b)×c还是a×(b×c),结果都是24、这说明在乘法运算中,多个数相乘时,可以根据需求重新排列乘法的顺序,最终的结果不变。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指在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运算中,可以通过拆分进行运算。
具体表述为: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a×(b+c)=a×b+a×c。
还是通过实例来理解这个公式。
a×(b+c)=2×(3+4)=2×7=14a×b+a×c=2×3+2×4=6+8=14可以看到,无论是a×(b+c)还是a×b+a×c,结果都是14、这说明在乘法和加法之间,可以通过拆分乘法项进行运算,最终结果不变。
总结一下:乘法结合律: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a×b)×c=a×(b×c)。
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公式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规则,它们在代数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释和探讨这三个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首先是乘法结合律,它表明在做多个数相乘的运算时,不管先乘哪两个数,结果都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乘法结合律告诉我们,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 * b) * c = a * (b * c)。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按照任意顺序进行乘法运算,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对于3、4和5这三个数,(3 * 4) * 5 = 3 * (4 * 5) = 60。
乘法结合律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和代数中。
接下来是乘法交换律,它表明在做两个数相乘的运算时,交换两个数的位置不会改变结果。
换句话说,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a * b = b * a。
这意味着乘法运算的顺序不影响最终的结果。
例如,对于2和3这两个数,2 * 3 = 3 * 2 = 6。
乘法交换律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常见,例如在计算商品价格和计算乘积等场景中。
最后是乘法分配律,它描述了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乘法分配律表明,在做两个数相乘并与另一个数相加的运算时,可以先对两个数分别进行运算,然后再将它们的结果相加。
换句话说,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 * (b + c) = a * b + a * c。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一个乘法运算拆分为两个乘法运算和一个加法运算。
例如,对于2、3和4这三个数,2 * (3 + 4) = 2 * 3 + 2 * 4 =14。
乘法分配律在代数中经常用于简化复杂的数学表达式。
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在代数运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简化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不论是在代数、几何还是计算机科学中,这三个公式都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
因此,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对于提高数学运算的效率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总结一下,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规则,它们在代数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的意义乘法分配律、结合律和交换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法则,它们在代数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乘法分配律、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意义和应用。
一、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中的一个基本法则,它规定了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 × (b + c) = a × b + a × c。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在于可以将一个复杂的乘法式子转化成多个简单的乘法式子相加。
通过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例如,计算2 × (3 + 4)时,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将其转化为2 × 3 + 2 × 4,进而计算得到14。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不仅限于数学运算,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购物时,如果某个商品打折了,我们可以通过乘法分配律来计算折扣后的价格。
假设某商品原价为100元,打8折,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计算出折扣后的价格为100 × 0.8 = 80元。
二、结合律的意义结合律是指在代数运算中,多个相同运算符的运算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结果是相同的。
结合律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 + b) + c = a + (b + c)。
结合律的意义在于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通过结合律,我们可以将多个相同运算符的运算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减少计算的复杂度。
例如,计算(2 + 3) + 4时,根据结合律,可以将其转化为2 + (3 + 4),进而计算得到9。
结合律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数学和其他领域中。
在代数运算中,结合律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表达式,提高计算效率。
在编程中,结合律可以用于优化代码,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三、交换律的意义交换律是指在代数运算中,两个运算数的位置交换后,结果是相同的。
交换律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 × b = b × a。
