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子植物》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裸子植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3)了解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3)调查身边的植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裸子植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3)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2. 教学难点:(1)裸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裸子植物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裸子植物的概念。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裸子植物的特征;(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裸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裸子植物的特征。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我国裸子植物的实例,如银杏、松树等;(2)学生分析实例,了解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5.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调查身边的裸子植物;(2)各组汇报调查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裸子植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 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裸子植物,并记录下来;3. 思考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内容6. 裸子植物的生殖与发育(1)了解裸子植物的生殖特点,如花粉、种子的形成过程;(2)掌握裸子植物的发育过程,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3)了解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3、裸子植物-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裸子植物的特点和种类;2.掌握裸子植物的繁殖方法;3.探究裸子植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教学内容1. 裸子植物的特点和种类(1)特点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的一类,其特点为没有真正的种皮,与环境直接接触,裸露地存活。
裸子植物不具有花、果等特殊器官,直接以裸露的种子进行繁殖。
裸子植物集团包括了松科、杉科、柏科、杉松科、黄杉科等。
(2)种类1.松科松科的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茎干呈锥形,叶子坚韧有针。
常见的有华山松、马尾松、红松等。
2.杉科杉科的植物为常绿乔木,树冠呈锥形,叶子条形,树皮粗糙。
常见的有水杉、假杉、铁杉等。
3.柏科柏科的植物为常绿植物,茎干直立,群体形成。
常见的有侧柏、青柏、法国柏等。
2. 裸子植物的繁殖方法裸子植物只能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其种子通常为扁平形或球形,裸露在空气中,可被空气传播,萌发后需要长时间才能成长为成年植株。
3. 裸子植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裸子植物的树林对保护土地有很好的作用,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裸子植物还可以作为材料、药品等方面的原料,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教学方法1. 示范法老师通过展示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探究其独特的繁殖方法和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 群体探究法学生分组,探究裸子植物的分类、特点、繁殖和用途,然后反馈和讨论。
3. 模拟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开展种子萌发实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从实验中了解裸子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繁殖方式。
教学评估1.裸子植物的分类、特点、繁殖和用途概念遗忘的测试;2.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实施建议1.结合校园环境,带领学生观察和探究校园中的裸子植物;2.将学生组成“裸子植物保护小组”,开展保护校园裸子植物的实践活动。
参考资料1.《生物教材》北京版;2.《种子植物学》,刘叔当著。
裸子植物教案教案标题:裸子植物教案教案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裸子植物的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学生将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裸子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适应策略。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多样性的欣赏和尊重,激发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裸子植物的定义和特征。
2. 裸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性物种。
3. 裸子植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策略。
教学难点:1. 理解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2. 掌握裸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性物种。
3. 理解裸子植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策略。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投影仪。
2. 裸子植物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4. 教学视频或动画资源(可选)。
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些图片或实物样本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植物的分类。
2. 引导学生思考,询问是否知道裸子植物是什么。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投影仪展示裸子植物的定义和特征,包括无花瓣、无花被、无子房等。
2. 介绍裸子植物的分类,如松科、杉科、银杏科等,并展示一些代表性物种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3. 讲解裸子植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策略,如抗寒、抗旱、落叶等。
三、示范与实践(15分钟)1. 展示一些裸子植物的图片或实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并讨论裸子植物的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
3.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裸子植物进行简要介绍,并展示给全班。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发放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或完成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惑,并提供必要的补充说明。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更多关于裸子植物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裸子植物的特征、分类和适应策略。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完成一份简要反思。
裸子植物-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课程背景裸子植物属于植物界的种子植物,其种子裸露于外,没有子房围绕着它们。
而裸子植物中却有很多种重要植物,如松树、杉树和银杏树等。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裸子植物的一些特点和形态结构。
学习目标1.了解裸子植物最基本的形态2.掌握松树、银杏树、杉树等裸子植物的特征3.学会利用实验方法观察和记录裸子植物形态的变化教学方法零散学习、课堂讨论和小组实验教学内容裸子植物基本形态裸子植物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被一个种子皮所包裹,这种子皮没有子房的包绕。
裸子植物上所结的种子一般都是暴露在外,因为所处环境需要其传播。
裸子植物体内包括了根、茎、叶、花序等,但像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维管束却空缺,直接对接了枝梢的组织属于木质化了的靶子组织,称为“副木质化生长”。
松树松树是分布最广、林分结构最简单的森林之一,而且其修枝性能百分之九十以上,能够比较好地适应极其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其次其三角锥形圆锥形的松果形态也是非常显著的特征之一。
