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综合课(2)》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29.31 KB
- 文档页数:5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教材分析作者:程钰茹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5期摘要:《汉语教程》自从1999年出版以来,被国内外很多教学单位选用。
本文研究的是2006年7月出版的修订版,修订版相对于原版来说,有很大的改进之处,例如:合理地调整了教材难度,淘汰了过时的课文,完善了语法讲解等。
为了使研究更加明了具体,本文选取整套教材的第二册(下)作为分析的对象,在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编写建议。
关键词:汉语教程教材分析教材评估编写建议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16-02一、教材综述(一)系列教材概述《汉语教程》整套教材共有三大册,每册分为上下两本,共76课,是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一年级教材,属于初级汉语阶段的综合课本。
(二)本文研究对象选取缘由《汉语教程》系列教材第一、二册的课文以实用会话为主,而第三册则都是叙述性的短文。
第二册(下)便有着很好的衔接与过渡作用,故本文选其作为具体分析的对象。
(三)教材的类型《汉语教程》是以结构为主、功能为辅的教材。
编者十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在编写教材之前,就组织制订了《语法大纲》和《功能大纲》,从而使得《汉语教程》的编写有了科学的依据。
(四)教材的格局《汉语教程》属于单课制,直线型教材。
第二册(下)由十课组成,每一课都是相互独立的,每课安排一至两个语法点,一个个依次解决。
二、教材具体分析(一)教材体例《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的基本体例为:一,课文;二,生词;三,注释;四,语法;五,练习。
(二)课文题材第二册(下)共包含十课,每一课的课文又由 2-3 篇短文组成,短文的形式以对话为主,也有小部分课文以短文的形式出现。
课文题材的分布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汉语教程》的课文涉及多种题材,题材较为多样,其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占题材的绝大部分,比较适合初级阶段的学习者的日常交际需要。
(三)课文体裁《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的课文体裁只涉及会话和记叙文两种体裁,其中会话体裁所占的比例高达90%,记叙文只占10%。
《综合汉语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700131034课程英文名称:ElementaryChineeCoure2课程总学时:128讲课:96实践:32上机:0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22.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综合汉语2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一年级的一门综合语言技能训练课,是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是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初级汉语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训练,并系统讲授汉语的语法知识,使学生掌握汉语普通话全部声、韵、调,初步掌握3000左右词汇和280个左右语法项目。
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使其具有基本的运用汉语的能力,能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一定范围内的社交活动的需要。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综合汉语2教学大致分为语音、语法和语汇三个阶段。
语音阶段让学生掌握汉语的声母、韵母、音节、声调、轻声、儿化及变调、语调等主要的发音技能。
同时学会认读和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为能顺利进入第二阶段的语法学习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
语法阶段通过实用的会话,以句子为基本的技能训练单位,进行语法结构、意义和语用功能的教学。
通过会话课文来学习汉语的基本语法,使学生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掌握句子或语段,具备初步的会话能力。
语汇阶段是通过生动有趣的短文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语法知识,扩大词汇量,训练成段表达能力,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要求是学习结束后,能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语法大纲》所规定的二级标准。
同时具有上专业课、阅读专业材料、进行专业交谈的初步能力,为升入高年级后的汉语学习和相关专业学习打下语言基础。
(三)实施说明1.综合汉语2共计128学时,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针对零起点的学生,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4.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对与内容不相关的部分可自行安排讲授顺序;5.本课程建议采用课堂讲授、对话、讨论以及实际运用能力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法相结合的多手段教学。
汉语教程第二册教案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为汉语教程第二册,适用于已经掌握基础汉语的学生。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增强汉语交际能力,了解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掌握更多的汉字、词汇和语法结构,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
2. 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
3. 文化知识: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4.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汉语交流活动。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12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课文、词汇、语法、练习和阅读等部分。
1. 课文:选取贴近生活的场景和话题,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2. 词汇:学习新词汇,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用法。
3. 语法:讲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 练习:设计各类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技能水平。
5. 阅读:提供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课文、词汇、语法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练习口语表达。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对话练习。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5. 作业与反馈:布置作业,及时批改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评估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习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著徐桂梅***********************************************************第8课《旧梦》教案教学任务一、难点比较句二、重点词汇闭、进入、难忘、忘记、同事、有时、出现、比、矮、双、年级、照顾、使劲儿、告别、刚刚、并、打听、消息三、语法点1.A 比B+adj./VP2. A 比B+adj./VP +程度/数量3. A 比B+还/更+adj./VP四、读:能够熟读生词和课文,达到声调、语调尽量准确五、说与写:能够使用学过的句式和词语表示比较。
时间安排一、本课共需两次课,4 课时。
二、课时安排第一次课:通过检查作业复习第七课,学习本课词语及课文,学习语言点1、2、3。
第二次课: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做课堂练习,做总结语言点,做综合练习。
著徐桂梅教学实施第一次课(90分钟)一、复习第七课:《我要去埃及》(15 分钟)1. 学生汇报“关于父母是否可以打孩子的小调查”的结果。
2.到黑板上听写第七课重点词语,并集体订正:世界、地图、讨厌、敢、继续、明信片、记得、小时候二、学习第八课生词(20 分钟)1.检查预习本课生词情况:请学生读生词,纠正发音问题。
2.就第八课重点词语做联想训练:PPT(2)梦——美梦——做梦——白日梦——旧梦闭——关——关闭——开一生——一辈子中——里——里边难忘——忘记同事——同学——同屋——同桌有时——有时候矮——低——高双——对——只年龄——年纪——年岁——岁数——岁照顾——帮助——关照使劲儿——努力——用力告别——再见著徐桂梅亲——吻——飞吻著徐桂梅***********************************************************著徐桂梅刚刚——刚——刚才初恋——恋爱——失恋打听——问3.搭配扩展训练动词:PPT(3)闭:闭眼、闭嘴、闭灯、闭电视、闭会进入:进入校园、进入会场、进入中年忘记:忘记时间、没有忘记、别忘记出现:出现问题、出现新情况照顾:照顾孩子、照顾老人、互相照顾告别:告别父母、和朋友告别、告别宴会打听:打听消息、打听别人、打听一下名词:PPT(4)梦:梦想、做梦、白日梦、旧梦、美梦消息:好消息、坏消息、消息传来、打听消息三、处理课文(50分钟)导入新课提问:1.你小时候的好朋友是谁?他/她个怎样的人?2.你的第一个外国朋友是谁?他/她是个怎样的人?请一名同学读本文“题解”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第八课:《旧梦》,看看课文里的“我”,为什么一定要去埃及。