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总结(附练习)知识点: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补充知识点:2、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乘法结合律知识点知识点: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练习题: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40+8)×25 125×(8+80)36×(100+50)24×(2+10)86×(1000-2)15×(40-8)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36×34+36×66 75×23+25×2363×43+57×6393×6+93×4325×113-325×13 28×18-8×28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1;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69×10256×101 52×102125×81 25×41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79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31×99 42×9829×9985×98125×7925×39类型五:(提示:把56看作56×1,再用乘法分配律)83+83×9956+56×9999×99+9975×101-75125×81-12591×31-91。
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交换律的字母公式在咱们的数学世界里,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还有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就像是一个个神奇的魔法公式,能让复杂的计算变得轻松又有趣。
先来说说乘法分配律,它的字母公式是:(a+b)×c = a×c + b×c 。
这就好比你去买糖果,一包糖果里有红色的和蓝色的,红色的有 a 颗,蓝色的有 b 颗,一共买了 c 包。
那你总共拥有的糖果数,既可以先算出一包里糖果的总数(a+b),再乘以包数 c ;也可以分别算出红色糖果的总数a×c 和蓝色糖果的总数b×c ,然后加起来,结果是一样的哟!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是:(a×b)×c = a×(b×c) 。
想象一下,你在排队进游乐场,分成了好几组,每组的人数先乘起来,再和组数乘,或者先算出组数的乘积,再和每组人数乘,最终得到的总人数是不会变的。
乘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a×b = b×a 。
这就好像你和小伙伴交换礼物,你给他一个苹果,他给你一个香蕉,不管谁先给谁,得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再看看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 + b) + c = a + (b + c) 。
比如说你去爬山,第一段路走了a 米,第二段路走了b 米,第三段路走了c 米。
你可以先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路程加起来,再加上第三段;也可以先把第二段和第三段加起来,再加上第一段,最后到达山顶的总路程是不变的。
加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a + b = b + a 。
就像你早上先吃了一个面包,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先喝一杯牛奶,再吃一个面包,摄入的营养总量是相同的。
前几天我去给小侄子辅导作业,就碰到了有关这些运算律的题目。
那道题是这样的:计算 25×(40 + 4) 。
小侄子一开始有点懵,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我就引导他,这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呀,把 25 分别乘以 40和 4 ,然后相加,也就是 25×40 + 25×4 ,结果一下子就出来啦,小侄子恍然大悟,高兴得直拍手。
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的公式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数学。
你们知道吗?数学里面有很多神奇的公式,比如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这些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其实并不难。
下面,我就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给大家讲讲这三个公式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及它们有什么用处。
我们来说说乘法分配律。
这个公式是这样的:a(b+c) = ab + ac。
你们可能会觉得这个公式很难理解,其实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当我们把一个数(a)乘以另外两个数的和(b+c)时,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乘起来,然后再把结果加起来。
比如说,我们要计算3(4+5),就可以先算4乘以3等于12,再算5乘以3等于15,最后把12和15加起来,得到31。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一个个地把4和5相乘了,效率大大提高。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乘法结合律。
这个公式是这样的:(ab)c = a(bc)。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当我们把一个数(a)乘以另外两个数的积(ab)时,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乘起来,然后再把结果相乘。
比如说,我们要计算2(3×4),就可以先算3乘以4等于12,再算2乘以12等于24。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一个个地把3和4相乘了,效率大大提高。
我们来说说乘法交换律。
这个公式是这样的:ab = ba。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当我们把一个数(a)乘以另外两个数(b和c)时,不管先把哪两个数相乘,结果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我们要计算2(3×4),无论是先算3乘以4还是先算4乘以3,结果都是24。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担心哪个数先乘了会更方便了,因为无论怎么安排,结果都是一样的。
好了,现在你们应该对这三个公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那么,这些公式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说,我们在做菜的时候,经常需要用到乘法运算;在购物的时候,我们需要计算总价;在学习的时候,我们需要计算分数等等。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一、乘法结合律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二、乘法分配律
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的公式示例文章篇一:嘿,同学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数学里超级重要的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和乘法交换律!先来说说乘法结合律吧,它的公式是(a×b)×c = a×(b×c)。
