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
- 格式:pdf
- 大小:12.42 MB
- 文档页数:39
中国饮食旅游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饮食文化的国家,其独特的美食吸引着无数的食客和旅行者。
中国饮食旅游文化融合了传统的烹饪技艺、地方特色美食以及丰富多彩的饮食习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饮食旅游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第一部分:中国饮食的多样性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从北方的面食到南方的米饭,从川菜的麻辣味到粤菜的鲜美口感,每一道食物都承载着地方的特色和历史背景。
在中国旅行时,品尝当地的美食成为许多游客必做的活动之一。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烹饪技艺中国有着悠久的烹饪历史和丰富的烹饪技艺。
烹饪技艺的传承源远流长,从唐朝的宫廷菜到明清时期的川菜、粤菜,每一代厨师都在创新和延伸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烹饪风格。
中国的烹饪技艺以其精湛的刀工、火候和调味料的运用而闻名于世。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美食中国有许多特色美食以及因地制宜的独特食材。
麻辣火锅是四川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以辣椒和花椒为主要调味料,让人一边吃辣一边流汗,颇具挑战。
广东的早茶则是另一种独特的体验,口感细腻,种类繁多,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各个地方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美食,例如上海的小笼包、北京的烤鸭等。
第四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习俗中国饮食文化还包括许多有趣的习俗和礼仪。
例如,在中国,有人们在吃饭时使用筷子、圆桌上的轮流吃饭,以及在特定的节日和场合中使用特殊的食品等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反映了中国人对食物的尊重和仪式感,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待饮食的热情和情感。
第五部分:中国的饮食旅游饮食旅游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
游客可以通过品尝当地的美食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许多城市还开设了美食街、美食节等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品尝各种美食。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著名的饮食旅游目的地,如成都、广州、西安等,这些地方以其丰富的美食资源和地方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结论:中国饮食旅游文化丰富多彩,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在中国旅行时,品尝当地美食成为了旅客们必不可少的体验之一。
第八章饮食文化与旅游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人类文明始于饮食。
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饮食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要,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自身内涵,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旅游开发中的宝贵旅游资源。
第一节饮食文化概述一、饮食文化的内涵饮食文化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属性,制作过程和仪式,用餐的器具、环境、礼仪和风俗等。
饮食文化从来就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名扬四海的中国美食,就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丰富的食源、独到的饮食加工技艺、蕴涵深厚的饮食美学和饮食民俗等文化内涵,它已成为历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这两种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尺之一。
同时,中国美食也是一种色、香、味、形、器、健、意诸美俱全的艺术。
它在色彩上,追求冷暖相配,浓淡相宜;在气味上,崇尚香气扑鼻,清醇诱人;在滋味上,重视五味调和,脍炙人口;在造型上,讲究变化多端,精美和谐;在器皿上,力求质地精良,美观舒适,相得益彰;在功能上,主张健康安全,补益身心;在饮食氛围上,讲究清静幽雅,情趣盎然。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调技艺精湛,闻名寰宇,在世界上素有“饮食王国”之美誉。
如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一样,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
可以说,在今天的旅游活动中,饮食早已超越了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目的,而是体现人们热爱生活、彰显自我、追求高雅、注重体验、丰富情趣的文化载体和符号,是一项包含着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
如今“食在中国”,品尝中国大江南北风味佳肴,是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旅游者到中国旅游的动机之一。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饮食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又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形成自己丰富的内涵。
饮食文化与旅游饮食文化与旅游是指旅游过程中涉及到的饮食习俗、饮食特色、美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在旅游过程中,饮食文化不仅是旅行者感受当地风情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当地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重要窗口。
因此,饮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1. 传承文化:饮食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通过旅游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发扬。
旅游者可以通过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了解当地人的饮食习俗,进而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文化等。
2. 促进经济:饮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当地的特色美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从而增加了当地的旅游收入。
