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评价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96
第一章教育评价概述第一节教育评价的概念1、评价活动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的价值判断。
2、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依据某种价值观,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活动作出选择和判断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要理解教育评价的内涵,必须明确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教育评价是为教育而进行的评价,最终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发展;第二,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第三,“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核心;第四,价值判断必须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第五,教育评价要对教育活动的显性和隐性效果都进行价值判断。
※教育评价的定义: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第二节教育评价的类型【会区分】1、根据评价方法可将教育评价分为(1)量化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后,制定出量化标准,然后按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评价方法。
(2)质性评价:是指在自然情境中,通过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互动来收集相关信息,如采用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调查、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等方式,获取评价对象各方面的信息对评价对象的状况作出描述和分析,从而进行价值判断。
2、根据评价的作用和功能可将教育评价分为(1)诊断性评价:一般指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
3、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可将教育评价分为(1)绝对评价:也称目标参照评价,是指以既定的目标为标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的评价。
(2)相对平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也称自我参照评价,指以评价对象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作业设计方案《幼儿园教育评判概述》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教育评判是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幼儿园教育评判的概述,掌握评判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幼儿园教育评判的观点和意义。
2. 掌握幼儿园教育评判的方法和工具。
3. 能够分析幼儿园教育评判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幼儿园教育评判的定义和意义。
2. 幼儿园教育评判的方法和工具。
3. 幼儿园教育评判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幼儿园教育评判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进修内容呈现:老师介绍幼儿园教育评判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评判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老师以实际案例为例,展示幼儿园教育评判的方法和工具,让学生了解评判的具体操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幼儿园教育评判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5. 总结回顾: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评判的实践。
五、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针对幼儿园教育评判的思考和总结。
3. 课后反馈: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和指导。
六、延伸活动1.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优质幼儿园,了解实际评判的运作。
2. 调查钻研:学生可自行选择一个幼儿园进行评判调查,并撰写报告。
3.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幼儿园教育评判的重要性,增进家庭教育的互动。
七、教学资源1. 幼儿园教育评判相关书籍和资料。
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实地参观的组织和安排。
八、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评判的概述,掌握评判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评判认识和能力,为将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同时,也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教育交流,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提升自己,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第一章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参照预定的教育目标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教学测验B.教育评价C.教学测量D.教学反思2.以下关于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评价内容多元化B.评价的目标应是促进幼儿发展C.应使评价经常化D.以量化评价为主,适度结合质性评价3.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 )为主的制度。
A.其他教师评价B.园长评价C.家长评价D.教师自评4.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是( )。
A.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幼儿及幼儿园教育的发展B.完成教师教学指标C.加强家园合作D.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内的表现5.以学前教育的全部问题为对象的教育评价属于( )。
A.宏观评价B.中观评价C.微观评价D.总结评价6.幼儿园中观教育评价是以( )为评价对象。
A.学前教育的全部问题B.幼儿园内部工作C.幼儿发展的某个方面D.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7.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不包括( )。
A.作品分析法B.谈话法C.问卷调查法D.家长评价8.在幼儿刚入园时,某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了墨翟测试,以便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
这种评价方法属于( )。
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即时评价9.某幼儿园在保教活动中使用了自己开发的新教材,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教材,幼儿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教师使用情况和幼儿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属于(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相对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10.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对教学成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叫做( )。
