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绪论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 免疫2. 免疫防御3. 免疫稳定4. 免疫监视二、填空题1. 免疫功能包括、、。
2.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表现为或。
3.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表现为。
4.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以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5. Tislius和Kabat应用技术,证明主要存在于血清丙种球蛋白部分。
6. 1959年,Porter和Edelman证明Ab是由组成,以键连接在一起。
7. 1957年,Burnet提出了学说。
8. 机体的免疫应答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为,另一种称为。
9. 固有性免疫应答在感染早期执行防卫功能;适应性免疫应答在和中发挥关键作用。
10. 牛痘苗是英国医生创用的,法国科学家最先发明了减毒疫苗。
11. 纵观免疫学发展史,可以分为、和三个阶段。
12. T细胞活化需要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1. 发明狂犬病病毒疫苗的人是A.JennerB.PasteurC.von Behring和KitasatondsteinerE.Owen2. 免疫稳定功能异常时表现为A.超敏反应B.免疫缺陷C.自身免疫疾病D.肿瘤E.反复感染3.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就是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B.机体清除自身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D.清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E.机体抗感染的过程4. 首次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A.破伤风抗毒素B.破伤风类毒素C.肉毒类毒素D.白喉类毒素E.白喉抗毒素5. 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会导致A.严重感染B.免疫缺陷C.超敏反应D.自身免疫疾病E.肿瘤四、多项选择题1. 免疫的功能不包括A.免疫防御B.免疫稳定C.蛋白质的消化D.免疫监视E.蛋白质的吸收2. 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包括A.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3.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执行者是A.NK细胞B.T细胞C.B细胞D.APC细胞E.吞噬细胞五、简答题1. 简述Jenner创建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意义。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功能, 免疫应答: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识别和清除过程.免疫耐受:对抗原特异性的不应:生理(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抗原)外来的异物病理(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ps :又叫抗感染免疫病理(自身免疫病)病理(恶性肿瘤) 别名:先天性免疫、固有性免疫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特可以遗传。
点对一切异物(包括抗原性和非抗原性)均有免疫作用。
接触异物首先起作用(有种属差异,无个体差异) 皮肤黏膜屏障:机械屏障(阻挡细菌进入) 分泌多种抑菌杀菌物质(附属腺) 排除细菌(尿液的冲刷、咳嗽) 抑菌作用(正常菌群) 血-脑屏障:婴幼儿不完善血-胎屏障:妊娠早期(0~4个月内)不完善补体系统:体液中参与天然免疫的主要物质防御素:对细菌、真菌、包膜病毒有广谱直接杀伤作用 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杀伤作用 细胞因子:见后面 NK 主要针对自身被感染(病毒和胞内菌)和变异细胞 细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不需抗原刺激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吞主要针对外来颗粒性抗原(细菌)噬包括: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细过募集和迁移(在多种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胞程吞噬和杀菌(非特异性识别)降解和消化(吞噬体+溶酶体=吞噬溶酶体[杀菌])结完全吞噬:细菌被降解和消化果不完全吞噬:细菌在细胞内增殖特是机体在生活中接触抗原后形成的仅对相应的抗原有免疫效应 点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能遗传过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程增殖与分化阶段:T/B 淋巴细胞效应阶段:致敏T 细胞/抗 屏障作用 概念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分子 免疫细胞 构成 特异性免疫T/B 淋巴细胞成熟和分化的场所 胸 T 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调节(对其他免疫器官和细胞有调节作用)腺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中枢耐受)既是中枢又是外周免疫器官骨主要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髓 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记忆B 细胞) 免疫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T 45% B 55%) 脾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脏全身血液的重要滤器 合成和分泌免疫活性物质的重要场所 T/B 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T 深75% B 浅25%) 淋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巴参与淋巴再循环(高内皮小静脉HEV 起重要作用) 过滤作用(组织中的病源微生物及毒素) 黏膜组成鼻相关淋巴组织、肠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相关功黏膜局部防御(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淋巴产生SigA (分泌型igA 抗体)组织能口服Ag (抗原)介导免疫耐受干细胞系、淋巴细胞系、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其他膜型分子:TCR 、BCR 、CD 分子、黏附分子、MHC 、其他 分泌型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移植排斥、肿瘤免疫 疾病诊断、预防、治疗 基本组成 免疫器官 中枢 周围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定义: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及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
1. 免疫是指:
(A)免于疾患
(B) 机体抗感染过程
(C) 机体清除自身的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
(D) 机体识别和排出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2. 免疫应答过高:
(A) 致自身免疫病
(B) 易患严重的感染
(C) 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越强
(D) 不易致严重的感染
(E) 会致超敏反应
3.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易发生:
(A) 自身免疫病
(B) 超敏反应
(C) 肿瘤
(D) 免疫缺陷病
(E) 移植排斥反应
4.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执行者是:
(A) T、B淋巴细胞
(B) NK细胞
(C) 吞噬细胞
(D) 补体
(E) 皮肤、粘膜
5. 免疫稳定功能异常可发生:
(A) 病毒持续感染
(B) 肿瘤
(C) 超敏反应
(D) 自身免疫病
(E) 免疫缺陷病
6.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害并中和其毒素的免疫功能是:
(A) 免疫防御
(B) 免疫稳定
(C) 免疫监视
(D) 特异性免疫
(E) 非特异性免疫
7. 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人是:
(A) Edelman和Porter
(B) Milstein和kohler
(C) Burnet
(D) Koch
(E) Metchnikoff
8. 认识机体免疫现象的开端
(A) 牛痘苗的发明
(B) 人痘苗的预防接种
(C) 减毒疫苗的发明
(D)炭疽菌苗的发明
(E) 狂犬病疫苗的发明
9. 牛痘苗的发明应归功于:
(A) 英国的Jenner
(B) 法国的Pasteur
(C) 德国的Koch
(D) 日本的北里
(E) 澳大利亚的Burnet
10. 抗毒素的发现应归功于:
(A) Koch
(B) Jenner
(C) Pasteur
(D) Pasteur
(E) Bordet
11. 抗毒素的发现应归功于:
(A) Koch
(B) Behring和Kitasato
(C) Burnet
(D) Pasteur
(E) Bordet
12. 克隆选择学说的创始人:
(A) Burnet
(B) Jerne
(C) Medawar
(D) Owen
(E) Landsteiner
13. 免疫网络学说的创始人:
(A) Jerne
(B) Porter
(C) Edelman
(D) Rowe
(E) Pernis
第二章免疫器官。