同时,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当地的餐饮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 丰富旅游体验:饮食文化作为旅游的一部分,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品尝当地的美食,体验当地的饮食习俗,可以使旅游者更加融入当地的生活,增强旅游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二、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实践案例1. 法国的美食之旅:法国被誉为美食之国,其饮食文化享誉世界。
在法国旅游,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精致的法国菜,如法式奶油蛋糕、法式鹅肝、法式蜗牛等。
此外,法国还有许多知名的美食节,如戛纳美食节、巴黎美食节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尝美食。
2. 日本的料理之旅:日本的饮食文化以其精致和健康而闻名于世。
在日本旅游,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的日本料理,如寿司、刺身、烧烤等。
此外,日本还有许多与饮食相关的传统活动,如茶道、和食体验等,可以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的饮食文化。
3. 中国的美食之旅: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饮食文化的国家,各地都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
旅游者可以品尝到四川的辣子鸡、广东的烧鹅、北京的烤鸭等各地的特色美食。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与饮食相关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游客可以在节日期间体验当地的饮食习俗。
三、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发展趋势1. 本土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注重本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饮食文化与旅游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满足生理需求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而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和娱乐方式,也不可避免地与饮食文化相互交织。
在旅游过程中,品尝当地的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首先,饮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效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旅游来体验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
比如,中国的四川菜、广东菜和江浙菜等,都因其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方法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些美食成为了旅游目的地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尝,从而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业的发展。
而餐饮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比如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食材的供应链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这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次,饮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可以丰富旅游体验。
在旅游过程中,品尝当地的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味蕾的享受,更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和传承。
比如,意大利的披萨和意面,不仅是当地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更是意大利文化的象征。
品尝这些美食,可以感受到意大利人热情好客的特点,也可以了解到他们对食物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品尝当地的美食,旅游者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增加旅游的乐趣和深度。
此外,饮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互动。
在旅游过程中,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可以为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中国的火锅文化和日本的涮涮锅文化,虽然有着相似的烹饪方式,但却有着不同的食材和调味品。
当旅游者品尝到这些美食时,不仅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口味和风味,更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差异。
这种文化交流和互动,可以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增进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尊重。
总之,饮食文化与旅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通过品尝当地的美食,旅游者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丰富旅游体验,促进文化交流和互动。
中国九千年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境内,各个地区拥有不同的饮食文化,这些文化沉淀了数千年,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情感表达、节庆习俗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饮食文化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成为了中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岭南地区,人们已经开始种植、养殖和烹饪食物。
左宗棠曾说过:"天下之美食,无处不在",这句话恰好说明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广泛性。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民族文化,孕育了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食材和烹饪方法。
比如,四川的火锅、广东的潮汕卤味、湖南的辣椒等等,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