银杏树银杏树高大挺直,树冠为圆形,可以最终长到30-50米高,胸径1-2米。
其枝条直直往上伸,树木含水果和花。
杉树杉树叶片比较硬,被针状而成。
这些针叶长在树上,有时可以达到4厘米左右。
杉树形态比较优雅,是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常见树种之一。
实验1.搜寻裸子植物2.观察裸子植物的形态,包括植株的高度、松果形状和种子等大小3.记录数据并总结结论学习评估1.小组实验报告2.口头问答测试3.简答题考试讲师评估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方法学习裸子植物的形态学知识2.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指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结束语本节课介绍了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形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裸子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裸子植物的形态变化。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裸子植物的认识和理解将会更加深入和细致。
生物裸子植物教案: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2.掌握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3.掌握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二、教学重点1.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2.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三、教学难点1.掌握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2.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2.示范。
五、教学内容裸子植物是指种子没有被包在果实中的植物。
裸子植物包括松柏及其亲缘植物,以及银杏、蕨类植物等。
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是种子裸露在外,没有真正的果实。
裸子植物的种类很多,其中较常见的有松、柏、杉、树状银杏、单子叶植物等。
具体分类可参见植物分类学相关书籍。
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和光照三个方面。
1.气候气候对裸子植物的影响较为明显。
裸子植物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在 -35℃至 35℃之间,年降水量在 600 mm 至 2500 mm 之间。
柏树和松树适应较为干燥、寒冷的气候,而银杏则适应湿润、温暖的气候。
裸子植物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但生长速度较慢。
2.土壤土壤对裸子植物的发育和生长也有影响。
裸子植物的根系发达,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
但对土壤的质地、酸碱度等要求较高。
举例来说,杉木和松树喜欢生长在沙质土壤上,而柏树则适应在肥沃、湿润的土地上生长。
因此,在种植裸子植物时,应根据其喜爱的土壤特点进行良好的土地改良。
3.光照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裸子植物主要生长在较光照充足的地方。
松树、柏树、银杏等需要相对森林中较明亮的环境生长,但也不要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
六、教学方法1.讲授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2.示范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七、教学过程1.讲授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2.解释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3.示范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4.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八、教学评价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环境因素对裸子植物的影响以及裸子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高中生物裸子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
3. 了解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1. 掌握裸子植物的生殖方式。
2. 了解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一、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1. 裸子植物的特点: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不具有真正的果实,种子裸露在雌雄蕊内。
2. 裸子植物的分类:裸子植物分为松类、柏类和杉类等几个大类。
二、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1. 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裸子植物主要生长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喜欢阳光充足、气候湿润的环境。
2. 裸子植物的生殖方式:裸子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雌雄异株和雌雄同株两种方式。
三、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裸子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裸子植物具有优良的造林和护坡功能,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 裸子植物对人类的意义:裸子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木材资源,同时也是人们旅游观赏的好选择。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
教学过程:一、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15分钟)1. 介绍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讲解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二、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20分钟)1. 分析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
2. 解释裸子植物的生殖方式。
三、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5分钟)1. 探讨裸子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2. 讨论裸子植物对人类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强调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反馈:1. 提问学生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小测验。
教学补充:1. 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裸子植物的观察和调查。
2. 教师提供裸子植物的相关实物和图片供学生学习参考。
教学评估:1. 学生对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有清晰的认识。
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
生物裸子植物教案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由于上一节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一、导入: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2、学生回答出二者都是种子后,出示松树带种子的雌球果(已裂开)和杏的果实(可用刀剖开),引导学生观察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裸露?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总结:(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裸露的,属于被子植物。
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
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一)松的生活环境: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知识目标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2、了解嫁接的意义;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植物营养繁殖操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1.3.5裸子植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说出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裸子植物的各器官的比较,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难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松树的叶,解剖刀等。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树图片。