这就好像我们排队一样,原本是三个人一组排着,后来变成了另外一种排法,但是总的人数可没有变哟!比如说,(2×3)×4 = 2×(3×4)。
原本2 和3 先相乘得6,6 再乘4 等于24;后来3 和4 先相乘得12,2 再乘12 也等于24。
这难道不神奇吗?再看看乘法分配律,它的公式是a×(b + c)= a×b + a×c 。
这就好比老师给我们发糖果,班里有男生和女生,老师要给每个人都发一样多的糖果,那老师既可以分别给男生和女生发,也可以先算出总人数,然后一起发,得到的糖果总数是一样的呀!比如说5×(2 + 3),我们可以先算2 + 3 = 5,再5×5 = 25;也可以5×2 = 10,5×3 = 15,然后10 + 15 = 25。
是不是很有趣呢?最后是乘法交换律啦,公式是a×b = b×a 。
这就像我和同桌交换铅笔一样,我手里的和他手里的交换了位置,但是铅笔的总数可不会变哟!比如3×4 = 4×3 ,都是12 嘛!同学们,你们说这些规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学会了这些规律,我们做数学题就能又快又准啦!我们一定要好好掌握它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地遨游!示例文章篇二:嘿呀!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乘法运算里超级重要的三个定律,那就是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和乘法交换律!先来说说乘法结合律吧,它的公式是:(a×b)×c = a×(b×c) 。
这就好像咱们排队做游戏一样。
比如说,有三组同学,每组有5 个人,先把每组同学排好队,一共 3 排,每排5 个人。
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是数学中常见的两个运算规则。
1.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a、b 和c,有如下关系成立:
a ×(
b + c) = a ×b + a ×c
即,一个数与一对数的和的乘积等于这个数与每一个加数的乘积之和。
举例说明:
2 ×(
3 + 4) = 2 ×3 + 2 ×4
2 ×7 = 6 + 8
14 = 14
2.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a、b 和c,有如下关系成立:
(a ×b) ×c = a ×(b ×c)
即,连续进行乘法运算时,无论先乘以哪两个数,结果都是相同的。
举例说明:
(2 ×3) ×4 = 2 ×(3 ×4)
6 ×4 = 2 ×12
24 = 24
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代数运算和计算中。
它们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使得问题的求解更加方便和高效。
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学习有理数乘法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些运算法则。
了解并理解这些法则对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推导公式以及应用数学于日常生活都非常重要。
让我们来解释一下有理数乘法交换律。
有理数乘法交换律是指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和b,a乘以b等于b乘以a。
也就是说,a乘以b的结果与b乘以a的结果相同。
这个法则非常直观,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来理解。
假设我们有两个有理数2/3和4/5。
根据交换律,2/3乘以4/5等于4/5乘以2/3。
将这两个乘法式子进行计算,结果都为8/15。
这证明了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的正确性。
有理数乘法结合律是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出对于任意三个有理数a、b和c,a乘以(b乘以c)等于(a乘以b)乘以c。
这意味着无论我们以怎样的顺序进行乘法运算,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三个有理数1/2、2/3和3/4。
根据结合律,(1/2乘以2/3)乘以3/4等于1/2乘以(2/3乘以3/4)。
计算结果表明,两个式子的结果都为1/4。
这再次证明了有理数乘法结合律的正确性。
我们来探讨一下有理数乘法分配律。
有理数乘法分配律是指对于任意三个有理数a、b和c,a乘以(b加上c)等于(a乘以b)加上(a乘以c)。
它将乘法和加法运算相互联系起来,为我们简化计算提供了便利。
假设我们有三个有理数1/2、2/3和3/4。
根据分配律,1/2乘以(2/3加上3/4)等于(1/2乘以2/3)加上(1/2乘以3/4)。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1/2乘以5/6等于2/3加上3/8,结果都为11/12。
这说明了有理数乘法分配律的正确性。
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数学中基本且重要的运算法则。
通过了解并应用这些法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数学问题,推导公式以及应用数学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些法则对于数学学习的深入和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结合律,分配律,交换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结合律、分配律和交换律是代数中重要的运算法则。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在计算过程中方便的工具和准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完成数学运算。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条法则的定义、应用以及具体的数学运算例子,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来介绍结合律,结合律是指对于某种运算,在运算三个或更多的数时,无论先后如何凑合这些数,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具体来说,对于任意三个数a、b、c和一个运算符号∗,如果对应的运算法则为(a∗b)∗c=a∗(b∗c),那么我们称这种运算是满足结合律的。
结合律在代数运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多项式的计算和矩阵乘法的运算中,可以大大简化计算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结合律的应用:例子:计算(2+3)+4 和2+(3+4)根据结合律,我们知道(a+b)+c=a+(b+c),因此(2+3)+4=2+(3+4)=9第二篇示例:结合律、分配律、交换律是数学中的基本法则,它们贯穿于各种数学运算中。
这些法则不仅在数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结合律、分配律、交换律进行详细的介绍,揭示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首先来介绍结合律。
结合律是指对于一个运算,无论先进行哪些元素之间的运算,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结合”一词基本上指的是将两个以上的操作或量合成一个,是一种将多个操作合并成一个的操作。
对于加法运算,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 + b) + c = a + (b + c);对于乘法运算,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 × b) × c = a × (b × c)。