中国饮食文化的多元性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因此呈现出多元性。
在14亿人口中,有56个不同的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饮食文化。
例如,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们习惯用羊肉和大米来制作各种食品,如羊肉串、烤全羊等。
这与中国其他地区完全不同。
在西南地区,像云南和贵州这样的省份,人们喜欢喝酸汤和吃米线。
这种酸汤在北方是难以想象的美食。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饮食文化充满了多样性。
中国饮食文化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中国饮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旅游业中,美食旅游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中国来享受美食之旅。
尤其是一些地方美食的独特性和口感,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
例如,在北京,老北京菜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美食品类。
北京烤鸭就是北京最有名的美食之一。
它配以葱和酱汁,让你会一口接一口。
另外,中国的茶文化也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像成都、杭州、苏州等地方,你可以享受到土茶、绿茶、红茶等不同口味的茶品。
品茶是中国很受欢迎的体验之一。
结语中国饮食文化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见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
《美食、旅游、文化:畅游中国》中国是一个文化伟大的国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丰富多样的美食和景观。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这个神奇的国度有着无数的旅游景点、美食和文化遗产。
想要畅游中国,您足足可以玩上几个月时间,消耗无数脚力和口感,领略到祖国多姿多彩的风格。
美食中国美食是世界闻名的,我们有着热气腾腾的麻辣火锅、鲜美可口的烤鸭、香辣刺激的麻婆豆腐等等,每个省份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美食。
苏州的阳春面是淮扬菜中的代表,康熙皇帝曾亲自品尝过;广东著名小吃炸酱面、肠粉和腐竹汤,口味独特;湖南的特色菜系也很有名,如剁辣椒、酸辣粉以及辣炒腰花等等。
还有四川川菜,浓郁独特的游水鱼火锅,和麻辣香锅,都是旅游者探寻美食文化的好去处。
旅游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文化瑰宝众多的国家,一个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风貌、神话传说和现代时尚的宝地。
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例如北京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和长城,还有故宫和天坛等等。
上海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不仅有世界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环球金融中心,还有上海滩和豫园等承载着悠久历史的地方。
还有南京的中山陵、黄山、九寨沟、峨眉山等风景名胜区,都是旅游者探寻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中国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多元,包括了丝绸之路、皇家园林、民间文艺、民俗文化、宫廷文化等等。
例如江南水乡的园林建筑体现了江南园林美学的精髓,这些园林不仅是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同时也是人们欣赏自然美、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深圳的中国传统文化村等。
总之,想要畅游中国不仅需要一双好的脚,更需要一颗好奇和开放的心。
每一个省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美食和风景名胜,让您能够更好的了解、感悟中国的美丽与神奇,还有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浅议饮食文化与旅游摘要: 饮食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一。
在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朝阳产业的今天,研究和探讨如何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对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就饮食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发展旅游业,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关键词: 饮食文化;旅游;消费中国旅游业,在21世纪,面临着国内外旅游业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无疑给中国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因此,我们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文化,并尽快地适应世界旅游发展潮流,走向旅游经济的现代化。
提及旅游文化,不能不涉及其中涉及到的饮食文化。
原因很简单, 中国的饮食文化享誉世界,而且, 中国的旅游资源又很丰富,研究饮食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是很有代表性的。
1 文化与旅游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其宗旨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不断追求与满足,只有文化介入并参与到旅游组织规划和具体活动中去,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所以,从本质上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从古到今都得益于文化的因素,它的根本就是以文化为根基。
旅游业的发展就是以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游客的,以各地不同的民俗、地域文化吸引外地慕名探奇者,因此,该地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是不是别具一格,是否具有吸引人前来觅踪的魅力,关乎旅游经济的兴衰成败。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资源的独特和富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走过了经济型旅游业向文化型旅游业的转变过程,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旅游经济要发展,重点是自成一家的民族、地域文化、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广招游客。