A.绝对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相对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1.幼儿园在评示范性幼儿园前,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评的方法叫做( )。
A.自我评价B.他人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总结性评价1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工作进行检查后作出的评价属于( )。
《教育评价》电子教案第一章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本章主要内容有: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与特点,教育评价的类型与原则,西方主要教育评价模式简介及教育评价过程。
主要掌握: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的目的,教育评价的类型,教育评价的原则,泰勒模式和CIPP模式。
一、什么是教育评价首先理解什么是评价。
评价,是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
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及其程度也就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
教育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把握这一界定,要重点理解以下几点:教育评价的依据是教育目标;教育评价的界阈包括一切教育活动和与教育活动有关的一切人员、机构、方案等;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教育评价要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个人发展需要。
二、教育评价的类型可按不同的依据对教育评价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一)按功能及用途划分,可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1.诊断性评价是指为了解教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或使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过程等更适合活动对象的自身条件及需要而进行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和提高活动质量而进行的评价。
3.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活动结果进行的鉴定性评价。
(二)按参照标准划分,可将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1.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或以评价对象一般水平为标准的评价。
2.绝对评价是指依据某种需要或要求设定客观标准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平或某一状况为标准的评价。
(三)按评价对象的层次、范围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1.宏观评价是指对影响到社会范围的那些指导、规范社会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的评价。
2.微观评价是指对某项具体的教育活动的过程、对实施和管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个人、对教育活动指向的具体对象等进行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导学案《幼儿园教育评判概述》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幼儿园教育评判是对幼儿园教育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判,是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次导学将指挥同砚们了解幼儿园教育评判的基本观点、内容和方法,帮助同砚们深入理解幼儿园教育评判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幼儿园教育评判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幼儿园教育评判的内容和方法。
3. 理解幼儿园教育评判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三、进修内容1. 幼儿园教育评判的定义和意义- 什么是幼儿园教育评判?- 幼儿园教育评判的意义是什么?2. 幼儿园教育评判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评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评判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 幼儿园教育评判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评判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如何进行有效的幼儿园教育评判?四、进修活动1. 小组讨论:同砚们分成小组,讨论幼儿园教育评判的定义和意义,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2. 观摩实践:观摩幼儿园教育评判实践,了解评判内容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幼儿园教育评判案例,探讨评判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教室总结通过本次导学,同砚们对幼儿园教育评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评判的定义、意义、内容和方法。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进修和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幼儿园教育评判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为幼儿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六、课后反思同砚们在进修过程中是否有什么疑问或怀疑?是否有哪些需要进一步进修和掌握的知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思考,并在平时进修中不息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
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第一章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参照预定的教育目标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实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教学测验B.教育评价C.教学测量D.教学反思2.以下关于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评价内容多元化B.评价的目标应是促动幼儿发展C.应使评价经常化D.以量化评价为主,适度结合质性评价3.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 )为主的制度。
A.其他教师评价B.园长评价C.家长评价D.教师自评4.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是( )。
A.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促动幼儿及幼儿园教育的发展B.完成教师教学指标C.增强家园合作D.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内的表现5.以学前教育的全部问题为对象的教育评价属于( )。
A.宏观评价B.中观评价C.微观评价D.总结评价6.幼儿园中观教育评价是以( )为评价对象。
A.学前教育的全部问题B.幼儿园内部工作C.幼儿发展的某个方面D.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7.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不包括( )。
A.作品分析法B.谈话法C.问卷调查法D.家长评价8.在幼儿刚入园时,某幼儿园对幼儿实行了墨翟测试,以便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
这种评价方法属于( )。