松树为什么会生长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二)新授过程教师:出示观察指导,观察松树的叶学生:观察松树的叶。
教师:归纳松树的叶的特点。
教师:出示松树的根。
学生:描述松树的根的特点。
教师:出示松树的茎。
学生:描述松树的茎的特点。
师生共同归纳:松树适于生活在干旱贫瘠土壤的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松树的球果。
学生:描述松树的种子特点。
教师:出示常见的裸子植物及几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
教师归纳: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出示裸子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裸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你还知道裸子植物的哪些方面的意义?学生:各抒己见(三)课堂小结学生:畅谈收获,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概括,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四)达标训练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达标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反馈、释疑六、板书设计第五节裸子植物一、松树适于生长在干旱地方的特点二、松树种子的特点三、其他常见的裸子植物四、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五、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七、课下作业完成互动训练有关内容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课件准备充分,我通过对学生学习环境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标本、实物等材料,开阔了学生眼界。
生物裸子植物教案:裸子植物的器官结构分析一、裸子植物的概念及分类裸子植物是指在种子的胚珠裸露在母体外,不形成子房的维管植物。
与之对应的是有被子植物,即种子的胚珠包裹在子房中。
裸子植物分为松科、杉科、柏科、银杏科等几个科。
二、裸子植物的器官结构1.种子裸子植物的种子被子植物的种子简单。
种子通常由种皮、胚乳和胚珠三部分组成。
种皮是由外珠被细胞发育而成,其厚度和纹路有很大差别,松属和银杏属的种皮较厚,松属、柏属的种皮常具有翅。
胚乳是由胚乳细胞发育而成,通常发达,为种子的主要营养来源。
胚珠是由胚珠被与胚珠珠心两部分组成,胚珠被由珠被细胞发育而成,珠心是由胚珠珠芽细胞发育而来。
2.叶子裸子植物的叶子比被子植物叶片结构简单。
常见的裸子植物叶子分为单叶与复叶。
单叶由一片简单的叶片组成,如银杏;复叶由多个小叶组成,如松树。
松树叶片为针形,具有相对较大的树脂通道,在秋季会掉落;银杏的叶片为扇形叶,叶缘呈锯齿状。
3.枝干裸子植物的枝干分为主干、侧枝和顶芽。
其中主干为树高及粗度的决定性因素。
松树的主干粗短而粗壮,其表面上有数条明显而分叉愈合的大纹理;银杏主干较细长,叶绿素分布不均。
4.根裸子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松树的根系往往比其树冠更为广阔,是其稳定生长的重要保障。
裸子植物的根系一般具有较多的侧根,侧根长度较大、角度较小,牢固地生长于地下。
银杏的根系呈细长结构,与主干相对称;杉树的根系则呈十字架形,有益于吸收养分。
三、裸子植物的生态意义1.防风固沙裸子植物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冬季温度低,夏季气温较高,因此生存环境相对艰苦。
但正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深厚的根系和广博的叶硬等优秀特性,能够安身立命于陡峭的山石之上,起到了极大的防风固沙的作用。
2.美化环境由于裸子植物具有美丽的外表和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因此在城市市政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银杏、松树以及其它裸子植物能够将城市变得更加绿化和生机勃勃,成为市民散步,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裸子植物教案裸子植物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重点: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难点:松的形态结构与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设计思想: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由于上一节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手段:以学生观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一、导入: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2、学生回答出二者都是种子后,出示松树带种子的雌球果(已裂开)和杏的果实(可用刀剖开),引导学生观察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裸露?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总结:(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裸露的,属于被子植物。
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
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二、讲授新课:(一)松的生活环境: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二)松的形态结构:1、出示有关松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松的根、茎、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分析松为什么能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了解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常见代表植物;(3)掌握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异同;(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保护植物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常见代表植物;(3)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2. 教学难点:(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2)准备实物标本和图片;(3)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2)搜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对被子植物的认识;(2)提问: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有什么区别?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过教材和搜集的资料,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分组讨论,分析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异同。
3. 课堂讲解(1)讲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介绍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常见代表植物;(3)讲解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4. 互动环节(1)进行实物观察,让学生识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开展小组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3)提醒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1)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3)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
2. 学生反思:(1)本节课收获了哪些知识;(2)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有哪些不足;(3)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精品裸子植物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裸子植物的奥秘教学目标:1.了解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2.掌握裸子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3.培养学生对裸子植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2.裸子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教学难点:1.掌握裸子植物繁殖的多样性;2.培养学生对裸子植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展示板;2.有关裸子植物的图片、视频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展示一幅裸子植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提问,激发对裸子植物的兴趣。