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饮食文化指中华民族的饮食、饮食加工技艺、与饮食有关的美学思想、饮食器具的使用和饮食的习俗、风尚等的总称,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1.烹饪文化2.茶文化3.酒文化4.饮食民俗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一) 烹饪技艺美(二) 就餐环境美(三) 饮食器具美(四) 饮食礼仪美(五) 诗文美(六) 菜名美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1.烹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主体部分,它是指对食物进行加工,制成色香味俱佳菜肴的基本原理、制作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2.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①物质层次上的,如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技术等;②制度层次上的,如有关茶的法规(唐代的贡茶制、宋代的茶马交易、清代的茶禁等)和饮茶的礼仪风俗等;③精神层次上的,如茶道、茶德、茶史、茶诗、茶艺等,中国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人们在品尝名茶、观看茶艺表演和从事茶事活动时,都可以得到一种轻松、愉快和美的享受。
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3.酒文化: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和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4.饮食民俗:人们传统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具体包括饮食品种、饮食方式、饮食特性、饮食礼仪、饮食名称、饮食保存和饮食禁忌,以及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一)烹饪技艺美1.原料的广泛性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各种地形地貌纵横交错,使得物产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烹饪原料总数可达1万种以上,其中常用的有3 000多种。
鱼肉禽蛋、山珍海味、瓜果蔬菜、花鸟虫鱼等均可入席,选料之广泛为其他国家所不及。
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1.中国饮食文化的渊源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能够体现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如此。
中华美食历史悠久,迄今已有约8000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饮食文化成长过程中不断凝练的医食同源的辩证观、奇正互变的创造性思维、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孔子食道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国饮食能够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石。
另外,中国饮食文化的和、养、变源于中华民族创立的古典哲学中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儒家中庸学说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
儒家的仁、和的哲学思想及对饮食的积极、肯定的基本态度,道家为实现长生不老所做的不懈努力,这一切都造就了中国饮食文化以追求食与人之和、食与自然之和、食与社会之和为最高境界。
求和赋予了中国饮食生存的准则并衍生出各种以食论国、以食论道、以食论人的中华文化特有的经典治国修身理念。
如商朝开国元勋伊尹的“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史记·段本纪》)已成为千古美谈;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把“调和鼎某”与“安邦治国”相提并论(《老子·六十章》);晏婴的“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等。
众所周知中国地域广大,食物原料分布地域性强,各地发展程度不一,在文化悠久和封闭程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尽相同的饮食文化区,从宏观上讲有苏、粤、川、鲁四大菜系,代表了不同区域文化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伴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对中国的历史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2.饮食文化与旅游在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文化要素和品牌形象功能也日显重要。
饮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丰富的奇特的地方饮食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求新求异和好奇的心理,而且还能宣传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要。
此外,富含地方特色的饮食产品,也成为旅游者购物的重要选择,不仅提升了饮食产品的自身价值,也延伸了旅游产业的价值链条,更好地发挥了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的发展给饮食文化提供了一个舞台。
美食、文化与旅游美食、文化与旅游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旅行中,品尝地方特色美食是想要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最佳方式之一。
同时,美食也会成为旅游路线的特色之一,吸引着游客的眼球。
本文将就这三个方面分别展开阐述。
美食美食是旅游中展现地方文化和特色的重要方式。
各地独具特色的美食,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地域上看,中国的美食文化多姿多彩,以川菜、鲁菜、粤菜、湘菜等著名。
中国的美食繁多,因此也能从吃的方面来了解这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明的国家,美食景点也逐渐成为旅游热点。
例如,湘菜的发源地长沙,就因其美食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除中国,世界各地也有着各自独特的美食文化。
日本的寿司、意大利的比萨、法国的奶酪……到这些国家旅游,品尝当地美食一定要尝试,这也是探究当地文化的好方法。
文化旅游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通过游客的参观和学习,文化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宣传。
在旅游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接触到当地的文化,包括建筑风格、服装民俗、传统艺术等等。
在旅游中,了解当地的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历。
通过旅游来了解传统文化,不仅有趣,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文化,很多旅游项目通过展示历史古迹、传统建筑、博物馆、特展等形式来宣传文化。
例如,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景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物证。