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即时评价9.某幼儿园在保教活动中使用了自己开发的新教材,为了即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教材,幼儿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教师使用情况和幼儿发展情况实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属于(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相对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10.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对教学成果实行的价值判断叫做( )。
A.绝对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相对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1.幼儿园在评示范性幼儿园前,对照评价标准实行自评的方法叫做( )。
A.自我评价B.他人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
《教育评价学》教学大纲Education Evaluation课程编码:16A11100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 38 其中讲课:34实验或实践: 4 上机:0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方向)推荐教材:胡中锋著,《教育评价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参考书目:1. 涂艳国著,《教育评价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 黄光扬著,《教育测量与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袁振国著,《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马晓强著,《增值评价——学校评价的新视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边玉芳:《学与教的新评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意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育评价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与理论,基本的教育评价思想或理念,例如教育评价的含义、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教育评价与教育管理、教育的关系,教育评价实践所应遵循的价值观,以及教育评价的基本模式和方法等。
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教育评价实践的基本程序、方法等,培养其初步的教育管理、教育评价及教育服务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的是要逐步养成批判性思维和批判分析的意识与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每课教师讲授前进行上一节课内容的回顾与检查提问。
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要求每名学生都至少有1-2次发言,并强调参与讨论的质量。
要求学生提交课程作业:1.教育评论:《我的教育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不低于2000字);2.自由创作:以教育为题材,自拟题目,体裁不限;3.合作研究:自定题目,课堂汇报并形成文字报告。
本节课主要训练学生的教育评价之基本思想和理念,提升思维力和学习力品质。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教育评价概述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教育评价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了解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理念。
学前教育评价第一章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1.评价的含义: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1)教育评价是在寻找证据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
(2)当评价一个教育现象时,首先需要通过测量的手段,获得这一现象的各种数量属性,或者是通过访谈,观察等非量化手段,获得这一现象的各种属性,并在分析,处理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
(3)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公式里的“量的记述”或“质的记述”实际上也是一种判断,属于“事实判断”,即对事物的现状,属性,与规律的客观描述。
(4)根据这种理解,评价就是“事实评价+价值判断”,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
2.测量(measurement),是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
广义的教育测量指的是对于教育领域内的事物或现象,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作缜密的考核,并依据一定的规则,将考核的结果予以数量的描述.(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测量)狭义的测量是指对学生某些学科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又称成就测量,学业成绩测量或者学科测量。
3。
评价(evaluation)。
大陆翻译为“评价"或者“评估”,而台湾更加倾向于“评鉴"。
“评价”可以解析为“评定价值”,是一个动宾短语;“评估”可以解析为“评价和估量”,如资产评估,是一个并列短语;而“评鉴”可以解析为“评价和鉴定”也是一个并列短语。
评定(assessment) 指向的是学生认证(accreditation) 指向教育机构4。
评价(评定-—对学生的评价;考评—-对教育工作者的评价;评估——对教育机构或教育方案的评价5。
教育评价的主体:(1)教师(2)教育管理人员(3)儿童(4)家长6。
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教育评价分为三类:(1)对人的评价(如学生评价,教师评价)(2)对物的评价(如对环境的评价,对设施设备的评价)(3)对活动的评价(如对项目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等)7.在我国教育实践中,教育评价主要是两大类型:一类是儿童发展评价,另一类是教育活动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要点第一章 教育评价概述一、基本概念1. 测量: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法则为标准,事物为对象,数字为结果。
P32. 教育测量:根据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属性进行数量化得研究过程,教育测量具有间接性。
P63.评价:根据某种价值观对于物质其属性进行判断、衡量,评价的本意是评论货物的价格。
P94. 教育评价: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索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过程。
P11二、基本知识1. 测量的三个要素:单位(如米、克,教育测量的单位不能直接加减乘除);参照点(计算的起点,有绝对零点和相零点);量表(测量工具)。
P52. 量表的四种类别:类别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P63. 教育测量的特点:①测量结果的间接性;②度量单位的相对性(数据要转换);③测量对象的复杂性;④测量目的的针对性。
P64. 哲学史上三种价值观:①客观主义价值观;②主观主义价值观;③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
P95. 国外学者关于教育评价的观点:①泰勒:确定教育目标;②克龙巴赫:为决策提供信息;③斯克里文和豪斯:对优缺点和价值的评估;④大桥正飞夫:对行为产生变化的价值判断。
P106. 教育测量的历史知识:① 《学记》记载中国在西周实行了教育考评;② 科举制(606-1905)具有代表性;③ 1702年英国剑桥大学首先用笔试代替口试;④ 1845年美国在初等教育中以笔试代替口试;⑤ 1864年英国费舍收集学生成绩样本汇成《量表集》开启了标准化测量的萌芽;⑥ 1897年莱斯的拼字测验推动教育测验的发展;⑦ 冯特的测量方法和高尔顿的统计方法对教育测量产生重大影响;⑧ 1905年法国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具有经典型;⑨ 1904年美国的桑代克为教育测量之父,其名言:“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⑩ 教育测量分三个时段,1904-1915开拓期,1915-1930为兴盛期,1930-1940为批判期。