汉语综合课课程教学大纲汉语综合课课程教学大纲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趋势,汉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学习。
为了更好地推动汉语教学的发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汉语综合课课程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汉语综合课的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它的重要性。
首先,汉语综合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教学大纲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第一,课程目标。
教学大纲应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汉语综合课程过程中应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语言技能的提高,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了解。
第二,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应明确规定每个教学单元的具体内容和学习重点。
例如,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或语言功能来划分教学内容,如日常生活、工作、旅行、文化交流等。
同时,还应包括相关的词汇、语法、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等。
第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
教学大纲应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听力训练等多种形式。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表现、考试、作业等。
第四,教学资源。
教学大纲应明确规定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具和其他教学资源。
教材应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要求。
教具可以包括多媒体设备、录音设备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大纲还应具备一定的结构和层次。
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和能力水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不同层次。
每个层次的教学大纲应包含相应的目标、内容和评估方式。
汉语综合课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学大纲能够明确规定学生应达到的目标,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其次,教学大纲能够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此外,教学大纲还能够为教师提供一种指导和参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1.目的《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原则2.1科学性原则《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
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2.2实用性原则《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
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字表》、《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2.3针对性原则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2.4通用性原则《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内容3.1总目标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汉语初级综合二》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汉语初级综合》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主讲人:姜苏娟授课对象: 2019级大一留学生先修课程:《汉语初级综合一》后修课程:《汉语中级综合》《汉语高级综合》授课时间:2020年3月-2020年6月30日二、教学目的初级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年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言语交际能力,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一般社交场合的交际需要,学习结束时,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所规定的一年级的标准。
同时具有上专业课、阅读专业材料、进行专业交谈的初步能力,为他们升入高年级继续汉语学习和进入其他高等院校学习相关专业打下语言基础。
初级汉语教学目的还包括适当地介绍和讲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知识,减少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
通过初级汉语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自学汉语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1、语言知识方面:1.1语音:学习并掌握汉语声母、韵母、声调、变调、轻声(必轻声词)、儿化韵(必儿化韵词,如:玩儿、画儿、这儿、哪儿等)词重音、句重音、语调、语气、语流音变。
朗读和说话的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1.2词汇:学习《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大纲》(本大纲附件)规定的一级词和二级词2800左右,要求能正确读出,掌握其基本义项和常用义项及用法,掌握率为90%以上。
1.3汉字:学习汉字等级大纲规定的甲级字和乙级字1600个,讲授汉字笔顺、笔画、部件和书写规则,分析常见汉字的基本组成要素。
掌握率为90%以上。
1.4语法:学完《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法大纲》(本大纲附件)规定的语法项目。
(120项)。
掌握率为90%以上。
2.语言技能方面:2.1听:掌握精听、泛听和搜索听的技能。
初级阶段结束时,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在160到180个字,生词不超过2%,新语法点不超过1%的非图象性语言材料。
理解正确率应达80%以上。
2.2说:能够在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交活动中,或就某项专业表达自己的需要、愿望、意见,能进行比较流利的成段叙述,借助讲稿进行较完整的篇章表达,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大纲学时:72学时适用专业:留学生初级班(零起点留学生)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初级汉语综合课是一门汉语综合技能课,是针对零起点或只能用汉语进行简单而有限交际的外国留学生开设的综合性课程。
它是我校留学生进入到专业学习前的非学历基础阶段的汉语进修课程。
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
本课程主要从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要素和语言材料出发,结合学习者当前的生活、学习需求及中国文化知识,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使学习者具备初步的汉语交际能力,能用汉语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基本的问题。
同时具有上专业课、阅读汉语材料、进行专业交谈的初步能力,具备自学汉语的能力,为学生进入相关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为一学年(两学期),实际教学时间为40周,每周4学时,共计160学时。
初级汉语综合课的任务是通过一年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初级汉语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训练,并系统讲授汉语的语音、语法及汉字知识,使学生达到HSK三级水平,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进行语言交际,满足留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基本语言需求。
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Ⅱ)二、教学基本要求初级汉语综合课主要教授汉语和汉字的基本知识,其教学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在语音方面,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汉语语音知识和汉语发音技能、初级阶段常用词汇、汉语的基本句型。
2.在汉字方面,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基本结构,能够书写所学汉字。
3.在语言技能方面;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汉语交际能力,能用汉语解决日常生活和汉语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4. 在交际能力方面,使学生具备简单的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初步了解与汉语交际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
三、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1.在教学过程中,本大纲所列的教学内容应相互结合分布在各课时讲授,每课都涉及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2.本课程为综合技能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使学生多听、多练,从零基础到能开口说汉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