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改宣贯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725.50 KB
- 文档页数:12
新版《建筑防火规范》图文解读+旧版对比源君为粉丝做出以下详细整理。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在2015年5月1日正式执行。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比,新版的变动较大,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必须注意了!至于新版到底进行了哪些变化和调整?明源君为粉丝进行了详细整理:一、增加了两个章节,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新版《建规》合并了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同时,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并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不仅如此,新《建规》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还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并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二、外保温系统的5个关注点1.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注释:A级材料属于不燃材料,火灾危险性很低,不会导致火焰蔓延,因此在建筑内外保温系统中,尽量选用A级保温材料。
2.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3.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4.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除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小时。
5.在保温系统中每层应设置高度不小于300毫米且燃烧性能为A级的水平防火隔离带。
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15毫米,其它层不应小于5毫米。
三、独设的灭火救援设施专章1.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2.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并对消防电梯的技术指标等提出要求;3.补充的灭火救援设施内容:1)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l/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米;2)建筑高度不大于50米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和场地的总长度要符合规范规定。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
2023年05月26日至05月28日,北京中智伟业技术培训中心主办,化工365媒体支持的杭州“《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 标准宣贯及建筑防火设计审查疑难解析研修班”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为帮助各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解新《规范》的主要内容,掌握《规范》的实际应用方法,从而帮助各个专业人员澄清模糊概念、把握规范精髓,以达到完善优化设计、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分别对《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编制背景及思路以及两个通用《规范》(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实施之后,现有其他规范标准如何执行,怎么把握等相关内容学习。
包括通用规范与相关行业规范的关系以及《规范》中的条款在具体执行时存在理解模糊的问题解析。
课程内容专业且全面,老师分别从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设计与安装,防烟、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防爆设计等方面入手,对建筑防火设计、审查疑难问题进行了实例解析。
学员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了解了消防安全判定依据是标准规定的目标、功能和性能要求,对《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GB55037-2022)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解决了学员们对新标准内容理解上的困惑,又使学员们真正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资料参考网上相关人士整理,在此感谢对考生的贡献)1修订条文在老年人设施中的适用范围什么样的“老年人设施”需按新《规范》设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条文适用的范围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2老年照料设施独立建设或合建时需注意的事项2.1新《规范》中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被划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新《规范》第5.1.1条:建筑高度大于24m的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原《规范》中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老年人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新《规范》中标准有所提高,24m 以上的独立建造(包含贴临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即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设位置的选择新《规范》第5.4.4A 条:老年人照料设施宜独立设置。
当老年人照料设施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时,老年人照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的下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建筑层数、建筑高度或所在楼层位置的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3.1A条的规定;2.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应与其他场所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分隔应符合本规范第6.2.2条的规定。
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设置位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独立、宜在下部),并对其高度(不宜超过32m,不应超过54m)和防火分隔(楼板耐火极限1.0h,隔墙耐火极限2.0h)进行了规定。
条文说明中指出,对于部分改建建筑,受建筑内上、下使用功能和平面布置等条件限制时,尽量争取设置独立出入口。
2.3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材料新《规范》第6.7.4A:除本规范第6.7.3条规定的情况外,下列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内、外墙体和屋面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 级的保温材料:1 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2 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与实施指南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解读,并提供实施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
一、概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旨在规范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施工。
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和防火分隔,以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损害。
二、防火分区规划防火分区是指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限制火势蔓延的范围。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特点,应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并确保每个分区之间有足够的防火墙或防火门来阻止火势扩散。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划分分区: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火灾风险评估,合理划分防火分区,确保每个分区内的火灾能够及时得到控制。
2. 防火墙和防火门的设置:根据规范要求,在每个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门,以阻止火势蔓延。
同时,需要确保这些防火墙和防火门的材料和结构符合规范要求,能够在火灾中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
三、疏散通道规划建筑物的疏散通道是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生的重要通道。
在设计和实施疏散通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疏散通道的数量和位置: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人数,合理确定疏散通道的数量和位置,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疏散通道,并能够顺利地逃离火灾现场。
2. 疏散通道的宽度和材料:根据规范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应足够容纳人员的流动,通道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以确保人员在火灾中能够安全疏散。
四、消防设施配置建筑物的消防设施是指用于控制和扑灭火灾的设备和系统,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栓、灭火器等。
在配置消防设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消防水源的设置: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火灾风险评估,合理设置消防水源,确保消防人员能够迅速获取足够的灭火水源。
2. 消防栓和灭火器的布置:根据规范要求,合理布置消防栓和灭火器,使其在建筑物各个区域都能够方便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