Step 2:讲解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展示板,介绍裸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包括裸子植物的落叶特点、种子的裸露、裸子植物的分类等。
同时,与其他种子植物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裸子植物的理解。
Step 3:裸子植物的生长过程(20分钟)以松树为例,讲解裸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发芽、根的生长、茎的形成和树木的生长等。
通过图片或实物,生动展示每个阶段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裸子植物的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和生态功能。
Step 4: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20分钟)介绍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花粉传播、种子散布和枝条扦插等多样性的繁殖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裸子植物繁殖的适应性和进化意义。
Step 5:裸子植物的保护(15分钟)讨论并总结裸子植物的保护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保护裸子植物的方法和措施。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护裸子植物的生态系统。
Step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问学生对裸子植物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感想。
教学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裸子植物的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当地裸子植物的种类、分布和数量情况;2.鼓励学生进行裸子植物的科普宣传、制作海报或设计展板,提高公众对裸子植物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教学评价与反馈:1.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参与讨论和作品等进行积极评价;2.对学生的答卷进行集体反馈和解答,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第一节裸子植物部分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的裸子植物资源,增加对校园文化的认识2、了解一些植物的实际生活应用3、学会审视周围的自然的美教学重点银杏、五针松、千头柏的形态与用途教学难点银杏、五针松、千头柏的用途教学流程一、银杏一、)银杏的别名白果树、公孙树、鸭脚树、蒲扇二、)银杏的形态(让学生课后到植株旁观察,或带一个有代表特征的枝条)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
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一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一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
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一5叉)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5一3.5厘米,直径1.5一2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2(稀3)纵棱;内种皮膜质,淡红褐色。
三、)银杏的用途1、银杏的食用:银杏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
食用白果的用量和食法不当,会引起中毒。
为了预防银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2、药用: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消毒杀虫。
主治哮喘,痰嗽,梦遗,白带,白浊,小儿腹泻,虫积,肠风脏毒,淋病,小便频数,以及疥癣、漆疮、白瘤风等病症。
1.抑菌杀菌2.祛疾止咳3,抗涝抑虫4.止带浊,缩小便5.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3、生态价值:从栽培角度上看,银杏属于果树--干果;属于林木--用材树种、防护树种、抗病虫树种、长寿树种及耐污染树种。
银杏适应能力强,是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护滩林、护村林、林粮间作及"四旁"绿化的理想树种。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
2. 裸子植物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1. 裸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2. 裸子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生物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裸子植物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裸子植物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主学习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3. 课堂讲解:教师结合PPT,详细讲解裸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重点介绍裸子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裸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所学知识。
6.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提醒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提高保护意识。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堂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正确率、书写认真程度等。
3. 学生对裸子植物特征和分类的掌握程度。
八、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疑惑和问题,教师在课后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裸子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2.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裸子植物的了解。
3.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十、教学计划: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五节裸子植物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3、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4、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5、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材分析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
通过学习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这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教法建议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种子植物的实物,裸子植物要带有球果,被子植物最好有果实。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这样它们都隶属于种子植物。
然后找出它们最突出的区别,即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而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由此引入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学习。
2、关于常见的裸子植物的观察,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上。
第五节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3、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4、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5、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
通过学习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这部分知识能
实用文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