教育评价学复习提纲对象:10级、12级、13级教育类教材编著:陈玉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一章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P72.格朗兰德关于评价的表述: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这就是说,评价是在量(或质)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他的表述抓住了评价的本质。
事实判断是对事实的现状、属性和规律的客观描述。
价值判断:是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根据评价者的需要和愿望对客观事物作出评判。
由于它受评价者价值观念的制约,因此价值判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是一种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的活动。
P83.教育评价的主体:教育的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P10-11个体评价:是一种以个人为评价主体的评价,是个体从自身的需要、利益、情感出发,对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的判断,教育的个体评价是个人从自身的需要、利益、情感出发,对教育进行的价值判断。
严格地说,个体评价可以分为个体的自我评价及个体对他人它事的评价。
社会评价:与个人评价不同,“是指从一定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和评定现象的社会价值,判断现象对社会的作用之善恶、美丑、功过及其程度。
”社会评价则是反映这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那些个人、群体和阶级意识的评价。
教育的社会评价是从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出发对教育进行的评价。
社会的现时评价与社会历史评价:社会的现时评价以满足社会发展眼前需要为价值尺度的教育评价,是教育的社会现时评价。
社会的历史评价:以满足社会发展长远需要为价值尺度的教育评价,是教育的社会历史评价。
P114.教育评价的目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P12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包括对教育质量和效果的评估、监测、改进和
决策制定等过程。
评价是指对具体事物或活动进行判断和评定,而教
育评价则是对教育实践和效果进行客观、科学、全面、及时的评估与
判定的过程。
首先,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包
括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水平、教师专业素养、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政
策效果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估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
解教育的状况和问题所在,为教育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教育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测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在持续的评价过程中,
教育才能做到不断优化和提升,逐步实现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高。
再次,教育评价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它需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对
教育的影响。
除了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要考虑教育过程中的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教育的
实际情况。
此外,教育评价是一个目的明确的过程,它旨在为教育决策提供参
考依据,为教育改进和发展制定合理的方针和政策。
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找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
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性、动态性、多维度和目的明确的过程,它对教育的发展和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不断加强对教育评价的重视和实施,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使命,为培养更多有出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量。
现代教育评价(分章节)第一章1、教育评价是美国泰勒于1930年首次提出2、教育评价:通过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对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3、理解教育评价的概念需注意的问题: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应以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为价值判断的准则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增值;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总之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但这种价值判断不是单一性活动,不是对事物优劣好坏的简单断定,面呈是一个对特定教育现象复杂的、系统的考察与评判过程,评价也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连续性的、动态的过程4、教育评价的特征:教育评价区别于其它活动的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
现代教育评价具有注重评价的目的性、主体性、中介性、综合性和预见性几方面特征5、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全面贯彻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增进广大教师和管理干部的综合素养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6、教育评价的目的:人们在开展教育评价之前规定的教育评价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或结果。
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价值增值;教育评价首先要为教育目的或教育目标的制定完善与实现提供保障;教育评价要实现保障的目的就要为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等具体教育活动服务。
即教育评价的目的具有增值、保障、服务的目的,此外还强调:鉴定、诊断、改进7、教育评价的功能:教育功能、管理功能、社会心理功能、研究(解释与预测)功能8、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教育评价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管理功能是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9、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教育评价对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和受教育者的学习产生影响,从而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纳入的功效与能力,教育功能是教育评价最主要的功能之一10、教育评价的社会心理功能:教育评价对教育领域社会心理产生影响的功效与能力11、教育评价的研究功能:教育评价具有的探索教育现象或活动(包括教育评价活动本身)的规律,创造、加工及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功效和能力12、教育评价的作用:导向和激励作用;反馈与交流作用;检查与监控作用;鉴定与选拔作用13、激励与导向作用:教育评价的正确运用能够激发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潜能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14、反馈与交流作用:评价者将有目的地系统地采集有状语仅供参考信息及意义传递给评价对象以此来实现评价对象的循环,借此修正评价对象或评价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