旅游旅游是探究和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旅游不仅能让人们了解和接触不同的文化、美食,还能为游客带来身心健康的益处。
出游获得心灵宁静和舒适体验的人越来越多。
当然,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旅游产业带来了环境破坏,导致生态恶化等情况。
为了解决旅游环境带来的问题,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可持续性发展规划。
总结美食、文化与旅游共同构成了旅游的三大元素。
不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外旅游,这三个方面都不可或缺。
在旅行中,品味美食、了解当地文化、游览旅游景点,总之需要多方位地体验和探索,让旅行变得更加充实多彩。
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饮食文化指中华民族的饮食、饮食加工技艺、与饮食有关的美学思想、饮食器具的使用和饮食的习俗、风尚等的总称,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1.烹饪文化2.茶文化3.酒文化4.饮食民俗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一) 烹饪技艺美(二) 就餐环境美(三) 饮食器具美(四) 饮食礼仪美(五) 诗文美(六) 菜名美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1.烹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主体部分,它是指对食物进行加工,制成色香味俱佳菜肴的基本原理、制作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2.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①物质层次上的,如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技术等;②制度层次上的,如有关茶的法规(唐代的贡茶制、宋代的茶马交易、清代的茶禁等)和饮茶的礼仪风俗等;③精神层次上的,如茶道、茶德、茶史、茶诗、茶艺等,中国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人们在品尝名茶、观看茶艺表演和从事茶事活动时,都可以得到一种轻松、愉快和美的享受。
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3.酒文化: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和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4.饮食民俗:人们传统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具体包括饮食品种、饮食方式、饮食特性、饮食礼仪、饮食名称、饮食保存和饮食禁忌,以及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一)烹饪技艺美1.原料的广泛性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各种地形地貌纵横交错,使得物产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烹饪原料总数可达1万种以上,其中常用的有3 000多种。
鱼肉禽蛋、山珍海味、瓜果蔬菜、花鸟虫鱼等均可入席,选料之广泛为其他国家所不及。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一)烹饪技艺美2.烹调技法的多样性中国菜肴的烹调技法多达数百种,常用的有蒸、煮、熬、酿、煎、炸、焙、炒、燠、炙、炖、烩、腊、烧、熏、酱、爆、涮、氽、烫、扒、槽、拌、卤、拔丝、挂霜、蜜汁等几十种。
烹饪多以手工操作为主,操作过程十分细致、复杂,技术性强,令人眼花缭乱,而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一)烹饪技艺美3.菜品审美与营养的搭配性中国菜品不仅讲究造型别致、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甚至山川树木、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珍禽异兽,都能尽收盘中,呈现出富有意境的景色和图案,给人以艺术享受,有时美得叫人不忍动筷,而且讲究色、香、味、形、质、器、养的和谐统一,即追求悦目的色彩、诱人的香气、鲜美的味道、协调的形态、舒适的质感、精美的器具和丰富的营养。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二)就餐环境美餐厅是为就餐客人服务的直接现场,餐厅的设计装潢、功能布局、装修装饰风格所体现的文化主题和内涵,应与其经营的菜系相协调、匹配。
和谐统一、美观雅致的就餐环境会使客人心情愉快、赏心悦目。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进餐环境清净,舒适优雅,主要表现在餐厅的建筑和装饰上。
造型优美、选材讲究、色调和谐、风格迥异的建筑外观能使客人产生美的心理感受,产生各种丰富的联想,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三)饮食器具美我国饮食不但讲求色、香、味、形的美,而且还非常重视饮食器具的美。
1.器具的形态多样、用料广泛。
中国饮食品种繁多,形态各异,食器的形状也是千姿百态。
我国饮食器具的用料种类也非常丰富,除了陶、瓷、金、银、铜、漆器以外,还有竹、锡、紫木、象牙、犀角等物。
2.器具的构型、雕花之美。
例如,在饮食器具上绘有白鹤飞翔、游龙戏凤、琴鸟舒翼、彩蝶恋花、人物美女、各种花卉、山水画等,诗情画意,无所不包,给食者以视觉享受。
3.器具与饮食之间讲究和谐统一。
主要指器具与饮食之间在色彩搭配、花纹图案、形态空间上的和谐,使得佳肴耀目,美器生辉。
在中国传统的饮食观中,讲究色、香、味俱全,这个色不仅是指食物本身的色,还有盛放菜肴的器具与菜肴之间的统一。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三)饮食器具美总之,中国饮食器具之美,美在质,美在形,美在装饰,美在与食品的和谐统一。
美器不仅可以美化肴馔、装饰宴席,还能以餐具表示规格,体现礼仪。
而且精致的餐具美器更是美食之外的另类享受,这种美,给人们以文化的熏陶、艺术的美感,同时带给人们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享受,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四)饮食礼仪美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中国饮食文化讲究“礼”,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宴席的座次、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劝酒敬酒的礼节等都体现着“礼”。
中国饮食礼仪是一种精神,贯穿在整个饮食活动中,已演变为包含在饮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是中华饮食文化光辉的思想结晶。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五)诗文美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离不开文人墨客不惜笔墨的赞美。
例如,大文豪苏东坡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七言绝句,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是一位精通烹饪的美食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有上百首。
如“鸡跖宜菰白,豚肩杂韭黄。
馐香红糁熟,炙美绿椒新。