结合律的存在性使得我们在进行复杂的运算时能够简化计算过程,提高效率。
其次是分配律。
分配律是指一个运算中的两个加数(或因数)与另一个运算之积(或剩余)之间的关系。
“分配”一词本身的意思是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再讨论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
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是数学中非常基础的三个概念,也是初中数学的必学内容。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三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了数学的基础知识,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应用到这些概念。
一、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指在两个数相乘的时候,可以先分别乘以其中一个数的每一个部分,然后再把它们加起来,即:a(b+c)=ab+ac。
(a,b,c为任意数)这个定律的应用很广泛,特别是在数学中,如多项式之间的乘法、因式分解等都需要用到乘法分配律。
同时,还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在超市购物时,可以根据折扣券的使用规则,对商品进行分组,使得在结账时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
二、结合律结合律是指在三个及以上的数相乘或相加时,无论怎样安排其中的乘法和加法的顺序,所得结果都是相同的,即:(a+b)+c=a+(b+c)。
(a,b,c为任意数)结合律同样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使得计算更加简单,因为我们可以随意调整运算的顺序,从而得到相同的答案。
例如,当我们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时,可以先将相关的数归入一组,再进行计算,大大简化了计算的过程。
三、交换律交换律是指在两个数进行加法或乘法运算时,改变顺序后最后得到的结果相同,即:a+b=b+a 或a×b=b×a。
(a,b为任意数)交换律同样可以应用到数学运算和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做乘法计算时,我们可以随意调换乘数的位置,从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又例如,在生活中交换律的应用很常见,如在交通中行人会交替通过,车辆也会交替行驶,这样就能保证道路的畅通和安全。
总之,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是数学中十分基础而且常见的概念,掌握了这些概念,我们在进行数学计算和生活中做出决策时会更加得心应手,更加高效、便捷。
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注重实际应用,灵活使用这些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小学数学五大运算定律,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也许会有很多人会有疑惑说,为什么数学只有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而减法和除法却没有。
其实是因为,减法可以看作是加相反数,而除法可以看作是乘以倒数。
所以减法和除法实际上可以算作加法和乘法。
所以在我们学的时候就只有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本课程课内练习题:
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适当的数:
(1) 654 +﹍﹍ =521+﹍﹍
(2) 64 + ﹍﹍=34+﹍﹍
( 3)﹍﹍+546=﹍﹍+152
( 4)﹍﹍+82=﹍﹍+64
(5)﹍﹍ +﹍﹍=△+○
(6)﹍﹍ + a= ﹍﹍ + b 2、
下列算式中,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的,在()打上“√”
( 1) 238+546=546+238()( 2 )甲×乙=乙×甲()
( 3) 168+354 = 354-168()(4)364+152+426=364+426+152()
( 5 )286-24-76=286- (24+76)()(6)532-542+168=532+168-542()
3、在方框里填上不相同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1) 34□ +34□ = 34□+34□(要用上加法交换律)
(2() 34□ +34□)+ 34□=34□+ ( 34□ +34□)(要用上加法结合律)
4、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字或字母,是等式成立。
(1) a +(b+﹍﹍ )=( ﹍﹍+b)+c
(2)(﹍﹍+36)+64=28+ (36+﹍﹍ )
(3)﹍﹍ + 235 + 65 = 78 + ( ﹍﹍ + ﹍﹍ )
(4)182+ 24+276 + 18= (182 +﹍﹍ )+(﹍﹍+24)
5、商场开展优惠活动,凡购物满200 元就返回50 元的现金,妈妈有520 元钱,她最大能买
到多少钱的物品
6、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1)86+ 75+125( 2)524 –36+76( 3)230 +387+170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 8)× 25125×( 8+80)
36×( 100+50)24×( 2+ 10)
86×( 1000-2)15×( 40- 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 34+ 36× 6675 × 23+ 25× 23
63×43+ 57×63325× 113- 325× 13
28× 18- 8× 28
类型三:(提示:把102 看作 100+ 1;81 看作 80+ 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69×102
56×10152×102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 看作 100- 1; 39 看作 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42×9829×99
85×98125×79
25×39
型五:(提示:把83+ 83× 9983 看作83× 1,再用乘法分配律)
56+ 56× 9999× 99+
99
75×101-75125×81-12591× 31- 91
判断,若了改。
1、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不,是乘法合律。
()
2、 1250÷( 25× 5)=1250÷25× 5()
3、 102× 98=( 100+2)× 98 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
4、 125×17× 8=125× 8× 17 里只运用了乘法合律。
⋯⋯(
5、 179+204=179+200+4⋯⋯⋯⋯⋯⋯⋯⋯⋯⋯⋯⋯⋯⋯⋯⋯()))
6、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不,是乘法合律。
()
它用了哪些方法。
填入
A 、加法交律
B 、加法合律
C 、乘法合律D、加法交律和合律1、56+72+28=56+( 72+28)运用了()
2、 25×( 8+4) =25× 8+25× 4 运用了()
3、 3×8× 4× 5=( 3× 4)×( 8×5)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