”(《与村邻聚饮》)更有众多文人墨客关于美食的诗文,如“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鲜鲫食丝烩,香芹碧润羹”,真是听诗如闻菜香,未见其形而知其味。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六)菜名美1.巧用比喻的菜名中国菜的原料大多取自江河湖海,山野密林。
那些原料的名字来自自然,有的充满野趣,有的平淡无奇,有的可能粗俗,但入馔成菜后,其菜名要完整地体现菜肴的面貌、特点,将菜品提升至一个美的境界,只有以精妙的比喻来增强其艺术表达效果,如“珊瑚牛肉”“白云猪手”“兰花飞龙”“珍珠鳜鱼”“百花大虾”“玉兰豆腐”等菜,就是巧用比喻手法取的菜名。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六)菜名美2.源于诗文的菜名源于诗文的菜名很多,如“佛跳墙”就源于“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之说;有的菜则因诗的流传而让佳肴声名远播,如湖北名菜“蟠龙菜”,有诗赞曰“满座宾客呼上桌,装成卷切号蟠龙。
”可见中国菜菜名的诗情画意是形与神的和谐交融,是虚与实的高度统一,真实与艺术相映成趣,自成格调,展现无限韵味。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六)菜名美3.充满趣味的菜名这类命名或新奇别致,或幽默风趣,便于营造出一种诙谐风趣的饮食氛围。
如,“蚂蚁上树”(川菜),“百燕打伞”(徽菜)“喜鹊登梅”(滇菜)“金猴卧雪”(豫菜)“莲蓬献佛”(五台山佛门寿宴)“金鱼戏莲”(满汉全席)等,无不意象动人,趣意毕肖。
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六)菜名美4.联想丰富的菜名“百鸟回鸾巢”(粤菜);“灵芝恋玉蝉”(福建创新菜);“八仙过海闹罗汉”(孔府喜庆寿宴)。
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功能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一、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从本质上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旅游业就是以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游客,以各地不同的民俗、地域文化吸引外地慕名探奇者。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资源的独特和富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走过了经济型旅游业向文化型旅游业的转变过程,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旅游经济要发展,重点是自成一家的民族、地域文化,这样才能广招游客。
文化作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决定着旅游经济活动,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功能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对旅游者具有某种吸引力、能满足人们旅游需要的饮食产品,以及与之有关的社会文化现象称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功能●从文化地理的角度看,饮食文化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
旅游餐饮居“吃住行游购娱”之首,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兴衰和可持续发展。
●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地方性饮食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开发潜力。
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功能●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是以民众的生活活动为旅游开发的客体,对异地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便于其参与亲身体验异域文化。
●饮食文化不仅能成为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类旅游产品,参加宴席,品尝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吃、名菜、名点在许多地方已成为重要的旅游项目。
美食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
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功能1.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2.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和好奇的心理3.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要4.作为旅游购物品增加当地收入1.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食”作为旅游活动六要素之一,对旅游者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旅游活动作为具有异地性特点的一种人生经历,必然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摄取相应的饮食,以满足其生存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需要。
其次,旅游地的地方饮食不乏美味,旅游者通过对这些美酒佳肴的消费可满足其口腹之欲,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增加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活动中的积极体验。
2.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和好奇的心理旅游者外出旅游是希望得到一种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这是旅游者最基本的动机。
旅游者到旅游地品尝心仪已久的原汁原味的美食已成为重要的出游影响因素,美食能充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和好奇的心理。
3.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要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历史事件、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饮食文化,其实是地域文化在饮食生产、制作、习俗、礼仪等方面的表现,可以说,饮食文化是探悉地域文化的一个最佳切入点。
旅游者通过对地方饮食历史、典故、传说的了解,对饮食制作程序的参与及对饮食的品尝,对饮食礼仪的模仿,可以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还获得了精神上和文化上的极大享受。
同时,源远流长的中国饮食现象,本身就充满了文化性和艺术性。
中国人对精制饮食的追求,造就了中国独特的“饮食美”,评价一道菜品饮料,除了滋味以外,造型、色彩、气味、盛器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标准,甚至菜品饮料的命名,都煞费苦心,既要形象贴切,还要富有诗意并能表达吉祥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